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骨草 Abrus Cantoniensis Hance.为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入药。1 生长习性鸡骨草为木质藤本 ,主根粗壮长达 6 0 cm;茎细瘦 ,粗 1.5~2 .5 mm,长 1~ 2 m,常披散在地上或缠绕在其它植物上生长。喜阳光和较干燥的环境 ,不耐寒。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里生长较好。2 整地与施肥选好地块 ,施厩肥 15 0 0 0 kg/ ha,深翻 2 5 cm。随深翻撒施氮磷钾复合肥及磷酸二铵各 75 0 kg/ ha。整平、耙细 ,做 1m宽平畦。3 繁殖用种子繁殖 ,开沟点播。鸡骨草种子皮硬透水性差 ,点播前须对种子处理后方能发芽出苗。 4~ 5月 …  相似文献   

2.
桔梗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桔梗以根入药。适宜凉爽、温和、湿润气候。在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里生长良好。1 整地与施肥选好地块 ,施足厩肥 3 0 0 0 0 kg/ ha及草木灰适量 ,深翻 2 5cm。并随深翻撒施硫酸钾高效复合肥 15 0 0 kg/ ha。耙细、整平、做1m宽平畦。2 播种用种子直播 ,春秋皆可下种。春播于 3月上中旬 ;冬播于 11月上中旬下种。播种前种子用 0 .5 %高锰酸钾液浸泡 2 4h,可提高发芽率、增产 3 0 %以上。在备好的畦内按行距 2 0 cm开 1~ 2 cm的浅沟。将浸泡过的种子稍晾 ,与 5倍的硫酸铵混合均匀撒入沟内。复细土 1~ 2 cm,浇水 …  相似文献   

3.
穿山龙为薯蓣科植物穿山龙薯蓣的根状茎 ,是合成避孕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原料。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与施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能灌溉的砂质壤土地块。施厩肥3 0 0 0 0 kg/ha,撒于地内 ,深耕 2 5 cm。随深翻撒于沟底硫酸钾复合肥 15 0 0 kg。耙细、整平 ,备用。2 繁殖2 .1 用种子繁殖春秋皆可下种。秋播 ,于 11月中下旬 ,在 1m宽的平畦内按行距 2 0 cm开 2 cm深的沟 ,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复细土 2 cm厚。浇水 ,保持湿润 ,翌年春出苗。春播 ,于 1月 ,种子用60℃温水浸泡 2 4~ 48h,捞出后按 1∶ 3与湿细砂拌匀 ,浅埋在…  相似文献   

4.
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供药用。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长习性牛膝为深根系植物 ,喜温暖气候 ,遇低温生长缓慢 ,苗期及秋季喜充足水分 ,花期和花后期为根生长旺盛期。在干燥、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细砂质壤土里生长良好。2 种植物方法7月中旬 ,或“小暑”后 5 d至“大暑”前 5 d为适宜播种期。选好地块 ,施足厩肥约 30 0 0 0 kg/ ha,深翻 30cm,把厩肥全部翻入土中。随深翻撒施硫酸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各 75 0 kg/ ha。耙细、整平 ,做 90 cm宽平畦。在畦内按行距 15 cm开 2 cm深的浅沟…  相似文献   

5.
徐长卿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长卿 Cynanchum panicula(Bge.) Kitag.为萝 科多年生草本 ,以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入药。1 生长习性徐长卿株高 6 0~ 70 cm,根茎短 ,须状根多数。茎细、刚直 ,节间长。圆锥花序顶生于叶腋 ,花期 6~ 7月 ,果期 9~ 10月。对气候适应性较强 ,南北各地均能栽培。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粘壤土里生长较好。2 整地与施肥选好地块 ,施腐熟的厩肥 15 0 0 0 kg/ ha,耙均 ,深耕 2 5 cm。随深翻撒施硫酸钾复合肥及磷酸二铵各 75 0 kg/ ha,一次施足底肥。整平耙细 ,做 1m宽平畦。3 繁殖3.1 种子繁殖 4月中下旬 ,在畦内按行距 2 0 cm开浅沟 …  相似文献   

6.
商陆 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供药用。目前市场货源紧缺。为发展生产满足供应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长习性商陆喜温暖湿润气候 ,不耐寒 ,根需经覆盖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 ,以土层深厚、肥沃、含腐植质较多的砂质壤土为优。低洼积水、粘土地生长不良 ,易受病害。2 整地与施肥选土层深厚、肥沃、含腐植质较多的砂质壤土地块 ,施腐熟的鸡羊粪 3 0 0 0 0 kg/ha,深翻 2 5 cm。随深翻撒施硫酸钾高效复合肥15 0 0 kg/ha。整平、耙细 ,做 1.2 m宽平畦。3 繁殖用种子繁殖。商陆种子种皮光滑致密 ,角质…  相似文献   

