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及对PDE4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的主要成分及对PDE4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制备HPLC 和制备TLC等方法分离纯化新疆紫草中羟基萘醌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HPLC方法测定主要羟基萘醌类化合物对PDE4酶的抑制活性。 结果 :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氧阿卡宁(1)、阿卡宁(2)、乙酰阿卡宁(3)、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4)、α-甲基丁酰阿卡宁(5)、异丁酰阿卡宁(6)和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7)。 结论 :化合物2,5,6为首次从新疆紫草中分离得到。首次评价了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成分对PDE4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新疆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中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6种萘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分辨LC-MS对软紫草药材中的主要萘醌类色谱峰进行鉴定。采用HPLC法,以乙酰紫草素为内参物,建立了乙酰紫草素与紫草素、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紫草素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了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和重现性。比较了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对新疆软紫草中6种成分的测定结果。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同时测定6种成分的一测多评法控制新疆软紫草药材的质量是准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新的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紫草萘醌成分。方法 采用中低压制备色谱和Flash柱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谱、红外、质谱等技术鉴定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单体的纯度。结果 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氧紫草素,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纯度分别是99.62%,99.02%,99.5%,99.31%,99.3%,99.2%。结论 首次建立中低压色谱技术,快速、准确分离紫草药材的单体成分。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9,(4)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软紫草属4种植物(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天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根中7种萘醌类成分(左旋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2-甲基丁基酰紫草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材石油醚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甲酸;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7%~99.75%,RSD为0.42%~1.94%。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软紫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为内参物,测定新疆紫草中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异丁酰紫草素、α-甲基-正丁酰紫草素的含量,建立紫草中5种萘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高分辨LC-MS对含量测定的5个色谱峰进行鉴定。采用不同高效液相(HPLC)系统和不同色谱柱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同时采用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对16批新疆紫草药材进行分析,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良好,16批样品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新疆紫草中5种萘醌类成分。  相似文献   

6.
建立同时测定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不同部位中左旋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乙酰氧基异戊酰阿卡宁、去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和异戊酰紫草素等8种羟基萘醌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甲酸水溶液(70∶30),检测波长275 nm,流速1mL·min~(-1),柱温30℃。定量结果显示,新疆紫草各部位中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根皮含量最高,其次是根,再次是茎残基,根木质部和地上部分含量较低。本研究为确定紫草药用部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又名新疆软紫草、新藏假紫草,属紫草科Boragi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药典》收录的3种紫草科植物之一。紫草的有效成分主要为2大类[1,2]:一类是脂溶性很强的萘醌类色素,包括紫草素(shiko-nin),乙酰紫草素(acetyl shikonin),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β-hydroxyisovaleryl shikonin),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β,β′-d imethylacryl shikonin),去氧紫草素(deoxy shikonin)等。另一....  相似文献   

8.
新疆紫草羟基萘醌类成分对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疆紫草羟基萘醌化合物对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疆紫草羟基萘醌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D(IL-1D)等炎症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采用Griess法测定分离纯化的6种不同羟基萘醌化合物(紫草素、去氧紫草素、乙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α-甲基丁酰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0)的抑制作用。结果新疆紫草羟基萘醌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TNF—α和IL-1D具有抑制作用;6种紫草羟基萘醌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具有抑制作用。结论新疆紫草羟基萘醌成分对炎症细胞因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发以炎症因子TNF-α抑制剂为靶向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紫草类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中药紫草调查,它来源于紫草科6种植物的根、根皮或根木栓皮,为了比较其质量,应用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了12个样品紫草的萘醌总色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紫草中总萘醌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以紫草总萘醌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转移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电压对闪式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与渗漉法进行比较.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加14,8倍量95%乙醇于140 V电压下提取2次,每次2 min;总萘醌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平均转移率分别为90.72%,70.68%.渗漉法中总萘醌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平均转移率分别为79.03%,65.43%.结论:闪式提取法优于渗漉法,前者适用于紫草总萘醌的提取,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褚小兰  曹岚  袁春林 《中药材》2001,24(1):28-29
本文对飞扬草混淆品通乳草进行了性状和显微鉴别,并与飞扬草进行了比较,为飞扬草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川产两种萹蓄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四川产两种篇蓄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C18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70m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115%.此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四川产2种篇蓄所含槲皮素的含量相差较大,篇蓄为0.175%,习见蓼为0.082%.结论:槲皮素的含量,篇蓄明显高于习见蓼,为评价四川产2种篇蓄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别苍耳子与伪品小刺蒴麻。方法用性状鉴别与显微观察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者外观性状与显微特征有差异,易于区别。结论本研究可作为苍耳子与伪品苍耳子小刺蒴麻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HPLC-ELSD法分别建立南、北柴胡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真伪鉴别。方法:样品的甲醇提取液采用TOSOH TSKgel ODS-100V C18(4.6mm×15cm,5μm)色谱柱分析,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并对结果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含有11个共有峰的北柴胡HPLC-ELSD指纹图谱和含有14个共有峰的南柴胡HPLC-ELSD指纹图谱。伪品的相似度低,可以通过指纹图谱进行真伪鉴别。结论:该方法能快速可靠的鉴别和区分南、北柴胡,可以用于柴胡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软枝黄蝉和马缨丹两种药用植物进行生药学研究,为有关部门临床应用、中毒抢救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结果软枝黄蝉根横切面木栓层极宽,明显分为两层;茎横切面具柱鞘纤维;粉末中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极多。马缨丹根横切面射线细胞结构较特殊,茎横切面四方形,且具有厚壁组织;粉末中单细胞非腺毛众多,分泌细胞中含橙黄色油滴。结论以上生药学特征可作为软枝黄蝉和马缨丹的主要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苗药芭蕉根及其易混淆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苗药芭蕉根与其易混淆品香蕉根、美人蕉根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苗药芭蕉根、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苗药芭蕉根与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紫外谱线组的最大吸收峰数及峰位置有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苗药芭蕉根与香蕉根和美人蕉根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玫瑰花、玫瑰茄及枸杞子3者复合物提取液经肠膜明串株菌肠膜亚种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PLC-LTQ-Orbitrap MS)技术对其复合物提取液及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及鉴定。结果:根据所获得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同时结合色谱保留行为、质谱裂解规律、特征碎片离子、对照品比对以及相关文献报道,共筛选鉴定了48个化学成分,包括39个有机酸、6个黄酮及3个花青素类成分。结论:玫瑰花、玫瑰茄及枸杞子3者复合物提取液发酵前后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苷类成分可以转化为更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苷元类成分,可为其他发酵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及卵叶远志P.sibirica L.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反应总体积25 μl,内含10×PCR buffer 2.5 μl,dNTPs 2.0 μl,MgCl2 2.0 μl,引物1.0 μl,模板2 ng,Taq酶0.3 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进行45循环:94℃变性15 s,36℃复性1 min,72℃延伸1.3 min,循环结束后72℃延伸4 min.结果 10个引物共检测到154个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24条带,其中148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94.3%;距离系数为24时,11个样品明显聚为远志居群和卵叶远志居群两类.结论 远志与卵叶远志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聚类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醋酸乙酯 -甲酸 -水 (8∶ 1∶ 1)为展开剂 ,展开 ;以三氯化铝和碘蒸气分别显色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与槐花中相同的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龙爪槐花中芦丁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0.
比较西藏雪莲花、天山雪莲经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浸膏对实验性致炎小鼠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西藏雪莲浸膏的抗炎活性优于天山雪莲浸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