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6月~12月,我们对71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采样142份,进行目标性监测,以探讨留置导尿管对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控制和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60例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79例和B组81例,A组间隔2周更换1次导尿管,B组间隔4周更换1次导尿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尿液混浊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气囊周围尿沉渣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尿液混浊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气囊周围尿沉渣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留置气囊导尿患者可间隔4周更换1次导尿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脊髓损伤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以内患者,进行无菌间歇导尿.比较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同患者膀胱容量的改变与泌尿系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35~90天,其泌尿系统感染率为95.12%,膀胱容量平均为294±6.98ml;康复组导尿管留置时间28天内,其泌尿系感染率为35.89%,膀胱容量平均为455±6.7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应早期拔出导尿管,进行间歇导尿,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控制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综述了膀胱冲洗的操作方法、冲洗液选择、冲洗频率、冲洗速度和导尿管及引流袋的更换时间,并总结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12月31日ICU留置导尿管患者336例为观察组,执行集束化干预策略;选取2018年1月1日~6月30日ICU留置导尿管患者328例为对照组,执行传统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率、导尿管留置天数、ICU入住天数、患者满意度、尿细菌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导尿管留置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入住ICU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菌11株,对照组检出22株,两组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率,减少留置导尿管天数,缩短ICU入住时间,提高医疗安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导尿术是用无菌导尿管自尿道外口,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出尿液,避免多次插管引起感染,此方法称为导尿管留置法.留置导尿管是临床各科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它适合尿潴留、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及其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往往因水囊的位置不当,易引起溢尿,也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机会.下面介绍一种方法,可有效防止溢尿,大大地减少了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63-1565
留置导尿管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是泌尿外科最常用的治疗、护理手段之一,但它所带来的并发症不容忽视。长期导尿、留置尿管、不恰当的尿管护理可能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本研究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现状,以及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症状、途径,总结护理干预在预防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中的研究进展,为泌尿外科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留置导尿是妇产科常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因女性尿道较短,只有4-5cm,而且会阴部又易受污染,妇产科手术几乎均要留置导尿,所以引起的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为探讨妇产科手术后留置导尿与泌尿系统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特对我院2008年6月~12月594例妇产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导尿术是用无菌导尿管自尿道外口,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出尿液,避免多次插管引起感染,此方法称为导尿管留置法。留置导尿管是临床各科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它适合尿潴留、昏谜、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及其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  相似文献   

10.
导尿和留置导尿管是临床最普通且经常应用的一项基本操作,也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尿路感染属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35%~50%.而在这些尿路感染的病例中,75%~80%是留置导尿管所引起.而导尿管的护理(是否更换引流袋、是否进行膀胱冲洗)与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有很大关系.现就笔者的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严格的无菌操作 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同时的防御机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感染.护理人员在插尿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避免污染导尿管,可有效阻止插管时细菌侵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240例留置导尿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组产妇泌尿系统感染率(1.67%)低于对照组(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导尿管留置时间、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2.50%)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术后留置导尿产妇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增进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术后的舒适度,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莹  黄丽华 《护理与康复》2015,14(2):132-135
<正>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拔除导尿管48h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国内有文献[1-2]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且75%~80%与使用导尿管有关。国外相关文献[3-4]报道,CAUTI占医院感染首位,高达40%,年平均消耗  相似文献   

13.
排尿困难、尿失禁是昏迷、截瘫、脑外伤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留置导尿可解决排尿困难,但其伴随而来的尿路感染却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据统计,即使在严格的消毒下,一次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概率为2%左右[1],连续留置导尿管10 d以上者尿路必然受感染[2].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控制留置导尿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3-5].护理同仁对膀胱冲洗的间隔时间、温度有诸多的研究,但对膀胱冲洗时采取的卧位报道甚少.为了有效地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对病人进行膀胱冲洗时采取不同卧位法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排尿困难、尿失禁是昏迷、截瘫、脑外伤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留置导尿可解决排尿困难,但其伴随而来的尿路感染却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据统计,即使在严格的消毒下,一次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慨率为2%左右,连续留置导尿管10d以上者尿路必然受感染。膀胱冲洗是预防和控制留置导尿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同仁对膀胱冲洗的间隔时间、温度有诸多的研究,但对膀胱冲洗时采取的卧位报道甚少。为了有效地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对病人进行膀胱冲洗时采取不同卧位法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妇产科导尿术是护理常见的技术操作,由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40%左右,居于首位,其中约75%~80%患者的尿路感染由导尿引起,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及手术患者已构成较大威胁[1].临床上引起排尿异常的原因复杂,而伴随性尿路感染则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2].因此,对于预防医院泌尿系统感染已引起众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导尿术是护理常见的技术操作,由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40%左右,居于首位,其中约75%~80%患者的尿路感染由导尿引起,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及手术患者已构成较大威胁[1].临床上引起排尿异常的原因复杂,而伴随性尿路感染则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2].因此,对于预防医院泌尿系统感染已引起众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提出许多新的观点,并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往往采用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一种新的膀胱冲洗装置连接方法,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的冲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留置气囊导尿管注水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2种不同注水量对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神经内科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病人导尿管气囊内注入15ml无菌生理盐水固定,对照组气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结果 2组病人在留置导尿管后出现尿液外渗、尿管脱出、血尿、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留置气囊导尿管注入15ml生理盐水,可有效地防止尿液外渗、导尿管脱出、血尿、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对临床留置导尿技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伴随性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规范留置导尿管及其护理过程,降低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感染率.方法 将73例留置导尿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按无菌操作原则置尿管,置管后以常规方法 进行护理;实验组应用六西格玛改进模式及失效模式测量、分析留置导尿管感染主要原因,改进置管及置管后护理操作流程.在留置导尿的3,5,7,14d对2组进行细菌采样记录.结果 实验组第5、7天尿道口有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段尿、尿袋接口处有菌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方法 系统分析的留置导尿管感染原因准确,采取的控制感染措施有效,能有效降低留置导尿管感染风险,对降低留置导尿管感染率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0.
<正>留置尿管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进膀胱,使尿液经导尿管自膀胱流出,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目的是解除排尿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必要护理措施。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留置尿管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的感染,通过近几年临床实践来看,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在逐渐增加,在中国占医院感染的20.8%~31.7%[2],在美国占医院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