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周脓肿是肛窦感染化脓,蔓延到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而形成的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即形成肛瘘.以往国内对脓肿及肛瘘一直是按2种疾病进行分期手术,尤其是范围较大的脓肿和高位脓肿,先采取一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再进行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脓肿一期切开引流术、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挂线术等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4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病之一,是肛窦感染化脓,蔓延至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而形成的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形成瘘管。以往国内对脓肿及肛瘘以2种疾病进行分期手术,尤其是范围较大的脓肿和高位脓肿,先采取一期脓肿切开引流术,隔3~6个月后再进行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这样不仅痛苦大,病程延长,同时也给患者在心理上、经济上造成负担。  相似文献   

3.
王妍 《丹东医药》2004,(1):32-33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周脓肿的续发病,是肛窦感染发炎沿肛腺管蔓延扩散到肛门直肠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肛瘘。本病例因肛周脓肿后外口尚未破溃而形成半瘘,粪便经感染肛窦形成的内口进入脓腔,长久积存而形成粪石。  相似文献   

4.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不遗留肛瘘,是近几年来肛肠外科的一大进展。所谓一期手术就是在切开排脓的同时,一次切开(或挂线切开)引起脓肿的原发内口肛隐窝处,从而达到不遗留形成肛瘘的目的。我们自90年来对32例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均达到一期痊愈无肛瘘形成。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4例,女8  相似文献   

5.
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常常形成脓肿。脓肿溃破或切开排脓后常常形成肛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儿肛周脓肿发展成肛瘘者远较成人少。现将我院1986~1995年收治的97例小儿肛周感染,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肛周脓肿多由肛窦感染,沿肛腺管蔓延到肛门周围间隙或肛管皮下形成脓肿最终在肛缘表面皮肤破溃形成肛瘘。以往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术,术后易形成肛瘘及脓肿复发,需行二次手术才能治愈,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2007~2008年我院肛肠外科对50例肛周脓肿患者均行切开挂线一次性治疗,术后配合中西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房鸿斌 《河北医药》2013,35(6):897-898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而该脓肿破溃或切开后常形成肛瘘。脓肿是直肠周围炎症的急性期,肛瘘为其慢性期。本病的病因中,大部分是由肛门腺感染引起,少部分由其他原因引起,本文讨论的即是肛门腺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包括肛门周围出现红肿热痛和(或)伴全身发烧、白细胞增高等。指诊和注射器穿刺可诊断。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手术是其唯一途,传统手术是单纯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行手术,但此方法不能根除病患,尚需二次或多次手术,易造成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较长。  相似文献   

8.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以往治疗主要依赖于切开排脓,但多形成肛瘘,需再次手术,给患者增加痛苦和负担。近年来,我院收治肛周脓肿183例,选择发生于提肛肌以下的低位脓肿患者52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评估肛周脓肿采用一次性根治术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9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切除坏死组织,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包扎;观察组50例采用一次性根治手术.结果:观察组中50例患者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28d,对照组中49例患者手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7~27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随访半年~3年,术后形成肛瘘1例,手术后形成脓肿1例,再次进行手术治疗,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4%.对照组随访,13例瘘管形成,术后脓肿复发16例,再次进行手术治疗,患者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65%.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性手术根治术,降低术后继发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等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临床上治疗肛周脓肿多采用脓肿切开引流,待脓腔缩小形成肛瘘后,再行第二次手术。这样,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还使疗程延长。笔者自2002—2007年采用切开引流或切开挂线引流,结合使用抗生素根治肛周脓肿100例,达到了预防后遗肛瘘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肛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高频及CDFI对34例低位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术前肛管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声像图特征、定位及其周围软组织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临床检查情况、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检查34例共检出42个病灶,判断脓肿脓腔位置、大小、分布及声像图回声表现、脓腔成熟与否、脓腔内及周边血流情况;肛瘘管的位置及走向、内口的位置及个数。通过超声检查确诊34例,42个病灶,无漏、误诊。结论应用高频及CDFI检查低位肛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肛瘘能准确判断肛周感染性疾病的性质、部位、内部结构、窦道瘘管的内、外口情况,与周围组织关系,为临床病变程度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是临床简便、快捷可靠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所形成,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先单纯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使其手术后形成肛瘘,再二期行肛瘘手术,而我科采用脓肿切开挂线方法一次性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减轻患者2次手术痛苦,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高位复杂性肛瘘高位挂线低位缝合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自然溃破或切开排脓引流后伤口不敛而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4,占一般外科疾病的3%~5%。肛瘘的特点是局部流脓,疼痛和瘙痒,病情虽不危及生命,但拖延失治或治之不当,任其流脓漏水,如此成年累月,必致气血津液损耗,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者可引起恶性变。我院自1988年以来,对高位复杂性肛瘘采用高位挂线低位缝合方法治疗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458例肛周脓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和直肠周围脓肿统称为肛周脓肿,传统的术式多主张先切开排脓,待肛瘘形成后,再做二期手术。松原市中心医院自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458例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肛门和直肠周围脓肿统称为肛周脓肿。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分期手术治疗,即先切开排脓,待其形成肛瘘后,再做二期手术。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选择性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7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0例,女性22例,年龄14~66岁,中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挂线疗法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86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按当时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挂线疗法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35例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85.37%,有4例复发,有2例形成肛瘘,需二次行肛瘘手术。对照组9例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20.00%,有17例复发,19例形成肛瘘,需二次行肛瘘手术。结论该术式能一次性治愈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好,疗程短,痛苦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高位脓肿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肛瘘是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由于有内口存在,极易反复感染,使病情加重而形成多支管的复杂性肛瘘,给治疗带来困难.笔者对12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曾应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61-1462
1临床资料全组100例 ,其中肛周脓肿60例 ,坐骨直肠窝脓肿30例 ,骨盆直肠窝脓肿3例 ,蹄形脓肿3例 ,扩约肌间脓肿2例 ,肛管直肠窝脓肿2例。男87例 ,女13例 ,年龄7月~68岁。2治疗方法2 1治则 :(1)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治愈后应不影响排便生理功能。(2)防止形成肛瘘。(3)杜绝肛门失禁 ,肛管直肠狭窄等后遗症。2 2方法 :以腰麻为主 ,配合局麻。小儿局麻配合肌注硫喷妥钠作基础麻醉。于脓肿波动明显处 ,行放射状或孤形或纵形切口 ,充分排脓 ,用手指分离间隔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脓腔 ,再以探针自切口探入 ,以另一手指伸入肛内 ,针指结合探准内…  相似文献   

19.
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对5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病人,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可预防因多次手术而增加肛瘘的复杂性,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治愈率达100%。 1 一般资料 男23例,女27例。低位括约肌间脓肿27例,低位合并高位肌间脓肿8例,坐骨直肠窝脓肿12例,直肠环以上3例。 2 操作方法 2.1 低位括约肌间脓肿 麻醉下切口选择在波动明显处做放射状切口,充分排脓,清洗,内口在脓腔相对肛隐窝处,术中挂线并紧线。 2.2 低位括约肌间脓肿合并高位肌间脓肿 采取低位开放,高位在内口处分离引流。 2.3 坐骨直肠窝脓肿及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脓…  相似文献   

20.
肛旁脓肿7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肛旁脓肿处理的妥当与否,关系到是否会进一步形成肛瘘。为了更好地处理肛旁脓肿,尽量避免脓肿向肛瘘发展,现将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诊治的75例肛旁脓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