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历资料患儿女,2岁6个月。因"发热、咳嗽10d"于2010-07-31入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患儿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体温最高达39.8℃。热前无畏寒,发热不伴寒颤,咳嗽不剧烈,无咳痰。当地卫生院给予输注头孢菌素类(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4d,体温仍在39.0℃左右,转至当地县医院行X线胸片检查示右肺中叶实变,先后予以输注青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吡肟、炎琥宁5d,每天仍发热,体温持续在39.0℃左右,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2.
正患儿女,12岁,主因"发热12 d,咳嗽、胸痛6d"收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无咳嗽、咽痛、无胸闷、气促,不伴寒战、抽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肿痛及皮疹,在当地诊所就诊,予口服百服宁退热,头孢拉定口服3 d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仍持续发热,热峰同前,约3次/d;入院前6 d,患儿体温无下降趋势,开始出现少许干咳,并伴有右侧胸痛症状,呼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4岁,主因“出皮疹伴进行性运动障碍1.5个月,发热1d”,于2006-07-05收入我院儿科病房。患儿1.5个月前四肢、躯干部皮肤分批出现红色丘疹,不伴发热、咳嗽、腹痛和腹泻,此后患儿逐渐出现嗜睡,四肢无力,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肌电图:神经源性损伤。血肌酶正常,诊断为“脊肌萎缩症”,1周前患儿四肢无力症状加重,并抽搐1次,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发直、四肢发软,持续约1min自行缓解,不伴发热。3d前患儿出现小便失禁,1d前患儿出现发热,体温最高为39.2℃,呕吐,非喷射状,2~3次/日,不伴咳嗽、流涕,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格检查:T39.2℃,R20/min,…  相似文献   

4.
尿闭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1个月.因"腹泻发热、伴少尿3 d"收入院.患儿6 d来出现水样便,每日10余次,同时发热,体温最高39℃,无咳嗽咳痰,无抽搐.近日伴尿量明显减少.病前无其他疾病史,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儿,人工喂养,胃纳好.患儿无特殊个人史、家族史与生长发育史.  相似文献   

5.
尿闭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1个月.因"腹泻发热、伴少尿3 d"收入院.患儿6 d来出现水样便,每日10余次,同时发热,体温最高39℃,无咳嗽咳痰,无抽搐.近日伴尿量明显减少.病前无其他疾病史,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儿,人工喂养,胃纳好.患儿无特殊个人史、家族史与生长发育史.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儿,女,13岁,因发热10 d,咳嗽8 d,加重伴喘3 d就诊。入院前10 d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入院前8d出现少量干咳,无咳痰及其他不适。入院前7 d患儿体温逐渐上升,最高达39.5℃,无畏寒、寒战,无惊厥,无皮疹;咳嗽逐渐加重为阵咳,无咳痰,夜间为著,无明显气促、喘息。患儿曾于入院前7 d,即发热第4天就诊予双黄连及先锋霉素静脉点滴治疗4 d,效果不佳;入院前3 d即发热第8天,出现呼吸困难,行胸部CT示右胸腔积液,予静脉点滴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喜炎平等,但仍有低热,且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入院前1 d复查胸部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较PICU  相似文献   

7.
病例摘要 患儿女,3个月,因"间断咳嗽、憋气2个月"收治.2个多月前无诱因患儿出现憋气、咳嗽,于当地诊断为"肺炎",住院治疗,静点"头孢类"抗生素5天,症状好转出院.其后患儿反复出现憋气、咳嗽,当地医院均按"肺炎治疗".入院前3天,上述表现加重,并出现口周绀,恶心,伴发热半天,体温最高38.7℃,无呛、吐奶及咯血.病程中,患儿精神可,纳少,二便正常.  相似文献   

8.
<正>病例资料患儿,女,11岁,因"间断发热伴皮疹20天,腹痛伴血便3天"入院。入院前20天患儿无明确诱因出现左侧踝关节及足背部皮肤发红伴瘙痒,搔抓后出现局部红肿,不伴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随后患儿出现发热,每日1次,体温最高达38℃,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蚊虫叮咬感染",予以静点药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7天后,局部红肿消退出院;之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3岁,主因"咳嗽3d,加重伴喘憋、人工辅助通气1d"入当地医院.患儿入院前3d出现腹痛伴咳嗽,无发热,入院前1d病情加重,出现喘憋、发热,最高体温39.2℃,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静脉点滴阿莫西林氟氯西林钠抗感染、甲泼尼龙抗炎,雾化吸痰,止咳化痰药物及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保心肌治疗,病情无好转,且进一步加重出现心力衰竭,查X线胸片提示双下肺不张及炎性病变,心影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0个月,以"发热40余天,面色苍白30 d,咳嗽1 d"代诉入院.患儿入院前40余天出现发热,呈不规则发热,最高体温38.9℃,伴流涕、咳嗽,无皮疹及关节痛,外院按"上呼吸道感染"诊断,给予静脉滴注"头孢羟氨苄"7 d,咳嗽、流涕消失,但体温仍反复退而复升.  相似文献   

