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TRAIL及其受体(DR4,DcR1)的表达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15例CIN0级、16例CINⅠ、15例CINⅡ~Ⅲ级、36例宫颈癌,其中高分化和中分化21例,低分化15例标本中TRAIL及其受体(DR4,DcR1)的表达。结果:TRAIL在CIN0级、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少,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R4在CIN0级、CINⅠ级、CINⅡ~Ⅲ级的表达无明显趋向性,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减少,宫颈癌与CIN0级、CINⅠ级、CIN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R1在CIN0、CINⅠ级、CINⅡ~Ⅲ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少,DcR1在CIN0、CINⅠ级、CINⅡ~Ⅲ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与CIN0级、CINⅠ级、CINⅡ~Ⅲ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IL、DR4、DcR1的表达随着宫颈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DR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IL与DR4、DcR1无相关性。结论:DR4的表达与宫颈癌的预后有关,DcR1在正常组织表达量高,在癌症组织表达量低,从而说明TRAIL与诱捕受体结合保护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cad和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20例、C INⅠ~Ⅱ21例、C INⅢ22例及宫颈鳞癌20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标本中E-cad与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在正常宫颈、C INⅠ-Ⅱ、C INⅢ及鳞癌中膜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90.5%、45.5%和35.0%。PTEN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表达于细胞核为强表达,在正常宫颈、C INⅠ-Ⅱ、C INⅢ及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90.9%和85.0%。PTEN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cad可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诊指标。作为抑癌基因的PTEN,在宫颈病变各组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3.
宫颈病变DNA倍体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改环  朱宇  朱凤全  田庚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657-2659
目的:探讨DNA异倍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宫颈鳞癌4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81例(C INⅠ-Ⅱ级42例,C IN-Ⅲ级39例),慢性宫颈炎30例行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正常宫颈组20例作为对照。结果:C INⅠ-Ⅱ级、C IN-Ⅲ级、宫颈癌组DNA异倍体率呈上升趋势,且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C INⅠ-Ⅱ级、C IN-Ⅲ级DNA异倍体D I值与宫颈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C INⅠ-Ⅱ级、C IN-Ⅲ级D 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FCM进行DNA倍体分析对于宫颈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上皮内瘤样病变恶性倾向的判断、治疗及随访有着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取正常宫颈组织、早期宫颈鳞癌组织、复发宫颈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IHC),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WB)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受体(TRAILR)的蛋白质表达量变化及表达部位,以探讨TRAIL/TRAILR系统在宫颈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宫颈组织(Control组)、早期宫颈鳞癌组织(SCC组)、复发宫颈鳞癌组织(Recurret组)各30例,选取组织分为2份:分别进IHC、WB检测TRAIL及TRAILR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并通过IHC确定其表达部位,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HC及WB检测TRAIL及TRAILR蛋白质表达量数据分析:1TRAIL: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细胞死亡受体(DR4,DR5):SCC组较Control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current组较Control组、SC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骗受体(DcR1,DcR2):SCC组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current组较Control组、SC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保护素(OPG):SCC组与Contr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current组较Control组、SCC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TRAIL及TRAILR IHC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宫颈腺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及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和胞质等部位。结论 1TRAIL在宫颈炎症、早期癌变及复发的过程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2TRAILR在不同阶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3在宫颈癌的早期阶段,宫颈癌细胞死亡受体DR4,DR5表达明显减少,诱骗受体无显著变化,宫颈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得以免疫耐受与被保护,引起宫颈癌细胞的凋亡逃逸,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在宫颈癌的复发阶段,宫颈癌细胞死亡受体DR4,DR5,诱骗受体DcR1,DcR2的表达均明显增加,OPG的表达显著减少,TRAIL/TRAILR系统显著失衡,宫颈癌细胞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宫颈癌细胞凋亡逃逸与死亡受体、诱骗受体的表达差异,为TRAIL应用到临床治疗宫颈癌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4OPG与宫颈癌细胞的凋亡逃逸是否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VEGF在子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星  李敏  雷瑛  王庆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96-4598
