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手术在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0个椎间盘年龄大于60岁确诊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患者经后路行病变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结果:34例患者得到随访,18个月~5年,平均38个月,所有手术间隙均骨性愈合,按Nakal分级疗效评价,优良率达95%。结论: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能即刻解除椎间盘源性疼痛,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联合低温等离子消融术(percutaneous nucleoplasty,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盘中心,然后依次使用椎间盘旋切系统及等离子消融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患者37例.结果 治疗37例患者,1例手术失败,有效率为80.6%;1例等离子刀头断裂,但随访无后遗症.结论 PCD联合PCN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颈椎间盘在日常诊断中较为多见,现收集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46例,着重探讨其磁共振在颈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2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压腹定位仪腹部施压避开肠管及血管,空心针穿刺椎间盘前缘,逐级套管建立手术通道,经反复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接减压.术后随访6~48个月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2例患者中520例完成TALD,2例因严重肠粘连无法压开肠管而放弃手术,1例术后并发乙状结肠损伤及椎间盘感染.手术穿刺成功率99.4%,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总有效率93-3%.结论 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直接摘除突出部位的椎间盘组织.达到直接减压的效果,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好.TALD可作为L5~S1椎间盘突出的常规术式,为L2~L5椎间盘突出的一种补救方式,L1~L2椎间盘不宜行TALD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系统METRx辅助下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22例新鲜肱骨干骨折,骨折按AO/ASIF分类: A型12例,B型7例,C型3例; 均采用椎间盘镜系统辅助下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65~135分钟,平均92.8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椎间盘突出髓核溶解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本院36例CT引导下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组后行轴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三维容积再现(VRT)的影像后处理.结果 术前MPR矢状位重组图像清楚地显示了突出地椎间盘类型:铆钉型23例(23/36),水滴型11例(11/36),游离型2例(2/36);轴位CT、MPR、MIP、VRT能清晰显示术后胶原酶在椎间盘及突出物中的分布状态、术中穿刺针的进针角度及深度.结论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能清晰显示术前椎间盘突出形态、术中穿刺针角度、深度及术后胶原酶在椎间盘及突出物中分布情况,不但可提高对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预测手术可行性及评估手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夏力  赵江  马科  高宏  余理 《武警医学》2004,15(12):920-922
随着微创及光电技术的发展 ,1999年兴起的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具有微创和疗效优良率高的特点。我院自 2 0 0 0年 4月引进美国枢法模公司METRX椎间盘镜系统 ,并于 2 0 0 0年 5月~ 2 0 0 3年 10月间选择性开展手术 117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459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适应征、注意事项、失败原因及利用CT扫描时机。并强调早期椎间盘突出症仍采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吴秋霞  张玲  马立红 《武警医学》2009,20(2):183-184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根治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手段[1],其护理与传统手术比较有较大的差异.笔者随机抽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PLDD手术46例与同期传统颈椎前路减压术45例,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术后椎间盘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术后椎间盘炎是一种脊柱手术与介入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 ,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生率为 0 .73%~3% [1] 。近年来随着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及髓核化学溶解术等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 ,术后椎间盘炎的发生亦多有报道[2 ] 。临床医师多对此病缺乏充分认识 ,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就其发病机理、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与预防及治疗等问题综述如下。1 发病机理  有关椎间盘炎的发病机理意见尚不一致 ,确切病因目前仍存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手术中细菌污染所致 ,有关资料表明 ,术中操作的细菌污染 70 %是手术器械和植入…  相似文献   

11.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科  冯晓青  徐菲  夏力 《武警医学》2001,12(11):660-660
