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陈慧  李妙玲 《现代医院》2011,11(2):112-113
目的为更好地发挥总值班护士长的夜查房作用,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方法医院各科、区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共同轮流参加每日20∶00~24∶00时段总值班,对全院夜间护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并协助处理疑难问题。结果及时解决了夜间护理工作的疑难问题,减轻夜班护士的心理压力,使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结论实行护士长总值班制,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黄雪兰  邓翠丽 《现代医院》2011,11(4):115-116
目的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设立护理总值班制管理模式,减少护理缺陷与纠纷,填补护士长不在岗时科室护理管理的空白,使科室护理管理得以持续及提升。方法通过选拔→培训→考核→授权→运行的程序,实施护理总值班制管理模式,将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理缺陷由2007年的11次,减少到2010年的1次;护理纠纷由2007年10宗,减少到2010年的0宗;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2007的63%升至91%。得到了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及科室医护的一致认可,护理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结论护理总值班制管理模式的推行,保证急诊护理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及管理要求均得到落实,减少了护理缺陷,使护理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安全与质量,减轻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保障护士身心健康,同时亦锻炼了护士的管理能力,为个人的成长创建了平台,是值得急诊护理管理者借鉴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住院总护士岗位设置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催化临床高年资护师(取得护师资格≥3年)综合能力提升:帮助低年资护士(工龄1~3年)应急能力的提高。方莹设置住院总护士岗位,制定岗位管理制度,在高年资护师中遴选6位护士夜间履行住院总护士岗位职责。结果住院总护士制实施半年来,为临床解决各种护理事件255起:住院总护士在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住院总护士能缓解护士长的压力,为夜间低年资值班护士在心理、体力、技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且有力地促进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结论住院总护士岗位设置,对夜间护理服务不足进行了有效补充,保障了夜间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院是一个拥有412张床位的综合性医疗单位,设有内、外、妇、儿、传染病房,中西医病房等13个病区和3个门诊部,有护理人员260人。但是在夜间工作人员少、病员病情变化多端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夜间护士的责任感,加强夜间护理工作管理,需要我们去组织、去管理、去提高。为此我院于1985年就实行了护士长夜查房制,协助护理部昼夜及时掌握全院护理工作动态,保证全院各科护理工作系统有序的运转。1 具体安排 认真制定护士长夜查房制,每班设2名护士长,每2周突击检查3次。值班者负责对全院各护理单元进行巡视,了解全院护理动态,危重、大手术及抢救病人情况,并按当天检查内容,突击检查评分,负责书写夜查房记录,反馈给护理部。2 护士长夜查房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PDCA循环在护理持续质量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划阶段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现状,采用Delphi(特尔菲)法制订标准及权重;实施过程采取护士长对护士实行定责循环管理、质控组长对护士长实施定科循环管理、质量改进领导小组对质控组长实行定项循环管理;检查阶段先自查、科查,后质控组查,最后重点查;处理阶段对存在问题进行持续质量项目化管理;并使4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结果:实施2年来,护理质量有了稳定提高,满意度从91%提高至97.7%;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病房管理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上升;一般护理差错平均数从23例/年下降至13例/年;投诉护士次数从15例/年减少至6例/年。结论:PDCA循环的导入提高了病人及护士的满意度,形成了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科建立护士长值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护士长值班制度,负责检查精神科检查各区人员上班情况,并对各区危重患者、急需处理患者、存在安全隐患患者等进行协调处理。护士长值班制度实施前抽检患者1 095人和护理人员100人,实施5年后抽检患者4 383人和护理人员110人。比较该制度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达标情况,并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根据每日值班报告统计数据,实施护士长值班制度后,护理主动服务、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落实、病区管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管理和急救物品管理的达标率均高于护士长值班制度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士长值班制度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9.96%,高于实施护士长值班制度前的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97,P=0.000)。结论在精神科建立并实施24 h无缝隙护士长值班制,明显提升了科室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特殊时段的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住院护理电子病历系统,根据急诊科工作特色,研发出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并应用于临床。实施后,分诊准确率由82.00%上升至96.00%,急诊抢救室护理文书总修订率由37.85%下降至15.99%,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88%上升至96%,护士对整体工作满意度由78.38%上升至97.23%,患者对护士工作及服务满意度由82.00%上升至9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了分诊准确率及抢救室工作效率,优化了急诊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中心7年间夜间急诊病例1万份,探索该中心口腔夜间急诊发病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中心2002年1月-2008年12月夜间急诊病例1万份,对病种、发病时间、就诊时刻、病人年龄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统计出58种口腔疾病,急诊就诊的前3位疾病分别为颌面部外伤/牙外伤(39.87%),根尖周炎/牙髓炎(22.96%),冠周炎/间隙感染(16.84%);病人男、女比率为1.03:1;最大年龄为89岁,最小为36天;发病率最高月份为7、8、9三月;就诊高峰时段为19:00~22:00。结论:口腔科夜间急诊病种复杂,急诊值班医师除需掌握口腔急诊病种的鉴别诊断外,还需重点掌握颌面部外伤、牙外伤、根尖周炎、牙髓炎、冠周炎、间隙感染等病种的应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线值班护士对提高急诊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共7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急诊科建立二线值班护士夜间值班制度,并落实到位,比较二线值班护士夜间值班制度实施前后急诊科护士的夜间护理问题解决效率、工作幸福感指数、护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二线值班护士夜间值班制度后,急诊科护士的夜间护理问题解决效率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幸福感指数以及夜间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采取二线值班护士夜间值班制度,可有效解决夜间护理问题,改善急诊科夜间护理质量,还可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幸福感指数,有利于急诊科夜间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并运行结构化护理总值班交班信息系统,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以电子病历为信息源,设计护理总值班交班信息系统,包括输入生成系统及查询统计系统,分住院病人统计、急诊情况、护理重点三大结构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数据表达模式和信息分类框架进行科学融合,并对护理总值班交班质量、交班录入时间、交班数据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实行结构化护理总值班交班信息系统后,交班质量评分较改进前明显提高,交班录入时间较原交班路径显著缩短。