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动态观察了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肌酸激酶 MM 同工酶(CK—MM)亚带的时间—活性改变,发现在梗塞后5小时内,MM_1(%)最高;5~15h,CK—MM 亚带谱中以 MM_3(%)为最高;15~24小时间,MM_2(%)上升为最高;而24小时后又转换成总以 MM_1(%)为主。因此,分析 CK—MM 亚带不但有助于 AMI 的诊断,还有助于估计梗塞发生时间,这对 AMI 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血清肌酸激酶(CK)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灵敏指标,但当有骨骼肌及脑部疾患时,则失去其诊断价值。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测定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功酶(CK-MB)方法的产生和发展,酶学对AMI的诊断无论从敏感性还是从特异性来讲均有很大的改观。CK和CK-MB对AMI的诊断意义又现已十分明确,但它们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预后的意义目前国内很少注意。在讨论本题前应当首先谈一谈CK  相似文献   

3.
近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肌酸激酶MM同功酶亚带(CK-MM亚带)MM_2/MM_1比值是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在溶栓治疗中亦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AMI发生后极早期(2小时内)血清CK-MM亚带的改变,探讨其在AMI极早期的诊断价值,这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酶学测定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已有多年,尤其是CK及CK-MB被认为是诊断AMI的重要指标,但它们存在特异性较低、升高持续时间短等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蛋白(CK-MB mass)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冠脉再通的价值。方法118例AM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70例和溶栓治疗48例,不同治疗时间采血检测其CK-MB mass、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活性,直至酶学指标降至正常。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CK-MB mass,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速率法测定CK活性。观察AMI冠脉再通和冠脉未通患者心肌标志物出现异常的最早时间、上升至峰值的时间、峰期持续时间、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AMI冠脉未通组或再通组CK-MB mass与CK-MB活性、CK活性比较出现异常值时间、上升至峰值时间、峰值期持续时间、下降至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1)。CK-MB mass峰值距AMI发病时间若以<11 h为标准,CK-MB mass诊断冠脉再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CK-MB mass可早期诊断AMI及AMI冠脉再通。  相似文献   

6.
应用改良的琼脂糖电泳法对24例AMI和15例心绞痛患者进行血清CK-MM亚型检测。结果表明,AMI患者发病后2小时CK-MM_3的百分率和CK-MM_3/CK-MM_1比值已明显增高,10小时达峰值(CK-MM_3/CK-MM_1比值为2.0±0.6),较其他酶学指标(CK、CK-MB、LDH,LD_1/LD_2,GOT)出现更早,更为敏感。与心绞痛组(CK-MM_3/CK-MM_1比值为0.15±0.07)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在AMI发病后14小时内检测CK-MM亚型和CK-MM_3/CK-MM_1比值,对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K、CK-MB与CK-MB/CK联合诊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界值。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61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患和463例非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使用OLYMPUS AU5421的生化分析仪,和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CK检测试剂对心肌酶(CK)及心肌酶同工酶(CK-MB)进行了检测。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K、CK-MB两个指标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能。结果 ROC分析CK曲线下面积(AUC)为0.811,95%可信区间0.786~0.834,Z值为22.595,P值为0.0001,界值为148;CK-MBAUC为0.840,95%可信区间为0.816~0.861,Z值为26.578,P值为0.0001,界值为29.8;CK-MB/CK比值AUC为0.533,95%可信区间0.503~0.563,Z值为1.857,P值为0.0633。ROC分析结果两两相比为CK-MB诊断效能优于CK,有显著性差异。而CK-MB//CK比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CK>148,和(或)CK-MB>29.8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而CK-MB/CK的比值缺乏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心血管疾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多少年来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测定常被视为诊断AMI的标准方法,但CK及CK-MB并非心肌特有的酶,骨骼肌损伤患者常有血清CK、CK-MB的增高,造成AMI诊断假阳性.  相似文献   

