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一清 《新中医》1997,29(9):2-4
本文根据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部分文献资料分析,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历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要为血虚、气虚。标实重在热毒、血瘀。辩证分型以肾阳虚、肾阴虚、脾肾阴虚、急劳温热型为主。用药主要为补益药、清热凉血药、活血化瘀药为主。笔者对本病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后期出现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我们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对其发病机理及其治疗有较深入的认识和满意的疗效。浅述于此。1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水肿”、“喘证”等范畴。根据本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及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属本虚标实,且是在本虚基础上形成之标实。本虚又有气、血、阴、阳亏虚之不同,而以气虚为主,血虚、阴虚、阳虚又是在气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常呈现阳气亏虚或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气喘,属于中医学“肺胀”、“痰饮”、“咳喘”等病证范畴。主病之脏在肺,可累及脾、肾和心,病理性质多属标实本虚、寒热错杂,病机病证特点为“肺虚痰瘀”。病初多为肺气郁滞,生痰、停饮、血瘀,久则肺虚气不化津而致痰饮内生,气虚无以运血而致络脉瘀阻,虚实互为因果,痰瘀兼夹同病,多脏交互影响。而标实与本虚,痰饮与血瘀,脏腑之主次,则又因人因时而异,且变动不拘。由于本病多为发作与缓解交替,发作期偏于标实,多属感受外邪诱发;缓解期偏于本虚,多属脏气不足。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应予分别处理,但还当注意两者的相关性。现就急性发作期的辨治要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良丽教授认为肺胀病为虚实夹杂的病症,早期为肺气虚,继而累及他脏,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标实则为痰、热、瘀错杂互结致病,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兼有本虚,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痰瘀互结贯穿本病的整个病程,因此治疗该病,无论加重期还是稳定期都应扶正与祛邪并用,并随时注意本虚标实的侧重点,随证化裁,达到本虚标实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心脏或其他脏腑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多为热、寒、痰、水湿、风邪、气滞和瘀血等病理因素所致。心律失常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上应全面考虑,以心为主,兼顾他脏,应心肝并治、心脾并治、心肺并治、心肾并治。  相似文献   

6.
对于呼吸病病机的认识,应当分清其标本虚实。呼吸病以气虚为本,尤其是肺脾肾之气虚为主,以感受外邪、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升降不利为实。呼吸病初期多为实症,中后期多为虚中夹实,虚实错杂,以虚为本,邪实为标。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以脾肾气虚、阳虚及肝肾阴虚为主,标实重在湿、热、毒、瘀。辨证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虚湿困、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祛瘀药、清热凉血药等几大类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施治规律若干问题探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一清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57-1459
根据对检索到的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痘文献资料273篇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热毒”、“血瘀”常见。辨证分型以血热妄行、气不摄血、阴虚火旺、脾气虚、瘀血阻络等为其主要证型。用药以补益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清热燥湿药为主。本文对该病的辨证施治的若干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德新教授认为老年性便秘多责之于脾、肾,病因多为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正虚津亏,病理性质多为寒、虚、或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病机分为气虚阳衰,温煦无力;阳虚体弱,阴寒凝滞;阴亏血少,濡润失常三类。辨证分为气虚便秘、阳虚便秘、血虚便秘。治疗不宜轻用泻药,用则愈泻愈虚,应补泻兼施,泻下宜轻下、润下、缓下。  相似文献   

10.
<正>米烈汉,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用自拟方芪丹四物汤治疗气虚血瘀证疗效甚佳。米师认为气虚血瘀证是气血关系失衡的虚实错杂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也是多种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及病理基础。气的虚衰或运动异常必然影响血液的生成及运行,从而形成气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11.
赵静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25-526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中医病因病机。认为正气亏虚是心室重构的病理基础,气滞血瘀痰阻是导致心室重构的主要原因,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是心室重构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王云铭老师治疗崩漏不囿一家之言而从临床出发 ,以阴阳、寒热、虚实、气血为辨证纲领 ,以塞流、澄源、端本为证治思路 ,抓住病机关键 ,灵活用药 ,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兹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辨证纲领1 辨虚实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崩漏是失血的病证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随着精血津液的大量亡失 ,气失依附 ,因之而虚、而陷、而脱 ,致气血俱亏 ,所以崩漏多是虚证。虚可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不同。实 ,主要指瘀血。瘀血是崩漏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 ,又是导致崩漏反复不愈的病因之一。2 辨寒热 寒则滞留…  相似文献   

13.
心衰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水湿、痰饮.标本俱病、虚实夹杂,是心衰的病理特点.心气虚是病理基础,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故心衰病机关键点为心阳虚衰.  相似文献   

14.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室性早搏﹙VPB﹚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和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所伴发的一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属于中医"心悸"、"怔忡"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浊,标本俱病,虚实夹杂。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等多个脏腑。诸病理因素及诸脏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易致猝死。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疾病中医属“水肿”、“腰痛”、“虚劳”等不同范畴,证候总不外以虚为主,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关键为“虚、瘀、湿”。然临床无症状者又不可拘泥干“症”,此时应辨病与辨证相合、重视中药药理的作用,以弥补中医辨证之不足。导师舒惠荃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疾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膀胱。病变早期多以气虚为主,中晚期多瘀、多湿;根据肾脏疾病易反复、易加重的特点,同时提出补肺益气固表,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注重未病先防,饮食调摄,而中医治疗中优势所在为加减随证、灵活方便、内外兼治。故中药内服与灌肠相结合治疗慢性肾功不全病人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属中医“喘证”“水肿”“心悸”等范畴。近年来对CHF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阳虚为主,亦有阴虚,标实以瘀血、水停为主,亦有痰阻。早期多为虚证,晚期因病理产物的产生而表现为虚实夹杂。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且以心、肾为主。每因感受外邪、劳倦过度、情致所伤等诱发。  相似文献   

18.
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见于一些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性肾病、狼疮性肾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改变等,如不及时诊治,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是临床上比较常见而治疗上颇感棘手的难题之一。西医治疗此病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以及各种对症治疗,但疗效仍不尽人意,同时也产生一些副作用。 蛋白尿是现代医学概念,属于中医的“腰痛”、“水肿”、“虚劳”等病症范围。中医理论认为,蛋白属人体的精微物质,来源于肾的先天之本而由后天之本脾不断化生和补充,若肾虚则精关不固,脾虚则失于健运,使得清气不升,精微下注,导致人体精微物质大量丢失,由于精血同源,还可导致血虚、阴虚。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正虚包括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以及气阴两  相似文献   

19.
曾学文主任医师,学贯中西,勤于临床,对冠心病辨治颇有独到之处,兹将其经验略述于下。1辨病机,气虚为本,与血、水、厥互为关连冠心病隶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痹”、“真心痛”等范畴。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先生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以气虚为本,与血、水、...  相似文献   

20.
李芳 《湖南中医杂志》1994,10(1):8-10,51
本文根据近10年来中医药防治慢性肺心病的文献资料分析,认为肺心病缓解期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本虚主在肺肾,标实重在痰瘀。辨证分型以肺肾气虚、心脾肾阳虚、肺肾阳虚、血瘀为主要证型。用药主要为补益药、活血祛瘀药、止咳化痰平喘和清热药四大类。作者对本病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