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及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40例(2016年1月—2017年11月),患者进行超声及CT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 CT诊断,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25例良性甲状腺结节,15例恶性甲状腺肿瘤;超声诊断,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26例良性甲状腺结节,14例恶性甲状腺肿瘤;超声与CT联合诊断,40例患者中,31例良性甲状腺结节,9例恶性甲状腺肿瘤。超声联合CT诊断特异度93.94%,准确率95.00%,超声诊断特异度78.79%,准确率82.50%,CT诊断特异度75.76%,准确率80.00%,超声联合CT诊断特异度、准确率高于单纯超声或CT诊断,P 0.05,超声联合CT诊断误诊率6.06%,超声诊断误诊率21.21%,CT诊断误诊率24.24%,超声联合CT诊断误诊率低于单纯超声或CT诊断,P 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超声诊断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如果联合CT诊断,能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诊断和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对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超声诊断效果及临床意义。结果 110例患者经超声诊断,发现甲状腺结节肿大者60例,诊断符合率为88.33%,甲状腺瘤者39例,诊断符合率为88.64%,甲状腺癌者11例,诊断符合率为84.62%,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超声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2014年我院接收了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这些患者应用超声进行诊断分析,重点观察甲状腺大小、结节数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等项目。结果此次的患者中有18例良性甲状腺结节,12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性患者和恶性患者的超声图像差异性明显,在结节边缘、内部、回声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甲状腺单发以及多发和结节的性质联系不大,良性患者以I、II型为主,恶性患者主要是III型。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丰富,可以通过对血流丰富情况来进行恶性和良性的区分。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临床存在误差,但是其诊断准确率还是比较可靠的,因此能够当成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参考信息,推介在临床中为患者进行该种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并同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发现56例甲状腺结节良性,24例甲状腺结节恶性。超声检查结果发现51例良性,21例恶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节良性符合率约为91.07%,诊断结节恶性符合率约为87.5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比较准确地判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病理诊断前,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效果。结果常规超声成像甲状腺结节诊符合率60.0%。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诊断符合率95.3%。常规超声成像、超声弹性成像与金标准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成像敏感度68.0%,特异度58.3%;超声弹性成像敏感度97.6%,特异度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效果高于常规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外科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上: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形态、血流信号、微钙化、纵横比、边界、结节回声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检查是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基本评估方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作用,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便于后续检查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4例患有甲状腺结节患者,对其进行彩色超声检查,且对患者的甲状腺结节的大小程度、内部及周边回声等进行观察,同时和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彩色超声检查后,患有甲状腺良性结节为79例,其符合率为90.8%(79/87),患有甲状腺恶性结节为9例,其符合率为64.3%(9/14)。结论彩色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为甲状腺结节的初步诊断奠定了基础,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存在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与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共108个结节,全部患者在术前均分别给予了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结节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检查的结果对比。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检查结果优于单独一类检查,可极大程度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患者作为联合组,同时选取采用单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特异度、敏感度、粗符合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时其特异度、敏感度、粗符合率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明显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检查的患者,对获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个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结果 121个结节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111个,常规超声74个,相比于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阴性预测值、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敏感性、诊断符合率均比较高,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超声弹性成像能够有效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10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对比患者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灵敏度为99.2%,特异度为97.1%,准确度为98.7%,与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腺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1.84%,甲状腺肿的诊断符合率为75.0%,甲状腺癌诊断的符合率为77.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选择超声诊断,可较为准确区分肿瘤的性质,促使确诊率的提高,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性结节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在超声影像学表现上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1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及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确诊结果将其中143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纳入良性组,将78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恶性组。