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骨科新使用的内固定器材也是层出不穷,由于这类器械对手术而言,具有组织创伤小,省时,高效,预后好等特点,但器械更新快,价格昂贵,因此一般医院均不作常规配备。器械大多由器械商直接提供,由于医院没有备用器械,这对患者日后取内固定器材带来一定的影响,我科针对这种情况特为进行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建立了资料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三维固定,现就器械准备中的若干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火炬椎弓根内固定器械的研制及临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蒋定华  许立  徐耀增  王以进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3):3202-3203,F003
目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安全且有效,介绍自行研制的火炬内固定器械及在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中的生物力学测试。方法:通过器械生物力学测试,临床治疗14例患者(骨折10例、滑脱4例).对复位及固定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胸腰椎骨折均满意复位,腰椎滑脱中3例退行性滑脱未完全复位,1例崩裂性滑脱复位满意,随访均无高度丢失、断钉、松动、椎体滑移加重等并发症。结论:该器械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固定坚强、稳定,但对腰椎滑脱的治疗有一定局限性.其分离复位间距的适当量化对评价手术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医用人体植入性材料使用登记表的设计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各种内固定器械也广泛应用于各种骨折手术中。为加强骨科内固定器械的使用管理,避免因内固定器械的质量问题而引起医疗纠纷,我科于2002年设计了“医用人体植入性材料使用登记表”,并应用于骨科手术263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登记表的设计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目前治疗方法众多,但由于其解剖特点,易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骨外露感染、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我院自1993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经有限内固定与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共76例,经随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难取型骨科内固定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我院22例难取型骨科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配合默契,22例难取型内固定物均顺利取出,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及副损伤发生,效果满意。结论:护士熟悉各种内固定材料及手术程序,提前与医师沟通,备物齐全,掌握手术仪器、设备、器械的操作要点,灵活快速有效的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手术导航系统的发展及新型内固定器械的研制,微创脊柱外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微创经皮Sextan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是利用几何轨迹原理,将钉棒置于肌肉深层,其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置钉准确,术后患者康复快,腰  相似文献   

8.
目的:杜绝不合格的产品植入病人体内和内固定器械的重复使用。方法:通过招标,确认供货商的资质。手术前,病人明确所用的内固定植入器械性质和价格;手术中严格监督、核对,取出的内固定器械交由病人自己。结果:达到病人、医师都满意的效果,杜绝了植入器材的重复使用。结论:加强骨科内固定植入器的制度化管理,可保证器械的安全合理使用,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9.
冯蕾  刘淑敏 《现代护理》1997,3(3):10-11
梅花针内固定术在股骨干、胫骨等骨折的手术治疗中最为理想。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内固定坚强.直视下复位准确,迅速且梅花针取出方便。梅花外的弹性作用使骨膜与骨紧密相贴,沿梅花针的沟、髓内血管快速生长.且下地行走后肌肉的纵向可使骨折端紧密接触.这对外骨痴的形成有利。我院自1980年7月以来.采用逆行开放梅花钟内固定术治疗骨折1581例.其中骨折愈合取出梅花灯1497例.疗效非常满意。互术前准备及特殊器械的使用1.l特殊物品的准备术前应备好术中所需的一切物品。除常规骨科器械外,还应准备好梅花针打拨器、各种型号的梅花…  相似文献   

10.
钢丝是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材料之一,但由于内固定操作时的不规范及内固定物材质的原因常造成骨折愈合后钢丝取出困难。笔者总结1994年1月至2007年5月187例钢丝取出困难的病例,分析了其原因,归纳顺抽、撬拔、卷扬、弹振及盲断法等手术方法,研制设计了“钢丝理直器、钢丝旋绞器、钢丝打结器及G形钢丝中断器”等特殊器械,并就预防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2006—2007年共收治髌骨骨折25例,均行钢丝内固定。结果本组25例钢丝内固定满意。术后3个月x线摄片骨折均愈合。结论采用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损伤少、固定牢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乡镇卫生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置入的生物力学特征及其应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内固定器械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的特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数据库1996-01/2006-12关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器械方面的文章,检索词“femoral neck fracture,vitodynamics,internal fixation,instrument”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12与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器械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等。同时手工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选择:共收集到相关文章150余篇,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内固定器械应用的特点。②回顾调查研究。③观察对象为股骨颈骨折患者。④无论有无对照组、是否随机均纳入。资料提炼:共收集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58篇,进一步查找全文,并阅读其引文,排除重复性研究,内容重复的,以近3年发表,且发表在较权威性杂志者优先,最后纳入26篇进行综述。26篇中8篇论述股骨颈骨折的发病及治疗特点,16篇介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的置入特点。资料综合:①股骨颈特殊的解剖关系和血供系统使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从而影响骨折复位和复位内固定后的稳定性。加之骨折时易使血供来源破坏,影响复位和内固定效果,并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医源性因素主要是复位和内固定质量。②用于股骨颈骨折的固定器械装置有多种,折尾钉、空心钉、三刃钉、滑钉或钉板、加压单钉和加压多钉较常用。早期解剖复位、骨折加压、坚强内固定来促进骨愈合。③绝大多数骨科工作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术式。结论:可采用早期解剖复位、骨折的加压、坚强的内固定来促进股骨颈骨折后的骨愈合;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采用空心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经验。方法:使用AF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25例。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结论:AF系统结构简单,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坚固,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GSS-I器械内固定治疗58例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手术中通过椎弓根螺钉系统对脊柱骨折进行复位及固定,术后观察内固定及神经症状恢复情况.结果:58例患者中42例得到随访,X线及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内有效矢径、横径达到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三个月.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固定节段短,伤椎复位良好,符合骨愈合的生理要求,神经通道损伤小,利于功能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股骨髁上骨折带锁髓内钉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的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很难用以往的内固定器械固定,一般的内固定往往造成骨折断端不稳,钢板的松动、断裂,还需石膏外固定。我院自1998年3月~2001年3月以来对45例股骨髁上粉碎性骨折在C型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闭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形状记忆环抱式接骨器械系采用理想的生物功能材料钛镍经特殊工艺制成的,锯齿臂环抱式内固定器,具有传统的各种不锈钢接骨器械如克氏针、钢板、髓内针等无法比拟的优点。我院自2 0 0 1年10月将其用于各类骨折固定,操作简便,减少了治疗性损伤,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因骨质量下降导致内固定术中固定困难及术后发生松动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鉴此,不仅推动了内固定器械设计的改进,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内固定强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骨水泥、骨移植、涂层内固定等材料和技术均已用于加强骨质疏松性骨折术中内固定.现将其发展与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单臂好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传统上一般采用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于一般的横断型骨折为利用,而对于粉碎型及长斜面螺旋型骨折,由于缺乏理想的固定器械。石膏、小夹板等外固定常引起骨折断端分离、畸形愈合、骨不:连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而内固定则有创伤大暴露或和剥离骨膜较多,固定不牢固而致骨不连关节活动受限等缺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种内固定技术的发展,经棘突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但其在脊柱内固定技术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国内外目前仍在不断研制新的棘突内固定器械。该技术主要用于其他内固定技术的辅助固定;另外,在某些脊柱不稳的患者,新型的棘突器械将成为可以优先考虑的治疗手段。现回顾经棘突内固定的发展历史、经典技术以及最新的内固定机械的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20.
短节段AF治疗连续两个节段的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连续两个节段的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器械一般用长节段钉棒系统,自1999年起,本院根据连续两个节段的胸腰椎骨折特点,用短节段AF钉复位内固定15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