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一次性医疗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深入人体组织或与皮膜粘膜表面接触并为治疗或诊断目的而使用的各种用品,分为灭菌的医疗用品与消毒的医疗用品。有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手术衣帽、一次性妇科检查器械等。这些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角给广大医护人员带来了方便,减少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深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使用后的销毁、回收处理等管理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无害化处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减低医院感染率。方法:成立医疗用品处理中心,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集中回收、消毒、毁形。结果:规范了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节约护理人力,减少消毒剂的用量。结论:医疗用品无害处理十分重要,集中处理比分散处理更规范、更彻底。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深入人体组织或与皮肤黏膜表面接触并为治疗或诊断目的使用的各种用品 ,分为灭菌的医疗用品与消毒的医疗用品。目前 ,国家对生产、经营、使用的医疗用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 ,使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和使用后的有效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管理。为了加强这类产品的监督、监测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GB15980 -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 ,结合山东省卫生监督抽检计划 ,淄博…  相似文献   

4.
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主要措施.近几年来,我院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均由使用科室立即就地进行消毒毁形,但在消毒毁形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不少弊端.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用品的监督管理 ,浙江省从 2 0 0 1年开始 ,通过开展以抓源头 (生产单位 )、制订措施《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办法》、落实定点回收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 ,逐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进货验收、库存管理、使用登记、消毒毁形、数量核对、定点回收等管理环节 ,杜绝了使用后、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流入社会 ,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安全处置方法,为卫生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标准预防、隔离转移和单位计量的方法,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实行不消毒浸泡、不毁形和不清点的全封闭、全程化安全处置,并对使用后的效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结果 2006、2007年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量分别为13 306.12、14 046.00 kg,回收13 306.00、14 041.00 kg;改进后的量化方法,解决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与回收数量的控制问题,各相关环节的安全性和便捷程度大有提高.结论 运用标准预防、隔离转移和单位计量的处置方法,比毁形、消毒浸泡和一对一清点对换的做法更安全、经济、环保、有效.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由于简单、方便、实用,易于保存,现在已广泛地适用于临床.并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如果用后处理不当,将危害医院环境或造成社会污染.因此,将一次性医疗用品回收、毁形,进行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1].  相似文献   

8.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使用,给临床工作提供了方便,也减少了疾病的相互传播.但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要求临床科室和供应室经过两次浸泡消毒,导致消毒药械的消耗急剧增加,大量废弃的消毒残液的排出[1],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我们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进行分类处理,对严重污染的进行浸泡消毒,减少了消毒药械的消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潜在的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办法。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查询、电话询问了解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状况。结果调查了解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达100%;普遍使用注射器、输液器、导尿管、胃管、引流管、扩阴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货渠道不统一;入库验收、登记、索要检验报告、使用前监测极少;私营医院、个体诊所普遍存在现金交易,无进货单及购货发票;专人管理、专库、分类贮存的医疗机构极少,回收、浸泡消毒、毁形极不规范,无害化处理无法达到。结论出现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不规范是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的现状所致,重视基层培训,强化监管,增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是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积极可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防止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入市场或在医院使用 ,我们于 2 0 0 0年 7~ 10月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经销部门和医院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部分产品检测。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现场采样 对市医药公司及市内 6家医院正在销售或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输液针、口腔器械盒、小儿吊瓶、阴道扩张器、麻醉穿刺包、输液袋、引流袋等 11种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采样 ,每种样品 15份 ,其中 5份监测 ,5份备查 ,5份留样。1.2 检测方法 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取需氧—厌氧菌培养管与真菌培…  相似文献   

11.
抽血室患者流动多 ,传染病人多 ;加强其消毒管理 ,对于预防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1 抽血用品的消毒管理  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袋 ,棉签拆包后 ,4h内用完 ,用不完的重新送供应室消毒。用过的压脉带置于 1∶ 10 0的“84”消毒液中浸泡 ,10 m in后取出 ,清水漂洗 ,晾干后置于无菌盘中备用 ;抽血用的垫子用专门制作的一次性塑料袋包裹 ,每人次 1个 ,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皮肤病、污血等的交叉性感染。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塑料袋、棉签等要放入有消毒液的专用污桶中 ,最后送焚烧炉中销毁…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供应室向临床发放的一次性使用的输液 (血 )器及注射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医护质量。为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 ,现把我们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发放和回收管理报告如下。1 健全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办公室的指导下 ,我们根据国家和本地区有关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管理的法规、标准制定了供应室《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明确了对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入库验收、储存、登记、监测、回收、无害化处理等具体要求和做法 ,使制度程序化、操作规范化。并添置了必要的设备 ,如专用仓库、送货车、毁形机、自身防护用具等。2 明确管理职责2 .1 把好验…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注射器和器械包是目前医疗机构使用最广泛的医疗器械。1992年卫生部颁布《消毒管理办法》第二章第八条明确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为了认真贯彻《消毒管理办法》,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监督监测工作,作者对重庆市二十多家市级医院使用中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27家市级医院,59件注射器、27件输  相似文献   

14.
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防止劣质产品流入我院 ,杜绝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给社会造成危害 ,自 2 0 0 1年 1 2月起 ,我们对“购”、“管”、“用”、“用后处理”各个环节实行了严格的监督管理。具体实施如下。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标准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起草 ,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制定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下发至各科室。该文件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验收、贮存、发放、使用、回收、销毁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防止使用后的医疗用品流入社会造成医源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医疗和护理安全。方法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加大宣传教育,对采购、验收、贮存、领用、使用、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结果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了有效管理,提高了医院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防止由一次性医疗用品而引起的院内、外感染,确保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医疗和护理的安全。结论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程管理,是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和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一种适合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和使用的方法。方法:首先严把订货关,保管做到“三定”,其次加强临床使用规范管理,建立详细登记使用制度,严格消毒、回收和销毁管理。结果:加强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提高了医院人员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规范使用的意识,保证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医疗护理使用的安全。结论:找出了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仅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杜绝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废弃给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确保了医疗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社会医疗个体或集体诊所的监督管理,了解其诊疗消毒灭菌用品的卫生状况,于1998年对南宁市124家社会医疗诊所的678份样品进行了微生物检测,现报告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来源 1998年采集南宁市124家社会医疗诊所使用中的灭菌物品、消毒液共678份,其中敷料、棉球158份,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53份,消毒液(碘酊、75%酒精、新洁尔灭等)467份。1.2 检测方法 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1.3 判定标准 参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即敷料、棉球和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  相似文献   

18.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负责医院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工作,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但经常与患者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接触,受到交叉感染的侵袭成为医源  相似文献   

19.
对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注射器首先临时存放于各临床使用单位,再由消毒供应室人员统一回收、统一储存管理,最后由我市医疗废物定点回收部门进行最终处理.由于各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繁重与外来人员的不可控性,易造成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与注射装置在各使用单位暂存时的流失,因此,设计了一次性输液与注射装置回收柜.  相似文献   

20.
对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处理措施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所采用的一次性医用器材越来越多,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诊断、治疗中,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1]。然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处理不善,将危害医院环境并造成社会污染。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是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重要措施,其处理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并明显存在无害化管理方面的诸多不足[2,3]。本文拟对我国目前一次性输注器废弃物常用处理方法谈谈我见。1高效消毒剂浸泡人们普遍认为医院中的医疗垃圾均具有传染性[4,5]。因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