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VB)及多层面成像(MPR)在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可疑中央型肺癌病例行薄层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图像传到工作站,使用VB和MPR软件将图像数据重建为VB和MPR图像,并将图像显示中央型肺癌的结果与手术或纤维支气管内窥镜(FB)所见对照分析。结果:VB及MPR图像能显示肿瘤部位,形态,内部特征,管壁外侵犯情况,管腔形态和程度,以及测量沿管壁长轴累及的范围等。本组53例均与手术病理或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所见相符合。结论:VB结合MPR能对中央型肺癌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对临床活检和手术治疗起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亚军  李胜  余永桂   《放射学实践》2013,28(1):47-5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判断中央型肺癌(CLC)对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75例经纤支镜或病理确诊的CLC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运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肿瘤与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的关系。结果:肿瘤对气管、支气管的侵犯表现为管外压迫型38例(50.7%),CT表现为肿瘤压迫并侵犯支气管,管腔内呈不均匀狭窄;管壁浸润型(28例,37.3%)CT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呈向心性狭窄;管内增生型(9例,12.0%)CT表现为肿块突入管腔,支气管管腔呈偏心性狭窄。肿瘤共侵犯117支肺门血管,其中95支(81.2%)CT可见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12支(10.3%)CT可见肿瘤环绕血管生长;10支(8.5%)CT可见瘤栓形成。结论: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肺门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其与中央型肺癌肿块的空间关系,对判断中央型肺癌侵犯气管、支气管、肺门血管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与纤维支气管镜对照分析,探讨CT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前景.材料和方法:50例正常人群和20例中央型肺癌或主气道炎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120kV/250mAs,准直宽20mm,螺距为1:1,扫描方式为16层容积扫描,重建层厚为1.25mm.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患者一次屏气完成扫描.其横断面图像转入SUN工作站(ADW4.0)进行三维重建,选用Navigation程序进行仿真支气管镜的研究.结果: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清晰地显示至第4级亚段支气管内腔,与纤维支气管镜完全吻合.与纤维支气管镜比较,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100%地显示其表现为管腔闭塞者;对于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为恶性狭窄者,CT仿真支气管镜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闭塞;而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为乳头或菜花样占位者,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仅20%左右显示为腔内占位.结论: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可良好地显示至亚段一级支气管管腔;但其显示气道腔内占位的分辨率不及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上,16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是对纤维支气管镜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数据重建获得CT仿真支气管镜图像,并对CTVB图像进行分析。结果:CTVB显示100%的段以上支气管和45%的亚段支气管,并可显示支气管腔内壁、腔内病变,肿瘤呈结节状隆起,表面光滑,还能显示支气管梗阻远端的情况。结论:CTVB是一种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的方法,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是中央型肺癌诸多检查方法的一种极好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表现及螺旋CT多种成像方法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经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45例(其中原位癌2例,早期胃癌8例,进展期胃癌35例),术前胃腔充气后经螺旋CT扫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ACI(空气投影成像),CTVE(模拟内窥镜)、MOPR(多平面重建术)及Ray-Sun(透明技术)图像,并与纤维内窥镜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除了2例原位癌,3例早期胃癌外,其余40例病例均有明显的胃癌CT征象,并且各种成像方法及纤维内窥镜对胃癌不同征象的显示各有其优缺点。结论:螺旋CT多种成像方法在胃癌诊断中有特殊的应用价值,经综合运用能较好显示胃癌的三维形态、具体位置、邻近结构的变化及远处转移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 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在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4 例脑血管病行64 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扫描后,应用CTVE进行血管腔内、外重建,并与容积再现(VR)比较.结果 44 例脑血管病中,11例12 枚动脉瘤、3 例动静脉畸形、30 例动脉狭窄或闭塞(烟雾病6 例,动脉硬化24 例),血管内CTVE均显示病变血管腔大小、形态及内壁变化.44例血管外CTVE与VR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64 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可直观地显示脑血管病变的腔内、外情况,是脑CTA其他三维重建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对中央型肺癌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镜(VE)在中央型肺癌的应用。资料与方法69例中央型肺癌,行MSCT扫描后进行VE成像。其中43例同期作纤维支气管镜(FBs)检查对照。