目的:探讨VE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慢性宫颈炎、30例CINⅠ~Ⅱ、25例CINⅢ以及30例ICC病例中VEGF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CINⅠ~Ⅱ组织中很少表达VEGF,在CINⅢ及I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CINⅢ及ICC中呈高表达,是监测CIN及ICC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并有助于探讨CIN及ICC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COX-2蛋白质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宫颈组织、慢性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组织中COX-2(环氧合酶-2)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15例、慢性宫颈炎23例、CIN Ⅰ~Ⅱ25例、CINⅢ 26例及宫颈癌组织42例中COX-2蛋白质的表达. [结果]COX-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增高.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OX-2不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52.0%、73.1%和90.5%,正常宫颈组织与各组织C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在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Ⅱ和CI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浸润性宫颈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P<0.01).COX-2表达在CIN Ⅰ~Ⅱ与浸润性宫颈癌(X2=12.7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Ⅲ与浸润性宫颈癌之间的(X2=2.417,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阳性率增高.其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异常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在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Ⅱ和CIN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浸润性宫颈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29,P<0.01).COX-2表达在CIN Ⅰ~Ⅱ与浸润性宫颈癌(X2=12.76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Ⅲ与浸润性宫颈癌之间的(X2=2.417,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阳性率增高.其在慢性宫颈炎中的异常表达.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 值. OX-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在慢性宫颈炎与CIN Ⅰ-Ⅱ和CINⅢ差异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 l-2蛋白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和宫颈鳞状细胞癌(CS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4例慢性宫颈炎组织、44例C IN组织、33例CSC组织进行了bc l-2蛋白表达测定。结果:Bc l-2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 IN、CSC中的表达分别为7.14%、36.36%、69.70%。Bc l-2蛋白在CSC的不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因素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Bc l-2蛋白在C INI、C INII中表达分别为9.09%和8.2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c l-2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c l-2与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因素无相关性,说明bc l-2在宫颈癌发生的早期起重要作用。C INⅠ级和Ⅱ级危险因素是一致的,均属于低度危险因素,临床上在有效排除其它因素基础上可予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43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标本共140例,其中HPV(-)宫颈炎23例、HPV(+)宫颈炎21例、CINⅠ级28例、CINⅡ~Ⅲ级2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43例。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miR-143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iR-14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宫颈炎组织、CINⅠ级和CIN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型宫颈癌的miR-143表达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的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miR-14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成为宫颈鳞癌新的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活性、HPV 16/18感染及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HPV 16/18感染及致癌基因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浸润型宫颈癌,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Ⅲ32例、C INⅡ40例、C INⅠ38例)及30例正常者的宫颈新鲜组织,用TRAP—PCR检测端粒酶活性、用FQ—PCR检测HPV l6/18DNA、用PCR方法对HPV 16/18 DNA阳性组织作HPV 16型致癌基因E 6、E 7检测。结果:宫颈癌组中端粒酶阳性38例(95.00%)(HPV 16/18+39例,17例有E 6、E 7表达),端粒酶阴性2例(HPV 16/18+1例,无E 6、E 7表达):C INⅢ级中端粒酶阳性28例(87.5%)(HPV 16/18+30例,22例有E 6、E 7表达),端粒酶阴性4例(2例HPV16/18+);C INⅡ级中端粒酶阳性12例(30%)(HPV 16/18+16例,4例有E 6、E 7表达),端粒酶阴性28例(4例HPV 16/18+);C INⅠ级中端粒酶阳性3例(7.89%)(HPV 16/18+5例,无E 6、E 7表达):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仅有2例(6.67%)端粒酶活性表达,1例HPV也为阳性而无E 6、E 7表达。宫颈癌和癌前病变(C INⅢ)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频率(P<0.01)和HPV 16/18感染率(P<0.01)及其致癌基因表达(P<0.01)显著高于良性病变(C INⅠ和C INⅡ)和正常对照。结论:端粒酶活性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子宫颈损伤中端粒酶激活与HPV感染及其致癌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对于探讨宫颈病变的进展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余爱平  尹伶  陈红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507-2510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 inase B,TrkB)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kB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对不同分级30例宫颈癌、8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行TrkB蛋白表达的检测,并与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rkB表达进行比较。结果:TrkB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大多数呈阴性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弥散性分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 INⅠ75.0%,C INⅡ83.9%,C INⅢ93.3%,宫颈癌100.0%,其表达强度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kB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检测TrkB有助于预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石蜡包埋宫颈病变组织,其中慢性宫颈炎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Ⅱ、Ⅲ级组织分别为25、15、1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30例(Ⅰ、Ⅱ、Ⅲ~Ⅳ期各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2.00%、73.33%、40.0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Ki-67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组织石蜡标本94例,包括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13例,CINⅡ17例,CINⅢ20例和宫颈癌24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INK4A、Ki-67的表达及PCR技术检测HPV16/18型DNA。