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72例双胎妊娠分娩产妇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庆云 《中国医院统计》2007,14(1):51-52,55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方法 对1996-2005年10年中372例双胎妊娠与同期单胎妊娠2411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占1.52%,双胎妊娠产妇的早产、胎儿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于单胎妊娠;围产儿并发症中新生儿死亡、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高于单胎妊娠的围产儿;第2胎围产儿病死率高;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手术率高。结论 加强双胎围产期监护,掌握好两胎儿分娩间隔时间,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降低母体并发症及双胎围产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状况,为双胎妊娠孕妇甲状腺功能状况的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双胎妊娠孕妇及120例单胎妊娠孕妇。收集两组孕妇孕期各项检查信息,观察分析两组甲状腺功能状况,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双胎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单胎组(P<0.05)。两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甲状腺毒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单胎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8~27周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单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孕周孕妇的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胎组除8~13周孕妇的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明显高于单胎组(P<0.05)外,其余各组与单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孕周产妇的FT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胎膜早破、流产、早产及孕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胎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的甲状腺功能会出现异常,TSH水平明显低于单胎妊娠,甲状腺异常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加强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检测和积极预防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多胎妊娠过三关文/韩同多胎妊娠,即指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以双胞胎多见,三胎、四胎少见。近年来,由于医学家采用了人工妊娠新技术,以服用促性腺激素来诱发妇女排卵(治疗不孕症),多胎妊娠发生率自然“水涨船高”。要使多胎胎儿顺利诞生,一定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胎儿时称双胎妊娠,我国统计双胎与单胎之比为1:66~104。双胎妊娠时,孕妇并发症增高,属高危妊娠,应倍加重视。那么,双胎妊娠常见并发症有哪些.怎样防治呢?  相似文献   

5.
患者26岁。婚后2年受孕2次,第1胎妊娠49天,第2胎妊娠70天均原因不明自然流产。两次妊娠过程中,无感染、服药史、夫妻不嗜烟酒,未接触过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有害物质。夫妻非近亲结婚。其父亲家系中无类似情况发生。其外祖母、母亲及姐姐均于第1胎流产(见家系图)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二代测序无创产前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方法 (NIPT)在辅助生殖单胎组和自然妊娠单胎组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多中心联合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且获得筛查结果的单胎孕妇15 438例,其中自然妊娠单胎孕妇10 397例,辅助生殖单胎孕妇5 041例,对两组中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进行卡方检验,并对两组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初步比较分析。结果辅助生殖单胎组的21-三体综合征阳性预测值为82.86%,自然妊娠单胎组为9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辅助生殖单胎组的18-三体综合征阳性预测值为60.00%,自然妊娠单胎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辅助生殖单胎组的13-三体综合征阳性预测值为75.00%,自然妊娠单胎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自然妊娠单胎组因发生1例21-三体综合征假阴性,其灵敏度为低于辅助生殖单胎组(98.36%vs.100.00%),两组的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灵敏度为100.00%。自然妊娠单胎组和辅助生殖单胎组的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特异度均高于99.80%。结论针对21-三体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尽管辅助生殖单胎组显著低于自然妊娠单胎组,辅助生殖单胎组21-三体综合征阳性预测值(82.86%)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建议NIPT适用于辅助生殖单胎,临床咨询时需结合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尤其是近年来双胎及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双胎妊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需引起广大产科医师的重视。本文收集统计我院最近2年住院分娩产妇,将其中的双胎妊娠分娩产妇与同期随机抽取的单胎产妇进行比较,作回顾性分析研究,旨在对其高危因素加强认识,加强管理和处理,以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围产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万晓华  文江平  宋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50-5751