椎间盘镜(Micro Disc System)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先进的手术方法.我院自2000年4月引进德国产椎间盘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近期疗效满意.本人就此类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炎的MRI诊断及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间盘炎的MRI表现。方法对36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椎间盘炎患者行MRI检查,矢状位及轴位FSE序列T1WI、T2WI及STIR序列,其中6例行Gd-DTPA对比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6例中44个椎间盘炎,其中43个椎间隙变窄,椎间盘不同程度破坏、碎裂,1个椎间隙变化不明显;39个椎间盘T1WI呈低信号,5个呈等信号;41个椎间盘T2WI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42个椎间盘"髓核征"阳性;44个椎间盘相邻椎体不同程度受累破坏;22个椎间盘炎有椎旁软组织脓肿。6例行Gd-DTPA对比增强扫描显示病变椎间盘、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明显异常强化。结论椎间盘炎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应作为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术后椎间盘炎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探讨其预防及介入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对35例椎间盘炎的病理、临床、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方案进行分析。460例实施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技术或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抗生素预防性用药。结果病理学检查示椎间盘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影像学表现主要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局限性骨质破坏及终板增生与硬化;腰背部剧烈疼痛伴血沉增快是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克林霉素的静脉给药可渗人人体椎间盘内,手术前后用此类抗生素能阻止椎间盘炎的发生;PLD技术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结论手术前后应用可进入椎间盘内的抗生素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充分认识该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PLD技术治疗该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椎间盘炎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MRI对感染性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感染性椎间盘炎 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有 15个椎间盘感染 ,其中单纯腰椎间盘感染 7例 ,腰骶椎椎间盘同时感染 3例。病变椎间盘MRI表现为长T1、长T2 信号 8例 ,2例表现为等T1、短T2 信号。相邻椎体及椎旁软组织不同程度受累 ( 6例 )。 6例行Gd -DTPA增强扫描 ,病变椎间盘及邻近椎体和椎旁软组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MRI对诊断感染性椎间盘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骆艳红 《西南军医》2010,12(1):184-185
椎间盘突出症是严重影响病人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外科开放手术治疗,但因其创伤大,手术恢复缓慢,并发症较高,近年来逐步被微创技术治疗取代。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利用激光能量使病变的髓核组织汽化、碳化及固化,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分子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椎间盘臭氧分子消融术是近年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最安全、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之一,属第三代椎间盘介入治疗技术,其优点有不用药物、不手术、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我院2006—08~2007-08共施行椎间盘臭氧分子消融术231例,共计378个椎间盘,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薏 《西南军医》2014,(4):451-45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椎间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56例椎间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康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尿路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椎间盘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探索对腰5骶1椎间盘突出和突出并髓核迁移病例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新途径,拓宽适应证范围。方法自1995年8月至1998年12月底,通过对2具尸体,3条成年犬实验,以及影像学和相关解剖学资料的对照研究,自行设计了压腹定位器并改良现有后路椎间盘切吸仪器,采用消化道造影,下腹局部加压及空心针穿刺技术,以逐层套管方式建立手术通道,在透视和椎间盘 监控下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接减压  相似文献   

19.
术后椎间盘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高对术后椎间盘炎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探讨其预防及介入治疗方案。材料与方法:对32 例患者椎间盘炎的病理、临床、影像学表现、预防及介入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病理学检查示间盘组织中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影像学表现主要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局限性骨质破坏及终板增生与硬化;腰背部剧烈疼痛伴血沉加快是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氯林可霉素、妥布霉素、先锋霉素V 静脉给药可渗入人体椎间盘内,手术前后用此类抗生素能阻止椎间盘炎的发生;PLD 技术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结论:手术前后应用可进入椎间盘内的抗生素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充分认识该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PLD 技术治疗该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安梅  陆声  徐永清  王跃力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284-128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不同方式的腹腔镜腰椎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取家猪3只,分别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和后腹膜入路显露L2~S1椎间盘,比较两种入路在不同节段的优、缺点,观察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只动物均顺利的建立了腹膜后的气腹,通过腹膜后入路成功暴露了L1~L6的椎体,并切除了相应的椎间盘,手术中未见如大出血或者邻近脏器损伤的并发症,出血量平均约150 ml。3只动物的手术时间并没有随手术熟练而增加,说明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陡峭及操作困难。在显露腰骶部时,经腹膜途径明显具有优势,不需要对大血管的过度牵拉;后腹膜入路进入L2~L5具有优势。结论动物实验证实腹腔镜腰椎前路的暴露及椎间盘的切除是可行的,猪可以作为模拟手术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