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因需终生口服抗凝药物使得颅内出血的机会增加8~11倍[1]。我科2003年2月~2004年11月对8例心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抗凝治疗并发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采用低强度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2.3]恢复华法林的抗凝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8例均为心瓣膜置换术后采用华法林治疗中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失语、偏瘫、偏侧感觉障碍入院的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证实。男3例,女5例;年龄26~48岁,平均39.2岁。脑出血发生在心瓣膜置换术后长期服用抗凝剂2~7…  相似文献   

2.
尽管手术和麻醉技巧已改进,使心脏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已下降,但心脏手术对CNS 仍是严重的有害因素。作者报告4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5年内进行临床,脑电图(EEG)、神经心理等多方面检查。随访时间4年6个月到5年9个月。年龄21~71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置换的瓣膜:主动脉瓣32例;二尖瓣9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3例。手术前行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分、常规EEG 和定量EEG(QEEG)。术后2月、1年、5年各全面复查1次。神经心理检查包括命名颜色、阅读后背诵60秒内标出纸上的三  相似文献   

3.
6例二尖瓣换置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刘华,曹中昌,王培胜,江开达二尖瓣换置术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治疗心瓣膜病变较理想的技术.我们于1990~1991年遇到6例二尖瓣换置术后精神障碍,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未婚,年龄18-27岁;手术原因:风湿性...  相似文献   

4.
1995~ 2 0 0 1年来 ,我院开展“CT定位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临床研究” ,对 16例小儿颅内出血行锥颅穿刺血肿腔置管引流 ,尿激酶、麻黄素盐水冲洗治疗后 ,除 1例术前已有脑疝 ,术后 1天死亡外 ,余均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6例 ,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5 6天~ 13岁 ,脑出血 4例 ,脑室出血 3例 ,其中 1例为 2次脑室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3例 ,硬脑膜外出血 3例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为18~ 76ml ,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 5h ,最长 1个月 ,术前瞳孔不等大 5例 ,CT示中线移位 8例 ,术前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8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超选择性插管动脉内灌注小剂量尿激酶 (UK)治疗 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取得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4 6~ 75岁 ,平均 6 1岁。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表现 :偏瘫 8例 ,失语 2例 ,口齿不清 1例 ,嗜睡 1例。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为 2 1~ 37分 ,平均 2 8 13分。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为 2 5~ 11小时 ,其中≤ 6小时者 4例 ,>6小时者 4例。均排除颅内出血及近期内出血、手术 ,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和严重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 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的预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的手术时长为(132.8±32.9)min(90~190 min)。术后24 h的血肿清除率为(80.6±10.6)%。1例术后再次发生脑出血后死亡。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 GOS为(3.2±1.1)分(1~5分), mRS为(3.6±1.6)分(1~5分)。随访期间发生脑积水1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操作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远期脑积水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颅内出血临床特点,探讨其原因、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我院从2003年10月到2005年5月的肝移植病例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为395例病人做了406次肝移植。7例颅内出血,发病率1.8%(7/395)。发生时间2周内5例,1例治愈;29天和40天各1例,均治愈,死亡率57.1%(4/7)。6例病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3例高血压,3例术中出血大于15000mL。结论 颅内出血是肝移植术后近期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颅内出血原因是多因素的,应采用减少术中出血、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控制血压、抗菌素治疗和开颅手术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采用大量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5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6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18~ 78岁 ,经腰穿和头颅CT确诊为原发SAH。 5 6例均有头痛、呕吐及颈强直 ,意识障碍 14例 ,抽搐 4例 ,无肢体瘫痪病例。1 2 治疗方法 在常规应用降颅压、止血及尼莫地平等治疗的基础上作脑脊液置换。术前 30~ 6 0min应用 2 0 %甘露醇 2 5 0ml ,腰穿成功后测初压 ,随之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 10~ 15ml,后向椎管…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CT、TCD结果比较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 ,TIA)是临床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我院于 1999年 11月~2 0 0 2年 4月 ,收治TIA患者 5 0例 ,现将其CT、TCD检查结果及预后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中 ,男 37例 ,女 13例 ,年龄在 2 6~85岁 ,其中 2 6岁 1例 ,30~ 40岁 4例 ,41~ 49岁 7例 ,5 0~ 6 0岁 19例 ,6 1~ 70岁 12例 ,71~ 80岁 6例 ,85岁 1例。平均年龄 5 9.6 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者 18例 ,颈椎病11例 ,冠心病 6例 ,糖尿病 3例 ,乳腺癌术后 1例 ,肾移植术后 1例。本组病例均按 1996年全国第…  相似文献   

