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高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检测速度和质量,防止漏检阳性标本。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初筛检测,快速检测胶体硒法复测。结果胶体硒法假阳性率低于ELISA法,特异性强。结论在检测HIV抗体标本时,可以采用ELISA法初筛检测,同时用快速检测胶体硒法进行复测,以提高HIV抗体检测的阳性率,防止漏检阳性标本。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杭州市HIV筛查实验室上送样本的检测结果,探讨HIV感染筛查假阳性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2016年杭州市HIV筛查实验室上送的HIV感染待确定样本采用胶体硒法和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复核、免疫印迹试验(WB)确证,分析不同送检机构和送检人群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 5 535份HIV感染待确定样本中,确证HIV抗体阳性3 777份,确证阳性率为68.24%;HIV抗体不确定238份,不确定率为4.30%;复核HIV抗体阴性1 442份,确证HIV抗体阴性78份,HIV抗体阴性率为27.4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筛查实验室上送样本确证阳性率最高,为89.72%;医疗机构为70.32%;采供血机构最低,为14.16%。医疗机构中,性病门诊就诊者(82.13%)确证阳性率较高,而孕产期检查者(31.90%)确证阳性率较低。结论不同送检机构、送检人群HIV感染待确定样本确证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玉林市HIV抗体初筛阳性孕产妇标本复核检测和确证试验的结果,为实施母婴阻断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对辖区各单位上送HIV初筛阳性孕产妇血清96份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核检测,任意一种方法复检阳性的血清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再将三种不同类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6份初筛阳性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进行复核检测阳性87份,阳性率为90.63%;用胶体硒法进行复核检测阳性为76份,阳性率为89.58%,两种复核试剂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WB法进行确证试验最终阳性为76份,阳性率为79.17%;确证试验中出现不确定结果时,条带gp160和p24出现频率最高。结论玉林市孕产妇HIV抗体初筛假阳性率较高;两种复核试剂结果均为阳性时,确证结果阳性率较高,两种复核试剂结果为一阳一阴时,确证结果为阴性或不确定,经追踪检测不确定标本均转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HIV抗体筛查(ELISA)阳性标本进行免疫印迹确证试验(WB),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初筛阳性血清用胶体硒和ELISA试验复检,任一复检试验阳性的血清再用WB试验确认。结果 236份初筛阳性血清经复检后,有228份为阳性。复检阳性样本经WB确认后,有163份为HIV-l抗体阳性,有24份不确定,41份为阴性。以WB结果为标准,ELISA、胶体硒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1.71%和86.70%。ELIS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43.36%;胶体硒法的敏感性为94.76%,特异性为66.22%。结论胶体硒和ELISA复检可排除大部分初筛假阳性,但两种复检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三种试验的不符情况仅出现在HIV抗体阴性和不确定组;确定HIV感染依赖于WB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5.
初筛抗-HIV1+2阳性而确认阴性标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2004年1月~2007年5月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中筛查试验假阳性结果的真实情况,更加合理地开展HIV抗体日常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及判断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对比分析HIV抗体筛查试验为阳性而免疫印迹试验(WB)为阴性的标本的结果以及相关资料。结果:46份筛查试验为阳性反应、WB确认试验为HIV抗体阴性的标本,占所有检测标本的1.45%,占筛查试验阳性标本的7.57%。46份标本中,胶体硒诊断试剂(PA)阳性的9份,占19.57%;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40份,占86.96%,S/CO值平均为2.09(1.253~5.056)。结论:日常检测必须遵从先筛查再确认的检测程序,筛查试验阳性的不能直接出HIV抗体阳性报告,应确认后再报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玉林市514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核检测和确证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HIV筛查阳性结果与确证阳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辖区各单位上送HIV初筛阳性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核检测,其中一种方法复检阳性的血清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试验.将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4份初筛阳性的血清ELISA法复核检测阳性505份,阳性率98.25%;用胶体硒法复核检测阳性503份,阳性率97.86%;两种复核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法确证试验阳性493份,阳性率95.91%.两种复核方法为一阳一阴的标本,确证试验结果均为不确定或阴性.不确定结果的带型以gp160和p24出现频率最高.来自采供血机构人群的初筛阳性标本的WB确证阳性率最低,为81.25%.结论 两种复核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确证试验为阳性率高,一阴一阳的样本多为确证试验不确定或阴性.结果为不确定时尽可能加做免疫功能细胞CD4和病毒载量检测作为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郑州市72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检测,分析对比复检及确证方法的优劣及符合情况,探讨目前HIV抗体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对郑州市属各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结构、血液中心等送检的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反应的样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检测,并对确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28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经过复检,有697份呈阳性反应,经WB法确证检测,621份为HIV-1抗体阳性;不确定68份;阴性8份。