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矫治后的牙弓宽度的稳定性.方法 分别测量17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扩弓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磨牙间及尖牙间牙弓宽度.结果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患者扩弓治疗前后上下尖牙及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大(P<0.05),保持2年后上尖牙及磨牙宽度基本稳定,而下尖牙间宽度明显缩窄.结论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扩弓矫治后,最好用舌侧保持器做永久保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2分类错验扩弓矫治后的牙弓宽度的稳定性。方法分别测量17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验患者扩弓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磨牙间及尖牙间牙弓宽度。结果安氏Ⅱ类2分类错验患者扩弓治疗前后上下尖牙及磨牙间宽度均明显增大(P〈0.05),保持2年后上尖牙及磨牙宽度基本稳定,而下尖牙间宽度明显缩窄。结论安氏Ⅱ类2分类错验扩弓矫治后,最好用舌侧保持器做永久保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应用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患者32例,定量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石膏模型的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测量结果行t检验。结果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分别增加3.49 mm和3.04 mm。上颌第一磨牙的轴倾度减少3.77°。下牙弓的拥挤改善,前牙覆减少3.37 mm、覆盖减少4.42 mm。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结论摆式矫治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安氏Ⅱ类错,且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和MBT矫治技术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矫治治疗安氏Ⅱ^1错患者,研究治疗前后的牙弓宽度变化。方法:选择20例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及20例MBT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均采用减数四颗第一双尖牙治疗方案,未额外使用增强支抗装置,治疗前后取寄存模型并进行测量。结果:患者经Damon矫治技术及MBT技术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Damon组治疗后上尖牙间宽度增大2.24 mm,下尖牙宽度增大1.02 mm,没有统计学意义;上双尖牙宽度减小1.57 mm,下双尖牙宽度减小1.86mm;上磨牙宽度减小1.83 mm,下磨牙宽度减小2.69 mm;MBT组治疗后上尖牙间宽度增大1.72 mm,下尖牙宽度增大1.21 mm;上双尖牙宽度减小1.03 mm,下双尖牙宽度减小1.65 mm;上磨牙宽度减小1.51 mm,下磨牙宽度减小2.37 mm;两组样本对比,上颌尖牙及双尖牙宽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与MBT技术均可快速高效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与MBT技术相比较,Damon-Ⅲ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拔牙病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扩大牙宽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矫治时机及矫治原则。方法青少年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10例,采用扩弓和牵引的方法矫治,比较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SNB)前移,下颌磨牙位置(L6-Ptm)前移明显;垂直方向上,上下颌后牙齿槽骨高度(U6-PP,L6-MP)增大,尤以L6-MP增大明显;上下切牙明显唇倾,U1-L1明显减小。结论青少年Ⅱ类2分类错非拔牙矫治患者采用扩弓和Ⅱ类牵引矫治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下颌扩弓结合固定矫治技术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青少年非拔牙患者矫治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1例10~14岁、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应用上下颌扩弓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测量,并结合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和曲面断层片进行分析。结果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磨牙区的宽度变化最大,其次是磨牙区。牙弓长度减小,头颅侧位片显示骨性侧貌改善明显,下颌前移。结论应用上下颌扩弓结合MBT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把握好适应症的情况下应用于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非拔牙矫治的效果。方法从烟台市口腔医院2005—2007年就诊的正畸患者中选取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9例,采用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头影测量指标:矫治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变化差异无统计意义,下颌骨矢状方向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平均增加2.3°,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3.1°,上、下切牙唇倾度增加显著。模型测量指标:矫治前后覆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相对较小,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磨牙关系均由Ⅱ类变为Ⅰ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可以通过唇倾上前牙、扩大牙弓、上颌平导或斜导的方法,促进下颌前移,并通过Ⅱ类牵引使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Ⅰ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 ,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 15例 ,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 /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 ,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 ,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 2 .5° ,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 2 .7° ,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 11.8mm ,上下切牙明显唇倾 ,下颌磨牙明显近移 ;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 ,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 ,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 4.1mm和 3 .6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 ,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9.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6):707-710
目的应用扩大上/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15 例,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2.5°,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2.7°,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11.8 mm,上下切牙明显唇倾,下颌磨牙明显近移;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4.1 mm和3.6 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扩大上/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2 分类错(牙合)成人病例15 例,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2.5°,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平均增加了2.7°,下前面高平均增加了11.8 mm,上下切牙明显唇倾,下颌磨牙明显近移;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牙合)明显减小,上下颌尖牙间、前磨牙间和上颌磨牙间宽度明显增加,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4.1 mm和3.6 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成人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可以通过扩大上/下颌牙弓和II类牵引方法矫治,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非拔牙矫治患者矫治前后牙弓宽度的改变.方法 选取牙弓轻度拥挤、采用非拔牙简单排齐的安氏I类错(牙合)患者77例,在模型上测量矫治前后尖牙间及磨牙间的牙弓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矫治后上颌尖牙间宽度增加(1.00 1.79)mm,下颌尖牙间宽度增加(0.51±1.66)mm,矫治前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的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上颌磨牙间宽度增加(0.23±1.36)mm,下颌磨牙间宽度增加(0.14±1.53)mm,矫治前后上、下颌磨牙间宽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I类非拔牙矫治患者矫治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均有增加,而上、下颌磨牙间宽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 ,观察并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以及模型的变化。方法 :选取临床矫治的安氏Ⅱ类 2分类错成人病例 15例 ,矫治采用非拔牙矫治的扩大上 /下颌牙弓以及Ⅱ类牵引的方法 ,测量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的变化并比较。结果 :头影测量治疗前后上颌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化不明显 ,下颌骨矢状方向SNB平均增加 2 .5 0 ,垂直方向下颌平面角增加了 10 .6 % ,下前面高增加了 17.5 % ,上下切牙唇倾 ,下颌磨牙宽度明显近移 ;模型测量治疗前后覆明显减小 ,上下颌尖牙、前磨牙和上颌磨牙宽度明显增加 ,下颌磨牙增加不明显。下颌尖牙和磨牙平均近移 4 .1mm和 3.6mm。磨牙关系由Ⅱ类变为I类。结论 :成人安氏Ⅱ类 2分类错可以通过扩大上 /下颌牙弓和Ⅱ类牵引方法矫治 ,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 应用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32例,定量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石膏模型的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测量结果行t检验.结果 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分别增加3.49 mm和3.04 mm.上颌第一磨牙的轴倾度减少3.77°.下牙弓的拥挤改善,前牙覆(牙合)减少3.37 mm、覆盖减少4.42 mm.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结论 摆式矫治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安氏Ⅱ类错(牙合),且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14.