结果VE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闭塞34例,气管或支气管偏心性狭窄19例,管腔内占位病变16例。VE与FBS一致性达86.1%。差异主要在过诊为闭塞5例。结论MSCT VE可较好地辅助判断中央型肺癌的位置和支气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癌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肺癌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将重建后的扫描数据传输至同机工作站,利用机内图像分析软件形成CTVB图像。结果:CTVB共显示气管支气管病变59处,主要病理改变为管腔闭塞(15处),管腔狭窄(9处),管壁不规则,僵硬(5处),外压性改变(6处),管腔内肿物(6处),管腔内水肿及炎性分泌物(14处),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4处)。结论:CTVB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显示气管支气管多种病理改变,合理选取CT阈值可提高CTVB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在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喉部病变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9例喉部病变进行螺旋CT扫描、多平面三维重建及CT仿真内窥镜成像,并与纤维喉镜及病理对照研究.结果螺旋CT轴位图像薄层重建、多平面三维重建、CT仿真内窥镜所见病变的形态学改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气道狭窄情况与纤维喉镜及术后病理相符合.结论螺旋CT薄层重建分辨率明显提高,图像更加清晰.对观察病变的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气道狭窄,多平面三维重建是对轴位图像的很好补充.CT仿真内窥镜可分别从头端或足端入内观察喉腔结构,是纤维喉镜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CT仿真内窥镜成像(简称CTVE)是国内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它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功能,将螺旋以CT连续扫描所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处理后重建出空腔器官内表面的立体图像,类似于纤维内窥镜所见。我院于2004年6月引进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后,具备了开展各项仿真内窥镜检查的条件,胃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很好的显示胃内病灶及病灶表面和周围粘膜的走行,行状,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很大帮助。CT仿真内窥镜对于结肠直肠可显示肠腔内0.5cm以上的息肉及肠道肿瘤引起的肠腔不规则狭窄,可对病变定位,探查结肠的梗阻性病变。CTVE为非侵入性的检查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或不愿接受纤维内镜检查的病人,以及由于肿瘤所致管腔狭窄,纤维内窥镜无法进入者。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取决于、多种因素以符合诊断要求,其中CT护理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成功做145例胃和结肠内窥镜检查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Ma SH  Xu K  Xiao ZW  Wu M  Sun ZY  Wang ZX  Hu ZG  Dai X  Han MJ  Li YG 《Clinical imaging》2007,31(3):165-177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6-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tumor angiogenesis and cyclin D1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lung cancer. 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lung cancer underwent 16-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The CT perfusion imaging was analyzed for time density curve (TDC), perfusion parametric maps, and the respective perfusion parameter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pective perfusion parameter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of microvessel density measurement and cyclin D1 expression wa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像重建结合轴位图像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PA对63例患者肺动脉各级管腔内的栓子均明确显示,共累及肺动脉303支;图像分析结果伞部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主肺动脉和(或)左右肺叶、段、亚段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和血管阻塞;部分显示肺栓塞的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右心房及右心室肥厚及扩张、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不张及实变(肺梗死)等.6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复查CTPA,其中,栓子完全消失者47例,栓子明显缩小者11例,溶栓治疗效果差者3例,考虑为慢性肺栓塞.结论 64层螺旋CTPA是临床最有效的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疗效评价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63例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并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像重建结合轴位图像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PA对63例患者肺动脉各级管腔内的栓子均明确显示,共累及肺动脉303支;图像分析结果伞部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为:主肺动脉和(或)左右肺叶、段、亚段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和血管阻塞;部分显示肺栓塞的间接征象为:马赛克征、右心房及右心室肥厚及扩张、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不张及实变(肺梗死)等。6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复查CTPA,其中,栓子完全消失者47例,栓子明显缩小者11例,溶栓治疗效果差者3例,考虑为慢性肺栓塞。