结论 ELISA法与胶体硒法的联合复检,可有效排除初筛假阳性标本,也可以减少单一方法的漏检,提高确证的阳性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在抗-HIV测定中的效果,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0例输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对血样HIV抗体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标法初次检测中的血样呈现阳性的有26例(阳性率1.30%),酶联免疫法初次检测中的血样呈现阳性的有15例(阳性率0.75%),在进行确诊实验后,金标法检测血样阳性为21例(阳性率1.05%),酶联免疫法检测的血样呈现阳性的有13例(阳性率0.65%)。最终在经免疫印迹法检测下,确诊血样为阳性的有12例(阳性率0.60%)。金标法的假阳性率为42.86%,酶联免疫法检测的假阳性率为7.69%。两种抗HIV检测结果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可以知道,金标法在血样抗HIV检测中与酶联免疫法相比,准确性更高,操作方便,有很强的可行性,可以在临床血液抗HIV检测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3种检测模式筛查血液抗-HIV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双抗原夹心法3种模式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的比较,探讨各检测模式的特点,选择适合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抗-HIV的检测模式.方法: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步法单试剂、二步法单试剂、(一步法 二步法)双试剂3种检测模式,平衡检测献血者标本52404份,初筛阳性标本送广东省艾滋病检测确证中心实验室进行确证.结果:检测52404份标本,一步法单试剂初筛阳性95例,确证阳性4例,假阳性率0.17%;二步法单试剂初筛阳性27例,确证阳性4例,假阳性率0.04%,双试剂联合检测初筛阳性115例,假阳性率0.21%;二步法单试剂的假阳性率明显低于一步法单试剂和双试剂(P<0.01),3种检测模式的特异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LISA双抗原夹心二步法单试剂的综合检测效果优于一步法单试剂和(一步法 二步法)双试剂;一步法不可避免地存在强阳性标本漏检的隐患,不再适合于检测HIV抗体的初筛试验,二步法更适合于HIV抗体的初筛试验和血液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试验阳性结果和确认试验结果。方法对初筛阳性血清用胶体硒和ELISA试验复检,任一复检试验阳性的血清再用Western blot(wB)试验确认。结果481份初筛阳性血清经复检392份阳性,复检阳性样本经WB确认374份HIv-1抗体阳性(其中3例合并HIV-2感染),不确定14份,阴性4份。以WB结果为标准,ELISA、胶体硒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68%和96.14%。ELISA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90%,胶体硒法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11%。结论胶体硒和ELISA复检可排除大部分初筛假阳性,但两种复检试验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三种试验的不符情况仅出现在HIV抗体阴性和不确定组;确定HIV感染依赖于WB确认试验。  相似文献   

11.
陈敏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65-1266
目的为了提高HIV抗体的检测质量和速度,防止阳性标本的漏检。方法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220份HIV抗体需复检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明胶凝集法(PA法)和胶体硒法同时进行复测,和江苏省CDC的确证试验结果比对。结果在检测的220份血清标本中,其中有116份血清标本的3项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4份血清标本的确证试验结果为:HIV-1抗阳性93份,不确定的6份阴性的5份。结论在检测HIV抗体时,可以根据需要,将ELISA、PA和胶体硒法结合使用,以提高HIV抗体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衢州市2014—2016年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的确证结果。方法对2014—2016年HIV抗体初筛阳性的529份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复检,复检阳性样本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证,对确证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529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样本,复检阳性422份,阳性率为79.77%。422份复检阳性样本中确证HIV-1抗体阳性385份,占91.23%;HIV抗体阴性22份,占5.21%;HIV抗体不确定15份,占3.55%。对15份不确定样本进行随访,失访6份,阳转7份,阳转率为77.77%(7/9)。疾控机构、监管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送检样本的复检阳性率分别为91.28%、95.55%、79.23%和26.41%,确证阳性率分别为96.06%、97.67%、89.30%和35.71%,不确定率分别为1.12%、2.32%、3.20%和42.85%。结论 HIV抗体筛查试验存在假阳性,同时应重视不确定结果受检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孕产妇HIV抗体检测结果特点、内在规律以及假阳性情况,为科学实施艾滋病母婴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3年广州市HIV抗体筛查阳性孕产妇样本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复核和免疫印迹法(WB)确证检测结果。结果 808份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中复检阳性538份,复检试验阳性符合率为66.58%(538/808)。538份复检阳性样本经WB确证检测,320份为HIV-1抗体阳性,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59.48%(320/538);62份为确证检测不确定样本,不确定率为11.52%(62/538)。62份不确定样本中追踪45份,3份阳转,阳转率为6.67%(3/45)。S/CO值4的样本,WB试验均未检出阳性,当S/CO值≥4时样本开始检出阳性,阳性率随着S/CO值升高而升高。结论孕产妇HIV抗体检测假阳性率较高,应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流行病学史等相关资料作出HIV感染判断,科学实施母婴干预工作,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规避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4.