两组患者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分布的差异,对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超声征象计算其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10项超声征象:两组患者超声声像图中区域数、结节数、结节大小、病灶边界及声晕变量5项指标的征象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病灶纵横比、病灶边缘、内部回声水平、内部结构及病灶内钙化灶形状的差异明显(P<0.01)。其中,内部低回声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最高(82.05%),微小钙化诊断恶性结节的特异度最高(93.00%),纵横比≥1诊断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最高(79.19%)。结论对于存在微小钙化或纵横比≥1的甲状腺结节,应高度怀疑恶性结节的可能。而对于缺少上述2项征象,出现病灶边缘不规则、内部低回声或实性回声的甲状腺结节,不排除恶性结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进行观察,主要部位有:结节周边、内部的血流及分布情况。根据分级法,将症状分为三个类型,Ⅰ型:结节的周边和内部均无血流信号;Ⅱ型:结节周边见血流信号,而内部无血流信号;Ⅲ型:结节的周边和内部均有血流信号。结果 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良性患者17例共有163个结节,恶性患者15例共有122个结节。因此说明甲状腺发生的结节与良性或者恶性的发生率没有关系。超声显示出恶性患者大部分表现出低回声结构,并且边界比较模糊,形态也不规则,周边及内部有微略的钙化现象,与良性患者表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患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进而鉴别患者的病症,从而更好的进行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对结节钙化进行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超声科接诊的病例中选取54例甲状腺结节伴有钙化的患者,观察分析不同类型钙化在超声影像中的特点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54例患者中Ⅰ型钙化17例、Ⅱ型钙化13例、Ⅲ型钙化12例、Ⅳ型钙化12例,其中46例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相符,准确率为85.18%。结论通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内钙化进行分型诊断,可较好的掌握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12月有乳腺实性结节的患者100例(结节共110个)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入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进行BI-RADS分类,综合评估结节的良恶性。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计算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评估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89.09%。结论采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于乳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例,在手术前分别对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成像,根据影像学资料来分析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情况,然后通过手术中病理学切片确诊患者的实际甲状腺结节情况,并与之前的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结果经病理学切片研究分析,确诊这108例患者中,良性结节有89例,恶性结节有19例。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根据颜色分级,经分析良性结节有90例,恶性结节有18例,其中,良性结节中有6例辨别错误,恶性结节中有2例辨别错误,确诊率为92.59%,常规超声的结果是良性结节有78例,恶性结节有30例,其中,良性结节中有12例辨别错误,恶性结节中有16例辨别错误,确诊率为74.07%。即超声弹性成像的确诊率(92.59%)要明显要高于常规超声的确诊率(7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诊断中效果更为优越,准确率高,较常规超声相比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声像图特征,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92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的130个甲状腺结节进行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所有结节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各声像图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最具诊断意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晕、微小钙化、回声水平、内部回声性质、回声均匀性、血流分布模式、血管走行、淋巴结肿大等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边界、微小钙化、回声水平、血流分布及血管走行均进入回归模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是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边界不清晰、有微小钙化、低回声水平、血流分布模式呈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管走行不规则与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上述特征出现越多,其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影响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的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肝内小占位性病变患者215例(236个病灶),并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灶直径均<3 cm,造影检查结束15天内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超声造影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分析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及造影相关指标,讨论导致误诊和漏诊的因素。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灵敏度为93.14%,特异度为95.52%,诊断符合率为94.49%。小肝癌典型造影特征为"快进快出",肝硬化结节典型造影特征为门脉相与延迟相与邻近肝组织同步显影。肝硬化结节的抵达时间、增强时间及开始消退时间均明显长于小肝癌(P<0.01),而其峰值强度和增强斜率均明显低于小肝癌(P<0.01)。影响诊断准确率的因素包括:病灶位置、血流动力学、癌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灶内血供。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较好地区分典型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但造影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结合造影定性与定量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活检(FNAB)联合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BRAF~(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保定地区甲状腺结节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经FNAB及BRAFV600E突变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FNAB检测术后病理符合率为76.36%,BRAF~(V600E)突变检测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8.18%,FNAB联合BRAF~(V600E)突变检测敏感度为89.66%,特异度为96.67%,联合检测明显优于FNAB检测(P<0.05)。结论 FNAB及BRAF~(V600E)突变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果良好,且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以有效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