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综合评价其对骨折诊疗与教学的指导意义. 方法 利用中国数字人男一号数据及多组正常成人骨骼64排CT扫描数据,依据目前国际常用的骨折分型,通过Mimics、UG等建模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构建出复杂骨折的三维数字化模型,重点模拟一些临床不易鉴别的骨折分型(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骨盆骨折的Tile分型、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tzker分型和踝关节骨折的Lange-Hansen分型等),各骨折块采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对骨折模型进行截图保存、并输出影片格式.由10名骨科医生和20名无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学生对平面示意图和三维数字化模型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综合评价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对复杂骨折诊疗的指导意义. 结果 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形态逼真,立体感强,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从任意的方位和角度观察和截图,相对应的影片可以360°旋转观看骨折情况.8名骨科医生认为依据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更有利于判断骨折的具体类型,19名医学生认为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具有形象、逼真、直观等特点,容易理解. 结论 三维数字化骨折分型具有直观、立体、逼真、动态等特点,有利于骨折临床教学、诊断与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分别使用胫骨平台和髋臼骨折的三维CT和二维CT影像资料所得骨折分型结果,来评价三维CT对关节内骨折分型术前评价的影响。[方法]4名骨科主治医生回顾性分析本院28例胫骨平台骨折和19例髋臼骨折病例,分别使用二维CT和三维CT影像资料,对骨折分型做出判断,使用一致性检验来评价关于骨折术前分型的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结果]使用三维CT影像时,对骨折分型判断的观察者间信度和自身信度均提高为极度一致,Kappa系数分别0.945和0.981(胫骨平台骨折)、0.934和0.979(髋臼骨折)。[结论]使用三维CT成像能够提高对胫骨平台骨折和髋臼骨折术前分型的可靠性,三维CT对关节内骨折分型术前评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骨折手术治疗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4):1913-1913
《骨折手术治疗原理》原著第一版出版于1987年,很快成为欧美大陆各级创伤骨科医生标准的参考书。由于销售量巨大,2005年本书第三版出版。该书的作者是Schatzker和Tile医生。Schatzker早年师从AO理论的创始人Miiller教授,并将《AO内固定手册》译成英语,曾任AO基金会主席,他提出的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至今仍广泛应用。Tile提出骨盆与髋臼骨折AO分类,并出版了广受欢迎的《骨盆与髋臼骨折》一书。两名作者积40年临床经验撰写的这本书,主要介绍各种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方法,并对AO理论,内固定器械的演变,最新的锁定钢板以及微创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影像能否增加观察者本身和观察者间对髋臼骨折分型的可靠性。方法 48例髋臼骨折分别由4名主治医师使用Judet-Letournel及AO分型进行分类。入院时,对患者行X线片和二维CT影像评价。4周后,对X线片和三维CT影像进行评价。8周后,重复上述两轮评价。结果与二维CT影像相比,三维CT影像可使4名观察者本身和观察者间可靠性的契合度水平由良增加至优。结论先进的三维CT影像技术在评价髋臼骨折分型时比二维CT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3):265-265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和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诊疗新进展暨国际创伤骨科研讨会”定于2009年8月14~1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太公宾馆举行。授课内容包括:①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基础理论(解剖、生物力学、影像学及分型);②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临床诊疗(诊断、手术入路、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典型病例分析);③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三维导航、二维C臂);④创伤骨科新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使用HTML和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建立通过Web远程访问的髋臼骨折Letournel-Judet分类三维数字化浏览. 方法 首先,根据髋臼骨折Letounel-Judet分型,将重建的1例女性志愿者髋部骨骼模型通过Mimics软件的仿真模块切割模拟每一种骨折类型,将每一种骨折类型的骨折块以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格式.wrl导出.其次,编辑html网页,为每个骨折块建一个主菜单,每个主菜单设立调整透明度(透明、恢复、隐藏和显示)的子菜单.最后,编辑VRML文件,基于JavaScript语言建立 HTML与 VRML的通迅,实现各种骨折类型骨折块不同透明度的任意组合显示.结果 建立了髋臼骨折Letournel-Judet三维数字化分类系统(它分为5个部分),可以方便的通过远程网络访问.结论 该方法可以方便地应用于临床,提供对髋臼骨折的诊断与分析功能,使临床医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对各类骨折的发生状况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导读     
<正>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一直是创伤骨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升高,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本刊特推出"骨盆与髋臼骨折"重点刊,主要围绕骨盆与髋臼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手术治疗、入路选择、内固定方式及并发症处理等内容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骨科医生对此类骨折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髋臼及骨盆骨折(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骨盆及髋臼骨折常常是一种严重的高能量创伤。这类复杂的骨折需要骨科医生急诊处理及行随后的重建手术。近20多年来,随着对其病理解剖、生物力学机制和手术原则的深入研究,对骨盆及髋臼骨折的治疗有了蓬勃发展,尤其法国医生Judet和Letoumel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得到了国际创伤骨科界的认同。对于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在临床上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紧急复苏和其他系统并发损伤的治疗。髋臼骨折的处理原则是作为负重大关节的关节内骨折处理,包括解剖复位、稳固固定和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X线和CT检查在不同类型骨盆损伤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65例骨盆损伤行骨盆前后位X线片和CT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由2位创伤骨科医生进行独立分析,并不告知患者的损伤机制,体格检查、临床治疗等相关情况以及所有CT重建资料。