10.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终末期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伴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合并如严重骨质疏松症等其他疾患,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8-06/2008-06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共6例(共6髋)获得随访,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28~67)岁,5髋使用生物固定型假体,1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效果评估选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36和Harris评分标准。 结果与结论:平均手术时间为141 (85~210) min,平均出血量为522(180~1 500) mL;平均随访时间3.5(1~10)年,1例于术后1.5年死于颅内出血。术后早期出现1例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病例在随访期间无假体感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时Harris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结果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与血肿碎吸术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肿碎吸术是治疗颅内出血的一种新技术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 ,创伤小和定位准确性高。我科从 1989年即开展此项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 ,颅内血肿碎吸术患者再出血率相对较高 ,为此 ,我们采用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经头颅CT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 80例 ,随机分成血肿穿刺引流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38~ 79岁 ,平均 6 5岁。出血量 5 1~ 14 0ml,平均 6 4ml;血肿碎吸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9~ 88岁 ,平均 6 3岁。出血量 5 0~ 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头颅局部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观察头颅局部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为临床救治提供可靠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至2004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6例.入选标准:①GCS计分3~8分,伤后昏迷6 h以上或24 h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 h以上者[1];②年龄18~70岁,平均49岁,发病前无心、肺、消化道溃疡及糖尿病史;③颅脑CT证实为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水肿、脑出血;④伤后6 h内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保守治疗5例,血肿钻孔引流术1例,脑室外引术2例。对其颅脑CT、手术前后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临床诊治经过进行研究。结果 5例保守治疗的病人中,3例血肿逐渐增大,分别于介入术后2.5 h、6 h、67 h死亡,另2例好转。3例微创治疗的病人,术后颅内血肿一度减少,但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脑疝死亡1例。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易发生颅内出血,且出血容易进展,病死率高。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残存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7月接受伽玛刀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2例垂体腺瘤术后残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期6~26个月,平均14.4个月。结果肿瘤控制率达94.2%(49/52),激素水平下降率73.9%(17/23),出现垂体功能低下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性功能低下2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生长激素缺乏1例,发生率分别为5.8%、3.8%、1.9%、1.9%。1例患者出现视野缺损加重,发生率为1.9%。无死亡病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术后残存的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发病率、发病高峰、临床及影像特点、手术方法、术后发病高峰期并发症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0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12病区收治的33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结果33例中全切13例(39.4%),次全切20例(60.6%),术后死亡1例,术中垂体柄明显受侵犯5例,术后随访6~44个月,失访2例,复发7例,其中4例为多次复发。结论儿童颅咽管瘤发病率低于传统观点所认为的30%~50%。颅咽管瘤的两个发病高峰集中于20~27岁和40~53岁,与传统的集中于5~15岁及45~60岁相比,也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抗凝治疗(AC)与颅内出血(PH)和血栓栓塞(TE)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手术治疗的271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主要终点为颅内出血和血栓栓塞(包括肠系膜栓塞、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塞、心肌梗塞);次要终点为术后30 d死亡,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结果 11例(4.05%)术后发生血栓栓塞,中位时间为术后11.17(IQR:3.71~16.79)d;其中7例为肺栓塞,4例为深静脉血栓形成。16例(5.90%)术后发生颅内出血,中位时间为术后18.50(IQR:4~64)h,其中13例发生在术后24 h内,3例在服用抗凝剂后CT扫描发现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启动时间延迟脑膜瘤术发生血栓栓塞、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1例血栓栓塞中,8例(72.73%)mRS评分3~6分,16例颅内出血中,7例(43.75%)mRS评分3~6分。4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肺栓塞,1例颅内出血并脓毒性休克病人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颅内出血死于不明原因的脑梗死。结论 脑膜瘤术后...  相似文献   

18.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2 0 0 0年开始采用脑脊液 (CSF)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2 6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3 5~ 69岁 ,平均 45岁 ;对照组 1999年至今单纯内科治疗SAH病人 3 0例 ,男 2 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解放军第476医院136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5岁组与≥65岁组的手术疗效、并发症。结果 136例患者中,65岁组84例,其中治愈者48例,明显缓解者24例,部分缓解者8例,无效者4例。术后出现面瘫者5例,听力下降3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65岁组52例,其中治愈者36例,明显缓解者8例,部分缓解者4例,无效者4例。术后出现面瘫者2例,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漏1例,颅内感染1例,颅内出血4例(幕上出血3例,幕下出血1例)。两者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年老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确切。对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高龄患者,如无手术禁忌证,可选择手术治疗,术后警惕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2007年以来成功救治了1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均为2007-01—2012-09在我科住院的患者,男5例,女6例;年龄21~60岁,平均40岁,病程6个月~10a。诱发因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5例,劳累过度3例,应用激素2例,胸腺瘤术后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