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虫丸的药理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黄虫丸的药理研究与应用进展中国核工业721医院钟毛英曹长恩刘德洪(344301)大黄虫丸出自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由熟大黄、虫、水蛭、虻虫、蛴螬、桃仁、干漆、生地黄、白芍、黄芩、甘草、杏仁12味药组成。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缓中补虚功效。...  相似文献   

2.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十二味中药组成,本方剂主要包括草木药(熟大黄、桃仁、干漆)和虫类药([庶虫]虫、虻虫、水蛭、蛴螬),前者可活血祛瘀,攻热下血,以通血闭;后者则有破血逐瘀,化瘀去积,散脉通经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大黄廑虫丸出自汉《金匮要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有收载.方由熟大黄、上鳖虫(炒)、水蛭(制)、虻虫(去翅、炒)、蛴螬(炒)、干漆(煅)、苦杏仁(炒)、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组成.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痞,滋阴清热,祛瘀生新.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黄(庶虫)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大黄(庶虫)虫丸为汉代张仲景所创,主治因瘀致虚诸症,具有活血祛瘀,通络化症,补虚扶赢之功。笔者多年来,广泛使用该方治疗各种虚劳、久瘀的慢性病变,常获意想不到的良效,收益非浅,兹就方义医理及临床运用的经验浅述如下,以供同道指正。1.方义解析本方汇合桃仁、干漆、(庶虫)虫、蛴蟺、水蛭、虻虫等大组溶血逐瘀药。方中蛴蟺能散瘀血,敷恶疮;虻虫治月经困难瘀血;(庶虫)虫治经闭症瘕,破血逐瘀,散症结;水蛭治月经闭止,排尿困难,破血逐瘀,抗凝血和扩张血管,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改善微循  相似文献   

5.
运用大黄(庶虫)虫丸治验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庶虫)虫丸一方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庶虫)虫十二味药组成,主治虚劳夹杂瘀血的证候,功能祛瘀生新,缓  相似文献   

6.
芪参丹七三虫汤结合头针治疗脑梗塞性偏瘫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国章 《陕西中医》2004,25(7):608-609
目的 :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合头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芪参丹七三虫汤 (黄芪、党参、丹参、三七、地龙、水蛭、虻虫等 )结合头针治疗本病 80例 ,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血塞通注射液治疗 4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5 % ,对照组 77.5 %。提示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配合头针对促进瘫肢的肌力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神农本草经》收录虫类药28种,记载水蛭、蛰虫、蛴螬、木虻、蜚虻、蜚虻及鼠妇有治疗"恶血""瘀血""月闭"等作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多种虫类药,创立大黄虫丸、抵当汤(丸)、下瘀血汤、鳖甲煎丸等方治疗"瘀血""癥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资料,综述了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为虫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大黄虫丸出自汉·张仲景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方中大黄、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搜络化瘀;地黄、芍药养血润燥;杏仁理气润肠;黄芩清解郁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为久病血瘀的缓剂。因其润以滋干,攻中寓补,峻剂丸服,意在缓  相似文献   

9.
抵当汤加味治疗前列腺肥大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刚 《陕西中医》2004,25(12):1087-1088
目的 :探讨清热化瘀、散结消肿类中药配伍治疗前列腺肥大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抵当汤加味 (生大黄、炒水蛭、炒虻虫、桃仁、穿山甲 )加减治疗前列腺肥大40例。结果 :总有效率 95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化瘀 ,散结消肿之功效。  相似文献   

10.
水蛭、虻虫药对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水蛭、虻虫药对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大鼠连续给药7d,第6天给药后1h,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冰水浴复制大鼠血瘀证模型。次晨药后2h采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药对组能降低全血黏度、还原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其作用优于虻虫,而且有优于水蛭的趋势;药对还能降低血细胞比容,作用优于虻虫或水蛭;能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指数,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水蛭、虻虫药对能明显改善大鼠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其对血流变学各指标作用强度优于单药组,或者有优于单药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 ,为血瘀证疾病。余长期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 ,现将临床心得 ,总结如下 :1 活血通络应贯穿治疗的始终祖国医学认为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因湿邪或湿热之邪下注 ,脉络瘀阻 ,气血凝滞不通而成。本病的关键在于血瘀致脉络不通 ,因此瘀血阻络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活血通络是治疗本病的总则 ,应贯穿治疗的始终。其中要注意破瘀散结类药物的临床运用 ,本病治疗以虫类药物为主 ,主要有水蛭、虻虫、土鳖虫、穿山甲、全虫、地龙等 ,其具有软坚散结、活血通络之功效 ,尤其对于病久瘀阻较重者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由大黄、土鳖虫、黄芩、干漆、赤芍、桃仁、水蛭、杏仁、虻虫、蛴螬、地黄、甘草组成。功能破血通经、化瘀生新,主治瘀血内停引起的症瘕、肌肤甲错、干燥如鳞、臝瘦、潮热及妇女经闭等,有显著疗效。近年来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本品有许多新的用途,可应用于治疗下列疾病。 慢性活动型肝炎:用大黄(庶虫)虫丸每次2丸,每日2~3次内服,连服3~12个月治疗本病70例,结果治愈40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87.14%,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  相似文献   