要求读片者就每张X线片给出:①损伤的结构;②骨盆骨折的AO分型。再由另外2位创伤骨科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就这65例X线片和CT,结合损伤机制、体格检查等临床资料和二维、三维CT重建资料,手术情况,确定损伤的结构、AO分型,作为标准答案。将两次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骨盆前后位X线片对于A、B、C型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92.9%、38.9%,66.7%。而CT平扫对于A、B、C型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85.7%,100%,100%。结论骨盆X线片联合CT检查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骨盆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对骨折的分型和稳定性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骨伤》2009,(6):431-431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和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诊疗新进展暨国际创伤骨科研讨会”定于2009年8月14—1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太公宾馆举行。授课内容包括:①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基础理论(解剖、生物力学、影像学及分型);②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临床诊疗(诊断、手术人路、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典型病例分析);③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三维导航、二维C形臂);④创伤骨科新技术、新进展。欢迎踊跃投稿或提供疑难病例资料进行现场讨论(稿件可直接发送至sdgkxh@yahoo.com.cn)。学习班结束授予Ⅰ类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11.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6):426-426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和山东省立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骨盆与髋臼骨折诊疗新进展暨国际创伤骨科研讨会”定于2009年8月14~1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太公宾馆举行。授课内容包括:a)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基础理论(解剖、生物力学、影像学及分型);b)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临床诊疗(诊断、手术入路、固定方法、术后并发症、典型病例分析);c)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微创治疗(三维导航、二维c臂);d)创伤骨科新技术、新进展;欢迎踊跃投稿或提供疑难病例资料进行现场讨论(稿件可直接发送至sdgkxh@yahoo.com.cn)。学习班结束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10分。  相似文献   

12.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本期发表骨盆与髋臼骨折专刊,对创伤骨科医生正确认识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处理有着积极的意义.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共有149篇相关文章发表.但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3840篇文章发表,说明此领域的学术研究非常活跃!骨盆与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致,除骨折本身之外,复杂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为临床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就诊延误或处理不当亦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主要就专刊发表之际,对骨盆与髋臼骨折并发症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希望借此文引起国内广大创伤骨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及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11月~2006年8月,本院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脱位34例,根据髋臼骨折的AO分类标准:A型骨折24例,B型骨折10例,应用Kocher-Langenbeck(KL)手术入路20例,Gibson入路2例,KL改良入路4例,髂腹股沟入路4例,前后联合入路4例,内固定方式32例选用螺钉及钢板,2例应用钢丝环扎固定.[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37.6个月随访.参照美国骨科学会(AAOS)提出的评价标准[1]:优12例,良12例,可4例,差6例,优良率为71%.[结论]结合全面的影像学资料,正确判断髋臼骨折的AO分型,恰当的手术入路及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同时注意手术时的微创操作及骨折复位的质量,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髋臼骨折术后个体化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可靠的个体化髋臼骨折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力学分析.方法 选择髋臼双柱骨折患者1例行骨盆CT扫描,Mimics 10.01(Metarialise公司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重建三维模型,Magic 9.9软件对模型进行面网格修饰,经体网格划分及附材质后构建个体化髋臼骨折术后有限元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6.9加载并分析各部位应力特点.结果 建立了个体化髋臼骨折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加载并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沿骶髂关节向前后柱传导,左右侧髋臼前壁、臼顶负重区、髋臼后壁出现应力集中,且两侧应力均值无明显差异.与正常髋臼相应区域比较,发生骨折的髋臼在骨折线分布区出现明显应力增高,左侧正常髋臼应力均值为1.19 Mpa,右侧术后髋臼应力均值为1.48 Mpa,有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Mimics建立的个体化髋臼骨折术后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真实性和精确度,有限元法为髋臼骨折术后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1 髋臼骨折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极具挑战性,对于年轻的创伤骨科医生尤其如此。作为关节内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术后早期活动对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不可或缺。问题是,髋臼三维结构十分复杂,螺钉置入的骨性通道狭窄,且患者之间髋臼形状变异很大,骨盆和髋臼周围的软组织较为丰富,骨折块暴露困难,螺钉置入角度受限,而术中骨折复位需要使用各种器械,进一步限制了手术视野(图1)。这就需要术前仔细计划,选择最佳暴露途径和复位方法(图2),如能模拟手术过程则  相似文献   

16.
