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评价在心包积液中放置心包引流管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 :18例住院的心包积液患者 ,采用改良的心包穿刺方法 ,并在心包中放置心包引流管 ,根据病情的需要抽放心包积液 ,或者进行药物治疗 ,直至心包积液消失 ,拔出引流管。结果 :18例患者全部在B超指引下一次穿刺成功 ,顺利放置心包引流管 ,没有出现心肌、血管损伤或者感染等并发症 ,避免二次以上的心包穿刺。心包引流管放置的平均时间为 ( 3 4± 0 8)d。结论 :在心包积液中放置心包引流管的方法安全、实用 ,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18号薄壁穿刺针置管引流心包积液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应用18号薄壁穿刺针及细硅胶管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38例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连接引流管,问接放液至无引流液,观察1~2d,拔除引流管。结果38例心包积液患者都得到有效引流,临床有效率100%。未出现与穿刺置管引流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用18号薄壁穿刺针及细硅胶管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效价比高的方法,可以常规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积液。  相似文献   

3.
据文献报道,癌性心包转移的病例日渐增多,如采用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治疗大量心包积液,需反复多次穿刺,危险性大,易损伤心肌或冠脉,积液不易抽干净,疗程长,易出现心包填塞症。我们采用了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留置导管.进行心包积液引流,并心包腔内注入抗癌药物的新方法,对28例癌性心包积液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小儿血性心包积液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3例小儿血性心包积液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血性心包炎患儿中化脓性血性心包积液26例,结核性血性心包积液11例,心脏创伤性综合征4例,肿瘤性心包炎2例。化脓性心包积液可使用抗生素及心包穿刺抽液等方法治愈,但要注意转外科治疗的指征;结核性心包积液可使用抗结核药物、皮质激素、利尿剂及心包穿刺抽液治愈;心脏创伤性心包积液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治愈;肿瘤性心包积液可通过心包穿刺抽液短暂缓解心包填塞症状。结论:对大多数小儿血性心包积液可经内科疗法治愈。心包穿刺抽液不仅可明确诊断,而且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深静脉留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卫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636-637
临床上心包积液并不多见 ,而恶性心包积液多数由肿瘤转移引起。临床症状的轻重 ,视积液量水多少而定 ,大量心包积液则可引起心包堵塞 ,危及生命。心包穿刺抽液是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心包穿刺危险性大 ,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而且容易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 ,同时 ,穿刺抽液后随着积液量的减少 ,限制了再穿刺的进行。为克服上述缺点 ,1997年 8月至今我们采用了深静脉留置管留置心包腔 ,一次穿刺反复抽液和注射化疗药物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  相似文献   

6.
薛传德 《临床荟萃》1996,11(2):89-89
心包积液是最常见的心包疾病,超声心动图导引心包穿刺,不仅能够迅速解除大量心包积液对心脏的压迫,而且可以向心包腔内注入药物,加快心包炎的治疗。本文报告我院1988年以来收治的24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心动图导引下心包穿刺,其中19例在心包穿刺排液后向心包腔内注入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6例心包积液患者,行超声检查确定心包积液程度,并设定穿刺路线。局麻下采用18G PTC穿刺针或16GEV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进入心包腔抽吸液体,必要时置管引流。结果176例心包积液均穿刺成功,并发症1例(0.57%),为快速房颤。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及置管引流安全、准确、有效,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是利用心包穿刺针对心包腔进行穿刺,抽取心包腔积液的一种方法。是临床上非常实用而又简便的一项诊疗技术。近年来,随着心脏超声波检查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大大提高了心包疾病的检出率,尤其是急性或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时,能直观地作出定位和定量的诊断,为心包穿刺提示明确的指征。目前,许多基层医院已积极而慎重地开展了此项技术,救治了不少危重患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 目的 ①心包穿刺抽出液体后送常规、生化、细菌学和病理细胞学检查,有助于病因的诊断。②急性或大量心包积液出现心脏压塞症状时,心包穿刺抽液可立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包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定位穿刺点、并将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入心包内,间断或持续引流积液.结果:均一次穿刺成功,心包内顺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导管留置时间5h~12d,平均5.6 d;置管操作及留置过程中未发生与导管穿刺相关并发症,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避免一次性抽液过多或反复穿刺所致的并发症,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常规心包穿刺术.  相似文献   

10.
吴红云 《护理研究》2008,(1):160-160
恶性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肺癌晚期病人。局部治疗包括反复心包穿刺排液、心包腔内化疗或免疫制剂治疗。此方法因多次穿刺,病人倍感痛苦,且感染发生率高。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8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并留置于心包腔内,间断引流心包积液并注入免疫制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一般资料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对于解除急慢性心包填塞 ,尤其是在心包内直接注药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途径优势。自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 ,我院对大量心包积液并有持续病理性心包积液产生、具有心包穿刺适应证的 2 5例患者 ,进行了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及管内注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 5例患者中 ,结核性心包炎 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2例、尿毒症性心包炎 2例、心包间皮瘤 1例、肺癌心包转移 1例。现将有关方法和资料介绍如下。2 置管方法2 .1 心包穿刺方法 基本同常规 ,患者取半仰卧位 ,选剑突与左肋弓缘交界点下 1~ 2 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中、重度心包积液患者分别于剑突下,左第5、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1.5 ̄2.0cm处,心尖部,以Seldinger法穿刺心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心包积液引流以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安全成功心包穿刺置管,后引流或间歇抽液,均取得满意效果。发生不良反应5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引流比较彻底,副反应少,安全性比较大,但操作时仍须大胆、细心,术中、术后注意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中到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床旁行心包穿刺置管。结果:4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留置时间平均11d(6-21d),均无组织脏器损伤及感染。结论:经皮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包积液方法。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心包积液超声诊断与临床引导心包穿刺分析.结果极大量心包积液10例;大量心包积液5例;中量心包积液4例;少量心包积液8例;微量心包积液3例.结论超声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包积液首选最有效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安全性、成功率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心包积液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在心前区或剑突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心包积液引流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6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成功置管引流,术后心包积液引流通畅,心脏压塞症状缓解,未出现气胸、心室扩张急性肺水肿、心肌或冠状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是治疗心包积液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将传统的心包穿刺方法改良为负压心包穿刺法,并用此方法对24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均获成功,无1例发生心包穿刺并发症。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5~71岁,平均47岁。结核性心包炎15例,肿瘤性心包炎4例,化脓性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各2例,阿米巴性心包炎1例。共作负压心包穿刺58次,其中剑突下穿刺47次,心失部穿刺11次。1.2 方法:负压心包穿刺在适应症、禁忌症、病人体位、穿刺点选择、消毒麻醉、进针方向、注意事项及穿刺包准备等均同常规心包穿刺。方法是将穿刺针针栓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心包腔内置管治疗良恶性心包积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00例心包积液患者,置管前做常规心脏彩超,确定心包积液的程度,并设定穿刺路线,避开肋骨为穿刺进针点,超声引导下局麻置入引流管。结果 100例心包积液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方法安全、可靠、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Seldinger法穿刺心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心包积液患者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注射药物等治疗。结果:45例患者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Seldinger法穿刺心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改良Seldinger法)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6例心包积液患者用Seldinge法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结果36例患者均安全置管引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Seldinge法心包引流心包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心包积液行经皮猪尾导管穿刺引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猪尾导管穿刺引流心包积液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0例心包积液患者在床边超声定位下进行心包腔内留置猪尾导管,间断引流心包积液。分析其结果。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引流积液,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猪尾导管心包腔穿刺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护士熟练掌握置管方法、穿刺过程,熟练配合医生操作,严密观察、正确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