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结构恶化和骨量减少为特征的疾病,会导致骨脆度增加,增加骨折的风险~([1])。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下降,脆性骨折,驼背,身高缩短,骨骼疼痛等~([2])。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在逐渐上升~([3-4])。本病属中医"骨痿"、"腰痛"、"骨痹"、"骨折"、"虚劳"等范畴~([5])。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效果较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临床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迅猛增加。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致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以腰背疼痛,脊柱呈"圆背样"畸形改变,易骨折为主要表现~([1])。我院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并与单纯用鲑降钙素注射液和钙剂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导致骨量减少、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和骨组织显微结构被破坏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全身疼痛、驼背、关节变形甚则骨折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大大增加其病死率~([1-2])。传统西医治疗多用雷洛昔芬、阿仑磷酸钠、特立帕肽、雷尼酸锶等,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3])。临床上,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PMOP有独特的疗效~([4])。  相似文献   

4.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女性绝经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骨疾病,以关节疼痛,活动不利,脊柱变形,甚则骨折为其临床特征~([1])。最新研究表明~([2]):我国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6.6%~19.3%,平均13%,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治疗、骨吸收抑制剂及骨形成促进剂等治疗,但可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骨坏死等不良事件的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的骨量减少、微结构破坏、强度下降、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等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全球国际疏松基金会统计,全球约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美国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在10%~49%~([1])。我国尚未进行大规模统计,依据2010~2016年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Meta分析显示,6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约为36%~([2])。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约有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疏松是老龄人口最常见的临床骨骼疾病,以单位体积骨组织量的显著降低为主要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目前骨质疏松已经成为老年的常见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骨质疏松症列为中老年三大疾病之一~([1])。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后果是出现骨折~([2]),故有"沉默杀手"之称~([3])。有效地干预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有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性激素、  相似文献   

7.
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正使骨质疏松症成为我国显著问题。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作为骨质疏松症主要并发症,日渐引起脊柱外科医生的重视~([1])。由于脊柱生理曲度呈现的受力特殊性,使得OVCFs多发生在胸腰椎,特别是T11~L2节段~([2])。目前对于OVCFs的治疗以PVP和PKP为主,后者在骨水泥渗漏预防、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等方面明显优势~([3])。临床上PKP运用更为多见,特别是经椎弓根入路球囊撑开的PKP.PKP最早在1994年由美国医生Mark Reiley率先设计使用,我国由杨惠林教授于2002年在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上首次报道。PKP的运用理  相似文献   

8.
<正>骨质疏松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1]),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椎变形、驼背、腰背疼痛,少数患者容易出现骨折~([2])。该病的发病人群多为女性绝经后及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多采用西医化学合成药物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但大量研究提示其达不到满意的效果~([3])。中医药在补肾健骨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2015年3月—2016年3月笔者采用自拟补肾壮骨汤联合鲑鱼降钙  相似文献   

9.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单位体积内患者的骨量减少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骨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1])。中国大陆地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OP的患病率约为24. 6%~([2])。疼痛是O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身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等~([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学无OP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归属于"骨痿""骨枯""骨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脾主百骸。本文主要综述从肝脾肾三脏诊治OP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即骨密度低于正常成人骨峰值减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根据病因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骨量、骨密度下降,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造成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老年人是易发人群。目前,西医对于该病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采用自拟增密汤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52例,以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OP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易形成胆红素脑病,轻则留下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重则死亡~([1])。目前国内外多将光疗作为主要疗法,但易出现脱水、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且费用较高,使用受到一定限制~([2])。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内服、外用、静脉注射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具有很好的退黄作用~([3])。本文采用中药熏洗联合  相似文献   

13.
<正>火罐疗法为临床常用疗法~([1-2])。据西汉《五十二病方》载,古人取动物的角为治疗工具,故又名"角法"。《素问·调经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现代研究证实,拔罐后组织高度充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利于消散炎性反应~([3]),具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4])。以《内经》"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为基础,故中医多以之治疗痛、痒、疮、热、寒、痹、瘀、湿等所致诸症。因罐形限制,致其罐口、  相似文献   

14.
正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具备免疫抑制及抗炎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抗移植免疫排斥、自身免疫疾病、感染及肿瘤等治疗。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GC,5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骨量流失,是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即医源性OP最主要的原因~([1])。中医学认为激素是外源性"纯阳""邪热"之品~([2]),长期大量作用于人体后导致肾失封藏,肾之阴阳失衡,肾精耗损,肾精亏虚无以充实骨骼,骨失濡养而致OP,属中医"肾虚骨痿""骨痹"范畴。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  相似文献   

15.
<正>音乐治疗指在现代科学和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五行"音乐疗法与电热疗法、经络腧穴疗法结合,主要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生理层面进行治疗。音乐治疗具有降低血压~([1-2]),改善睡眠~([3-4]),改善记忆~([5]),镇痛~([6-7]),减轻焦虑抑郁~([8]),治疗精神分裂等作用~([9])。当下,人们保健意识逐步增强,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医疗仪器进行养生调理,因此音乐治疗仪有广泛应用前景,笔者团队在此背景下,研制出一种新型音乐治疗仪(国家实  相似文献   

16.
正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骨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疾病~([1]),研究发现60岁以上OA的发病率为50%,致残率高达53%~([2]).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3]),全世界骨质疏松症患者总数已超过2亿~([4])。两种不同的骨科常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癌在中医文献中称为"乳岩"、"石痈"等,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骨转移是乳腺癌主要的血行转移之一~([1]),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在发现骨转移后其中位生存时间仍可达32个月~([2])。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RE)的风险亦随之增高。在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70%左右,且转移灶多是溶骨性病变~([3])。由于骨质和骨膜的破坏,常造成进  相似文献   

18.
<正>棘上韧带炎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其病位在经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其内因,慢性劳损、感受风寒、久卧湿地为其主要外因。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去濡养~([1]),故出现腰背痛等症状。中医常采用特殊针法~([2])、火针~([3])、针刀~([4])等方式治疗,但因其有创且治疗过程疼痛剧烈,加之针刀、火针等治疗需要严格的消毒,无菌要求严格,患者接受度低。有学者提出冲击波作用于穴位可产生类似于针灸的效果~([5]),相关研究使用冲击波刺激穴位治疗髋关节疼痛~([6])、失眠~([7])  相似文献   

19.
<正>骶髂关节紊乱症是引起下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占临床的13%~30%~([1]),又叫骶髂关节错缝~([2])、骶髂关节扭伤~([3])、骶髂关节错位~([4])、骶髂关节损伤~([5])、骶髂关节韧带损伤~([6]),属于中医学的"筋出槽、骨错缝"范畴。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症是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急性发作期~([7]),主要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的内因下~([8]),在  相似文献   

20.
正1921年Hey Groves首次提出尺桡骨融合术(单骨前臂技术),作为补救性手术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不连~([1])。目前该手术多用于治疗创伤、先天性畸形、骨肿瘤或骨髓炎等导致的前臂轴向不稳定。准确选择手术适应证,该技术可以重建稳定的前臂,同时获得良好的功能、外观及患者满意度~([2])。本研究采用"单骨前臂"技术治疗伴有陈旧性桡骨头脱位的尺骨缺如前臂2例,术中采用自体植骨及钢板固定,术后取得良好的前臂功能及外观,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