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05/2006-05,我院开展腹腔镜手术3800例。除腹腔镜胆囊切除外,成功地开展了腹腔镜胃肠切除术、肝脾囊肿开窗术及疝修补术等。现将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开窗组和切除组,开窗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切除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β-HCG 水平变化、妊娠率和异位妊娠再发率。结果开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切除组患者(P <0.05);开窗组患者术后β-HCG 水平与开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窗组患者术后1~3年宫内孕发生率显著高于切除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异位妊娠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宫外孕的术中损伤小,宫内妊娠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在头部动脉开窗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3D-TOF-MRA检查患者2057例,动脉开窗畸形49例共51处,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分析动脉开窗畸形影像特点。结果 2057例中,动脉开窗畸形51处(检出率2.48%,51/2057),其中位于基底动脉21例;位于大脑前动脉26例;位于大脑中动脉2例;位于椎动脉2例。结论 3D-TOF-MRA可以清晰显示和准确诊断颅内动脉开窗畸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口内进路手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巨大囊肿,探索口内进路手术与开窗减压术在下颌骨保存性功能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0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治疗的31例下颌骨巨大囊肿患者,比较口内进路手术及开窗减压术后患者恢复的情况及X线变化,定期复查,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6-21个月的追踪观察,行口内进路手术的14例患者中1例因术前已有感染迹象,术后引流口处持续流脓,经多次换药效果不理想,最后行病变颌骨切除+自体肋骨移植术。另2例引流口不愈合,但骨质愈合良好,行二期刮治术后I期愈合。开窗减压术17例的患者经局部换药或配合局部刮治处理分别在6-21个月内愈合。结论经统计学处理,开窗减压与口内进路手术均是治疗下颌骨巨大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通过石膏外固定加髌骨压板与常规抱膝圈治疗髌骨骨折比较,其优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1997-05~2001-02共收治髌骨骨折82例,其中42例采用石膏外固定加髌骨压板为研究组,40例采用传统抱膝治疗,为对照组,年龄40~70岁,男女之比5:1,研究组横形骨折29例,纵形移位3例,粉碎移位10例,(无骨块翻移)对照组横形38例,纵形骨折2例,骨折端分离均在1.5cm以内新鲜骨折。 2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先抽出膝关节内及骨折处瘀血,无菌敷料覆盖。②用管状石膏将患肢固定在功能位上。③髌骨处开窗外形如髌骨窗周外翻。④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引流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降低其复发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67例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下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5例随访1-5年,6例复发,复发率为9.23%(6/65)。4例由于囊肿位置特殊(Ⅶ、Ⅷ段)开窗过小致复发;1例由于囊壁处理不当复发;1例由于多房性囊肿之间的透明隔未予切开而遗留小囊肿致复发。结论适应证选择不当、囊肿开窗过小、囊壁周围粘连闭合、遗漏小囊肿以及囊壁处理不当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单纯性肝囊肿腹腔镜开窗术手术适应证,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赵猛  马超  韩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92-3594
目的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联合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6例患者使用Wallis系统植入联合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并与26例单纯使用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对照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VAS和Oswa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39.3±15.6)ml,多于对照组的(141.3±15.7)ml(t=3.154,P〈0.05);手术时间(121.3±19.3)min长于对照组的(69.4±15.8)min(t=3.256,P〈0.05),两组切口总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986,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5.638、16.327、18.204,均P〈0.05);两组术后1周、1个月以及1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2、1.774、1.697,均P〉0.05)。结论Wallis系统植入联合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好的达到术后稳定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摘除髓核三术式与近期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抽取1994-1999年间行椎间开窗术189例、半椎板切除术184例、全椎板切除术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组患者术前在年龄结构、病变范围、症状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全椎板切除并发症多且严重,开窗术并发症最少,半椎板切除术介于两者之间.结论三术式中椎间盘摘除术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全椎板切除术并发椎间隙感染、椎管内血肿发生率高,开窗术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9.