7.
猫须草 Clerodendaranthus spicatus (Thunb.) C. y. Wu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 ,茎叶入药。1 生长习性猫须草株高 0 .8~ 1.5 cm,茎枝四方形 ,紫褐色。夏秋季开淡紫色或白色花 ,因花丝、花柱超出花冠之外较长 (5~ 7cm) ,看去相似猫须 ,故名猫须草。喜温暖湿润气候 ,生长的适宜温度为 2 6~ 30℃ ,低于 5℃时则叶片变红、凋萎 ,甚至死亡。在潮湿、肥沃的砂质土壤或腐植质壤土里生长良好。2 整地与施肥选好地块 ,施厩肥 10 0 0 0 kg/ ha,深翻 2 5 cm,随深翻撒施氮磷钾复合肥 75 0 kg/ ha,耙细、整平 ,做 1m宽平畦。3 繁殖3.1 扦插繁殖猫须…  相似文献   

8.
黄芩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芩为常用中药之一。为发展生产满足供应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整地与施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能灌溉的砂质壤土地块 ,每 ha施腐熟的鸡羊粪 45 0 0 0 kg,草木灰 15 0 0 0 kg,撒于地内耙匀 ,深翻2 5 cm。并随深翻撒于墒沟底磷酸二氢铵 2 2 5 0 kg。做 1m宽的平畦 ,畦背宽 2 0 cm,高 10 cm,畦内搂平。2 繁殖黄芩用种子繁殖 ,春夏皆可下种。春播在 4月上旬 ,夏播在 6月中旬。在备好的畦内按行距 2 5 cm开 2 cm的浅沟。种子按 2 0 0∶ 1的比例用多菌灵拌种 ,堆闷 1d,再按 1∶ 5的比例与硫酸铵混合均匀撒入浅沟内 ,复盖细砂…  相似文献   

9.
马兜铃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cohtorha Bge.和马兜铃 A.debilis Sieb.et Zucc的成熟果实。以上两种植物的茎叶和根部供药用。1 生长习性北马兜铃和马兜铃均为多年生缠绕或匍匐状细弱草本 ,茎草质 ,绿色 ,长 2~ 3 m。花期 7~ 8月 ,异花授粉 ,虫媒花。果期 9~ 10月。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怕涝、幼苗怕强烈阳光。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里生长良好。2 整地与施肥选好地块 ,撒施腐熟的厩肥 150 0 0 kg/ ha,耙匀 ,深耕 2 5cm;并随深翻撒于沟底磷酸二氢铵及硫酸钾复合肥各 750 kg/ ha。整平、…  相似文献   

10.
范士河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0):959-959
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 ( L.) DC.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入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长习性射干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 ,耐旱 ,怕涝。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里生长良好。低洼积水、粘土地不宜栽种。2 栽培技术2 .1 整地与施肥选择适宜地块 ,施厩肥 2 0 0 0 0 kg/ha,撒于地内 ,耕翻 2 0 cm深 ,随耕翻撒于沟底硫酸钾复合肥及磷酸二氢铵各75 0 kg/ha。耙细、整平 ,做 90 cm宽平畦。地干时先向畦内灌水 ,待表土松散时再下种。2 .2 繁殖方法2 .2 .1 种子繁殖冬春皆可下种。冬播于 1…  相似文献   

11.
柴胡 Bup leurum chinense DC.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系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长习性柴胡原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地、草丛、沟旁 ,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 ,耐旱 ,怕涝。在排水良好的腐植质壤土或砂质壤土里生长良好。忌连作。2 种植方法选好地块 ,施腐熟的厩肥 15 0 0 0 kg/ha,耕翻 2 0 cm,把有机肥全部翻入土中 ,并撒施硫酸钾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各 75 0 kg。整平 ,耙细 ,做 1m宽平畦。 4月上旬 ,按行距 15 cm开 1.5~ 2 cm的浅沟 ,将新鲜、成实种子用 60℃温水浸泡 2 4h,捞出 ,与 10倍的硫酸铵混合均匀 ,…  相似文献   

12.
白芍系常用中药之一 ,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 ,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选好地块施足底肥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砂质壤土地 ,施腐熟的鸡羊粪 6 0 0 0 0 kg/ ha,草木灰 15 0 0 0 kg/ ha,撒于地内耙细耙匀 ,深耕 30 cm。结合深翻撒于沟底磷酸二氢铵 2 2 5 0 kg,过磷酸钙15 0 0 kg,耙细 ,整平。2 选好种苗 ,合理密植为了缩短芍药生长周期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分”前后收获时 ,选无病虫害、回苗晚、茎杆少而茁壮、叶肥大、根粗长且均匀、芽头肥而少的植株作种苗。刨出后 ,将芽头下 2~ 3cm段的根茎分株 ,每株带有 2~ 3…  相似文献   

13.
 人参种子具胚后熟休眠习性,种胚的后熟须经历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对温度条件要求较严格。本文研究了人参种子后熟各阶段的不同温度要求,在形态发育的早期,要求15—25℃较高的温度;在形态发育的后期,以 10~15℃较适宜。季节变温和昼夜变温有利于胚的发育。种胚的生理后熟以5℃左右为宜,时间约需.3一4个月。完成形态后熟与生理后熟的种子,于来年春季萌发。  相似文献   