13.
<正> 虻虫是复带虻Tabanus birittatus的干燥虫体,历代医药书籍对其药物作用的记载大多是逐瘀血、破症瘕,但近代有的作者认为虻虫有致泻作用。有人说:“虻虫性刚而猛,服后即泻,药过即止。”甚至有的作者在中药作用的标准答案中认为与水蛭相比,“虻虫性更猛烈,服后可致暴泻,药过即止。”,虻虫是否确有暴泻作用,这关系到虻虫的临床应用,对此做了一些实验观察,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黄(庶,虫)虫丸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苦杏仁、芍药、生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庶虫)虫组成,具有祛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证、久病夹瘀之证均可用之。笔者临床应用大黄(?)虫丸治疗血分湿热兼瘀血证,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某,男,45岁,2002年5月初诊。患者于1990年始出现鼻衄、齿衄、皮下紫斑、甚至尿血,在某大医院确诊为血小  相似文献   

15.
<正>张仲景《金匮要略》首开"瘀血"证名,首创用虫类药治疗瘀血病证,如土鳖虫、水蛭、虻虫、蜣螂、蛴螬、鼠妇等,散在于抵当汤、抵当丸、鳖甲煎丸、大黄(?)虫丸、下瘀血汤等活血化瘀方剂中,主要用治蓄血证,瘀血内闭的经闭、腹痛、癥积、疟母,寒气凝结肝脉之阴狐疝气等,以达破血逐瘀、活血通经止痛、消积化癥、破结通利除疝等多重治疗目的,显示了虫类药独特的功效和应用,现探析如下。1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雌虫的干燥体,又名(?)虫、土元。药性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具  相似文献   

16.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蜜虫等药组成,有祛瘀生新,缓中补虚之效。主治五劳七伤,肌肤甲错、干血劳诸疾。笔者用之治疗妇科几病,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黄虫丸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白芍、生地、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虫组成.  相似文献   

18.
大黄(庶虫)虫丸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庶虫)虫丸方出自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症并治第六>中,由蒸大黄、黄芩、干地黄、(庶虫)虫、水蛭、蛴螬、虻虫、桃仁、杏仁、芍药、干漆、甘草十二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散结、缓中补虚之功效,用于治疗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的五劳虚极,内有干血之证.近年来,本方在临床上广为应用,获得了满意疗效.同时,对本方的实验研究也逐渐深入,在阐明本方作用机理的同时,也促进了本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罗喜  黄紫薇  张伶俐 《河南中医》2023,(12):1825-1829
血瘀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核心病理因素,“因虚、积冷、结气”是导致血瘀的原因,瘀血日久化水,水积成痰,痰瘀互结,发为该病。基于“血水同源”的生理基础和“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演化,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佐以益气、温阳、补血、散寒、行气等。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用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水蛭、■虫、皂角刺、昆布、石打穿等。气虚血瘀者,当佐以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血虚夹瘀者,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合四物汤加减;阳虚瘀结者,当温阳化浊,化瘀止痛,以补肾活血散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消瘰丸加减;寒凝者,当散寒活血,化痰散结,以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或用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化痰散结并重,以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治疗。  相似文献   

20.
徐云生 《新中医》2005,37(5):83-83
大黄Zhe虫丸出自《金匮要略》,由大黄、黄芩、甘草、桃仁、苦杏仁、芍药、生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Zhe虫组成,具有祛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疗血瘀证、久病夹瘀之证均可用之。笔者临床应用大黄Zhe虫丸治疗血分湿热兼瘀血证,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