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无症状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0岁.因查体发现膀胱占位病变1月入院.自述无明显不适.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压110/80 mmHg(1 mmHg=0.133 kPa).心电图、血液生化、血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CT示膀胱右侧壁见一截面1.9 cm×1.6 cm大小结节状软组织病变,突向膀胱内,表面较光整,中心处见斑点状低密度灶.膀胱镜检查于膀胱右侧壁距右输尿管口约3 cm处见一2 cm×2 cm×1 cm大小实性占位,表面覆盖正常膀胱黏膜,双输尿管开口位置正常.考虑为膀胱良性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中电切数刀后,患者突然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达200/120 mmHg,考虑患有嗜铬细胞瘤可能,立即停止操作.给予立其丁10 mg静滴后,血压降至正常,逐改开放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患者血压平稳.术后病理检查: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后给予抗炎、输液治疗,10天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4岁。因发作性右侧腰背部疼痛4年入院。体检:右肾区叩击痛,血、尿常规均正常。B超示右输尿管扩张,右肾孟中度积水。IVU示右输尿管下段相当于骶骼关节下方内侧阳性结石1枚,左肾显影好。膀胱镜检查膀胱粘膜正常,可见右输尿管口,F6输尿管导管插入约7cm受阻,逆行造影示输尿管导管于右骶骼关节下方受阻,除可见一阳性结石外,结石上方有一长约1cm狭窄段,该处输尿管蠕动欠佳,造影剂不能充盈其上输尿管,余各项检查均正常。行右输尿管探查术,术中见局部输尿管增粗约1cm,管壁硬,切开病变输尿管,取出黄豆大小褐色结石1枚,…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4岁。"左下腹隐痛不适3d"入院。查体未发现异常。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示左肾缺如,膀胱内囊性病变(图1),右肾正常。CT示左肾缺如,膀胱内囊性病变。膀胱镜下见膀胱三角区左侧见6.0cm×4.0cm隆起,表面黏膜完整,未窥清左输尿管口,右输尿管口喷尿正常。硬膜外醉下剖腹探查,进入腹腔,膀胱左侧底部有长  相似文献   

4.
患者30岁。因横位难产引起膀胱阴道瘘1年于1983年4月15日入院。检查发现:阴道前穹窿部有6×5cm瘘孔,距右输尿管口0.3cm,距左输尿管口1.5cm。膀胱粘膜翻出。子宫前唇纵形裂开与瘘孔相通。于持硬麻醉下手术。经腹切开膀胱顶部,插入双侧输尿管导管。分离瘘孔周围组织,切除瘢痕组织。游离子宫前壁与膀胱壁至子宫颈,充分暴露瘘口,用肠线缝合瘘口上部2针。结扎切断胃网  相似文献   

5.
膀胱结石并发膀胱移行上皮癌并不常见,我们曾遇到5例,现报告如下。例1 男,58岁。因排尿疼痛及血尿1月余于1986年2月入院,腹部平片见膀胱区有一2.0cm×1.5cm及1.3cm×1.3cm大小结石影。膀胱镜检:除见结石外,于膀胱后凹处可见一1.5cm×1.0cm大小肿物。行膀胱切开取石术及肿瘤局部电灼术。病理报告: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Ⅱ级。9个月后膀胱镜复查见右侧输尿管口旁又有一1.0cm×1.0cm大小肿物。再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及右输尿管移植术。肿物病理报告如前。随访5年无复发。例2 男,31岁。因间歇性血尿并排尿中断现象1年于1988年4月入院。腹部平片见膀胱区有一3.0cm×2.5cm结石影。行膀胱液电碎石术。术后半年又见血尿,膀胱镜检见膀胱内有一1.2cm×1.5cm肿物。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切除肿物病理报  相似文献   

6.
膀胱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2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0d于2008年9月2日入院诊治.患者曾于外院行B超检查提示膀胱顶部见5.9cm×3.5cm团状回声.9月3日于我院行膀胱镜检发现:膀胱顶部一肿物,呈菜花样,表面已坏死及钙化,未窥及全貌,未见蒂,分别于膀胱肿物体部根部及周围黏膜各取病检组织四块.病理报告为腺性膀胱炎.9月4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9月5日行CT平扫提示:膀胱顶部见一突向腔内、最大截面积约为4.5cm×4.2cm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晰,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术前诊断为膀胱占位.遂于9月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  相似文献   

