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麦角林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宏华 《四川医学》2009,30(9):1395-1396
目的对比观察尼麦角林与吡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9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和吡拉西坦组,每组各49例,对比观察两组的MMSE、WMS、CGI、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WMS评分均明显升高,SI、ADL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尼麦角林组治疗后MMSE、WMS、SLADL评分均优于吡拉西坦组治疗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麦角林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吡拉西坦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吡拉西坦与尼麦角林均能有效治疗VD,且尼麦角林的疗效要优于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2.
叶刚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357-358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疗效。方法将老年期痴呆患者81例按随机单盲法分成对照组41例,尼麦角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尼麦角林治疗。两组都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以及降压降糖等基本治疗。两组用药12周前后均进行认知障碍程度检查和痴呆度评分。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症状改善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用药后MMsE评分从用药前的(17.75±3.52)提高到(21.82±4.13),P〈0.01:对照组从(17.84±3.69)升高到(20.14±4.26),P〈0.05。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后ADL评分从用药前的(43.88±13.15)降低到(40.18±14.03),P〈0.01;对照组从用药前(44.03±14.61)降低到(41.54±14.17),P〈0.05。治疗组的改善效果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麦角林能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袁萧  段敏敏 《中外医疗》2010,29(27):111-111
目的探讨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尼膜同片30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双益平片0.2mg/次,2次/d,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MMSE、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MMSE、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MMSE、ADL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2组间治疗后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膜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优于双益平,MMSE、ADL评分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片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期血管痴呆患者86例按随机摸球法均分成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治疗及控制;联合用药组患者给予加用银杏叶片与尼麦角林片,对照组患者仅加用尼麦角林片。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为评价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认知障碍和痴呆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6个月ADL评分和MMSE评分均较用药前有所改善,差异显著(P<0.01)。对联合用药组患者的ADL评分从(53.33±6.79)下降至(42.34±5.22),MMSE评分从(17.34±4.28)升高至(24.61±5.57),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从(53.27±7.14)下降至(47.28±5.31),MMSE评分从(17.27±4.36)升高至(21.79±5.45),差异明显(P<0.05)。结论:银杏片联合尼麦角林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效果好于单用尼麦角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尼麦角林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6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以艾地苯醌治疗,观察组予以尼麦角林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观察比较2组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麦角林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痴呆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2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尼莫地平与奥拉西坦胶囊联用,比较2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88.5%,对照组75.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可明显改变患者智力状态,控制和减轻痴呆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尼麦角林片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12月150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实验组予尼麦角林片口服,对照组予银杏叶片口服,疗后按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MSE)评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片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较好,未出现不良反应,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VD患者,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2组患者均给予血管性痴呆的常规处理,并且结合患者的血压血糖情况给予相应的控制血糖及血压治疗。并且两组均接受尼麦角林治疗,试验组同时加用 HBO治疗。治疗前、治疗后第8、16周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评判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试验组MMSE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6周,试验组 MMSE和ADL 评分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失访以及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 HBO治疗有益于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确诊的血管性痴呆8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丹参20ml加入0.9%NS 250ml中静滴,脑复康50ml静滴,1次/d,14d为1个疗程,共2疗程;高压氧组40例,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12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认知障碍和痴呆程度评分,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为症状改善评价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高压氧组MMSE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DL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组(89.7%)优于对照组(47.1%)。结论高压氧对血管性痴呆有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莫同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及尼莫同片口服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及日常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自拟醒脑增记方对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痴呆发病在脑血管病发病后3个月以上,且发病持续3个月的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醒脑增记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分、痴呆行为量表(BBS)评分、肾虚髓减证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MMSE量表评分、BBS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MMSE量表评分、BB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增记方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疗效满意,是治疗本病证理想的方剂。  相似文献   

12.
蒙云  陆少波 《西部医学》2011,23(3):481-482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钠片合用银杏叶片对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VD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片合用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前后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片合用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57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4.0g+O.9%NaCL溶液250mL,静滴,1次/d,银杏叶片1片/次,3次/d;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1片/次,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1HSS)。③结果两组治疗前后MMSE、BI、NIH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有效。  相似文献   

14.
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时进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前后两组的MMSE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片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银杏达莫30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15d为1个疗程,应用3个疗程),同时服用脑复康片0.2g,每次2片,每日3次。对照组40例,服用脑复康片,每次2片,每133次,两组总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及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定(中文版)评分。结果治疗组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SF-36评分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MMSE、HDS,SF-36评分提高(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复康片治疗组明显优于脑复康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3周。尼莫地平片40mg/次口服,3次/d,连用3周。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MSE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国产麦角溴烟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咏梅  王彩莲 《铁道医学》2000,28(6):389-391
目的 观察麦角溴烟酯(脑舒)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对4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取30例为治疗组,1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予麦角溴烟酯10mg,每日口服3次;对照组予尼麦角林(脑通)10mg。每日口服3次,疗程2个月。结果 麦角溴烟酯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症状及血管性痴呆指数(CCI),可降低血液汉变学指标。无不良反应。结论 麦角溴烟酯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高、安全性好的药物,疗效与尼麦角林相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3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神经节苷脂静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体化行为干预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76例V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并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对研究组增加个体化行为干预。实施3月和6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实施干预3月后,MMSE评分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DL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干预6月后,ADL评分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行为干预能有利于VD患者ADL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纳络酮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改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血管性痴呆后对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7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5周分别进行MMSE和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MBI评分比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MMSE评分对照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显著提高(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周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络酮治疗血管性痴呆可显著提高MMSE评分,改善认知功能,作用快,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