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采用MIPPO技术结合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8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患者25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3个月,MIPPO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优于OR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MIPPO技术结合LPHP内固定较ORIF结合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的优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更为合适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LPHP内固定治疗31例肱骨近端Neer二、三、四部分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6(3.5±1)个月。术后随访6~18(10±3)个月,无骨折不愈合、钢板松动、感染等并发症,1例四部分骨折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5例,骨折按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1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9-14个月),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8个月。无一例内固定松动或肱骨头坏死。按Neer评分:优21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4.2%。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操作简单,内固定坚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多见,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对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要求更高,使手术治疗的比例明显增加。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方法较多,然治疗效果各家报导不一.特别是近年来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临床报导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2002年5月至2007年1月,笔者使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分析自2008—01—2012—10收治并随访的52例肱骨近端二部分以上骨折。采用有限切开、透视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缺损患者采用自体髂骨及人工骨植骨。结果本组获得随访8—25个月(平均15个月),肱骨近端骨折均得到了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5例,良1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2.7%。未发生断板、断钉,无肱骨头缺血坏死及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骨缺损者取髂骨、人工骨植骨,根据骨折类型及稳定性等指导功能锻炼,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骨折,其中对于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复杂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手术难度大,骨折固定往往不牢同.术后的肱骨头坏死率、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治疗中广泛的应用.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最佳的手术方式。本院白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固定方法很多,有经皮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张力带钢丝内固定,T形钢板、三叶草钢板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等,特别是近年来较广泛地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使很多复杂的骨折得到有效的固定。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8年2月采用张力带缝合技术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锁定钢板结合MIPO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采用保守治疗疗效普遍较差,多数学者认为开放复位内固定是上述类型骨折治疗的主要手段。但传统的T形、三叶草形等接骨板术中会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破坏血运,增加骨折不愈合和肱骨头缺血坏死率。而且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螺钉的把持力较差,易发生内固定物失败。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的问世、微创钢板接骨(MIPO)技术的发展,为此类骨折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式。本文介绍了运用这一方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因其伴有骨质疏松,手术内固定较固难。近年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因其特殊设计有利于对伴有骨质疏松的骨折的固定,在临床应用较广泛。笔者回顾了在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和传统小夹板治疗112例老年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比较两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在2007年1月~2009年1月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 LPHP)治疗2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Neer分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7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 术后随访24例,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以Neer评分评估其功能,优良率达83.33%。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稳定牢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应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闭合骨折33例,开放骨折3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24例,四部分骨折4例。均为新鲜骨折。合并心、脑、肝、肾等脏器疾  相似文献   

12.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2006年3月~2008年5月,我科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骨折10例,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4例女7例,年龄64~83岁。左侧3例,右侧7例。根据Neer分类:三部骨折8例,四部骨折2例;患者均无神经损伤表现。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2%~4%,其中15%为不稳定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老年患者,和骨质疏松有关;在青少年中,由于活动能力增加,骺板相对薄弱,发生率有所增加,多为Salter—HarrisⅡ型骺损伤。对于存在移位或移位倾向的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应手术治疗。现将我院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对33例得到随访的肱骨近端骨折经皮穿针固定手术治疗的结果分析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髁间骨折是一种复杂的关节内骨折,多由严重暴力所致,由于该部位结构复杂,且常伴有软组织损伤,治疗较为困难。2003年4月~2007年9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9例,取得较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4~58岁。车祸伤10例,坠落伤5例,摔伤3例,棒击伤1例。闭合骨折14例,开放骨折5例。  相似文献   

15.
梁强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6):707-707
2005年7月~2008年10月,我科对7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1—65岁:根据Riseborough分型:Ⅲ型2例,Ⅳ型5例(图1A)。1例术前有尺神经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16.
边澎涛  边靖 《中国骨伤》2008,21(1):68-68
在骨折的手法复位方面,一般是移动骨折远折端对近折端,即遵照以子求母的复位原则。这一原则在临床上,绝大数情况是行之有效的,但在某些骨折不能达到复位目的。因为这些骨折的主要矛盾在近折端,单纯移动远折端改变不了近折端的移位,只有改变远折端的移位,即以母求子才能顺利复位。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法复位原则便是如此。1990至2002年,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钢针撬拨近端求远端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永刚  王能  童伟 《中国骨伤》2009,22(11):864-865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中常见,是伸直、屈曲或者直接的肘部高能量损伤。伸直型骨折发生的机制是跌倒时患肢在伸直位,该类型骨折只有在屈曲位才能稳定,并可合并髁间骨折或关节内骨折;屈曲型骨折发生的机制是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屈曲位,该类型骨折在伸直位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重视肱骨远端骨折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序全 《中国骨伤》2009,22(5):327-329
肱骨远端是指肱骨髁上部至远端关节面这一解剖段。肱骨远端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之一,以儿童多见,在成人中约占总骨折的2%。肱骨远端骨折通常分为髁上骨折及髁部骨折,髁部骨折又分为内髁骨折、外髁骨折及髁间骨折。其中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髁上2~3cm处的骨折,为儿童肘部最常见损伤。肱骨髁上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60%~70%,占儿童全部骨折的26.7%。年龄上,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9.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翔  林龙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5):542-542
2006年9月~2008年9月,我科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32~81岁。左侧32例,右侧36例。按Evans分型:Ⅱ型16例,Ⅲ型24例,Ⅳ级2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1.2手术方法采用气管内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患侧臀部垫高30°,于大转子处作外侧纵切口,显露骨折端后,清除骨折间血块。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科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3例,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34~83(61.2±6.3)岁。患者均摄肩关节正位X线片、穿胸片及三维CT重建。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2例。受伤后至手术时间3 h~1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