7.
隐睾钙化1例     
患者21岁,大学生,于1990年3月23日入院。入院时主诉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腰部绞痛2小时,自行缓解后在校医院拍腹部平片(见图1)发现“膀胱结石”转入院。否认尿频、尿急、尿中断症状。既往无类似发作史。自幼发现右侧阴囊内无睾丸,未诊治。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无异常体征。腹部无包块。阴茎及左睾丸、附睾正常。右侧阴囊内空虚,右腹股沟区无睾丸。血、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胸透及心电图正常。IVP示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正常。膀胱区不透光阴影有1/2位于膀胱之外(顶部)。B超检查:膀胱内无结石;膀胱顶部外后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8岁。间隙性尿频尿急20年,持续性尿频尿急尿痛1年。腹部平片:膀胱区可见1.5×2.0cm不透X线结石阴影,诊断为膀胱结石。体检:阴茎阴囊、双侧睾丸、附睾及输精管发育均正常,尿道外口开口于正常位置。于1990年6月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取石术,下腹正中切口,依次切开至腹膜反折处。从尿道外口插入导尿管至膀胱,用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后,切开膀胱前壁2cm,未扪及膀胱内结石,遂扩大膀胱切口,进一步在直视下探查膀胱:右输尿管开口明显可见,插入输尿管导管通畅。左输尿管开口未见。膀胱内仍未见有结石。继续扩大腹壁切口探查左侧输尿管下段,于左输尿管下段切开向下插入输尿管导管深约15cm并注入生理盐水,见其未进入右侧膀胱,而进入左侧膀胱,与右侧膀胱完全不通,遂切开左膀胱前壁约3cm,取出1.5×2×1.5cm结石一枚,再探查左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5~1993年收治膀胱混合性肿瘤5例,其中3例伴发膀胱结石。现将3例膀胱肿瘤合并结石者报告如下。 例1 男,71岁。因无痛性血尿6个月入院。术中见膀胱右底部4cm×3cm及2cm×2cm乳头息肉状带蒂肿瘤各一,冠部大,表面附有大片薄层松脆结石,作膀胱部分切除,右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病理镜检见部分肿瘤细胞上皮性结构,呈鳞状细胞分化,巢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6 0岁。因右下腹及右肾区阵发性绞痛 7d,于 2 0 0 1年 5月 1 4日以“右肾绞痛、右侧输尿管结石”入院。体检 :心肺未见异常 ,右肾区叩击痛阳性。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侧输尿管梗阻伴右肾积水 (Ⅱ度 )。膀胱镜下见膀胱右侧壁局限性隆起 ,粘膜充血 ,粗糙不平。CT检查双肾实质密度均匀 ,未见异常病变。泌尿系成像左侧肾盂、输尿管形态大小正常 ,右侧输尿管及肾盂扩张 ,右侧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可见局限性占位性病变 ,向腔内略突入。 2 0 0 1年 5月 2 4日行膀胱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膀胱右侧壁有一约 4.0cm× 3 .0cm× 3 .0cm大小包…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56岁.因肉眼血尿4 d于2007年3月入院.B超检查见膀胱内多发实质性占位.膀胱镜检输尿管口清楚,膀胱顶部可见2个广基菜花样肿物,大小分别为3 cm×3 cm、2 cm×2 cm,活检病理报告为中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0岁.因无痛性终末肉眼血尿6 d于2008年10月15日入院.查体:耻骨上区轻压痛.尿红细胞(+++),蛋白(+).B超检查示膀胱右侧壁占位.CT检查示膀胱右侧壁6.0 cm×7.0 cm×7.5 cm肿块,肿块突入膀胱腔,怀疑膀胱癌;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输尿管及肾脏未见积水.  相似文献   

13.
术前确诊输尿管肿瘤较为困难,我科经B超诊断2例,报告如下.例1 男,32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血块及左肾区胀痛1年.B超检查:右肾正常,左肾5.7cm×11.8cm.实质厚薄不均(厚约 0.5cm),集合系统见4.5cm×11.0cm液性暗区,输尿管上段扩张内径0.9cm,中下段内径1.9cm,其内被回声较均匀的实质性内容物填塞,且突出管口与膀胱内一3.5cm×4.2cm回声强弱不均的四块相连,该肿块  相似文献   

14.
例 1,男 ,16岁 ,右腰部胀痛 4年半间断性肉眼血尿 2个月入院 ,无发热及尿频、尿急、尿痛 ,体检 :腹软 ,右肾区无隆起 ,未触及包块 ,叩击痛 (+)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RBC(++) ,BUN4.5 4mmol/ L,Cr81.6 mmol/ L。B超示 :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 ;IVU;右肾重度积水 ,呈球囊样扩张 ,输尿管未显示 ;膀胱镜检查 :膀胱未见异常 ,右输尿管开口塌陷萎缩 ,变窄 ,未见喷尿 ,F4#输尿管导管插管进入 2 5 cm处受阻 ;造影显示 :肾盂高度扩张 ,与输尿管连续处内壁欠光滑 ,有赘生物样肿块突出 ,于 1999年 4月 2 5日在连硬麻下行输尿管探查术 ,术中见…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8岁.1990年11月7日因尿痛、排尿困难,继而出现尿潴留1天入院。患者既往有尿频、尿痛、尿流中断史近1年.入院后行EUB及IVP检查:在膀胱区近后尿道口处见一结石影,约2×1.5cm大小。膀胱镜检查;于右输尿管开口上方见一0.5×0.5cm大小的憩室样暗区,内见液体状物溢出。膀胱内结石1枚。直肠指检示发现明显瘘道疤痕样组织。遂行膀胱探查井瘘道切除术。术中见膀胱右输尿管口上方有一瘘口,挤压下腹即见粪样物滥出。经瘘道内插入输尿管导管,可进入腹腔。  相似文献   

