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静脉分型与测量参数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影像角度揭示构成活体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及右下肝静脉(IRHV)等血管的立体构成,为肝脏手术术前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对110例受检者于CT增强60~75S后行上腹部扫描,对HV、IVC及IRHV等行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立体最大密度投影(3D-MIP)成像。根据HV汇入IVC的方式进行分型,测量肝右静脉(RHV)与肝中静脉(MHV)或与共干的夹角、RHV与MHV或与共干在IVC上的距离,观察IRHV的出现几率,并测最RHV至IRHV的距离。结果在110例受检者中3支型(肝的3支静脉分别汇入IVC)6例(5.45%),中、左支共干或合干型(肝中、左支静脉共干或合干后汇入IVC)98例(89.10%),中、右支共干型(肝中、右支静脉共干后汇入IVC)6例(5.45%)。RHV与MHV或与共于的夹角为(55±18)°;RHV与MHV或与共干在IVC上的距离为(21±7)mm。30例出现IRHV,出现几率为27.27%;IRHV至RHV的距离为(53±11)mm。结论利用MPR成像可准确地测量构成此间隙的各相关参数值,对指导手术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6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闷,憋气、咯血,右下肢水肿。曾在外院诊断为“右下肺炎、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对症治疗2个月仍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片状密度增高模糊影,心脏增大,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图1)。CT示:右下肺片状密度增高病灶,其内可见三角形致密病灶,尖端指向肺门,心脏增大,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图2)。肺动脉造影示:右下肺动脉主干阻断(图3)。诊断: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3.
右肺门角的X线测量及其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肺门角系右上肺静脉下后干与右下肺动脉干相关而成,有的作者(1,2)将此角作为划分右肺门上,下两部的分界点或中点,熟悉此角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对估价肺体积改变的范围及程度,对判断肺门有胚异常,皆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右肺门角的X线测量及其正常值,文献中尚未见报导,本文就此作一介绍,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据尸解标本观察(1),侧位两侧肺门的位置并非处在同一冠状平面,通常右肺门较左肺门稍靠前方,右肺门结构从前到后的排列次序为右上肺静脉干,右下肺动脉干,中间支气管,而左肺门则稍有不同,前面为左肺静脉干,其后为左下叶支气管,最后为左肺动脉干,右肺门的前后径一般较左肺门大,但其位置较左肺门低,基于上述肺门的解剖特点,故在绝大多数侧位胸片上,尽管两肺门血管,支气管有部分重叠,但 主要分支仍能清楚识别。本文对一组侧位胸片肺门影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并结合文献和病例就其诊断意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X线与CT诊断(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X线与CT诊断(附三例报告)孙红白友贤蔡祖龙王新明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简称LG)非常少见,易误诊,现报告3例。例1女,48岁。因右下肺阴影缓慢增大10年,明显增大、增多3年入院。患者于1972年7月偶然发现右下肺一小片影,经抗炎治疗后...  相似文献   

6.
病人,女性,1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无脓涕,无涕中带血,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曾于外院按慢性鼻炎治疗(具体不详)无效。我院门诊行鼻窦SCT检查示:右下鼻甲肿大。行右下鼻甲活检示:腺样囊性癌。入院查体:外鼻无畸形;鼻中隔无明显偏曲,右下鼻甲肿大,黏膜苍白、质韧,触之易出血,充满右侧鼻腔。  相似文献   

7.
右髋毁损性离断伤一例黄贵贤患者男,19岁,因右下肢被搅拌机绞碾伤2小时急诊入院。患者在施工中不慎右脚踏空,整个右下肢掉入正在运转搅拌机之中,待同伴关闭电匣将患者拉扯出搅拌机时,右下肢体已不复存在。经查找,右下肢体已完全搅碎并和水泥砂块混合一起(附图)...  相似文献   

8.
肺原发性平滑肌肉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8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半年。曾在外院诊为右下肺结核,抗痔治疗无效。体检无特殊,化验无异常。X线检查:右下肺野内带可见一约6.5y7.5xo.ocm大小的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规整,部分与心影重叠,病变偏后。CT检查:右下肺偏后有一6X63X9.Icm大小的实质性肿块,呈均质密度,*T值37HU,边缘规整有分叶征象。病变位于下叶支气管及中叶支气管开口处。部分肿瘤组织突入中间支气管腔内呈息肉样改变(图)。手术所见:肿瘤位于右下肺叶,约9X6X6cm大小,质硬,表面光滑,向近瑞生长侵犯右下叶及中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亦…  相似文献   

9.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X线诊断(附12例报告)陕西省渭南地区医院放射科张耀森陕西省渭南地区医院骨科刘铁战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婴幼儿肘部损伤中一种罕见的疾患,是发生在肱骨远端髁上较低的生长板与干骺连接部位的骨折[1]。由于肱骨远端骨骺化骨核在婴幼儿期尚未出现...  相似文献   

10.
胸腹交界区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0岁。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上腹、右下胸部隐痛不适而入院。疼痛以右侧卧位时明显,无咳嗽、咯痰及咯血,无发热、返酸、恶心及呕吐。体检:胸腹部未见异常体征。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肌动蛋白-平滑肌(SMA,+)、肌动蛋白-广谱(MSA,+)、黑色素瘤抗原(A103,-)、  相似文献   

