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肾阴虚患者外周血 NK 细胞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64)~Cr 释放法检测了21例表现为肾阴虚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外周血 NK 细胞活性,结果表明患者的 Nk 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且血浆皮质醇浓度亦低下(P<0.01),但是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这些患者血清中存在能强烈抑制正常人 Nk 细胞活性的物质。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滋阴补肾治疗对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虚型糖尿病肾病(DN)与血清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活性的关系。方法:对87例DN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N患者血清ACE活性。结果:发现DN患者以肾虚为主,其中非肾虚组23例、肾气虚组26例、肾阴虚组20例、肾阳虚组18例。非肾虚组DN患者血清ACE活性最低,其他肾气虚组、肾阳虚组、肾阴虚组患者血清ACE活性依次增加。结论:这提示DNK患者血清ACE活性与肾虚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ACE活性可能是DN容易发生肾虚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运用红细胞 C_3b 受体花环试验和(125)~Ⅰ标记 BSA 的方法,对67例肾虚患者及43例健康人进行了检测。结果:肾气虚组(34例)、肾阴虚组(11例)、肾阳虚组(22例)及健康人红细胞花环率(%)分别为11.21±0.92,9.23±1.97、12.71±1.51及21.37±1.12;补体 CRA 活性(%)分别为55.35±5.71、52.05±8.87、47.89±4.36及98.71±1.39,肾虚各组与健康人比较 P 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肾虚患者存在免疫防御和免疫调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24hUAE)变化规律。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进行了中医辨证;利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痛肾病患者24hUAE。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肾虚为主,其中非肾虚组23例、肾气虚组26例、肾阴虚组20例、肾阳虚组18例;非肾虚组糖尿病肾病患者24hUAE最低,其他肾气虚组、肾阳虚组、肾阴虚组则依次增加。结论:24hUAE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虚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提示24hUAE可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血清T、LH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阴虚证、肾气虚证与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8例PCOS患者辨证分为3组:肾阴虚证组24例,肾气虚证组20例,非肾虚证组14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19例,检测各组患者T、LH水平,比较组间的差异。结果①T水平:肾阴虚证组>肾气虚证组>非肾虚证组>正常对照组;其中肾阴虚证组与其他三组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组两两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②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肾气虚证组>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肾气虚证组与肾阴虚证组、非肾虚证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肾阴虚证组和非肾虚证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水平增高与PCOS肾阴虚证有关;血清LH水平、LH/FSH比值增高与PCOS肾气虚证有关。  相似文献   

6.
刘占民  马建伟 《中医杂志》1998,39(8):473-475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43例慢性肾衰(CRF)患者和32例健康人血浆中内皮素(ET)、心钠素(ANP)水平,结果发现CRF患者血浆中ET、A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ET、ANP水平与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型血浆中ET、A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以阴阳两虚型升高最为明显。健肾冲剂治疗后,血浆ET、ANP及Cr、β—Mg均明显下降(P<0.01),尤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与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肾虚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选择88例肾虚证PM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气虚组37例,肾阴虚组29例,肾阳虚组22例,另设对照组30例,同步检测骨密度、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计算E2/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组较对照组和肾气虚组显著下降(P<0.01);PMO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Ward>Neck>Troch.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肾虚证型组T显著升高(P<0.01),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不同肾虚证型组E2、E2/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明①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Troch>Neck>Ward;②PMO患者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③骨密度和性激素水平反应了肾虚程度,即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加重.④骨密度测定值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作为PMO不同肾虚证型的客观评价指标,并为PMO患者不同肾虚证型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肾虚病人身上观察了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下降的变化,从而在细胞水平层面上,认识到肾虚的某些机理。 按全国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我们选择了48例肾虚患者。按辨证分为肾气虚11例,肾阳虚16例,肾阴虚21例。 从健康自愿献血者中随机选34名,作为健康对照  相似文献   

9.
肾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24h UAE)变化规律。方法:对8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利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24h UAE。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肾虚为主,其中非肾虚组23例、肾气虚组26例、肾阴虚组20例、肾阳虚组18例;非肾虚组糖尿病肾病患者24h UAE最低,其他肾气虚组、肾阳虚组、肾阴虚组则依次增加。结论:24h UAE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虚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提示24h UAE可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肾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24hUAE)变化规律.方法:对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进行了中医辨证;利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24h UAE.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肾虚为主,其中非肾虚组23例、肾气虚组26例、肾阴虚组20例、肾阳虚组18例;非肾虚组糖尿病肾病患者24hUAE最低,其他肾气虚组、肾阳虚组、肾阴虚组则依次增加.结论:24h UAE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虚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提示24h UAE可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