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凌莉 《当代医学》2014,(26):124-125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联合缩宫素在产科分娩中的具体作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生产的健康产妇2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20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100)。产前,研究组产妇联合应用山茛菪碱和缩官素,对照组产妇应用缩宫素。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在宫颈评分、产程、产后3min Apgar评分和产后24h产妇出血量之间的差异,以明确山莨菪碱联合缩宫素在产科分娩中的具体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宫颈评分9分及以上率为4200%,显著高于对照组18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8,P<0.05),研究组总产程为(514.34±164.25)min,对照组为(756.46±213.65)min,研究组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生后jminApgar评分和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9.26±0.84)分和(182.47±21.45)mL,对照组为(7.38±0.67)分和(246.59±30.78)mL,研究组产妇生产的新生儿出生后3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缩宫素可有效加快产程,并对改善产妇及新生儿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应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5名初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产妇宫口开至2~3 cm时应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护理,研究组于产妇宫口开至1 cm时应用GT-4A导乐分娩镇痛仪护理。比较两组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产妇不同时间(第一产程潜伏期末、第一产程活跃期末、第二产程末)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自然分娩率和母婴结局[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潜伏期末、第一产程活跃期末、第二产程末,研究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71.43%,高于对照组的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张振 《当代医学》2016,(24):92-93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产妇24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各1 2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则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产程的所用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胎儿并发症等指标.对2组产妇做满意度调查并对比总结.结果 研究组产妇不同产程所用时间分别为(5.2±0.2)h、(0.8±0.1)h、(0.2±0.1)h,相比对照组时间大大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 78.46±55.68)mL,胎儿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17%,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65.71±45.32)mL、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8±0.19)分,较对照组的(9.08±0.38)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89±1.71)分,对照组仅为(72.1 3±1 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使产妇满意度提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各项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分娩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等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产程为(8.86±1.02)h,显著少于对照组[(13.87±1.6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后SDS、SAS、HAMD分别为(41.28±1.37)、(40.06±2.24)、(4.35±0.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61±1.87)、(51.75±5.49)、(8.65±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恐惧情绪,同时降低分娩中危险情况的发生率,保障分娩顺利进行,提升分娩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16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的出血量、出血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产妇第三产程、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产妇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给予阴道分娩产妇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出血情况,减少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镇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10~2013-10间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26例,所有产妇均成功施行阴道试产,其中66例产妇(干预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并根据产程进展及胎方位情况给予所需的配合体位护理,60例产妇(对照组)未行药物镇痛分娩。分娩后采用简化疼痛量表、视觉焦虑量表、分娩控制量表对产妇进行评分,同时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干预组的产痛得分、焦虑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分娩控制情况则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而两组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镇痛分娩过程中配合体位护理降低产妇疼痛及焦虑水平,提高分娩质量,进一步缩短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7.
胡云霞 《当代医学》2016,(20):116-1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CNP干预。结果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6.55±3.23)h、产后2h出血量(302.21±48.52)mL及1minApgar分值≤7分的发生率0.98%,均低于对照组(10.54±4.85)h、(377.65±50.32)mL及8.82%(P<0.05)。结论 CNP可以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分值,保证母婴的健康与安全,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娩球联合抚触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头位无妊娠并发症,可下床活动,宫口开大3cm的初产妇400例,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抚触,对照组单纯应用分娩球。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分娩方式、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抚触应用于初产妇分娩能减轻疼痛,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给予高危妊娠产妇预防性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行阴道试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行阴道分娩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符合瘢痕子宫产妇试行阴道分娩条件。并随机选取同期的非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产妇1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产程中出血量、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情况(出生Apgar评分、体质量)。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61.67%(74/120)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9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8.60±0.75)h vs (8.56±0.61)h]、术中出血量[(160.45±17.20)mL vs (163.35±12.50)mL]、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8.20±0.35)分vs (8.10±0.20)分]、住院时间[(4.65±1.35)d vs (4.50±1.95)d]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21/120) vs 12.50%(15/12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是可行的,降低了再次剖宫产率,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对初产妇疼痛及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住院待产的初产妇65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2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产科护理外,再由专职助产士进行系统而规范的自我效能增强干预护理。应用孕产妇自然生产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产妇进行测评,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感受及分娩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得分[(17.61±2.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03±2.61)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疼痛评分[(21.00±1.8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5.69±2.1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产程[(5.90±1.77)h]较对照组[(8.60±2.33)h]缩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剖宫产率(9%)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护理可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减轻产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维度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除常规产科护理外给予多维度干预。