11.
1病历简介男,57岁。左侧泪囊部红肿伴左鼻阻4个月人院。检查:左泪囊部红肿,鼻泪管阻塞冲洗不通。左鼻腔充满灰白色、豆渣样新生物。副鼻窦x线平片:左上颌窦密度增高,窦壁模糊,未见骨质破坏。意见:左上颌窦炎,肿瘤待除外(图1)。胸部X线片:右下肺见一边界尚清楚的局灶浸润性片影,周围影淡。意见:右下肺肿瘤待除外。活检左鼻腔新生物病理报告:坏死性肉芽组织,未找到瘤细胞,符合Wegener氏肉芽肿病。住院38天,肺部摄x线片复查:右下肺原病灶仍存在且片影更浓,边界清楚,考虑良性肺肿瘤可能性大(图2)。随后行纤维窥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笔者分析了24例镰刀综合征心肺血管病变的造影征象及其病理生理意义,并与手术(14例)和尸解(4例)资料对照。24例心血管造影示全部或部分右肺静脉异常引流,分别为17例和7例。异常引流静脉近端局限性狭窄9例,其中2例异常和正常引流静脉间有侧支吻合,右下肺异常体动脉侧支供血18例。并存各种心脏病变者18例,马蹄肺6例,右下肺肺隔离症3例,下腔静脉闭锁和狭窄分别为2和1例。右下肺异常体动脉侧支和心脏病变是患者严重症状和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除肺隔离症外,经导管栓塞异常体动脉侧支可使用者明显受益。异常引流静脉狭窄具有限制血液分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4岁,右下后牙区疼痛1周,口服抗生素1周后症状加重,出现夜间痛。检查:右下颌第二磨牙金属冠,边缘锐利,周围牙龈红肿,叩痛(-),冷水刺激(-)。右下颌尖牙远中牙颈部深龋,冷水刺激(+)。诊断:右下颌第二磨牙不良修复体;右下颌尖牙远中牙颈部深龋伴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右膈撕裂膈疝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40岁。因车祸右下胸撞伤1h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6℃,心率88次/min,呼吸330次/min,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右下胸疼痛,呼吸时加重,胸廓挤压征阳性,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穿未抽到不凝血液。胸部正位X线片未见异常。B超示肝肾隐窝有少量积液。CT示右第7前肋骨折,骨折处后方、右肝前外缘包膜下及肝肾隐窝有少量积液(图1),其中有1层面可见膈肌撕裂,显示为一细线条状断裂征象(图2,此处应是右膈肌撕裂开始的部位,当时未能认识此征象),右侧少量胸腔积液。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34.8U/L,谷草转氨酶(AST)324.6U/L。  相似文献   

15.
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fibrocartilaginousdysplasia)是近10年来才被确认的一种罕见骨发育异常。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岁,右小腿内翻1年而就诊。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头颅、脊柱、上肢未见异常。有小腿内翻畸形,左侧正常。此病为胚胎时期骨发生异常所致的先天疾患。均X线表现:右胜骨近例子能端内侧有一楔形骨质缺损区,边缘清楚。腔骨内侧骨皮质明显增厚,病灶以下骨干向内侧倾斜(图1)。C’f表现右胜骨内侧干能端局部骨皮质缺损,局部骨皮质向髓腔内增生,软组织未见异常(图2)。讨论:本病是由澳大利亚的…  相似文献   

16.
1治疗经过根据病史资料,临床拟诊:(1)右下肺脓肿;(2)慢性活动性肝炎伴早期肝硬化,收住入院。经1个多月的抗感染、护肝及输血治疗,体温、血象均恢复正常,肺脓肿吸收好转,肝功能指标大部分正常,仅白蛋白34.2g/L,A/G:0.9。但胸片复查右下肺仍...  相似文献   

17.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 xanthogranuloma.JXG)合并全身(皮肤外)受累是1种少见的组织细胞疾患,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1天入院。于1天前感脐周胀痛,约6h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无放射痛,低热,伴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经治疗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7.8℃,心肺(-),右下腹肌稍紧张,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未扪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呜音活跃。血常规:WBC15.6×10^9/L,N0.78。入院诊断:急性阑尾炎。入院后经积极地术前准备行手术治疗,在腹腔镜下见:阑尾长约8cm、直径约0.7cm,  相似文献   

19.
Turner氏综合征为女性性染色体畸变疾患,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临床上以性发育不全和以骨骼为主的多发畸形为特征,近年来,随着染色体检查技术的开展,对这类疾患已引起X线诊断方面的注意(1),但专题性报导尚不多(2),我院自1980年至1981年武艺染色体检查以来就已发现7例,说明本病并非少见,临床上常可误诊为垂体性或其它骨发育障碍疾患,而X线检查对提示和诊断本病有一定价值。我们对7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的Turner氏综合征进行了全身骨骼X线检查,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脑白质损伤的特征及其与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将33例未经治疗的中重度OSAHS患者及28例与患者组相匹配的无睡眠障碍志愿者(NSD)纳入本研究,所有被试行3.0T MR头部扫描,获得DTI数据及高分辨率薄层T1加权图像。采用纤维自动量化(AFQ)技术,提取每例被试全脑20条主要纤维束,将每条纤维束等分为100个节段,比较两组间各条纤维束DTI指标值的差异,并将OSAHS组中受损纤维节段的DTI张量指标值与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对于NSD组,OSAHS组中胼胝体大钳的第77~78段的FA值减低,右侧丘脑辐射的第23~24节段的MD值增高,右下额枕束第54~57节段及右上纵束第66~68节段的AD值增高(P<0.05)。并且胼胝体大钳第78受损节段的FA值与SA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47,P=0.009),右下额枕束第56受损节段的AD值与SA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34,P=0.013)。结论:采用AFQ分析方法能够更加精细、准确地发现OSAHS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受损节段,胼胝体大钳及右下额枕束的局部损伤可能是OSAHS患者出现焦虑的神经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