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总结小儿眼科手术采用 KD 复合麻醉117例,并观察其诱导前、后及麻醉期循环系反应、OCR 等,认为 KD 复合麻醉不仅可以使麻醉平稳,延长麻醉作用时效,增强麻醉效果,而且可以减轻氯胺酮的副作用,是小儿眼科手术的诸多麻醉方法中值得推荐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右美托咪定具备镇静、镇痛及抗交感的药理作用,对各种麻醉、手术创伤造成的认知功能改变均有预防作用,并且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发挥抗炎和脑保护作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麻醉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较为严重者可发展为老年痴呆,因而受到麻醉医师的广泛关注。POCD可以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增加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预后;目前POCD的诊断主要依靠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预防POCD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是临床麻醉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黄杨宁注射液对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验证其对心功能及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股静脉给药方式,测量并计算给药前后麻醉犬的心输出量、冠脉流量、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教、心搏指数等指标的改变.结果:中剂量黄杨宁注射液能增加麻醉犬的每搏输出量和心搏指数,心脏指数等,高剂量黄杨宁注射液对以上指标的作用可以持续到给药后90min,而对犬冠脉流量黄杨宁注射液的作用比较小,仅高剂量可以提高该指数,且持续时间比较短.结论:黄杨宁注射液对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酸多沙普仑为非特异性呼吸兴奋药,多用于全麻后复苏病人使用。但其用途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中由于术中牵拉、患者紧张、体位不适以及麻醉阻滞效果不完善等因素,均需静脉辅助用麻醉性镇痛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及用药量掌握不当,常可导致舌根下坠等呼吸道梗阻现象。多沙普仑可以逆转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静脉辅助用药后所致呼吸道梗阻,同时还可以保留麻醉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硬膜外的麻醉效果,使患者享受到最安全、有效、满意而且是最经济的麻醉。方法选择40例妇科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总结分析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对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治疗作用。结果应用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不但麻醉效果显著提高,而且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及不良记忆。结论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弥补了硬膜外麻醉的不足,为非全身麻醉方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郑浪高 《当代医学》2011,17(12):73-74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12例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等静脉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变化及麻醉前、麻醉中及术后麻醉方面的处理.结果 12例患者的麻醉效果达到了手术需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稳定.结论 麻醉对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安全可靠性。方法:28例患儿手术采用静脉麻醉 硬膜外阻滞麻醉,静脉微量泵输入瑞芬太尼0.2μg/(kg.m im)完成手术麻醉。结果:术中麻醉完善,生命征平稳,镇痛作用强,无牵拉反应。瑞芬太尼可以安全应用于小儿麻醉,但必须注意浓度、滴速,术前详了解患儿病情,酌情根据手术选择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陆艺  朱也森  姜虹 《上海医学》2012,35(2):160-162
关于麻醉药物对未成熟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Levin等[1]提出的氟烷对小鼠神经行为的毒性作用,随后的许多动物实验从组织学以及动物行为学改变等方面揭示了麻醉药物对未成熟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这些动物实验的结果不禁让人对麻醉药物在人类婴幼儿手术中的应用产生了担忧.  相似文献   

9.
麻醉中应用血管扩张药的目的 及并发症麻醉期间应用血管扩张药主要是调控血压,防止血压过度升高.在单肺通气时,HPV对防止发生低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麻醉中麻醉药和其他一些药物可以影响这一机制.大多数血管扩张药包括硝酸甘油、硝普钠和钙通道阻滞剂抑制HPV,因此可以增加流到非通气侧肺的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许德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767-768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局部麻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用药物暂时阻断局部的痛觉传导,使之达到无痛状态。局部麻醉的特点是: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术者可以独立操作,术前不需要特殊准备,术后不需要特殊护理,病员保持清醒安全性大,但是局部麻醉不适用于不合作的病员,以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局部麻醉的方法主要有冷冻麻醉、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以及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药物具有阻滞神经冲动传导的作用,产生完全的麻醉效果,对注射部位的神经或者其他组织无损害等特点。按照其化学结构可以分为酯类和酰胺类。国内现在常用的酯类局麻药物…  相似文献   