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探索其在下颌骨保存性功能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治疗的107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病例,测量开窗减压术后病灶长径的变化,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评价临床治愈率。结果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总有效率为87.85%,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疗效优于囊性成釉细胞瘤,其中单房型角化囊肿疗效优于多房型者,单房或多房型囊性成釉细胞瘤之间疗效没有统计上差异。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不同术式对活动耐力的影响,将59例TCPC术后存活病人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心房内侧隧道、心房内管道、心外管道3组。采用心脏平板运动检测仪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随运动量增加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TCPC手术是否开窗对活动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心内侧隧道组心率在超过3级运动量(F=3.78),血压超过4级(F=3.23),SpO2在5级后(F=3.68)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5);而心外管道组呼吸频率在3级以后显著高于其它两组(F=3.52,P〈0.05)。对TCPC人工管道是否开窗两组各20例进行比较,开窗组心率在5级、血压在4级达到高峰,未开窗组心率、血压在3级达到高峰;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开窗组呼吸频率始终明显高于未开窗组,而SpO2则持续低于未开窗组。结论:心内侧隧道组对于运动量增加的适应性显著高于心房内管道及心外管道组。心外管道TCPC手术完全旷置窦房结可能给机体对整体心率的调节带来不利影响,导致运动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柯一陆氏手术)与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以往采取柯一陆氏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本院采取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El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7.89%)与总有效率(94.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03%,72.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张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手术创口小、术后易恢复、复发率低,可于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 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硫酸庆大霉素加胰岛素外敷治疗褥疮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笔者所在科自1999-05~2003-05采用庆大霉素+胰岛素+生理盐水混合液治疗褥疮患者32例(共47处),年龄66~92岁。面积最大6cm×8cm。最小1cm×2cm。基础疾病为脑血管病后遗症10例,糖尿病10例,慢性心衰4例,其它8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27岁。1998-02-25平卧时,距1m处被81式半自动步枪瞬间先后击中右腰、右髂部1h入院。血压测不到,脉速弱,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四肢厥冷,无尿。右腰、背、髂部弹道出入口有鲜血流出。拟: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损伤。紧急建立4条输液通路,05h内加压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韧带外椎板扩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黄韧带外椎板双侧扩大开窗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在黄韧带的保护下扩大开窗、保留黄韧带并外移3-5 mm,对合并突出者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果 本组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良2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92.3%,未见医源性腰椎滑脱.结论 通过扩大开窗方式保留了黄韧带,能达到充分减压和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双重目的,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脊椎滑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大头针开窗治疗甲下积血1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例病人中男8例,女5例,大拇指3例,食指2例,大拇趾7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病史3~5天。 2 方法和结果 将甲下积血的指趾,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局部。用止血钳固定大头针中间,将大头针圆头在酒精灯上烧红置于指趾上(出血中心)如此反复2~3次,至甲下积血流出畅通为止。加压将甲下积血全部流出,再用0.25%氯霉素滴入甲下挤出。开窗处盖氯霉素纱条外敷依比膏。软组织损伤较轻者第3天复诊基本正常,重者第5天基本正常,开窗处贴一小块胶膏防止异物。  相似文献   

17.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价值。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组50例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组50例,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神经根损伤、下肢放射痛减轻等指标。结果MED组优良率(90.0%)高于OD组(80.0%)(χ^2=3.99,P〈0.05),术中失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OD组(t=2.412,t=2.498,t=2.518,t=2.416,均P〈0.05)。结论MED与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近期临床效果相似,但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保护生理性硬膜外脂肪,防止硬膜运擦伤撕裂致脑脊液漏,预防腰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方法:改良椎板间开窗方法,将神经剥离器和神经根拉钩距头端6-7mm处,制成扁椭圆形结构,保护硬膜外脂肪免受器械损伤。结果: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窗142次完整保护硬膜外脂肪118例124次,失败18次,无脑脊液漏发生。术后患者腰腿疼痛均有明显减轻,63例随访3月-2.6年,平均1.4年,残余腰痛及肢体发凉11例。原有根性损害恢复不全6例。残余髓核突出再手术3例。结论:改良推板间开窗方法,用特制器械对硬膜外脂肪进行保护,大部分患者可完整保护生理性硬膜外脂肪,预防硬膜囊裸露、擦伤、撕裂甚至脑脊液漏,预防和减轻推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致医源性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7岁,于2002-10-05因心窝处痛持续1d伴大量呕血急症入院.5年前因上腹痛、吐酸,作钡餐和胃镜检查均报告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曾用H2拮抗剂治疗,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多节段开窗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方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呈节段性特点,对病变节段行多节段开窗椎管潜行扩大髓核摘除术治疗136例。结果获得随访125例,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50.3个月,疗效:优79例,良30例,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87.2%。结论多节段开窗减压椎管潜行扩大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的同时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可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