14.
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静  马小军  蒋舜媛  赵鑫  陈震 《中草药》2006,37(2):273-276
目的阐述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和休眠解除的关系。方法激素测定用HPLC法,外标法定量,质量分数以μg/100 g表示。结果羌活种胚后熟过程中,玉米素(Z)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第1个峰值出现在层积20 d时,第2个峰值出现在层积100 d时;第1个低谷出现在层积70 d时,第2个低谷出现在层积150 d时。吲哚乙酸(IAA)层积20 d时出现高峰,层积100 d和层积150 d时没能检测到。脱落酸(ABA)的变化和IAA相似,不同在于层积220 d未完成生理后熟和层积220 d发芽的种子中都不能检测到ABA的量。赤霉素(GA3)的量比其他激素高很多,出现2个峰值,第1个出现在层积20 d,第2个出现在层积150 d时;完成生理后熟种子中的GA3量比未完成生理后熟种子中的高。结论层积20 d后Z、IAA、ABA和GA3量的增加启动了羌活种胚的发育。Z能促进羌活种胚的发育和萌发。GA3可能对打破羌活种子休眠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能促进种胚的生长。层积中后期没有检测到ABA的量,ABA可能不是羌活种子萌发的主要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5.
屏边三七结实特性和种子后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屏边三七的结实和种子后熟特性,为屏边三七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家化种植提供基础。方法:持续80 d观测屏边三七的结实动态,统计存在的果实类型及比例。测定种子生物学性状,持续225 d观察种胚在后熟过程中的活力及胚的变化。结果和结论:屏边三七平均结实(38.7±6.5)粒/株,子房膨大期后需要80 d完全成熟,其中0~40 d为果实快速生长期,鲜重增幅15倍。屏边三七存在单籽、双籽、三籽共3种果实类型,比例分别为39.53%,58.66%,1.81%。屏边三七的种子长5.16~6.52 mm、宽3.12~4.95 mm,千粒重为(0.648±0.014)g,含水率为(55.23±0.49)%。屏边三七的种子属于形态后熟,种子脱离母体后,在自然条件下至75 d发育出种胚,至165~180 d种胚才发育成熟,此时种子的后熟完成,种胚活力最高达70%,种胚长(3.217±0.406)mm,种胚宽(0.872±0.165)mm。至195 d进入发芽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形态和生理两个层面了解三七种子休眠和萌发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三七种子科学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视镜观测种胚发育情况,利用HPLC-MS测定不同后熟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种子收获时,种胚已经初步分化但未发育完全,在三七种子后熟过程中,脱落酸(ABA)的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赤霉素(GA_3)和反式玉米素(tZT)先升高后降低,生长素(IAA)持续升高,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无明显变化规律。后熟30天,GA_3/ABA、tZT/ABA和IAA/ABA的比值逐渐升高,其变化趋势与种胚长度和胚率的增加呈正相关,表明GA_3、tZT和IAA对三七种子萌发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种胚发育不完全以及抑制物ABA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三七种子形态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内源激素之间平衡关系的改变是调控三七种子休眠解除与萌发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浙贝母的种子有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熟阶段,休眠期较长,休眠原因为种胚未分化,种子中含有发芽抑制物。低温层积、高刺激、流水冲洗、不同的激素浸种处理均可以促进种胚分化,提早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18.
角蒿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蒿IncarvilleasinensisLam .为紫葳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各地 ,生于山坡、田野、路旁向阳处。本品在辽宁、吉林、内蒙、河北、山东等地作羊角透骨草用。1 生长习性角蒿 (角蒿透骨草、羊角透骨草 )高 3 5~ 10 0cm ,茎直立 ,花期6~ 7月 ,果期 7~ 8月。喜湿润、耐寒、怕涝 ,抗病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 ,粘土、砂质壤土均可栽培。前茬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也可利用沟旁、荒地、河畔、四边地种植。2 整地与施肥选好地块 ,撒施厩肥 15 0 0 0kg/ha ,耙匀 ,耕翻 2 0cm。随耕翻撒施磷酸二氢铵、硫酸钾复合肥各 75 0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洋参果实及种子的生长发育,揭示种胚在形态发育的停滞过程。方法:田间观察西洋参开花习性,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及种子大小和干鲜重;徒手解剖、石蜡切片法观察种胚形态发育。结果:西洋参植株于首次开花后5~8 d达到最大开花数;果实及种子的形态大小和干鲜重均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种胚在植株上历经球形胚、三角形胚、心形胚和鱼雷形胚期4个阶段,于开花后70 d左右发育停滞。结论:西洋参种子胚滞育始于鱼雷形胚期,这为西洋参种子形态后熟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伊贝母种子吸水之后,在5—10℃的低温才能完成胚的后熟发育,吸涨后于35℃刺激能加快这个发育过程。满胚种子尚需一个低温阶段以完成其生理后熟,适合的温度是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