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医院使用中消毒液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化学消毒法在临床消毒灭菌工作中,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基层医疗单位对消毒液使用和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对部分乡镇医院和卫生所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了调查和检测。发现了不少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年医院消毒工作和消毒质量。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对全院空气、物体表面、手卫生、使用中消毒液、软式内镜、透析液及医疗污水样品进行抽检,对物体表面、手卫生、软式内镜作致病菌的鉴别。结果共采样8498份,该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98.49%。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87%,软式内镜消毒合格率94.18%,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7.20%。检出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该医院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卫生和软式内镜等消毒质量亟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医院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和手的消毒质量,使用中消毒液的污染程度,压力蒸汽灭菌器效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我院坚持规范化消毒质量监测,提高了院内消毒灭菌效果,对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对本院2002年至2003年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解不同规模医疗单位消毒现状,减少医院感染发病率,于2001年4月对驻京两所医院、四所门诊部、六所卫生队(所)医疗单位消毒状况进行了检查。 消毒液细菌污染检测,以无菌操作方法,用9ml中和剂+1ml使用中消毒液,混匀后,中和作用10min,吸取1ml混悬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总结消毒工作经验,进一步完善卫生消毒工作,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和无菌物品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15358份,平均总合格率91.4%,2004~2008年合格率依次为88.2%、87.7%、91.4%、93.1%、93.5%,其中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消毒液97.7%,物体表面90.1%,医务人员手90.0%,室内空气87.0%。结论该医院卫生消毒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落实消毒制度改进消毒措施,为保证医疗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院内预防非典型肺炎空气消毒的做法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总结了医院预防非典型肺炎对医疗区和非医疗区空气消毒的做法和体会,包括人员、仪器、消毒液的安排配备,消毒重点范围的选取,消毒时机,消毒时注意事项及在消毒时病人、物品的防护方法等,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医院消毒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的发生。为贯彻《消毒管理办法》,严格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工作,控制医源性疾病的传播,于2000~2002年对唐山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1方法1.1调查范围此次调查对象系为唐山市各级医疗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检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医疗用品、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等的质量控制情况。1.2采样和检测方法空气采样用平板暴露法;手术台、产床等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采样用浸有采样液棉拭涂抹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压力蒸汽灭菌器,用生物指示剂放于标准包内进…  相似文献   

8.
在医院感染的诸多问题中,消毒液的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消毒液的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消毒剂是医院中应用最广的消毒武器,如果使用中消毒液本身受到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不但降低消毒质量,而且影响消毒的效果。因此,配制消毒液的质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地震灾后临时过渡性板房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给制定《灾后过渡性医院手术部的设计与感染管理方案》提供依据,加大医院感染控制力度。方法对全市内21家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灭菌灯、一次性医疗用品、污水等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共采样1152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8.87%,室内空气合格率为60.87%,物体表面为99.64%,使用中消毒液为99.50%,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一次性医疗用品、医院污水均全部合格。结论什邡市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整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少数医疗卫生单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需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二级及以上级别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辖区内相关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灭菌医疗用品、使用中消毒液、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均为100%,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99.8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9.35%,空气合格率为88.89%。结论辖区内二级及其以上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较好,室内空气消毒有待加强,还应加强医院消毒监督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8年来消毒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医院每月一次对各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紫外线灯等自行抽样监测1次。结果8年来医院共采样监测6448份,合格6159份,合格率为95.52%,2000~2007年合格率依次为91.62%、94.08%、95.16%、96.63%、95.88%、96.07%、96.75%和96.47%,合格率逐年上升,其中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无菌医疗用品、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均达100%。结论加强医务人员消毒知识的培训,加强医院消毒质量监控与管理,落实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综合性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医疗单位按拟定的管理模式加强消毒工作。监测表明,90%医院基本能执行管理要求。开展上述管理模式的医院,医院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13.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为了解我市医疗单位消毒质量的灭菌状况把医疗单位感染管理落实到实处,我们于二零零四年对全市十四所医疗单位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掌握楚雄州级医疗单位的消毒质量情况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对楚雄州级医疗单位常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 ,对 5所医院监测总合格率为 93.80 % ,4年合格率依次为 95 .0 0 %、92 .31%、89.2 9%、96 .36 %。各监测对象合格率分别为 :空气 77.4 2 %、医护人员手为 96 .5 5 %、物体表面为 10 0 %、使用中消毒液为 10 0 %。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主要选择市直医疗机构,对其诊疗中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口腔科)、内窥镜、使用中消毒液进行抽样监测。结果 2011年共采样253份,合格234份,平均总合格率92.49%;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口腔科)、内窥镜和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依次为93.75%、98.25%、100%、80%、85.71%和93.33%。结论唐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高,但消毒医疗用品合格率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东省1所市、区级医院ICU的消毒状况。方法 自设调查表,对11所医院的ICU病房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空气消毒方式,物品消毒方式,患者防护措施,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方式。结果 空气消毒方式分别为:单纯采用紫外线照射者2所、空气消毒机加紫外线者4所、层流加紫外线者4所、优洁喷雾者1所。对于听诊器和监护仪等物品的消毒:用含氯消毒液和乙醇者10所,使用清水者1所。对于患者的防护措施,单纯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的医院,在患者出院后对病床作终末消毒;用其他方式空气消毒的医院不再另外采取防护措施。医护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方式多样。结论 广东省11所医院ICU的消毒状况总体比较满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7.
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冲洗液选择及备用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氧气湿化瓶是医院抢救病人常用医疗用品,但其消毒问题常被忽视。《消毒技术规范》专门对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作了规定,在操作中发现消毒后冲洗液使用不当可引起二次污染。为此,我们就氧气湿化瓶消毒后冲洗液的选择及备用时间进行了观察,为降低湿化瓶污染提供依据。1方法1.1消毒液准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84消毒剂作为湿化瓶消毒剂。检测其污染时,取该消毒液1.0ml,加入到9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中混匀,中和作用后进行细菌检验。1.2消毒处理选择临床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60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首先用清水作清洁后,用备好的消毒液浸泡…  相似文献   

18.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为了预防交叉感染,要求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1].医院使用的止血带均是乳胶软管,且浸泡消毒容器较为简易,止血带的浸泡消毒及晾干需要分多步进行,难以形成严格、规范的操作;同时,护理操作人员在使用中触及到消毒液,伤及皮肤;且有效的消毒液浓度得不到控制,影响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认真搞好消毒与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当前消毒与灭菌工作仍然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对 16所医院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液 (器械浸泡液 )、高压灭菌器和医院污水进行了监测和检查 ,为今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预防院内感染对策提供理论依据。1 监测方法1 1 样本来源医院消毒监测选择在消毒后 ,操作前进行 ,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采集了各医院的手术室、分娩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供应室、妇科诊察室、换药室、处置室、病房…  相似文献   

20.
刘小明  石艳姣 《护理研究》2006,20(12):3146-3146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I临床依然主要使用玻璃汞柱式体温计给病人量体温,对体温计的消毒仍采用化学浸泡法,常用84消毒液、过氧乙酸、乙醇等。一般以两个简单的塑料盒盛放消毒、备用。在工作中我们要么徒手自消毒液中捞出体温计冲洗,消毒液对护士手的腐蚀与伤害无法避免;要么戴无菌手套取出冲洗,成本高、体温计易滑落摔碎,造成不必要的损耗及成本支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双缸套盒用于体温计消毒,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