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警总医院磁共振科于2007年底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机,并将原有的1.5T Symplony磁共振成像机升级为Meastro Class。磁共振成像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进行检查,对人体无创伤、无辐射。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推出了病人检查零预约、周末开机检查的新举措,科室始终把诊断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到了定准准确、定性可靠、报告及时。  相似文献   

2.
医用磁共振成像是一项现代化的影像诊断技术,到目前为止,它是体外研究膝关节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的唯一工具,且能为膝关节病变提供价值很高的诊断依据。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方法,正常膝关节磁共振成像和急、慢性膝关节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运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梧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3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对所有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进行X线检测时无发现明确病变现象,经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测后发现股骨头病变异常现象。结论: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诊断切确,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平  金哲峰 《中医正骨》2011,23(6):13-15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各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膝关节病变患者关节镜术前磁共振成像的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将每个膝关节的软骨面分成6个部分:髌骨、股骨滑车、股骨内髁面、股骨外髁面、胫骨平台内侧面和胫骨平台外侧面。根据关节镜检图片和手术记录对各个观察面的软骨损伤进行分级,并以此为标准,评价术前MRI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及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3个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和病变分级报告。采用诊断试验的一致性检验对MRI各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在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上,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像序列和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序列一致性中等(Kappa=0.534,P=0.000;Kappa=0.581,P=0.000);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50,P=0.000);在敏感度和准确度方面,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96.5%,94.1%)〉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62.8%,73.6%)〉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像(51.6%,69.2%);三者的特异度相差较小。结论:磁共振成像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与关节镜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是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诊断的效果。方法:抽取福州神经精神病 防治院自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00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 所有患者均采用 CT、磁共振、CT 及磁共振联合诊断,分析 CT、磁共振及联合诊断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效果。结果: CT 诊断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66 例;磁共振诊断后,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77 例;CT 联合磁共振诊断后, 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 92 例。CT、磁共振、CT 联合磁共振诊断符合率分别 66 %、77 %、92 %,联合诊断的诊断符 合率明显高于 CT、磁共振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采用 CT 及 磁共振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符合度,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联合成像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恶性31个,良性16个。所有病灶均行DCE-MRI及DWI。以术后标本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3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疾病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DCE—MRI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74.2%、87.1%,特异性为50%、62.5%,准确率为70%、78.7%。ROC曲线分析确定ADC良恶性诊断闽值为1.20×103mm^2/s,ADC值诊断及联合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3.55%、87.1%,特畀性为75%、81.3%,准确性为87.23%、85.1%。结论:①DCE—MRI诊断良恶性病变特异性较低,结合DWI综合诊断能提高特异性。②DWI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高,可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序列。恶性病变ADC值多≤1.20×10^3mm^2/s。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检查是利用磁场对人体进行三维立体成像,无放射线损伤,是目前最无创的影像检查。除了对身体的实质性或空腔脏器(如肝、胆、心、肺、胃肠等)、软组织、血管、骨骼的成像检查外,对头部、脊髓、关节的检查,有其他影像检查不能比划的独特的优越性。比如超急性期脑梗塞(6小时内)、脑出血(10小时内)、新旧脑梗塞的鉴别、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内耳、眼眶、延髓、脑干、漆关节半月板损伤、膑骨软化的成像一目了然、清晰明确。磁共振的问世,好像给医生长了一双“透视眼”,能透过表皮看到实质(人体内的组织和器官),使医学对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磁共振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6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MRI平扫,其中X线中下片诊断为早中期5例,晚期6例,无阳性征象者15例,对比26例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各期MRI图像均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其早期病灶外围的低信号环和关节侧与之对应的高信号环被称为“双线征”,是股骨头缺血坏死MRI的特征性改变^「1」。病变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检查在骨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骨关节结核病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入院时采用磁共振、X线和CT检查进行诊断的相关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确诊椎体骨质破坏、关节腔积液关节囊增厚、脊椎附件破坏、椎管狭窄、椎体间隙狭窄或椎间盘破坏、冷脓肿等病变类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X线检查的确诊率为40.00%,CT检查的确诊率为66.67%,磁共振检查的确诊率为96.67%。磁共振检查的确诊率明显高于X线和CT检查(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检查,能够充分反映骨关节结核影像特征,为骨关节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和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梁东 《养生大世界》2008,(10):34-34
“肝肾阴虚”对于老年人来说不是个生疏的词儿,特别是看过中医的老人,常被医生诊为“肝肾阴虚证”。但细究起来什么叫肝肾阴虚?怎样诊断肝肾阴虚呢?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肘关节损伤诊断中使用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因肘关节损伤来泉州市正骨医院接受治疗的肘关节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取磁共振检查,将检查结果和手术证实结果进行比较,对磁共振检查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02例肘关节损伤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存在肘关节骨折,有58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存在肘关节韧带损伤,有43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存在肘关节肌腱损伤。磁共振检查对不同类型肘关节骨折、韧带损伤、肌腱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在可以无创且直观地反映肘关节损伤患者的骨骼、韧带、肌腱损伤情况,能为医师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36例临床疑有胰胆管疾病,已行三维磁共振胆管成像和/或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RCP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其中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胆管癌7例,胆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性囊肿2例,胰头癌4例,慢性胰腺炎2例。结果:36例MRCP检查的结果有32例与手术病理或追踪观察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88.9%。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明确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因,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娟  张辉 《中医药研究》2010,(2):170-171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CDFI诊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3DCE—MRA扫描,范围包括肾平面以下腹主动脉、双侧髂内动脉、髂外动脉及股总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其中19例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1例诊断为外伤后下肢血管损伤。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行3DCE—MRA扫描,图像显示清晰,诊断明确。CDFI检出155段病变血管,3DCE~MRA扫描显示病变血管共205段。3DCE-MRA检出病变的阳性率高于CDFI(χ^2=14.88,P〈0.05)。结论3DCE—MRA以其诊断病变阳性率高,无创性,无辐射,对比剂过敏反应少、肝肾毒性小,可以整体显示感兴趣区血管等优点,在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4.