结果:①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53.8%、76.5%、95.0%、100.0%,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i-67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69.2%、88.2%、95.0%、91.7%,CIN组和宫颈癌组与慢性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HPV16/18主要感染高级别CIN及宫颈癌;④P16INK4A及Ki-67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且与HPV16/18型感染也呈正相关。结论:HPV16/18、P16INK4A、Ki-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嵘  濮德敏  程铭  尹伶  李天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007-4010
目的:探讨Galectin-3在不同病理改变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7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7例慢性宫颈炎(CC)及19例正常宫颈组织(NC)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及慢性宫颈炎组Galectin-3多为强阳性表达,CINⅠ级以上及宫颈癌组表达呈递减趋势。在正常宫颈组、慢性宫颈炎组、CIN组各级及宫颈癌组中Galectin-3的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74、0.365、0.278、0.238、0.233和0.203,正常宫颈组与慢性宫颈炎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Ⅱ级与CINⅢ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宫颈组与CIN组各级及宫颈癌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alectin-3与宫颈疾病的恶性程度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结论:从整体上说,Galectin-3在正常宫颈组中表达水平最高,在CINⅡ级以上随宫颈病变的进展呈下降趋势。Galectin-3在子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促进了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41例石蜡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宫颈癌、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级(CINⅠ组)、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CINⅡ~Ⅲ组)、15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的宫颈组织标本中,中期因子的表达与定位。双盲法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宫颈癌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对照组的宫颈组织中,中期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13.3%,40.0%。6.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中期因子表达随宫颈病变加重而升高。②在宫颈癌组织中,中期因子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并在宫颈局部癌灶直径≥4cm的癌组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各组间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期因子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中期因子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这提示,中期因子与宫颈癌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中NF-κB与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NF-κB与VEGF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NF-κB以及VEGF在15例慢性宫颈炎,4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51例宫颈鳞癌(SCCs)患者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在炎症组,CINⅠ~Ⅱ,CINⅢ和宫颈鳞癌中NF-κB与VEGF的组织学评分呈逐级递增关系。在宫颈鳞癌中NF-κB、VEGF表达强度与病理分型无关,而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且随病理分级的增高NF-κB与VEGF的组织学评分呈逐级递增关系。而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F-κB的异常激活是促进从慢性宫颈炎到宫颈癌这一过程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NF-κB还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而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来促进癌症发生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4-3-3β蛋白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4-3-3β蛋白mRNA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用系统统计软件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3β蛋白mRNA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表达量分别为0.61±0.07、0.69±0.03、1.11±0.13、1.29±0.08、1.45±0.02;CC组、CINⅢ组、CINⅡ组与慢性宫颈炎组相比,表达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1);CC组与CIN各组相比,表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1);CIN组间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表达呈上调趋势,有差异(P<0.05);CINⅠ组与慢性宫颈炎组相比,表达无差异性(P>0.05)。结论:14-3-3βmRNA在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表达明显上调,有利于临床指导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张璇  陈莉  顾晓梅  哓霄  鄂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82-3584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NET-1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宫颈鳞癌组织、3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级)及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NET-1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NET-1基因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CINⅢ中表达显著高于CINⅠ和CINⅡ(均P<0.01);在CINⅢ和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57%、76.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ET-1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ET-1过表达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可作为CIN病情监测、处理的辅助指标;NET-1高表达赋予了癌细胞更显著的侵袭、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