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张荣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71-4672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诺和灵30R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平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平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人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预混制剂与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速效制剂,进行疗效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对比评估。方法:85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A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使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以空腹血糖小于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为目标,记录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的情况及两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结果:A、B两组最终均控制到血糖达标水平,两组最终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而A组血糖达标时间较B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结论: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预混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较三餐前注射速效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更显著,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李锦华  曾兆良  邱宁 《右江医学》2009,37(6):662-66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0例予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血糖,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人胰岛素30 R治疗,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BG、2 h PG和HbA1c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例数。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BG、2 h PG和HbA1c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3、1.735、1.784,均P〈0.05);平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发生低血糖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3、1.774和χ2=3.873,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时,首选门冬胰岛素30可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纽和对照组.诺和锐组,早晚餐即刻皮下注射诺和锐30特充;对照组,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并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记录达到良好血糖的控制时间.并用药期阃记录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胰岛素的日用量.结果 诺和锐组和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FPG、2 hPG、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的2型糖尿病(TgDM)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用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34例,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分次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33例,均连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P〈0.01),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更有效地控制SF的T2DM患者的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门冬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CSII治疗,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 CSII组和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B组(P<0.05)。CSII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 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低血糖少,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1例行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特充)早餐、晚餐前5~15 min皮下注射;试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及住院总天数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前控制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总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切口愈合良好,有利于术后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夏晓黎  叶军 《吉林医学》2013,34(5):845-846
目的:比较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与不同基础胰岛素联合速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控制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门冬胰岛素泵连续注射、地特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进行短期强化达标,监测并对比分析三组治疗前后多时点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达标时7时点血糖均值、血糖曲线下面积及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地特胰岛素组小于N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CSII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优于不同基础胰岛素联合方案,地特胰岛素较NPH胰岛素降糖更加有效、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静脉输注联合餐时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初发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新发的26例初诊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酮症纠正后短期胰岛素静脉输注联合餐时皮下胰岛素注射组(CVII组)13例,基础加餐时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13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CVII组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时间上均优于MSII组。结论短期CVII强化治疗对初发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映瑜  陈瑜  黄恬  钟艺华  张宇琳  龙波 《重庆医学》2012,41(28):2943-2944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G+A)与门冬胰岛素30多次皮下注射(MSII)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A组36例,MSII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放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A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及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时间较MSII组缩短(P<0.01)。结论 G+A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期的血糖控制平稳,安全,达标迅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和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短期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意义.方法 将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即门冬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各60例.结果 2组治疗4周后空腹血糖(FBG)、平均三餐后2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方面,能有效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较少的低血糖发生率,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36例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及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能显著快速控制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显著短于MSII组,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36例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及达标天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能显著快速控制血糖,控制所需时间显著短于MSII组,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短时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并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0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16例)。对照组接受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观察组接受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孕期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达标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韦昭华  朱凌 《中外医疗》2009,28(26):91-92
目的观察诺和锐联合胰岛素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素治疗组(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天数.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率。结果CS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M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快于MSⅡ组,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FPG、2hPG、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门冬胰岛素相近,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糖脉康颗粒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时对患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2次/d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观察组另联合糖脉康颗粒3次/d口服。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评价两组患者血糖漂移幅度、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血糖达标持续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均胰岛素用量〔(28.6±7.4)U/d〕、日内血糖最高值〔(13.1±1.2)mmol/L〕、平均血糖漂移幅度〔(7.4±1.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4±5.2)U/d、(16.2±1.6)mmol/L、(8.4±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7人次(5例),对照组5人次(4例),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15.6%与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糖控制达标时,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比较,糖脉康颗粒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漂移幅度及日均胰岛素用量,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的疗效、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CSII组20例和MSII组16例,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所需天数、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日均胰岛素量、生化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种方法临床疗效相当,但CSII组达标所用天数及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给药能够模拟胰岛素生理分泌,使血糖尽快达标,可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患者注射胰岛素次数,减轻痛苦,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20.
程瑞雪 《中外医疗》2013,32(17):4-5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两种方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以该院收治的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B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疗法。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FPG、2hPG、HbA1c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和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FPG、2hPG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较,B组胰岛素用量较少,血糖达标时间较短,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两种方法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降糖效果,其中胰岛素泵疗法药物用量少、血糖达标快、不良反应少,具有更好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