目的:探讨孕中期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AFP、β-hCG和uE3水平,研究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血清学指标对双胎妊娠孕妇的意义,为双胎妊娠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提供重要参数。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1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经产后随访证实为正常胎儿的7 647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和40例正常双胎妊娠孕妇。对两组人群的AFP、β-hCG和uE3指标进行对比,采用对数正态性检验及统计学参数分析。结果:单胎妊娠孕妇组血清AFP、β-hCG和uE3的中位浓度均分别明显低于双胎妊娠孕妇组,两组各指标MoM值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且两两相关。结论: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孕中期AFP、β-hCG和uE3水平有明显差异,建立中国人双胎妊娠风险评价参数的数据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蕴颖  赵静  张平  韩晓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343-4344
目的:考察体型瘦小女性经辅助生殖获双胎妊娠后行减胎术是否改善其妊娠结局.方法:根据实施减胎术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妇女妊娠结局及娩出新生儿的体重.结果:减胎手术降低了流产率,减胎组为8.3%,未减胎组为38.5%;提高了妊娠孕周,减胎组为(38.5±1.6)周,未减胎组为(32.8±0.9)周;改善了新生儿体重,减胎组为(2.5±0.5) kg,未减胎组(1.7±0.3)μg.结论:对体型瘦小的双胎妊娠女性,实施减胎术安全可靠,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55-1456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双胎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 000例孕产妇,所有孕产妇均于妊娠11~13+6周给予超声检查,以产后绒毛膜性鉴别检查为对照,分析超声检查对单绒毛膜双胎的鉴别诊断结果。结果产后绒毛膜性鉴别检查显示,双胎妊娠84例(8.40%),其中双绒毛膜双胎妊娠52例(5.20%),单绒毛膜双胎妊娠32例(3.20%);产前超声检查显示,双胎妊娠87例(8.70%),其中双绒毛膜双胎妊娠52例(5.20%),单绒毛膜双胎妊娠35例(3.50%);双绒毛膜双胎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4.23%、99.68%、96.40%,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3.75%、99.89%、94.50%,两种方法诊断单、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单绒毛膜和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有利于指导医师及时于孕期对孕产妇作出相应的处理,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助孕妊娠和自然妊娠孕妇发生早产的主要因素及早产儿出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行ART助孕妊娠的早产孕妇223例和同期分娩的自然受孕早产孕妇5 6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ART妊娠早产孕妇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以及早产儿体重、Apgar评分、近期出生结局等情况。结果 ART早产孕妇中高龄产妇比例(单胎妊娠者39.8%,双胎妊娠者26.2%)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孕妇(单胎妊娠者14.8%,双胎妊娠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早产者中双胎比例(58.3%)明显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9.55%),胎膜早破、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早产孕妇主要妊娠期并发症。ART早产组与自然妊娠早产组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分别为单胎妊娠者64.5%,双胎妊娠者68.1%和单胎妊娠者57.1%,双胎妊娠者73.1%)、出生结局(以平安为主,分别为单胎妊娠者97.8%,双胎妊娠者95.4%和单胎妊娠者93.6%,双胎妊娠者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均以剖宫产为主要分娩方式,其中ART早产者的剖宫产率(单胎妊娠者79.6%,双胎妊娠者94.6%)高于自然妊娠早产者(单胎妊娠者55.0%,双胎妊娠者79.7%),以双胎的剖宫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臀位以及低出生体重是早产儿不良出生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及早产儿出生结局与妊娠方式无关,与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2.
减胎:子宫内的“计划生育”如果人们知道多胎妊娠时母、胎(婴)儿要历经多少生命攸关的风险,人们则有可能会望而却步了,多胎妊娠是一次妊娠孕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以双胎最常见。据著名的“西林”氏多胎公式推算,每89次妊娠有一次双胎,每89次双胎有一次三...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3胎妊娠有无行减胎术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3胎妊娠行减胎术患者与未行减胎术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育技术后获3胎妊娠的20例患者,按有无行减胎术分组,未减胎组5例,减胎(减为双胎妊娠)组15例。15例减胎术根据胚芽大小采用经阴道B超引导下的微创减胎术,包括抽吸胚芽、抽吸加机械破坏和注射氯化钾3种方法。比较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分娩时平均孕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和<2 500 g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比例。结果:两组流产率无差异,减胎组无术后1个月内近期流产病例;未减胎组和减胎组的早产率分别为100%和30.8%,差异显著(P<0.05),相对危险度为3.25;未减胎组和减胎组分娩时的平均孕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1.8±1.5)周和(36.9±1.6)周、(1 720±194)g和(2 584±428)g,差异显著(P=0.000);<2 500 g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比例未减胎组比减胎组明显增加(P=0.000)。结论: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3胎妊娠的患者行减胎术减为双胎可以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早期妊娠胚胎减灭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经腹选择性减胎术的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999年12月~201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妊娠中期因多胎或1胎畸形行减胎术的患者35例,分析中期减胎方法、减胎手术并发症、平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并比较减胎后保留单胎或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孕周。