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旭荣  曹凤英  彭飞  曹立秀 《河北医药》2016,(18):2873-2875
目的:探讨扫描前心理干预对中低位直肠癌3.0T MRI 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预行3.0T MRI检查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 n =50)和对照组( n =43),2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检查操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扫描前心率、血压,比较两组扫描出现移动性伪影的情况以及患者自评扫描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检查前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组50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移动性伪影,移动性伪影发生率为6.00%,对照组43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移动性伪影,移动性伪影发生率为18.60%,2组移动性伪影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患者扫描前 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扫面前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前的焦虑、恐惧情绪,有助于诊断图像满意率的提高,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180例接受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扫描时间、CT图像质量、重复扫描次数、患者满意度等资料。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伪影发生率、重复扫描次数、CT检查时间、CT图像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检查中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检查配合度,降低运动伪影的发生率,提高CT检查的速度与质量,降低X线的辐射危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规范化呼吸训练应用于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影像科接收的200例行胸部16层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检查前进行规范化呼吸训练,对照组仅在检查过程中随机告知注意事项.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图像伪影评分以及检查时的心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前准备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升高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率下降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心率不变例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肺区、下肺区和总体的图像伪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上肺区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呼吸训练能够有效减少16层CT中的中、下肺区的图像伪影,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改善图像质量,同时不会增加检查前的准备时间,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条件下影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138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研究组检查前、中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健康卫生宣教、屏气呼吸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时心理精神状态、心率控制时间、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冠脉成像的质量.结果 研究组检查时焦虑与恐惧、服用药物的人数、心率控制时间及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1~2级的比率及冠脉成像运动伪影的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严格有效细致的护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参加麻醉前评估对提升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行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研究组采用麻醉护士参与麻醉医生主导的麻醉前评估,对照组由麻醉医生单独进行麻醉前评估.比较2组患者术日清晨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测量表(SDS)评分]、麻醉相关指标及麻醉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日清晨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前准备时间和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前准备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护士参加麻醉前评估能显著改善手术患者心理状态,提升麻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在急性创伤中螺旋CT腹部联合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4月-2017年5月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急性腹部创伤86例患者的基本资料为研究对象,给予被选者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将急性胸腹部创伤首次检查的53例患者看作研究组,实施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将非外伤和外伤复查33例患者看作参照组,实施胸部和中上腹部2次定位后扫描。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扫描情况。结果:参照组的采集图像数据时间情况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图像有显著伪影情况,以呼吸运动、肢体移动为主要表现,在后期复查11例患者中,因能有效控制呼吸,胸部扫描方向出现变化,从而能将伪影有效消除。结论:实施螺旋CT胸腹联合扫描检查进行急性腹部创伤患者,其检查效果具有有效、安全性,且诊断快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联合精准护理在老年结肠镜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一科收治的92例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结肠镜检查护理,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联合精准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渥太华肠道准备评分量表(OBPS)评分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联合精准护理方案应用于老年结肠镜检查均有较高安全性,但风险管理联合精准护理有利于提高肠道清洁度,缩短检查时长,提高检查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程标准化流程管理在老年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9至2020年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则给予全程标准化流程管理,对2组患者管理前后风险评分、发生情况、愈合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管理前2组风险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风险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情轻、中、重度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标准化流程管理在老年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防治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风险和发生率,加速失禁性皮炎愈合进程,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1例,根据就诊顺序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管理,研究组31例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抢救及预后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及肠动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预后情况,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对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清洁和祛泡效果。方法将行胶囊内镜检查的2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袋口服进行肠道准备,研究组于检查前1 h服用西甲硅油乳剂30 mL。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肠道气泡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全小肠检查成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肠道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肠道准备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清洁度、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胶囊内镜小肠通过时间及全小肠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能够有效地去除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提高胶囊内镜检查时肠道视野清晰度,且能减少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体检者10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体检流程进行体检,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路径进行体检。观察两组的体检效果。结果研究组体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体检效率、可信度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护理礼仪、沟通能力、主动服务及健康宣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路径的实施能提升体检质量及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予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士长与医生满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至院前急救时间、至住院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投诉及致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医疗纠纷、病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护士长与医生满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护士长与医生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可显著缩短患者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生、护士长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减压球放松疗法在缓解普通胃镜检查受检者焦虑状态、应激反应、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8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行普通胃镜检查的198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音乐组(49例)、减压球组(50例)、联合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音乐疗法,减压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减压球放松疗法,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音乐疗法联合减压球放松疗法。比较四组受检者检查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心率及插镜时长、出现不良反应的次数,并采用自行设计的主观评价满意度问卷调查各组受检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 音乐组、减压球组和联合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应激反应(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减压球组和联合组受检者插镜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减压球组和联合组受检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通胃镜检查时应用音乐疗法联合减压球放松疗法进行干预,可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手术护理配合中程序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危重急诊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程序化手术护理,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手术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主刀医师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讨论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与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增加主治医师配合满意度,对危重手术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AMI复发次数、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更低(P 0.05);研究组介入治疗后AMI复发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下降(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缩短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消除负性情绪,降低AMI复发率,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二维码的视频教育复述肠道准备过程对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科符合入选标准的结肠镜检查患者(49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48例)和视频组(250例)。常规组通过口述和书面形式进行肠道准备宣教;视频组在两者的基础上,联动扫描预制二维码相关肠道准备宣教视频。两组均使用相同标准方案的3 L聚乙二醇电解质粉进行肠道准备。记录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插入时间、服药时间、用药正确率、膳食准备正确率。采用Boston评分评价肠道准备的质量。结果 服药正确率、膳食准备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肠镜插入时间和退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视频组左、中、右段清洁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传统的口头和书面形式配合短视频对患者进行结肠镜准备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肠道准备能力,提高肠道准备依从性,缩短结肠镜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硫糖铝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肇庆医院接收的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7)。研究组给予硫糖铝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5 d后出血量,治疗前、治疗48 h后空腹胃液pH值,胃管引流量、稳定血压时间、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4.07%(χ2=5.526,P=0.018);治疗5 d后,2组患者出血量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48 h后,2组患者空腹胃液pH值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胃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稳定血压时间及止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5.93%(χ2=5.526,P=0.0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2例,根据在静脉造影检查前接受的心电图检查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在静脉造影前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在静脉造影前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造影检查结果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心电图检查所需时间、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对照组,心电图检查所需时间长于对照组,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所需时间会有明显的延长,但能够使诊断更加的准确,减少漏诊、误诊、纠纷事件的发生,并可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神经导航下运用接触式激光刀切除听神经瘤患者术后恢复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听神经瘤患者4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65.00%,研究组并发症10.00%显著少于对照组25.00%,研究组各项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神经导航下运用接触式激光刀切除听神经瘤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急腹症患者,根据治疗前检查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接受局部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研究组治疗前检查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95.7%,对照组69.6%;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纠纷事件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患者满意度达到95.7%,高于对照组的82.6%;检查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技术进行诊断,操作时间虽较长,但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使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减少,降低纠纷事件发生率,使患者对检查方案的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