分别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分娩后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干预组躯体功能[(46.23±26.36)分比(41.53±23.07)分]、躯体健康所致角色限制[(58.14±25.36)分比(53.73±24.47)分]、躯体疼痛[(88.23±15.35)分比(84.23±25.14)分]、总体健康感[(48.23±25.16)分比(34.23±27.37)分]、生命力[(66.23±27.26)分比(46.23±21.07)]、社交能力[(79.23±25.46)分比(66.23±27.27)分]、情感问题所致角色限制[(76.23±29.36)分比(74.29±31.37)分]、心理健康[(78.29±27.36)分比(63.28±24.37)分1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0%比46.0%,P〈0.05);干预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9.26±2.45)h比(15.54±3.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干预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分娩时间并且改善产妇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海南省农垦总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按照医嘱,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并给予相应药物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尿量、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生活质量[生存质量(QOL)、Zung焦虑自评(SAS)和Zung抑郁自评(SDS)量表]。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残存肾功能、尿量、IL-1β和IL-6分别为(3.00±0.41)mL/min、(720.07±101.30)mL、(15.32±1.65)ng/L和(154.03±19.98)ng/L,对照组分别为(2.67±0.31)mL/min、(650.21±121.08)mL、(22.08±3.39)ng/L和(221.07±40.10)ng/L,观察组患者残余肾功能和尿量大于对照组,IL-1β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QOL、SAS及SDS量表评分[(63.36±12.02)、(65.00±4.98)、(64.03±4.90)分]均优于对照组[(54.01±11.47)、(71.30±5.39)、(70.06±6.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减轻肾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并对其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连续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分单双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IEF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SCL-90量表中躯体化[(2.56±0.74)、(1.41±0.56)分]、焦虑[(2.80±0.36)、(1.31±0.60)分]、抑郁[(2.36±0.46)、(1.52±0.61)分]、精神病性[(2.46±0.56)、(1.35±0.56)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1.76±0.73)、(1.71±0.59)分]、人际关系[(1.69±0.31)、(1.64±0.64)分]、敌对[(1.54±0.83)、(1.50±0.38)分]、恐怖[(1.51±0.35)、(1.37±0.61)分]、偏执[(1.56±0.61)、(1.36±0.48)分]稍有改善,但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躯体化[(1.41±0.56)、(2.54±0.66)分]、焦虑[(1.31±0.60)、(2.54±0.35)分]、抑郁[(1.52±0.61)、(2.28±0.54)分]、精神病性[(1.35±0.56)、(2.42±0.53)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强迫[(1.71±0.59)、(1.75±0.79)分]、人际关系[(1.64±0.64)、(1.65±0.36)分]、敌对[(1.50±0.38)、(1.50±0.68)分]、恐怖[(1.37±0.61)、(1.46±0.44)分]、偏执[(1.36±0.48)、(1.57±0.58)分]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WHOQOL-BRIEF量表中各项因素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因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综合护理对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AIDS)患者,根据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两组分别给予普通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以问卷调查方式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心情指数(SAS)评分以及自尊评价(SES)评分,对比患者抑郁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S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36.6+4.2)分]和SDS[(32.8±3.2)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2.3±4.3)、(39.4±3.9)分1,SES评分[(44.4±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8.5±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QOLI评分方面,观察组躯体功能[(51.37±7.99)分]、心理功能[(58.14±7.84)分]、社会功能[(57.82±6.81)分]、物质生活状态[(12.64±3.19)分]与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15.57±2.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21±7.47)、(46.34±6.14)、(47.15±7.43)、(12.15±3.11)、(13.01±2.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合并AIDS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此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月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10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护理,术后24、48h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2.31±0.12)、(1.76±0.09)分,均低于对照组[(3.95±0.20)、(3.42±0.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38.38±2.25)分]、SDS[(39.34±2.04)分],均优于对照组[(48.71±2.32)、(49.44±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10.13±8.23)mm Hg(1mm Hg=0.133kPa)、(69.85±8.14)mmHg、(82.31±9.76)次/min]均优于对照组[(122.17±12.46)mm Hg、(90.08±7.23)mmHg、(94.52±10.3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全切除患者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孕妇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5%左旋布比卡因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等项目。结果①两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8.5±1.9)min]、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3.7±1.3)min]短于对照组[(9.8±1.8)、(5.0±1.1)min],感觉阻滞恢复时间[(273.8±28.0)min]、运动阻滞完全恢复时间[(237.6±26.9)min]长于对照组[(247.1±27.6)、(218.3±27.5)min],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②研究组镇痛分级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3.4豫(2/59)]低于对照组[16.9豫(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左旋布比卡因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长期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18例,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接受家庭长期氧疗,干预组对患者持续进行健康教育。采用QLICD-COPD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参数、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57±0.42)L]、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58.62±4.56)]、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60.62±7.56)L/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5±0.35)L、(50.36±4.35)、(56.95±6.33)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模块、总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呼吸道干燥(3.33%)、呼吸抑制(1.67%)、氧气中毒(0.00%)、COPD急性发作(1.67%)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79%、13.79%、8.62%、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再次住院率(0.00%)低于对照组(6.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长期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坚持氧疗提高肺功能、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北京武警总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8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各项肠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②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分[(60.72±11.24)分]及躯体功能[(14.12±2.79)分]、心理功能[(12.48±2.03)分]、角色功能[(15.98±2.58)分]均较对照组的生存质量总分[(48.53±12.18)分]及躯体功能[(12.96±2.28)分1、心理功能【(11.23±1.47)分】、角色功能[(13.54±2.08)分】有所提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社会功能[(13.75±2.46)分】与对照组[(12.81±2.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尽早恢复肠道功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