结果:35例妊娠中期减胎患者均无术后出血、羊水溢漏、术后早期流产、凝血障碍;术后晚期流产3例(占8.57%),平均分娩孕周为(34.62±4.05)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31±0.64)kg。妊娠中期减灭1胎和减灭2胎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保留单胎组平均分娩孕周(36.44±2.83)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63±0.57)kg;保留双胎组平均分娩孕周(34.13±2.77)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1.96±0.53)kg,两组患者相比,平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中期减胎术可作为避免多胎妊娠、异常胎儿出生的安全、简便、有效方法;保留单胎者妊娠结局优于保留双胎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次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水平变化情况及与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该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80例,按妊娠结局分为双胎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单胎停育组、异位妊娠组和生化妊娠组。对比各组患者胚胎移植后14天血β-h CG浓度(β-h CG)、胚胎移植后16天血β-h CG浓度(β-h CG)和两者比值(β-h CG)16天∶14天。判断β-h CG16天∶14天对于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β-h CG 14天及β-h CG 16天均为双胎妊娠组>单胎妊娠组>单胎停育组>异位妊娠组>生化妊娠组,P<0.01;生化妊娠组的β-h CG 16天∶14天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正常妊娠组(双胎妊娠组和单胎妊娠组)的β-h CG16天∶14天显著高于异常妊娠组,P<0.01;单胎停育组和异位妊娠组、双胎妊娠组和单胎妊娠组之间的β-h CG 16天∶14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β-h CG 16天∶14天对于正常妊娠和异常妊娠、多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单胎停育和单胎妊娠的界值分别为2.14、2.47和1.95,其AUC分别为0.869、0.512和0.948。结论:胚胎移植后的β-h CG 14天、β-h CG16天结合β-h CG16天:14天对于正常妊娠和异常妊娠、单胎停育和单胎妊娠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月~2008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单胎妊娠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①单胎组和双胎组总剖宫产率为63.7%,双胎妊娠剖宫产率高于单胎妊娠。②<33孕周的双胎妊娠,其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之间新生儿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而≥33孕周的双胎妊娠,经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率高于经剖宫产分娩者。③双胎妊娠第一胎非头位者,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率高于经剖宫产分娩者。④孕周越小,新生儿死亡率越高。结论:双胎妊娠产后并发症多,孕期应积极治疗,分娩时机应结合产妇和胎儿情况综合考虑;分娩方式应以胎方位、胎儿大小、孕周等综合因素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巨大肌瘤病结节向心性生长妇女妊娠管理策略,对32例巨大肌瘤病结节向心性生长(多发性肌瘤14例,单个肌瘤病结节18例)妇女的妊娠(妊娠6~11周)经过进行研究。超声检查盆腔器官:子宫大小,肌瘤病结节位置、大小、数量及结构,胎卵(fetal ovum)位置与肌瘤病结节的关系,子宫肌层紧张度及应激性。根据胎卵在宫腔所处的部位与使宫腔变形的最大肌瘤病结节位置关系分成两组:1组23例胎卵位于宫腔上部,其位置比肌瘤病结节高。2组9例胎卵位于官腔下部,其位置比肌瘤病结节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天津市双胎妊娠孕母的甲状腺功能现状,探讨与单胎妊娠孕母甲状腺功能的异同。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天津市建立孕期健康管理档案、有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查结果的孕妇,共19979人(其中双胎妊娠317人),回顾性收集其孕期检查信息,分析比较双胎妊娠孕妇血清TSH和FT4水平等方面与单胎妊娠孕妇的异同。结果双胎妊娠的血清TSH水平(中位数1.05mIU/L)较单胎孕母(中位数1.35mIU/L)更低(P0.01);双胎孕母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23.66%)较单胎孕母(16.61%)更高,主要是甲状腺毒症患病率明显增加(P0.01)。双胎妊娠的血清TSH水平随孕周的变化趋势与单胎妊娠相类似,但在孕8~20周时水平更低(均P0.05),孕28周之后水平可能更高。双胎妊娠血清FT4水平在8≤孕周13时显著高于单胎妊娠(P0.05),其余孕周与单胎妊娠无明显差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胎妊娠发生甲状腺毒症的风险是单胎妊娠的4.082倍(95%CI=2.936~5.675)。结论双胎妊娠孕母的血清TSH水平更低,甲状腺异常(尤其甲状腺毒症)较单胎妊娠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双胎妊娠发生率相应增加,曾有报道计算多胎妊发生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风险。关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是多胎妊娠妇女产前咨询的基本内容。有人认为染色体正常的双胎妊娠中期母血清标志物水平大约是单胎妊娠的两倍,由此推测可以通过单胎妊娠染色体异常风险预测值推断双胎妊娠的结果,但是人们对于通过单纯数学变换来推测蚁胎妊娠结果表示怀疑。目前,通过测定胎儿颈部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助孕后单胎妊娠与早产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CBM、VIP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5月1日发表的关于评价ART助孕后单胎妊娠早产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文献,由两名独立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和资料的提取、偏移评估。使用Stata SE 1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2篇队列研究,英文文献10篇,涵盖10个国家和地区;ART助孕和自然受孕的单胎妊娠孕妇例数分别是21 060和671 6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ART助孕后单胎妊娠早产发生风险高于自然受孕单胎妊娠[RR=1.56,95%CI(1.27-1.91),P<0.001]。按ART类型、效应指标、地区、ART样本量、发表时间等行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ART助孕可增加单胎妊娠早产风险。结论 ART助孕后单胎妊娠早产发生风险高于自然受孕单胎妊娠,ART助孕后的妊娠孕妇应积极做好产前保健工作以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