上门诊时,常听患者自称有“湿热”,或有些医生诊为“湿热”,但经认真辨证,其结果并不尽然。“湿热”这词达到了滥用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是“湿热”的概念模糊。什么叫“湿热”?一般人是说不清楚的;其次,是一些医生拿“湿热”二字来糊弄人,搞不清楚诊断时便笼统称为“湿热”,希望沾点边。  相似文献   

15.
发物与忌口     
小夫子 《气功》2009,(6):512-513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喜欢问,“医生,生了这个病是不是不能吃鸡肉啊?”“吃中药是不是不能吃萝卜、不能喝茶啊?”在疾病饮食禁忌上,有些患者是浑然不放在心上.胡吃海喝.但更多的是谨小慎微.盲目害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在X线钼靶、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影像学表现,评价MRI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9例临床表现有乳腺疾病的患者行乳腺钼靶X线及MRI检查。结果良、恶性病变在发生部位、边界、形态等方面的影像比较有明显不同。乳腺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73%,符合率为75%;MR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1%,符合率为81%;乳腺钼靶X线联合MRI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5%,符合率为88%。结论乳腺钼靶X线联合MRI可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率,可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核磁共振对肩关节损伤的扫描序列、参数及定位,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127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GE1.5Tsigna磁共振扫描机,扫描的位置选择轴位、斜冠状位、斜矢状位进行采集,以FSE、STIR为扫描的序列,所有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统一的分析处理,分析结果。结果:127个序列磁共振扫描图像中优占89.76%(114/127),图像较差的比率为1.57%(2/127);其中有69例肩袖部分撕裂,磁共振图像表现为局部高信号且累及肌腱关节面;28例磁共振显示完全撕裂,表现为高信号贯穿肌腱全层,肌腱不连续,断端回缩松弛,三角肌下脂肪线消失。结论:常规磁共振可以准确地显示肩关节损伤的组织病理发展过程,从而为临床上的诊断提供了图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磁共振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 2 6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进行 MRI平扫 ,其中 X线平片诊断为早中期 5例 ,晚期 6例 ,无阳性征象者 15例。对比 2 6例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各期 MRI图像均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其早期病灶外围的低信号环和关节侧与之对应的高信号环被称为“双线征”,是股骨头缺血坏死 MRI的特征性改变 [1 ] 。病变中、晚期因骨纤维化和骨硬化为主导 ,则T1 和 T2 加权图像均呈低信号。结论 :MRI扫描能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作出早期及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8例术后确诊为胆管癌患者的磁共振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其磁共振扫描图像特征。结果:胆管癌依发病部位分周围型、肝门型、肝外胆管型、壶腹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胆管扩张、胆管壁不规则增厚或肿块。磁共振平扫肿块在T1加权像上为中度不均匀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为轻至中度高信号;动态增强肿块多数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结论:低场磁共振对胆管癌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博罗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磁共振DWI与MRI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磁共振DWI上均表现出局灶性高信号,在回波成像T2加权成像(T21WI)没有显示异常高信号的患者有9例,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显示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9~11 h检查的患者的有10例,病灶在T21WI图像中均表现为稍高信号,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12 h以上检查的患者有21例,在回波成像T21WI与磁共振DWI中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其中10例患者在回波成像T21WI中表现为多发脑梗死灶,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表现为单一异常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较高,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对急性脑梗死与非急性脑梗死有效的区分开来,同时也可以诊断出磁共振成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