16.
例1 女,40岁。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6d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疼痛。体检:右肾区叩痛,右下腹压痛。B超:右肾盂扩张2 .7cm ,右输尿管上段扩张1 .3cm ,发现盆腔积液5 .6cm×1 .6cm。术后8d出现阴道漏液,留置尿管后漏液量无减少,漏液常规检查及肌酐、尿素氮测定与尿液无明显差别。静脉注入美蓝后漏液呈淡蓝色。IVP右肾盂积水,右输尿管上、中段扩张,下段显影中断,膀胱后方见造影剂外溢。诊断:右输尿管损伤。行膀胱镜右输尿管插管,进入右输尿管口2cm后受阻,遂行手术探查,发现损伤位于右输尿管下段,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置双J导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5岁。体检时经B超、CT检查发现膀胱顶部有占位性病变,取活组织作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有约2.0cm×2.0cm×1.5cm肿物,呈菜花状,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级(图1所示)。KUB加IVP检查示双肾多发性囊肿,前列腺重度增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和前列腺剜除术,术后给予抗炎、对症等处理,定期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5个月后复查B超示右肾下极有占位性病变;CT示右肾癌可能性大,无淋巴结肿大;胸片无异常。检查膀胱无异常。在全麻加插管下行右肾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抗炎等处理。病理检查诊断为右肾细胞癌,腺癌和乳头状…  相似文献   

18.
膀胱横纹肌肉瘤为少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婴幼儿.我院收治1例15岁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5岁,因"尿频,排尿困难半年,不能排尿1 d"于2010年1月收住院.体检: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膀胱区高度充盈,叩诊呈浊音.诊断急性尿潴留,请妇科会诊排除处女膜闭锁致宫血滞留.给予留置导尿管,持续导尿.尿沉渣成分计数:红细胞3 149个/μl,白细胞1 895个/μl;中段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泌尿系B超:双肾、双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充盈好,其内可见3 cm×4 cm稍强回声团块.排泄性尿路造影:双肾排泄功能良好,输尿管排空通畅,膀胱底部有3 cm×4 cm的充盈缺损;CT平扫双肾大小形态正常,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双输尿管无扩张,膀胱充盈好,内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大小3 cm×4 cm,边缘清晰,CT增强扫描膀胱包块实质部分各时相呈不均匀强化,子宫大小形态正常,直肠周围间隙清晰.膀胱镜检查:近膀胱颈部有3 cm×4 cm的软组织肿块,以截石位7-11点处明显,环绕尿道内口见多处葡萄状软组织块,呈半透明状,双侧输尿管口喷尿正常.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14岁。自幼右胺股沟部有一肿物且逐渐增大。体检见肿物似有囊性感,但无明显波动,不能完全还纳,考虑为肥厚疝囊.皮下环可通过拇指,睾丸及附睾触诊正常。在局麻下行疝修补术。按一般腹股沟斜疝切口,暴露精索寻找疝囊时,见一囊状肿物,表面有较厚的平滑肌,切开囊壁流出浅黄色液体约70ml,认为是腹腔液体。分离囊壁时病人反应阴茎痛,有尿意感。术后24小时病人尿血、尿频、尿痛,方想到膀胱损伤。再次剖腹探察,见膀胱右侧壁和底部与腹股沟内环处缝扎,拆除缝线后见膀胱右侧壁损伤破裂,清除血块后见腑胱平滑肌有活动性出血,膀胱粘膜有约5×7cm缺损。彻底止血后,行膀胱修补及尿道留置尿管。分离膀胱  相似文献   

20.
患者,31岁。右侧腰部胀痛20天,外院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提示右肾重度积水,于1989年8月9日入院。半年来月经期有轻度尿频、尿急,无尿痛及血尿,月经周期正常。已生育2胎。检查:右肾区叩痛,尿常规正常。B超示膀胱右后壁2.6×1.5cm强回声团块。膀胱镜检见右输尿管口处有3×2 cm广基肿块隆起,粘膜光滑完整。插管受阻。妇科检查:子宫颈右前方扪及核桃大小肿块,质较硬而有压痛,右侧附件增厚。拟诊为膀胱非上皮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