结论 64层螺旋CTPA是临床最有效的诊断肺栓塞及溶栓后疗效评价的无创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MSCT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对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为显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8例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其中6例(33.33%)中心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肺内段和纵隔段)和血管直径等。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最佳。结论: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中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综合运用三维成像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疾病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选择53直支气管以上气道疾病患者行高档螺旋CT扫描,将容积扫描数据预处理后传至计算机工作站,分别用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B),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强度投影(MIP),最小强度投影(Min IP),多平面重构(MPR)进行重建,分析影像学表现,4例与手术标本进行对照。结果 在轴位图像基础上,气管肿瘤在MPR、CT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32个病灶)行16层螺旋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治疗中,利用多层CT软件功能,对病灶处进行二维多层面和三维重组,观察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治疗后1月或半年后再行CT扫描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显示明确,特别是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更能清晰观察针尖所处的位置,病灶毁损较为完全.治疗后即行CT扫描,32个病灶周边都有渗出;有25个病灶密度减低;7个病灶密度变化不大.有18个病灶内部呈单个或多个小气泡影.1月或半年后CT复查显示,有2个病灶完全消失,25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个无变化,3个增大.8例有肺部症状及体征者治疗后消失或减轻好转.结论:射频毁损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有确切疗效,16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准确引导治疗针进入目的位置,特别是对靠近心脏主动脉等重要器官的病灶射频毁损治疗比普通CT定位更精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关节骨折的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Aura螺旋CT对31例患者的损伤关节进行容积扫描,所得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做三维重建处理,显示立体图像,并与X线平片及CT平扫比较。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逼真地显示关节骨折的情况,与临床实际相符,确诊率96.8%,明显高于X线平片(67.7%)及CT平扫(87.1%)。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关节骨折的细节,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8.
肺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三维重组对诊断与评价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血管和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肺癌同时行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三维重组和DsA检查,并对16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血管三维重组和DSA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例肺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11支支气管动脉,其中图像质量优5支、良好6支;DSA显示10支支气管动脉.10例肺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肿瘤供血支气管动脉起源、形态及分支状况与DSA一致.10例肺癌16层螺旋CT血管VR彩色成像与DSA显示肿瘤染色及肿瘤内血供状况一致率为90%.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克服DSA一次检查不能显示其全部供血血管的缺点;对诊断和评价肺癌供血血管和血供状况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HRCT扫描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的价值。方法:收集直径小于3cm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48例,其中周围型肺癌28例,单发转移瘤5例,肺炎性假瘤5例,结核瘤4例,肺血管瘤2例,支气管肺腺瘤2例、肺错构瘤2例。48例患者均先行常规胸部CT扫描,然后对兴趣区行HRCT扫描,然后行胸部动态增强扫描,并测量其CT值增强幅度。结果:HRCT扫描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正确率为90%,HRCT扫描可以更好显示病灶边缘特征及内部结构,动态增强扫描可见肺内恶性结节大多均匀增强,且增强CT值大于20HU,平均增强CT值为35HU。良性结节多周边增强,且增强CT值小于10HU。结论:根据SPNs的HRCT基本形态特征,并结合MS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有助于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 CT 对早期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具有完整多排螺旋 CT 检查资料的43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对该疾病影像学特点(分叶征、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本组43例病变均为直径≤20 mm 的孤立性结节,均行胸部多排螺旋 CT 扫描、横断面高分辨 CT(HRCT)扫描、动态 CT 增强扫描及胸部容积多平面重建(MPR),所有患者病变至少具有该疾病影像学特点中的2-3个征象,可作为该病影像及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结论多排螺旋 CT 对周围型小肺癌能够准确定位,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