9.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血清心肌酶学指标,目前最常用的是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但骨骼肌中亦存在少量CK-MB(1%~3%),一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肌病、骨骼肌创伤,肺梗死、剧烈运动及肌肉注射,可增加B亚单位的合成,使CK-MB水平升高,导致假阳性而影响其特异性,故欧洲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学会(ESC/ACC),2001年4月15日于"心肌梗死重新定义"中提出,CK、CK-MB不应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AMI患者160例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观察各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SP70水平,比较2组血清HSP70、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B型钠尿肽(BNP)、肌红蛋白(MYO);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HSP70对AMI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急性期血清HSP70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恢复期[25.37(10.32,50.08)μg/L vs 0.088(0.215,0.557)μg/L和0.092(0.027,0.976)μg/L,P0.01]。试验组HSP70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982~0.999),CK 0.883(95%CI:0.837~0.929)、CK-MB 0.929(95%CI:0.894~0.964)、cTnT 0.949(95%CI:0.918~0.980)、BNP 0.853(95%CI:0.923~0.982)、MYO 0.775(95%CI:0.705~0.845)。血清HSP70与CK、CK-MB、cTnT、MYO呈正相关(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70与AMI发病独立相关(OR=3.201,95%CI:0.248~0.414)。结论 AMI患者血清HSP70明显增高,血清HSP70可能可以作为AMI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尽管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酶学实验取得不少进展,特别是CK-MB大为提高了诊断AMI的准确性。但现代技术发现这些最复杂的CK-MB群免疫测定也有很大的局限。主要表现为诊断窗口短;酶测定的灵敏度低;更由于骨骼肌中心肌酶的出现而缺乏特异性。即使以CK-MB/总CK比值来诊断AMI,虽然特异性提高但降低了灵敏度。1984年,德Katus发现心肌特异性抗体片段并不和肌球蛋白轻链反应,而是和心肌肌钙蛋白T反应。随后又观察到心肌肌钙蛋白T并不在正常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当无ST段抬高时,ECG不能诊断AMI,确诊依靠心肌标记物的检测如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肌红蛋白等。本文研究连续测定心肌标记物3h内对无ST段抬高的AMI的诊断能力。收集1994.10~1997.6因胸痛疑诊AMI并收住CCU病人2093例,平均58±13岁。确诊AMI标准为CK-MB≥8ng/ml及相对指数(RI)≥4。RI按公式计算,RI=CK-MB×100/总CK。肌红蛋白正常上限为92ug/L。排除标准为ST段抬高及有呼吸、心跳停止。于收住CCU0、3、6、8h分别测定总CK、CK-MB、肌红蛋白。此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系列测定初发急性心肌梗塞(AMI)41例血中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线粒体同功酶(ASTm)活力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功酶1和2比值(LDH_1/LDH_2),观察AMI后前3天这些同功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胸痛发作≤6小时,CK-MB活力和LDH_1/LDH_2比值明显升高,此后三项酶指标并行升高。其中CK-MB在AMI后18~24小时达峰值,36~48小时后明显下降;ASTm和LDH_1/LDH_2分别在AMI后36和24小时达峰值,持续至72小时未见明显降低。文中还简要讨论了这些同功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心电图(ECG)和血清酶学检查指标。当ECG出现异常Q波或R波消失,则AMI的诊断无疑,但大约30%尸检证实为AMI的患者无Q波出现。公认的酶学指标CK及CK—MB的灵敏度高达98%,但仍有假阳性。为寻找早期诊断AMI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指标,众多学者进行非酶学指标的研究。现就蛋白质检查在AMI诊疗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血清心肌酶学指标,目前最常用的是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但骨骼肌中亦存在少量CK-MB(1%~3%),一些疾病包括糖尿病、肌病、骨骼肌创伤,肺梗死、剧烈运动及肌肉注射,可增加B亚单位的合成,使CK-MB水平升高,导致假阳性而影响其特异性,故  相似文献   

16.
心脏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可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1954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GOT)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第一个心脏标志物用于临床[1],随后乳酸脱氢酶(LD)和肌酸激酶(CK)在AMI时的变化引起人们兴趣[2-3].十多年后,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在AMI时的异常变化得到广泛关注[4],曾一度被誉为诊断AMI的"金标准",并与AST、LD一起被称为"心肌酶谱"应用于AMI诊断.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同全世界一些主要心血管学术团体共同制定了诊断AMI的标准[5],将心肌酶类变化作为诊断要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及其发生时间的确定,对及时而正确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溶栓疗法)至关重要。近年来众多学者不断探索AMI的标记物,本文就AMI的酶学诊断价值概述如下。 一、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及其同工酶是目前诊断AMI研究中最广泛的一类酶,它们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心、脑、甲状腺、肺次之,肝和红细胞中含量最低。CK由M、B两个亚基组成,可形成MM、MB、BB三种同工酶,在一定条件下CK-BB向正极的电泳迁移率最大,CK-MB次之,CK-MM最小。正  相似文献   

18.
10~20%的冠心病监护病房的病人其MB同功酶(CK-MB)升高而肌酸激酶(CK)正常。对此看法不一,有认为虽心脏的CK-MB最丰富,但心脏肌酸激酶的同功酶仅占15%,因此CK-MB的升高均应伴有CK的升高,出现CK-MB升高而CK正常可能是人为造成的。本文对静脉应用β阻滞剂治疗的477个病人进行研究,全部病人均有不超过12小时的明显急性心肌梗塞(AMI)病史而不论其心电图是否正常;并除外凡心率<40次/分,收缩压<90mmHg,有Ⅱ度以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非心脏手术或骨骼肌损伤患者常有CK-MB增高,且CK-MB在AMI发病后4-8小时才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20.
心肌肌钙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正确诊断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AMI的生化诊断方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是目前常用的指标,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正常人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