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方法对458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壮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99.78%菌株对壮观霉素敏感,只有0.22%菌株为耐药。结论南宁地区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高,所以壮观霉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控制淋病的增长,探讨淋病流行病特征与淋球菌对常用药物敏感性的流行病学关系。方法 完整收集淋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测定每年淋球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度及耐药率,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结果 性病流行在10年内稳定上升,但淋病则由1993年开始呈稳定的负增长,壮观霉素及头孢三嗪在4年间未发现耐药菌株;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上升,由1998年的56.4%上升至2001年的71.4%,产青霉素的耐药菌株(PPNG)和四环素耐药菌株(TRNG)在4年内分别上升10%和16.3%,结论 随淋病的有效控制,淋球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降低,PPNG和TRNG菌株的明显上升表明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正逐渐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该类药物已不再适宜被推荐用于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尚没有耐药菌株,但必须强调规范使用,保证在性病防治工作中有足够可供选择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其它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产青霉素酶菌株数增多,经特异性治疗和淋球菌消失后具有淋病后炎症性疾病的人数也增多,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急性淋病的治疗方法。 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Trobicin)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分离所得,它对耐青霉素淋球菌和产青霉素酶菌株均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年我市在性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情况下,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趋势及可能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淋病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性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自全市性病检测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来自每年临床淋病患者菌株的监测,使用琼脂稀释法对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四环素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6年来我市性病年报告发病率及淋病监测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球菌仍保持对壮观霉素的高度敏感,但对头孢三嗪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几种常用传统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四环素等药物己不宜用于淋病的治疗,加强临床淋病用药指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淋球菌流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改良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98株淋球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IV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a)分别为55株(56.12%)和20株(23.47%),在测定的9种抗菌药物中,淋球菌耐药性较高的依次为四环素、头孢美唑、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6.73%、50%、56.12%、74.45%、80.61%,而敏感性较高的4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三嗪、头孢呲肟、壮观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2.44%、79.60%、77.55%、91.84%.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常德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壮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菌株,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6.
淋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由于菌株的变异和滥用抗生素,自1976年美国发现2例耐青霉素治疗的淋球菌病例以来,淋球菌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目前临床上多应用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其治疗。但由于这些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染色体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等原因,淋球菌逐渐产生了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为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耐药现状,我们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995年和2005年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及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6,(6):854-857
目的了解本院分离的200株淋球菌对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6种抗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监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200株淋球菌中,对6种抗菌素的耐药率以环丙沙星为首,耐药率高达94.5%;其次是青霉素,耐药率达92.0%,其中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49株(24.5%);四环素耐药率为67.5%,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56株,占28.0%;未发现头孢曲松、头孢克肟耐药菌株,但其低敏率分别为7.0%,5.5%,未发现壮观霉素耐药菌株和低敏菌株;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二重耐药青霉素和环丙沙星同时耐药共检出139株(69.5%)最高,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同时耐药109株(54.5%)。结论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效果差;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较高,推荐壮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作为本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同时定期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8.
吴斌  王玮  李蒙 《职业与健康》2007,23(2):148-149
淋病是目前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随着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和高度耐四环素菌株(TRNG)等耐药菌株的逐渐增多,现临床多应用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广泛使用和临床上不规范治疗,细菌染色体突变及质粒介导引起的耐药性的产生,使淋球菌对上述抗生素的敏感性迅速发生改变,许多地区都出现了耐药菌株。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我们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分离出的淋球菌进行抗生素敏感度即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孢三嗪(菌必治)治疗单纯性淋病疗效观察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200040胡康容,吴润达,黄仲义,仇益群单纯性淋病是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病种,1979年以来由于青霉素逐渐广泛应用于淋病的治疗,导致淋球菌耐药菌株明显增多,因此人们不断寻找能对耐青霉素淋球菌...  相似文献   

10.
淋病奈瑟球菌(简称淋球菌)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淋病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仍然非常严重,其治疗也因多重耐药菌株的增加而日益棘手。发展有效的疫苗与治疗方法是控制淋球菌感染的关键。深入研究淋球菌的黏附机制将为淋病动物模型和疫苗研制及新型治疗药物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此文综述了淋球菌主要黏附因子与宿主细胞上受体间相互作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男性淋病患者配偶感染淋球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男性淋病患者配偶感染淋球菌的情况。方法:将325例男性淋病患者配偶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作淋球菌培养,检测淋球菌。结果:检测出淋球菌阳性者224例,占68.9%。结论:应加强对男性淋病患者的治疗和性病知识教育,让他们积极鼓励自己的配偶及早去医院诊治,努力控制淋病在家庭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淋球菌的质粒图谱与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4):554-554
淋病是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主要病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菌。淋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索的滥用以及用药的不规范,产生了新耐药菌株和新的耐药谱,给临床治疗用药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淋球菌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与质粒的关系。我们于2002年从深圳市龙岗区各医院STD门诊病人中分离到40株淋球菌,并对其质粒谱与耐药谱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淋病双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β内酰胺酶淋病双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病双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生素对240株淋病双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碘定量法检测PPNG菌株.结果 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及头孢三嗪的耐药率分别为71.67%,78.33%,37.50%及6.67%;检出32株PPNG菌株,占13.33%;检出30株TRNG菌株占12.5%;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占31.67%.结论 壮观霉素、头孢三嗪仍可作为深圳市治疗淋病的首选用药,但淋球菌对四环素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婚育与健康》2008,(2):37-37
Q患上淋病会导致以后不能生育吗? A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由于淋球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引起淋菌性宫颈炎,在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淋病双球菌有可能上行感染,引起输卵管内膜炎、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随着病期的延长,输卯管炎症由急性转为慢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使输卵管组织纤维化,输卵管内膜上皮组织被破坏,管腔粘连,出现输卵管狭窄或阻塞,引起不孕症。  相似文献   

15.
利福平加强力霉素治疗淋病52例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医务室315011吕寅梅目前,淋病的发病率在性传播疾病中占第一位,淋球菌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也较为复杂。本文于1995年4~12月,对淋病女患者首选利福平加强力霉素治疗,共52例,效果良好,现将...  相似文献   

16.
选择淋病治疗方案时要考试抗生素对淋球菌感染的疗效,抗生素的副作用及价值,在选择单剂量抗生素杀灭淋球菌的同时,均应加用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性病门诊中,发现有的淋病患者在淋病治愈后一段时间,因又出现与淋病相似泌尿道症状。症状误认为淋病未愈,加大抗淋球菌药物剂量继续治疗,疗效不佳。为此,我们对该人群病人进行了化脓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淋病是淋球菌感染粘膜引起的主要性传播疾病。过去,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对淋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国内曾一度将其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质粒  相似文献   

19.
在治疗淋病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后,不少患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有不同程度的尿道刺痒疼痛,尿道口有稀薄粘液,白带多,会阻与下腹部坠胀疼痛,单丸酸痛,医学上称之为“淋病疗后综合征”。形成该征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首选药品不对路。性传播疾病中淋病的发生率居首位,它是由淋病双球菌(淋球菌)感染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疾病,过去认为对付淋球菌的抗生素很多,几乎各种抗生素治疗淋病都能奏效。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淋球菌对一些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致使有些常用的抗生素疗效不佳。另外,淋球菌的耐…  相似文献   

20.
选择淋病治疗方案时要考虑抗生素对淋球菌感染的疗效、抗生素的副作用及价格,在选择单剂量抗生素杀灭淋球菌的同时,均应加用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