由于骨盆与髋臼骨折类型复杂多变,术中显露困难,且术中周围神经、血管、脏器损伤的风险较高,其治疗是骨科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1].术前详细的手术规划可以保证术中骨折块的精确复位与内固定物的准确放置,降低术中神经、血管、脏器损伤的风险,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对骨盆与髋臼骨折手术具有重要意义[2].传统的骨盆与髋臼骨折术前规划是骨科医生基于X线和CT平扫等二维影像资料进行构思的,要求医生具有较好的三维空间想象力,且规划方案的质量受其个人经验的影响较大,此外术前手术规划内容难以与手术团队其他人员共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比较AO分型、Denis分类、TLICS评分分类系统在胸腰段骨折诊断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选择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线片、CT、MRI)完整的31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将该31例患者的资料提供给6名骨科医生,分别采用AO分型、Denis分类、TLICS评分分类三种方法进行脊柱骨折分类。3个月后进行重复分类。采用加权Cohen′s Kappa系数评价观察者间可信度和观察者内可重复性。结果:AO分型、Denis分类、TLICS评分分类的观察者间平均Kappa系数分别为0.517、0.639、0.713;三种分类方法的观察者内平均Kappa系数分别为0.766、0.832、0.804。结论:三种胸腰段骨折分类方法比较,TLICS评分分类方法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较高,Denis分类方法次之,AO分型方法较差,前者更具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系统进行评价并分析此种分型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已行手术治疗的265例髋臼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库中按Letournel分型系统10个亚型中每种亚型随机抽取6例,再分为2组:平片组30例(提供骨盆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线片)及CT组30例(提供X线片、二维CT),抽取9位骨科创伤专业医生对两组进行读片并根据Letournel分型系统做出诊断;每位观察者只读片而不给予其他临床资料.第二阶段即3个月后再次对相同资料进行分析,将结果统计Kappa值用来评估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不同观察者间在前后2个阶段的可信度为平片组0.65(0.70)、CT组0.66(0.71);同一观察者前后2次读片可重复性分别为平片组0.74、CT组0.77.[结论]以Letournel分型系统对髋臼骨折进行分类诊断时,可以获得一致度较高的诊断结果,CT虽然对于髋臼骨折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明显提高对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诊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12日在广州举行了第十届中国骨科医师协会(CAOS)——德国骨科协会(DGOU)——AO创伤国际教程,来自德国维滕/黑尔德克私立大学克隆梅尔罕医学中心骨科的Bertil Bouillon教授就"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理论及术前计划"作了主题报告,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系统及术前计划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典型病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前评估、分型选择、内固定方式及入路选择等热点问题,引起与会者热烈反响。作为报告的翻译,笔者受益匪浅。现征得Bouillon教授同意,将其演讲整理成文,以飨骨科同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比较使用三维CT与二维CT影像时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和骨折特征术前评定结果 的信度与效度,探讨三维CT的诊断优势.方法 4名骨科高年资医生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1月间收治的2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分别使用二维CT和三维CT影像对骨折分型和骨折特征做出判断,使用一致性检验来分析骨折分型判断结果 的评定者间信度和评定者自身信度,和对骨折特征判断结果 的标准效度(术中观察结果 作为金标准),并用McNemar检验比较三维CT和二维CT判断结果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差异.结果 使用三维CT时,对骨折分型判断结果 的评定者间信度和评定者自身信度均改善为极度一致,对骨折特征判断结果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显著性高于二维CT(P=0.027).结论 使用三维CT影像能提高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和特征术前评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三维CT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评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