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佩娟  王丽  贾海娜 《护理学报》2020,27(16):70-74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张口功能锻炼行为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基于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张口功能锻炼行为及张口受限程度。结果 放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末、6个月末及12个月末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行为改变阶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6个月末、12个月末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可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进行张口功能锻炼行为,缓解了其张口受限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张勤  裴艳红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1):698-700
目的 探讨集体颈肩操锻炼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2组,将2018年3-12月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将2019年1-10月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体颈肩操锻炼。比较2组患者术后颈部伤口引流量、颈部运动度、颈部瘢痕变化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肩臂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颈部伤口引流量、瘢痕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188,P=0.836;F组间=0.875,P=0.411);观察组颈部向患侧旋转、向健侧旋转、向患侧侧屈以及向健侧侧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臂综合征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 =4.496,P=0.034;t=-8.782,P<0.001)。结论 在常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集体颈肩操锻炼,可促进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朱章玲 《护理学报》2019,26(9):74-76
目的 探讨视频宣教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5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6年1—3月收治的99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4—6月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口头式宣教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视频宣教,比较2组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满意度。结果 实施前2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内容、教育时机、教育效果及总体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宣教可提高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白内障手术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安全,促进术后康复。[关键词] 视频宣教;白内障;日间手术  相似文献   

4.
倪洁  葛兆霞 《护理学报》2019,26(15):65-69
目的 探讨实施运动衰弱干预试验对衰弱前期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肌肉力量、衰弱及身体活动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衰弱前期老年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衰弱干预试验,分别在入院时、干预1个月、3个月末、6个月末评估老年患者营养状况、握力、衰弱及身体活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体质指数在6个月末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在3个月和6个月时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握力在6个月末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末观察组身体活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衰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衰弱干预试验能改善衰弱前期老年患者营养状况、肌肉力量和身体活动功能,延缓衰弱进展。  相似文献   

5.
孙娟  李岩  郑蔚  王丹丹  杨展 《护理学报》2022,29(2):74-78
目的 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行PCI手术患者108例,2019年3—5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19年6—8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5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抑郁、服药依从性得分及运动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出院1个月末及出院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末、3个月末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完成时观察组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的赋能教育能够提高PCI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能提高患者服药及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隔姜灸对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胃肠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隔姜灸,比较2组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7天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作用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交互作用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时间效应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应、交互作用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姜灸能够影响凝血功能指标,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回馈教学对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9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放疗科一病区住院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将放疗科二病区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 观察组给予回馈教学。比较2组张口锻炼知识掌握情况、张口锻炼依从性及张口困难等级。结果 干预12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张口锻炼知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χ2= 16.006, P<0.001), 张口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Z=4.257, P<0.001)。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 观察组张口困难等级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馈教学有利于强化鼻咽癌放疗患者对张口锻炼知识的掌握, 提高张口锻炼依从性, 改善张口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纳入的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住院到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心理压力、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较大心理压力水平,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末观察组心理压力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00,P<0.001;2 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得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71,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 个月末、3个月末相关疾病及用药知识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2 个月、第3个 月服药依从得分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 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同伴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压力程度,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治疗用药知识,减少不良服药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照顾者参与的心脏康复教育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5对患者及照顾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对,观察组37对。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康复运动指导,观察组给予照顾者同步参与健康教育及康复运动指导。观察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2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和体力活动水平。结果 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疾病医学管理和情绪认知管理2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照顾者参与心脏康复锻炼能够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体力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0.
蒋维  罗玲  张运芝  张函  王晓昊  李静 《护理学报》2022,29(10):19-24
目的 探讨基于心理复原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Excel Rand函数生成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心理复原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评估2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末、干预后3个月末的创伤后成长和焦虑、抑郁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末及出院后3个月末,2 组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论 基于心理复原模型的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有效提升肝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其心理适应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术患儿用眼健康行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200眼)行角膜塑形术患儿按照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50例(各100眼),对照组采用角膜塑形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制定角膜塑形术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实施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段的用眼健康行为。结果 观察组用眼时间评分在术后6个月末和术后1年末优于对照组(P<0.01),用眼环境、用眼行为、饮食和运动、戴镜行为评分和总分在术后3个月末、术后6个月末和1年末均优于对照组(P<0.01),随着干预的延长,观察组用眼时间、用眼环境、用眼行为、饮食和运动、戴镜行为逐渐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角膜塑形术患儿的用眼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初次行肾移植术成功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护理健康教育方式。观察比较2组肾移植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肾移植患者出院后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延续护理可提高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王静  翁维华  柯炜  谈丽丽 《护理学报》2019,26(16):68-71
目的 探讨回授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96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回授法对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前、出院前、出院后2周末、出院后3个月末观察比较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干预前,2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出院后2周末、出院后3个月末,2组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不同时间点自我管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管理、症状管理维度时间和组间具有交互作用(P<0.001);而饮食管理维度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回授法,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3/4以上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即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及髓样癌。功能性颈清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几乎每个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颜面部水肿、吞咽牵吊感和颈部僵硬、瘢痕挛缩。笔者选择2000年2月-2004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功能性颈部清扫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颈部功能锻炼,分别从颜面部水肿、吞咽牵吊和颈部僵硬、瘢痕挛缩3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术后颈部功能锻炼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功能性颈清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刘秀艳 《天津护理》2021,29(4):430-43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功能锻炼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3个月、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较出院时呈现增高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改善踝关节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92例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组,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赋能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6个月末的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2组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的自护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赋能教育能够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自护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指导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家庭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入选2017年1月—2018年8月稳定期COP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2组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 ,对照组为出院时进行常规COPD护理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指导患者进行家庭自我管理,干预周期为3个月。对微信互动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3月末在COPD 患者自我管理量表、COPD患者评估测试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6 min步行试验4个指标评分差异。结果 (1)对照组46例,观察组49例完成本研究相关内容,观察组患者在微信互动中最关心的前3方面问题为:COPD预后、功能锻炼方法、营养支持治疗方面。(2)组间比较:干预前,2组在4个评价指标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末,2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症状评估、呼吸困难评分3个指标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6 min步行距离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3)组内比较:干预前后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症状评估、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该3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家庭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症状,但在改善运动耐力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干预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48例,实施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的干预方法12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分别评估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前、实施干预6个月末及干预12个月末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6个月末及12个月末的认知功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6个月末及12个月末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干预方法有助于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苗  聂燕  刘洁  薛鲜敏 《护理学报》2020,27(15):74-76
目的 探讨床旁智能交互系统视频宣教在首次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首次结肠镜检查的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向患者面对面宣教肠道准备内容,观察组应用床旁智能交互系统视频宣教肠道准备内容。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掌握情况及肠道准备清洁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清洁率高于对照组(χ2=24.972,P<0.001)。结论 采用床旁智能交互系统视频宣教能提高首次结肠镜检查患者对肠道准备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提高肠道准备清洁率。  相似文献   

20.
王军  关欣  马春梅  王征 《护理学报》2018,25(20):50-5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行综合认知干预训练的方法和效果评价,为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照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予以人工认知干预训练,计算机干预训练和人工电话随访,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干预6个月末进行评估,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不同时间点的简易智能精神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MMSE=24.59、FMoCA=50.71、P<0.05),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3个时间点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7,P>0.05)。结论 综合认知干预训练的实施,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术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对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的改善不明显,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