浦路明  陈斯军  袁静 《口腔医学》2009,29(12):639-640
目的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青春期安氏Ⅲ类错前牙反患者,治疗前后拍摄头颅正侧位片,取模,进行测量、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相对于颅底前移,鼻底宽度,尖牙宽度,上颌第一磨牙宽度和覆盖都增加,其中57%为骨性改变,43%为牙性代偿。结论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于青春生长发育期安氏Ⅲ类骨性错疗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牙弓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猞的牙弓形态变化。方法应用摆式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验患者32例,定量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石膏模型的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测量结果行t检验。结果上颌尖牙间宽度、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分别增加3.49mm和3.04mm。上颌第一磨牙的轴倾度减少3.77°。下牙弓的拥挤改善,前牙覆猞减少3.37mm、覆盖减少4.42mm。磨牙关系由安氏Ⅱ类转为安氏Ⅰ类。结论摆式矫治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安氏Ⅱ类错验,且避免拔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不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对8例平均年龄为12.3岁、7|7未萌出的牙弓狭窄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病例,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扩弓与推上磨牙向后相结合的方法的不拔牙矫治.结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的比较显示,治疗后上颌中切牙的突度与轴倾度明显改善,上下颌骨关系相对协调,侧貌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Ⅰ类.结论在一定的适应证下,安氏Ⅱ类Ⅱ分类错畸形的不拔牙矫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安氏Ⅱ类错He正畸治疗后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安氏Ⅱ类错He矫治后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和牙弓测量方法对正畸治疗后2-8年30例安氏Ⅱ类错He患者模型测量评估。结果:治疗后加权PAR分值减少85.91%,保持后加权分值净减少70.30%。极大改善治疗后为805,保持后为63.33%。牙齿排列、覆盖、覆He、颊舌向颊He关系保持后PAR分值显著增加。上下3-3长度、牙弓长度、基骨长度及下3-3宽度减少。结论:正畸治疗后,牙弓长度、下尖牙间宽度有缩小趋势,而上尖牙间宽度和磨牙间宽度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胎患者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方法:9例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盖错胎患者,女6例,男3例,年龄16~26岁,平均21岁,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和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矫治前后的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治疗后上下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磨牙间宽度基本不变。前牙覆盖平均由8.23mm减少至2.85mm,ANB角平均减少1.15°,u1/SN平均减小11.54°,L1/MP角及上下中切牙切角平均增加1.23°和11.28°,NP/FH平均增加3.61°,Y轴角平均减小2.96°,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低角或偏低角的安氏Ⅱ类1分类伴深覆盖年青成人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通过口外弓推磨牙远移,上切牙直立,Ⅱ类牵引导下颌向前及唇倾下切牙减小前牙覆盖,可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牙弓狭窄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不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 对 8例平均年龄为 12 .3岁、7|7未萌出的牙弓狭窄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 ,采用方丝弓固定矫治器扩弓与推上磨牙向后相结合的方法的不拔牙矫治。结果 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的比较显示 ,治疗后上颌中切牙的突度与轴倾度明显改善 ,上下颌骨关系相对协调 ,侧貌明显改善 ,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 ,磨牙牙合关系Ⅰ类。结论 在一定的适应证下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不拔牙矫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后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PAR (peerassessmentrating )指数和牙弓测量方法对正畸治疗后 2~ 8年 3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模型测量评估。结果 :治疗后加权PAR分值减少 85 .91% ,保持后加权分值净减少 70 .30 %。极大改善治疗后为 80 % ,保持后为 6 3.33%。牙齿排列、覆盖、覆牙合、颊舌向颊牙合关系保持后PAR分值显著增加。上下 3- 3长度、牙弓长度、基骨长度及下 3- 3宽度减少。结论 :正畸治疗后 ,牙弓长度、下尖牙间宽度有缩小趋势 ,而上尖牙间宽度和磨牙间宽度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