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培养中医护理人才队伍,促进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方法成立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管理小组,遴选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学科(学术)带头人及中青年中医护理骨干共246人,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并分层次进行培养。结果实施后中医护理科研水平得以提升,论文发表数量增多,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得以广泛推广;中医护理人员知识理论与技能考核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有利于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医护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中医护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方法 以培养目标、选拔条件、培养使用等人才发展战略实施中医护理人才培养计划,对管理型、专科型、教学型、研究型等学科人才采取多形式、分层级等培养方式.结果 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科人才结构均有明显进步,近五年发表论文410篇,获得科研成果3项、专利19项,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24项等.结论 护理人才培养是护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条件,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成果与学科建设成效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护理论坛与会代表的真实想法和要求,提高下届护理理论坛的质量和水平。方法 自编护理论坛相关问题问卷,对85名参加“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护理与人类健康分论坛”的代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代表对论坛的总满意率为98.8%;以总满意度为因变量,回归方程为:总满意度=0.644+0.411(学术氛围)+0.246(百家争鸣);大部分代表认为论坛真情 以了促进护理学科发展、交流护理经验、开拓思路、学习知识和促进护理人才培养等作用。结论 举办护理论坛有利于营造民主、自由、严谨的学术氛围,活跃学术思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而办好论坛的关键主要在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交流论文的科学性和引导充分民主自由的讨论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护士对住院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真实体验,明确目前在住院患者中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促进和制约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不同科室、工龄、学历、职称的临床一线护士13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经分析提炼出3个主题: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施遭遇的困境,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建议.结论 在住院患者中推广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要有政策、管理层面的支持,还必须广泛宣传;重视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风险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成立于1990年11月14日。分会的成立,以及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以下简称“整体学科”)的形成,都有一段学术酝酿和学科孕育过程。分会成立后的20年来,实现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两个“飞跃”:整体学科建设在国内成功的飞跃和学科迈步世界的飞跃。我们拟从1981年开始的学科孕育过程开题,进而回眸分会成立20年来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李慧  沈曲 《护理学杂志》2020,35(1):89-92
学科培养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照和行动指南,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和结果。在欧盟教育调整项目支持下,欧盟多国采用了统一的包括智力能力、专业/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护理教育核心能力培养标准,并提出了护理学毕业生应具有的通用能力和5个方面学科特定能力,即护士的专业价值和角色理念,护理实践和临床决策能力,专业知识和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管理与团队合作。我国在制定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时,可借鉴欧盟相关经验,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护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人际交往、管理合作、科研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结合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在吴氏学术思想和特色诊疗经验的传承与创新、中医痹病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结合、医疗机构制剂开发、人才培养、学术创新等方面,探析中医痹病学重点学科建设研究方法和经验,以期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尿激酶应用于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按照中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建立护理质控组织、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完善评价标准;强化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注重护理过程管理;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结果2006年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显著高于2005年(均P〈0.05)。结论中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强化全院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中医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构建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培养面向社区的护理人才,促进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根据社区护理人才需求及护理人员素质现状,调整现有的护理专业课程结构,构建社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实施教学。结果社区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及实习成绩均〉70分,2002级、2003级毕业后总就业率显著高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均P〈0.05)。不同专业就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社区护理专业学生就业于社区医疗机构的比例远远高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结论按照社区护理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社区护理岗位的需求;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应开发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大量社区护理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护理学杂志》2010,25(6):M0002-M0002
为了适应当前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总结与交流护理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新信息,本刊拟定于2010年7月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全国第18届护理科研与专科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学术研讨会暨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会议征文内容及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保障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践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在护理部、质控办及护士长三级管理模式下,实施护士分层次培训,完善25项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及其实践制度,动态督导,以保障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连续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中医护理操作项目服务由实施第1个月的12 996例次上升到第6个月的17 329例次,经济收入从195 938元上升到262 798元,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程度及护士的认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本保障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规范性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以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将200例中风病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中医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构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采用该模式对患者辨证分型施护。连续14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Barthel指数评价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风病辨证施护模式应用于临床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可作为中医临床护理和研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骨干人员参与护理管理,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的方法。方法在各病区选拔优秀护理人员担任质控组长,经过统一培训后按制定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在病区协助护士长开展质量控制。结果设立质控组长前后病区一般护理缺陷、严重护理缺陷、意外事件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病房管理的有力补充.是防范病区护理管理疏漏,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养涉外护理单元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53名涉外护理人员从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和对外协作能力三方面进行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训。培训前后对护士多元文化的认知、护理操作技能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护士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知水平、护理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对涉外护理单元护士开展多元文化培训能有效提高其综合能力。以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根据护理工作强度和技术难度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其薪酬待遇、晋升与护理岗位挂钩。结果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后,三类科室各层级护士构成得到良好配比;113名新护士中,19.47%选岗愿意去一类科室工作;一类、二类、三类科室护士满意度大幅提升(P〈0.05,P〈0.01)。结论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可稳定护士队伍,引导护士合理流动,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促进护士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护理会诊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专家会诊的效果、不足及其对策。方法 分析2000年8月至2003年1月护理专家会诊中心组织的135例次护理会诊,总结护理会诊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结果 护理会诊能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解决疑难护理问题,促进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是护理专家覆盖面不够大,会诊指导不够深入,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会诊认识不足,护理会诊管理不够完善。结论 应加强对护理专家的重视力度,完善知识结构、角色功能及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及认知状况,为开展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和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300名,运用自行设计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量表及灾害认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总均分2.88分,急诊护士各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科护士(P〈0.05,P〈0.01);临床护士对灾害护理非常认知者仅5.3%~51.7%。结论临床护士的灾害护理能力与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应开展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临床护士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层次护士培训的实施与管理   总被引:33,自引:8,他引:25  
目的完善和健全医院护士培训机制,促进护士知识技能巩固、提高和扩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建立并实施新护士岗前培训、见习期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护士全方位培训等一系列制度,完善护士培训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果岗前培训使新护士顺利走上临床工作岗位,见习期培训为护士临床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础,分层次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的专业技能。结论规范化的分层次培训使各类护理人员得到充分培养,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助理护士的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规范助理护士的临床使用和管理。方法 对助理护士实施试用期和聘用期职责培训考核管理。结果 招聘助理护士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缓解了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人力不足和人力成本的矛盾;培训后助理护士自身素质提高,理论和操作成绩签约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应用助理护士有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有效地解决护理人员不足问题,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对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知信行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制的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方案知信行调查问卷对293名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方案知信行总分为(76.33±11.23)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特征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方案知信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的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方案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知信行水平亟待提高,健全和完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