范炜  燕清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6,(17):3210-3212
目的 了解2015年淮安市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与确证结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初筛阳性的标本,用第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进行复检,其中任何一种试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即使用免疫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检测。结果 211份初筛阳性标本经复检,有200份待确证(200/211,94.8%),除去10份既往阳性,最终使用WB确证试验检测190份,其中HIV-1抗体阳性134份,阳性率为70.5%;HIV抗体阴性38份,阴性率为20.0%;HIV抗体不确定18份,占9.5%。在确证阳性的标本中,条带gp160和gp120的出现率为100.0%,p39和p55出现率较低,分别为48.5%和38.1%。在不确定标本中,p24出现单一条带最多占44.4%。结论 筛查试验的假阳性不可避免,必须通过WB试验确认是否感染HIV;对不确定的样本要加强随访检测。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是诊断HIV感染的常规方法。随着HIV抗体检测工作需求的扩大,除了经典的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以外,快速检测试剂以其操作方便快捷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使用。2004年神农架林区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对胶体硒法与双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宿迁市953份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复检与确证试验结果。方法同时使用免疫层析法(胶体硒法)和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HIV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复检阳性标本用免疫印迹试验(WB法)进行确证。结果初筛阳性标本953份经复检,817份呈阳性,复检阳性率为85.73%;确证阳性694份,确证阳性率为84.94%;不确定75份,占9.18%;阴性48份,占5.88%;确证阳性率最高的是疾控机构,为96.63%,采供血机构最低,仅50.70%,不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 0.01)。不确定样品WB条带有9种,以gp160、p24及gp160+p24三种带型为主要(共占80.00%),gp160+p24和gp160+p24+p17两种带型阳转率较高,分别为60.00%和40.00%。结论 HIV抗体初筛试验存在一定假阳性,对不确定标本,应加强随访,并引入核酸检测作为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1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9例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诊的HIV感染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和尿液标本同时进行HIV 1抗体检测;以确认结果为准,计算尿液HIV 1抗体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59例经CDC确诊的HIV感染者血清HIV 1抗体全部阳性,相应尿液中HIV 1抗体阳性53例,阴性6例;对照组30例的血清HIV 1抗体全部阴性,相应尿液1例HIV 1抗体阳性,经血清ELISA法及胶体硒法对该样本进行HIV 1抗体检测均阴性。以确认结果为准,尿液HIV 1抗体检测阳性敏感度为89.83%,特异度为96.67%。结论在采集血液标本不便的情况下,可通过检测尿液HIV 1抗体对高危人群进行HIV感染筛查。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6,(1):30-32
目的对照研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艾滋病(HIV)抗体的效果,以便探究CLIA检测HIV抗体的可行性。方法于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随机抽查我市3 542例艾滋病高危人员,采集血清,分别采用CLIA与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HIV抗体,并采用蛋白印迹检测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证。结果 ELISA法检测显示血清标本为阳性的56份,阳性率为1.58%,而CLIA检测阳性61份,阳性率为1.72%;3 542份血清标本中,11份标本ELISA法与CLIA法检测结果不一致;CLIA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6.72%,检测灵敏度为98.33%,特异度为99.94%;ELISA法的阳性预测值为96.43%,检测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9.94%;ELISA法与CLIA法在阳性预测值、检测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上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CLI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高,可用于HIV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9.
夏中法  许晓国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31-2932
目的了解自愿婚检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 000对自愿参加婚检的结婚登记当事人,采集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硒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初筛和复检,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实验。结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初筛和复检ELISA法2例S/CO值均大于19,胶体硒法均显示质控带和测试带,确证实验2例均至少检出gp160、gp120、p66、p55、p51、gp41、p31、p24条带,判定HIV抗体阳性2例,感染率0.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传播途径均为性传播。结论应在婚检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筛查,加强疾病防治与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HIV感染者血清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自愿咨询者采集的1 510份血清进行HIV抗体的检测。结果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20份,其阳性率为1.32%;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36份,其阳性率为2.38%。结论酶联免疫法的敏感性较高,建议有艾滋病高危行为者到检测机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