11.
全身麻醉中广泛应用吸入麻醉药,主要是由于其应用方便、可预见的临床作用(根据临床信息、呼末麻醉药浓度);同时,与静脉麻醉药相比,可以根据呼末麻醉药浓度准确估计其组织浓度;此外,应用吸入麻醉的病人总的麻醉消耗相对便宜.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是卤族吸入麻醉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水合氯醛、戊巴比妥钠对不同周龄的KM小鼠进行麻醉效果的比较分析。方法4、8周龄清洁级KM小鼠各120只,雌雄各半,分别进行不同剂量水合氯醛和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效果测试,记录作用时间。结果相同浓度水合氯醛对不同周龄KM小鼠深麻作用的时间差异小,整个麻醉过程作用差异也小;戊巴比妥钠则呈现周龄越大,麻醉深麻作用时间与整个药物作用时间呈反比。350mg/kg水合氯醛均可以使4、8周龄KM小鼠进入深麻状态,但是50mg/kg甚至55mg/kg的戊巴比妥钠均不能使8周龄的KM小鼠进入深麻状态。结论不同剂量的麻醉剂作用的时间各有不同,实验者可根据不同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麻药.可选择性抑制丘脑内侧核,阻滞脊髓网状结构柬的上行传导,兴奋边缘系统.此外,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氯胺酮可以产生一种分离麻醉状态,其特征是僵直状、浅镇静、遗忘与显著镇痛,并能进入梦境、出现幻觉.氯胺酮应用于临床并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因其可产生良好的镇痛、循环兴奋,很少呼吸抑制的作用,深受广大麻醉工作者好评.又因其具有显效快,作用时间短,消失快的特点,如复合麻醉可完成时间较长手术,已是目前小儿麻醉常用的方法.现将我院2007年~2009年氯胺酮小儿麻醉10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全身麻醉可能机理之基因学说的提出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斌  陶国才  毕敏 《重庆医学》2002,31(10):998-1000
全身麻醉具体机理的研究一直是麻醉学科的基础研究中的重点项目。目前”脂质学说、蛋白学说”基本确定全麻药作用的主要靶位在中枢神经的突触部位 ,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 ,从而阻断兴奋信息在中枢神经的传递而导致全身麻醉的产生 ,但两种学说均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 ;同时全麻药究竟作用于那些部位、怎样作用等至今无法阐明。在此背景下 ,通过对全麻状态下基因表达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全麻的机理。本文综述了有关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1 全身麻醉机理的相关概念进行全麻机理的讨论 ,首先应该了解麻醉、全身麻醉、麻醉…  相似文献   

15.
孙佩佩  朱涛 《浙江医学》2019,41(1):98-100
骶管麻醉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在小儿腹部手术、泌尿生殖手术及下肢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骶管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可以减少全麻药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术后苏醒迅速且具有术后镇痛作用。骶管麻醉单次注药的镇痛时间较短,添加各种辅助药来延长镇痛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本文将对于小儿骶管麻醉镇痛用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室注射东莨菪碱的麻醉作用,使脑内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显著增多。L-色氨酸负荷(400mg/kg.ip)能延长小鼠麻醉时间(P<0.01);而对氯苯丙氨酸耗竭大鼠脑内5-HT及5-HIAA后,未能消除麻醉作用。东莨菪碱还提高了大鼠中脑多巴胺含量,而去甲肾上腺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脑内5-HT系统的增强可以协同东莨菪碱的麻醉作用,但5-HT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并不是这种麻醉作用的必要条件。并提示脑内M胆碱受体可能促进色胺能神经元的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晔  席宏杰 《医学综述》2014,(2):317-319
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激动剂,通过激动分布于人体α2-AR,产生镇静、镇痛和抗焦虑作用,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临床已广泛应用于术前麻醉、ICU麻醉和各种精细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心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甚至还可以应用于小儿镇静、麻醉。应用右美托咪啶还可以减少其他镇静、镇痛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右美托嘧啶临床应用优势明显,该文就右美托咪啶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颅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配合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进行术前护理、麻醉苏醒期护理与术后护理.结论 通过术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配合度.手术结束后,麻醉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在此苏醒过程中,其潜在的危险性并不亚于麻醉诱导时,因此,手术后必须加强对病人的护理.术后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巩固治疗效果,更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胡春林  罗远国  王沐  曾军  王平 《广东医学》2007,28(4):678-679
腰硬联合麻醉(CSEA)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完全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注药增加麻醉平面及麻醉时间的可控性,并且便于术后镇痛的实施,是现在肾移植手术常见的麻醉方法,但是手术中由于患者精神紧张、牵拉反应、阻滞平面太高、静脉辅助药物等原因影响患者呼吸,不能保证充分的氧供.  相似文献   

20.
分析探究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局麻药外周神经阻滞的现状。在患者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阻断外周神经的联系,这不仅可以在手术中给患者减轻手术疼痛,还可以在手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避免全身麻醉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和类似于尿潴留等的不良事件。在手术治疗中一般需要对患者进行感觉神经阻断和运动神经阻断,前者阻断了患者疼痛感的产生,后者可以避免在手术中患者出现抽搐、肌肉痉挛等症状,在进行这两种麻醉时需要手术前麻醉快速起效,以满足手术需要,手术后麻醉持续镇痛,以减轻患者痛苦;神经阻滞产生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相对于全身麻醉较少。近年来,随着不同技术门类之间的交叉渗透,超声引导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技术,麻醉师先通过超声查看麻醉部位的神经组织,检查清楚后引导麻醉针向麻醉位置定点注射麻醉药,还可以同步观察麻醉药的扩散情况是否均匀,使麻醉药可以全部作用于病灶周围的神经组织,使麻醉效果发挥到最大,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