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性青光眼36例、4 2眼。结果:术后随诊3~6个月,37眼的眼压控制在15 .88±4 .0 9mmHg。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6~8mm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人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以下简称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应用三联手术对32例3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眼压,随访6~3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能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较好控制眼压,并能恢复较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除、囊外除及针吸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Postertior contin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利用撕囊镊对白内障除术中后囊膜破裂8例(8只眼)行PCCC,4例联合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8例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8例后囊膜破裂后行PCCC眼均成功完成PCCC,术后观察6月-3年(平均19月),8例视轴均清晰,无明显的人工晶体光学部偏中心或人工晶体异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结论:PCCC可有效避免部分术中后囊膜破孔进一步放射状撕裂,保持周边后囊膜的完整性,使人工晶体稳固于囊袋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采用针拨术治疗伴严重全身病的老年性白内障81例(89眼).对术式作了改进,实用价值和并发症作了讨论.本手术方法简便,省时,疗程短,痛苦小,适用于不能耐受常规手术方法的老年体弱病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糠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糖尿病性白内障112例、132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多数为眼前节反应,经药物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多数(不合并眼底病变者)患者术后视力基本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无差别。因此,糖尿病性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述在门诊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3例(70眼)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3~0、5者20眼,占28.6%,0.6~0.9者40眼,占57.1%,1、0以上者10眼,占14.3%。结论:该手术具有术后效果好、恢复快、视力稳定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施行门诊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屈光不正的防治。方法:自1993年至2000年,对54例儿童白内障行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无变化2只眼,0.05至0.3者12只眼,0.3至1.0者27只眼,1.0者8例,年龄小不配合检查者5只眼。结论: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早行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儿童白内障及矫正术后屈光不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欧志勇 《当代医学》2021,27(12):117-118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白内障摘出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视力状况,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角膜水肿状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角膜水肿状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治疗和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均可提高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但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患者的眼部伤害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1 990年 5月中旬至 6月中旬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共施行白内障复明手术 360眼 ,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及临床疗效 ,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86例 ( 360眼 )中 ,男 1 35例 ,女 1 5 1例 ,右眼 1 82只 ,左眼 1 78只。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91 .3岁。白内障种类 :老年性白内障 32 3眼 ,并发性白内障 9眼 ,外伤性白内障 1 1眼 ,先天性白内障 1 3眼。术前视力 :光感至 0 .1。单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 2 2眼 ,其中高度近视眼 9眼。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334眼 , 期人工晶体植入 3眼 ,人工晶体置换1眼…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除术是白内障囊外除术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具有切口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和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现已被广泛使用。我院于1997年9月使用美国OPSYS型超声乳化仪进行手术22例,在超声乳化术中,机器的正常运作及密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相义会 《北京医学》2008,30(3):188-188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456例486眼,就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泛接受。我院自1999年7月起共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476例(501眼),起初采用球周或球后麻醉方式,随着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步采用表面麻醉方式,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人工晶体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431例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8者占50.15%,0.5-0.8者占32.98%,3个月≥0.5者占92.73%;本组并发症为瞳孔缘咬伤5只眼,后囊破裂28只眼,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不能忽视初做手术者有较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王文卓 《当代医学》2016,(31):76-7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200例(200只眼);通过随机取样法完成所有白内障患者的分组。B 2组(对照组100例,100只眼):临床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B 1组(观察组100例,100只眼):临床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所有患者在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的差异。结果 B1组患者术后1天裸眼视力>0.5的患者84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16例;术后1周裸眼视力>0.5的患者90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10例,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的患者96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4例;B 2组患者术后1天裸眼视力>0.5的患者68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32例;术后1周裸眼视力>0.5的患者76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24例,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的患者82例,裸眼视力≤0.5的患者18例;B 1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为(0.90±0.32)D、患者术后1周为(1.24±0.39)D以及术后1个月为(0.88±0.30)D;B 2组患者术前角膜散光度为(0.91±0.30)D、患者术后1周为(1.29±0.40)D以及术后1个月为(1.23±0.31)D;所有白内障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方面,同B 2组患者进行比较,B 1组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结论针对白内障患者,临床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视力恢复,成功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凸显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发症与早期复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 116眼 ,男性 6 3眼 ,女性 5 3眼。年龄 16~ 80岁 ,平均 5 7.9岁。术前最低视力光感 ,最高视力 0 .3,平均视力 0 .0 3。老年性白内障 80例 80眼 ,并发性白内障 2 3例 2 3眼 ,先天性白内障 7例 7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2例 2眼 ,外伤性白内障 4例 4眼。2 ) 晶状体混浊分类 :按Chylack等提出的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 (LOCS)标准[1] 对 80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进行分类评估 ,核颜色 (NC) :NC 0级 8眼 ,NCⅠ级 42眼 ,NCⅡ级 30眼 ;核混浊 (N) :NⅠ 18眼 ,NⅡ 38眼 ,NⅢ 2 0眼 ,NⅣ 4眼 ;…  相似文献   

17.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后囊膜混浊是一个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逐年提高,基于提高视力或眼底病诊治需要的白内障手术者较多,从而使得糖尿病对后囊膜混浊的影响更关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后囊膜情况是否有差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梁永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59-160
目的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相似文献   

19.
俞晓萌  葛健 《上海医学》2001,24(12):732-732
患者中年女性 ,自诉双眼视力下降 2年 ,有高度近视眼史。术前检查 :裸眼视力右眼 0 .1,左眼 0 .1;双眼晶状体核性混浊 ,右眼甚 ;眼底模糊可见。术前诊断 :双眼白内障。术前患者感冒不适 ,且遇经期 ,经术前准备后 ,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后囊膜完整 ,植入度数为 0 .0 0D的进口人工晶体 ,手术过程顺利 ,时间约 2 5min。术后第 1天 ,患者自诉术眼无明显疼痛。视力为数指15cm。球结膜充血不明显 ,无水肿 ,角膜表面透亮 ,少量台氏膜皱褶 ,角膜后沉着物 ( ) ,前房混浊 ( ~ …  相似文献   

20.
自 1998年 9月~ 1999年 4月 ,我院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70例 70只眼。随访 36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0例 70只眼 ,现仅将术后随访 3个月的 36只眼作以介绍。男 2 0例 ,女 16例。年龄 2 8~ 88岁 ,平均6 8.9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32例 ,外伤性白内障 2例 ,糖尿病并发白内障 2例。术前视力仅有光感~ 0 .15不等。晶体核硬度 :术前散瞳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混浊晶体核色泽。淡灰色混浊为 级 ,7只眼 ,淡黄色混浊为 级 ,17只眼 ,浅棕色混浊为 级 ,11只眼 ,棕色混浊为 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