结论:结构化护理总值班交班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护理总值班交班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数据的查找和共享提供支持,协助管理者全面了解全院病人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夜查房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改进夜查房方法,将考核内容量化考核分为当班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及专科护理常规掌握情况;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抢救药品管理质量;病区管理7个方面.结果两年以来,无夜班护理差错及重大护理纠纷发生,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黄紫霞  陈润芳 《现代医院》2013,13(5):110-114
目的探讨A-N两班制排班模式在优质病区的运用,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达到更优化的组合,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排班的满意度。方法将创优病区普外科采用APN排班模式的阶段为对照组,采用改革后A-N两班制排班模式的阶段(即A代表上午班,上班时间8:00~16:30;N代表夜班,双人上班,上班时间16:30~次日08:00,其中22:00~次日02:00时间段可休息1人,02:00~06:00时间段可休息1人)为实验组,评价两组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等效果。结果实施A-N两班制排班模式后创优病区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排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PN连续性排班模式病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两班制排班模式能满足当下护士的需要,值得基层医院优质服务病区在排班方面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护士连续排班模式的应用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胜莲  陈小莉  叶晴 《现代医院》2009,9(8):110-1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开展护士连续排班模式,更好地解决护士拖班问题,确保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方法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根据病区住院人数、护理工作量、护士定编等情况弹性安排每班人数不等的护士上班。结果实现了护士分层级管理,老护士的责任感加强了,工作价值感提升了,护士拖班率降低89.5%,实现了"三满意",即医生、护士、患者满意。结论基层医院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开展连续排班模式,更好地保障了中午和夜间病人的安全,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减少交班次数,有效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实现了护士分层级管理,提高护士价值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院急诊科护理信息化现状,为制定急诊科护理信息化建设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深圳市21所医院375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现场调查急诊科护理信息化现状及护士对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认知与需求。 结果21所医院急诊科均未使用智能化分诊系统;95.2%护理文书使用手工记录,仅14.3%应用可追溯输液流程信息化管理;84.8%护士认为有必要使用PDA,但仅有2.9%护士对PDA非常热衷,60.3%护士对PDA不了解。 结论深圳市医院急诊科护理信息化处于发展阶段,需进一步建设智能化急诊分诊系统、可追溯输液流程管理系统、无线移动技术动态病情监测系统、及智能化护理文书记录等策略,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病人对责任护士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全面了解责任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责任护士的整体素质,采用从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健康教育水平和协调能力5个方面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00年3-4月在该院5个整体护理病房住院的150位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病人对责任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度灰96.94%,技术水平的满意度为95.96%,专业知识水平86.11%,健康教育能力71.81%,协调能力86.11%;而且护士专业知识水平、健康教育水平和协调能力是影响整体护理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函询和专家现场论证等构建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专家函询形成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评分表。回顾性收集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0月-12月指标数据进行资料收集可操作性验证和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评分表应用。结果共确定了包含结构指标1项、过程指标7项的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为0~0.022 2,指标评分表总内容效度指数为0.90。某三甲综合医院2020年10月-12月8项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分子和分母数据均完整收集并计算得出指标值,仅急诊工作年限≥5 a预检护士占比和急诊患者首次疼痛评估率达到满分。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急诊专科特点,指标评分表可量化评价护理质量,能够帮助急诊专科合理设定各项指标改善目标值,有助于不同医疗机构间急诊护理质量比较,但结果质控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培训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模式与方法。方法:采取岗前培训、专科培训、院内培训、外出学习及战地救护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全面提高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通过培训,既强化了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军事素质及实战救治能力,又提高了医院整体卫勤保障水平。结论: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法科学、有效,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质量的岗位练兵方法。方法针对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发现的护理质量缺陷,开展以护理健康教育与亲情服务情景演示、护理文书书写培训与竞赛等为主题的护理岗位练兵。比较实施岗位练兵前、后1年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病区管理质量、特级及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住院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报压疮发生次数、急救物品完好率、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为0.00)。结论根据护理质量缺陷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岗位练兵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尤其是在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住院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方面效果显著。对其他护理终末质量指标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