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2000年来,超声引导下的热消融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中。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复杂,故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中相继报道各种并发症,如声音改变、血肿等,并引起了临床重视。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术的术中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皮肤烧伤及周围组织烧伤等,而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结节破裂、液化性坏死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在术中并发症中,喉返神经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声音改变,采用射频消融术及微波消融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时,其发生概率为0.4%~8.1%,其他神经损伤包括霍纳综合征、臂丛神经损伤;血管损伤表现为出血及血肿;周围组织烧伤包括皮肤烧伤、气管烧伤及食管烧伤。在术后并发症中,结节破裂多发生于术后1周~6个月;液化性坏死是BTN热消融术后少见的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及亢进。本文就甲状腺良性结节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表现及对策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并发症预判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护理体会。 结果:48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消融手术过程顺利,经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围术期护理,提前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判,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出血、感染、皮肤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做好甲状腺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做到并发症的早发现早处理,是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成功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85例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和观察组(43例,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结节体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射频消融时间短于对照组,使用能量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甲状腺刺激阻断性抗体(TSB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乙醇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囊实性结节不仅能有效缩小结节体积,还能缓解机体应激反应,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7例经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患者(70个实性结节),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即刻行超声造影评价消融程度及坏死范围,记录结节一次性完全消融率;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行超声检查,测量结节最长径及体积,计算结节体积减小百分比(VRR);记录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一次性完全消融率为91.43%(64/70),2个结节因体积较大,仅行部分消融以缓解压迫症状;患者术后3、6、12个月分别有12、33、49个结节消失,术后1、3、6、12个月结节最长径和结节体积均比术前及前次检查显著缩小(P<0.01),术后1、3、6、12个月VRR分别为33.57%、71.42%、83.35%及89.71%;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9%,经对症处理后恢复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效果明显,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良性结节及对甲状腺转移因子-1(TTF-1)表达的影响。方法 136例单发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8),两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乙醇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的甲状腺结节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央区、边缘区、过渡区甲状腺组织中的TTF-1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82%vs 16.18%,P0.05)。结论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单发甲状腺良性结节能够有效缩小结节,改善结节外观,降低TTF-1表达,且不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方法及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风险及近期疗效。 方法 对78例108个甲状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节毗邻颈部重要结构时,术中注射液体隔离带,将其与周边组织分离。术后采用CEUS评价消融效果;常规超声随访结节大小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归。 结果 术中81个结节注射液体隔离带;术后超声造影显示101个结节无造影剂灌注,一次完全消融率93.52%(101/108);术后1、3、6、12及18个月结节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2.22%、50.83%、83.76%、91.45%和93.16%;33个结节(33/108,30.56%)在术后6~12个月完全消失。 喉返神经损伤2例, 药物治疗1.0~1.5个月后恢复。 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风险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6例(156个结节),术前细胞学检查确定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对不全消融结节行二次消融.在术后随访观察消融术后结节大小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同时与此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6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及甲状腺功能恢复等.结果仅4/156枚需二次消融,一次消融率达97.4%.消融后第1、3、6及12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20.98%,45.37%,75.12%和86.83%;23/156(14.7%)枚结节在随访6-12个月内消失.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人数多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出现人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是传统手术治疗的一个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及机体创伤的影响。方法选择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HSP70、机体创伤水平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周,2组患者游离甲状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均显著变化,术后1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3、6、12个月随访,研究组结节缩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过渡区HSP70水平显著升高(P 0. 05)。研究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术前、术中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护理结束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性暗示语言及细节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减小术中血压及心率波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日间手术优势。方法收集我院肿瘤介入科在日间手术室进行甲状腺良性结节射频消融456例,分析射频消融手术后1、3个月甲状腺结节完全消融率、消融灶体积缩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9d,术后结节完全消融率为98.84%。术前结节最小体积为0.006 28ml,最大体积为70.89ml,平均为(1.2±5.2)ml。消融术后1、3个月结节体积分别为(0.3±0.8)ml、(0.2±0.6)ml,P0.05。术后1、3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缩小率达到64.73%、75.21%(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7%,明显低于门诊RFA治疗。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日间手术提高了消融术的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给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日间手术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双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局部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33例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和6个月采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结节的大小、血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查甲状腺功能指标,以评价局部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一次RFA。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显示33枚结节无增强,完全消融率为100%(33/33)。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产生,3例术中声音嘶哑,术后恢复正常,为局麻药一过性反应;1例术后有轻微血肿,未作特殊处理1周后超声复查血肿全部吸收。RFA术后6个月100%(33/33)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超过50%,9.09%(3/33)结节体积较术前缩小超过90%。结论双极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式,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囊性为主混合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1例,对21例患者的23枚囊性为主混合性良性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或微波)热消融治疗。于术后即时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第3、6、12、18个月随访,超声测量结节体积,计算结节体积缩小率(VRR),分析热消融治疗效果。 结果21例患者在热消融过程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明显血肿、出血及声音嘶哑、声音低沉、饮水呛咳等神经损伤征象。消融术后结节体积较术前呈进行性缩小,21例患者的23枚结节术后第3、6、12、18个月的VRR分别为0.733±0.045、0.823±0.039、0.904±0.034、0.933±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001,P<0.0001)。采用LSD-t方法两两比较,随访过程中各组VRR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囊性为主混合性甲状腺结节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确切,尤其"搅拌消融法"为囊性为主混合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微创热消融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3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月~2021年6月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双色球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研究组(超声引导下微创热消融术)各66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指标,观察两组的甲状腺功能指标与结节体积,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节体积小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热消融术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优化手术指标,恢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游离T3、游离T4水平较对照组高,促甲状腺激素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促甲状腺激素、游离T4、游离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多模态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且不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多发恶性结节射频消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肺多发恶性结节患者展开研究,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CT影像学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118个结节的消融成功率为100.00%,110个结节完全消融且消融区域无强化;患者术后6月的结节直径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痰中带血丝、气胸、反应性胸水等并发症均比较轻微,且在相应处理后缓解或消失。结论:肺多发恶性结节患者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总结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消融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特点。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老年患者72例,全部患者选择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做好生命体征观察、体位及手术配合指导;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所有患者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后痊愈。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选择微波消融治疗,并通过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负性情绪、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本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3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选择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本院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的3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声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89-3490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1、3、6、12个月后超声复查患者结节直径、结节体积、体积减少率(VRR)的变化,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RFA术后1、3、6、12个月后结节直径、结节体积进行性减少,体积减少率为21.3±14.5%、46.5±19.8%、72.4±5.9%、86.5±7.1%,12月后60.5%(49/81)的结节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了穿刺部位皮肤红肿,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2例出现颈部疼痛。对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超声导向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100例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结节切除术,试验组采用超声导向微波消融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疗效及治疗前后结节大小、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对照组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结节均小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术后时间延长,结节逐步变小;治疗前TGAb、TPOAb水平与术后3个月、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向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甲状腺结节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了甲状腺功能,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0.
【视频简介】目前,甲状腺超声诊断与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尤其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已逐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热消融治疗作为甲状腺结节新兴的治疗方式,以疗效确切、损伤小、并发症少及可重复治疗等优势在临床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视频针对《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进行解读,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热消融治疗的术前评估、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方法、疗效评价、并发症及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