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多伴不同程度乳头的内陷,常见白色带臭味的杂质样分泌物、乳头溢液或乳晕部肿块,可发生红肿疼痛,化脓破溃后脓液中夹杂脂质样物质,久不收口.或反复红肿破溃,与乳管相连,形成瘘管.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性乳腺炎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多伴不同程度乳头的内陷,常见白色带臭味的杂质样分泌物、乳头溢液或乳晕部肿块,可发生红肿疼痛,化脓破溃后脓液中夹杂脂质样物质,久不收口.或反复红肿破溃,与乳管相连,形成瘘管.  相似文献   

3.
丁志明  王军 《天津中医药》2014,31(10):638-640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输乳管窦或乳腺导管扩张为基础,导管周围浆细胞浸润为前提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1],临床多表现为乳头凹陷、乳头溢液或溢血、乳晕下或乳晕旁脓肿、局部瘘管形成、乳房非周期性疼痛,因其化脓破溃后脓中常常夹杂着粉渣样物质,故中医学称其为"粉刺样乳痈"。阮华等[2]报道,本病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但由于本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临床表现也比较复杂,临  相似文献   

4.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哺乳期且多为初产妇,一般以产后6周内发病为多见,一侧或双侧同时发病,多因产后护理或哺乳不当,致乳头破碎或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引起乳汁壅积而成。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房包块、乳汁不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并发脓毒血症,影响母乳喂养,给母婴带来痛苦。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乳痈"范畴,俗称"奶疮",多由肝郁气滞、胃热壅盛、邪热瘀络所致。临床根据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口腔炎包括感染性口腔炎及口腔溃疡,表现为舌尖红肿,牙龈肿胀,单个或数个溃疡,有圆形或椭圆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2岁左右婴幼儿为多,部分为疱疹性口腔炎,破溃后合并细菌感染形成溃疡。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应用红霉素甘油涂口腔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妇女产后哺乳期间,由于喂养不当,乳头发育不良或哺乳期乳头病菌感染或婴儿每日多次的有力吸吮,常常导致产妇 (尤其是初产妇 )乳头和乳晕表面皮肤红肿疼痛、脱皮或出现皲裂,严重者并发乳腺炎.为此,我们予中药防乳裂软膏治之,收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颈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初期,肿大的淋巴结较硬,无痛,可推动;病变继续发展,发生淋巴结周围炎,使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嗣组织发生粘连,各个淋巴结也相互粘连,融合成团,形成不易推动的结节性肿块。晚期,淋巴结发生干酪样坏死,液化.形成寒性脓肿。脓肿破溃后,流出豆渣样或稀米汤样脓液,  相似文献   

8.
正聚合性痤疮(ance conglobata,AC),是一种较严重的慢性损容性皮肤病,是痤疮中最难治疗的一型。临床上常见中青年男性,偶见女性,好发于皮脂腺丰富,分泌较多的部位。皮损多表现为紫红色丘疹、结节、脓疱、囊肿等,触之有波动感,甚者破溃形成窦道,或呈橘皮样改变,常伴有萎缩或增生性瘢痕[1]。笔者采用丹连消痤面膜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聚合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0岁。因双耳部出现红斑样皮疹,口服复方新诺明20片,服药期间臀部出现红斑、水疱、逐渐增多,泛发全身,伴高热。以急诊收入院。T:39℃,周身皮肤潮红,散在核桃大或片状紫红斑,上覆以黄豆大水疱,水疱松弛,疱液淡黄,部分破溃呈烫伤样剥蚀面。渗出较多。尼氏症:(+),眼结膜,口腔粘膜,阴囊部皮肤红肿,糜烂。实验室检查:WBC:17.2×109/LN:90%L,9%。M:1%,尿常规:(-)。病理:水疱位于表皮真皮间,疱内为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疱顶表皮部分红染,结构模糊,疱底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周围可见灶性上述细胞及噬色素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0.
张某,女,54岁,闭经半年。乳房突然肿痛4天。查体:左侧乳腺皮肤发红水肿,由乳晕部逐渐扩散,波及1/2乳房。以内下、外下部红肿面积大,而内上、外上部红肿面积较小,患侧乳头凹陷,有混合性分泌物,乳头下乳晕部有2cm×2cm左右肿块,质地较硬,皮肤水肿呈橘皮样改变,向周围浸润、黏连、  相似文献   