11.
黄疸 肝脾大     
1病历摘要患儿男,10月龄。因间断发热10d,发现皮肤黄染9d,精神差4d于2010-05-15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6℃,伴流涕、阵发性咳嗽,喉中有痰音。9d前体温升高至38.8℃,于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皮肤黄染,随后收入院检查。血生化:丙氨酸转氨酶(ALT)318U/L,天冬氨酸转移酶(AST)  相似文献   

12.
正病例资料1病情简介患儿,男,9岁,以"发热伴双颊肿痛14 d,加重4 d"入院。患儿于入院14 d前出现发热,伴双颊部肿痛,局部皮肤无发红,尚可忍受,4 d前症状加重,伴局部皮肤发红,热峰升高,体温最高升至39.3℃,每日热峰2~3次,伴畏冷、寒战,无咳嗽、咳痰,无咽痛,无腹痛、腹泻,无皮疹,遂转诊我院。既往史:患儿出生后6个月时因"反复发热、皮疹、躯干及左髂骨处皮下肿物"就诊外院,行左髂骨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儿,男,11岁10个月。主因发热3个月,腹痛伴咳痰1个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个月在食用油炸溪蟹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每日有1~3次体温高峰,发热时眼睑、手背及外生殖器皮肤可见粟粒大小白色丘疹,伴痒感,热退疹退,5天后发热时未再出皮疹,不伴腹痛、咳嗽、咳痰。多次就诊于当地诊所,予双黄连等抗病毒治疗,仍持续发热,故于入院前2个月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4.3~32.6×109/L,血红蛋白124~134g/L,血小板281~410×109/L,血涂片嗜酸粒细胞占67%,未见原始细胞:骨髓常规示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增生明显,嗜酸粒细胞增生显著…  相似文献   

14.
白色念珠菌脑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1岁,主因“低热伴头疼2个月余”于2003-11-05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个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2~37.5℃,多于傍晚出现,伴有前额部针刺样疼痛,热退后头疼可忍受,精神可,不伴盗汗、咳嗽、关节肿痛、呕吐、腹泻、尿频、尿痛等症状。予菌必治、清开灵及中药治疗20余天,病情加重,体温高峰上升至38.2℃,头疼转为持续性,不能上学。于入院前1个月余在外院查血常规、血沉、胸片、头颅MR均无异常,但未进行脑脊液检查。于入院前20d服利福平(0.25/d,共15d),泼尼松(10mg/d共5d,5mg/d共3d),患儿体温高峰逐渐升高至39℃以上,头疼较前加剧,为…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20 d 入院.20 d前患儿发热,体温最高39.4℃,无咳嗽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尿量正常,在当地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伴皮肤发花.血常规:WBC 21.7×109/L,N0.783,L 0.205.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双肾结石,右肾积水".患儿入院前2 d精神差,时有呕吐,小便时有哭闹.自生后服用"三鹿奶粉"近半年.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4岁,主因“间断发热20余天”以“发热待查”于2012年2月第1次入住我院。患儿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无寒战,无抽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呕吐,无皮疹及出血点,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感冒药(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1周后,症状未缓解,患儿仍间断发热,遂在当地县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具体不详)10余天,患儿仍有问断发热,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无类似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平素无特殊不良饮食,无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7.
患儿,女,11个月,因发热20 d 入院.20 d前患儿发热,体温最高39.4℃,无咳嗽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尿量正常,在当地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伴皮肤发花.血常规:WBC 21.7×109/L,N0.783,L 0.205.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双肾结石,右肾积水".患儿入院前2 d精神差,时有呕吐,小便时有哭闹.自生后服用"三鹿奶粉"近半年.  相似文献   

18.
患儿,男,6岁4个月。因“间断发热20d余,咳嗽2d”于2013年3月9日入院。入院前20d余无明显诱因天始出现间断发热,热型不定,初为低热,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1岁7个月,以"间断发热20 d,口唇青紫1d"收入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伴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给予抗生素治疗6 d无效.病程第11天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提示双侧冠状动脉增宽,诊断川崎病.给予丙种球蛋白2 g/(kg·d),连用3 d,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60 mg/(kg·d) 连用8 d,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但维持6d再次发热.入院前1d出现口唇青紫,心电监护提示心率35次/min,心肌酶:CK-MB 14.5 U/L,cTnI 878.7 μg/L,cTnT 0.806 ng/L.心电图:Ⅲ°房室传导阻滞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13岁,因咽痛、发热4 d,四肢无力2 d,加重伴血尿1 d来诊。4 d前咽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9℃,2 d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继而出现双上肢无力,咳嗽,咳痰,1 d前病情加重,语声低微伴排尿困难,当地导尿排出约300 mL酱油色尿后至今无尿,来我院。否认药物及毒物中毒史。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