11.
刮痧挑治麦粒肿2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睑缘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多以睑缘痒痛并作,异物感为主症。可见睫毛毛囊根部皮肤红肿,硬结如麦粒状,推之不动,继而局部红肿热痛甚剧,化脓破溃。多为单眼发病,有惯发性。笔者自71年以来,采用刮痧挑治法治疗麦粒肿数百例,见效快,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 笔者运用消风散治疗以瘙痒、丘疹或渗出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收到满意的效果。兹择几案于后,以求同道指教。一、慢性湿疹袁某,男,18岁,学生。1985年3月12日初诊。面、额、腘窝湿烂面痒,反复发作年余,加重半月。查:面额皮肤粗糙,有灰白色鳞屑,耳廓肿胀,耳周红,湿烂,外耳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双腘窝苔藓样变,左侧约15×10cm,右侧约12×10cm。皮损中央部有皲裂,边缘为宽约1cm潮红带,带间有如小米至绿豆样大小丘疱疹及少数脓疱。舌质红、苔腻中部稍厚,脉浮数。诊断:1.慢性湿疹;2.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相似文献   

13.
阴蚀,又称阴疮、蚌疽,是妇女外阴出现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破溃流脓或溃烂如虫蚀者.笔者自2000年5月至2003年9月,收治本病15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清、消、下”法合而用之,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显效,现介绍于后。 [例1]诸某,女,28岁。因初产半月,左侧乳房红肿胀痛,局部皮肤灼热、发亮(将破溃)已用青霉素效不显,嘱切开排脓,本人及家属畏惧手术,于1987年11月21日来我科求治。查:左侧乳房红肿灼热,有一硬结如4×5厘米大小,部分皮肤发亮,压之疼痛,  相似文献   

15.
<正>肛周脓肿即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或筋膜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进一步发展就形成的肛周脓肿,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目前国内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脓肿切排联合术后抗生素的应用。术后患者换药痛苦、愈合慢、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  相似文献   

16.
1病历介绍患者孙某,男,32岁,因骶尾部皮肤破溃伴间断流脓6个月,收住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红肿疼痛,局部皮肤破溃,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口服抗生素后,骶尾部破溃处流出较多脓液,红肿疼痛症状缓解,皮肤破溃处逐渐愈合。其后上述症状间断发作,患者曾在天津某医院  相似文献   

17.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咳所含的菌体成分.接种未吸附疫苗12~24 h,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严重时可见》5 cm的硬结并有表面皮肤红肿、破溃等.本院采用消炎止痛软膏处理百白破疫苗硬结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破溃性外耳道炎是农村常见病 ,多发于小儿和青壮年 ,因于挖耳或耳道进水而由葡萄菌感染引起 ,初期耳痛 ,咀嚼加重 ,发烧 ,耳廓牵引痛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单个或多个局限红肿 ,严重发生破溃化脓 ,伴有附近淋巴节肿大 ,饮食困难 ,十分痛苦。近年来自拟耳炎粉治愈 4例破溃性外耳道炎 ,效果满意 ,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男 ,4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均为男性 ;年龄最小的 15岁 ,最大的 65岁 ;病程最短的 1浕 ,最长的 2浕。2 治疗方法黄连 2 g ,密陀僧 1g ,儿茶 0 5 g ,冰片 2 g ,先将黄连、密陀僧、儿茶三味药碾成粉末 ,过细筛 ,再将冰片 2g加入…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4年来用中药苦参散局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63例获得显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25~35岁33例,36~45岁27例,46岁以上3例。病程:2~10天30例,11~20天21例,21天以上12例。诊断依据:阴部奇痒,搔抓破溃似针刺疼,坐立不安,影响工作与睡眠。妇科检查:阴道、宫颈粘膜红肿,分泌物增多,呈凝乳状或白膜样,严重者阴道壁被一层白膜覆盖,擦除后即显露出红肿粘  相似文献   

20.
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亦可继发于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如猩红热、流感、白喉等[1],属于中医虚火乳蛾范畴。以咽喉两侧喉核红肿疼痛、吞咽不利为主症,因其红肿,形似乳头,状如蚕蛾,故名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