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探讨狂犬病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护理干预.[方法]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狂犬病组和对照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同时对狂犬病组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比较干预前后狂犬病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病人家属焦虑、抑郁、愤怒、无助和自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狂犬病病人家属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狂犬病病人家属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2.
创伤和非创伤病人家属焦虑和抑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创伤病人家属和非创伤病人家属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创伤病人家属和非创伤病人家属进行自我评定。结果创伤病人家属和非创伤病人家属均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且创伤病人家属与非创伤家属SAS、SDS的评分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护理工作中既要关心病人,也要关心病人家属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创伤病人家属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是一种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使临终病人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的特殊服务。而临终的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中的重要内容。笔者对近5年119名老年病人临终时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后认为,要做好老年病人,临终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心理需求有全面的了解,再制定详细的计划,认真实施,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改计划。同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家属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曾华  于颖 《当代护士》2007,(9):85-8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54例)设为病例组,将病人健康家属和探视人员设为对照组(58例),用《心理健康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实施干预.结果 患者存在求知、焦虑、悲观失望、恐惧、怀疑与否认、依赖、自私等心理问题(p<0.01).心理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情绪,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进了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探讨癫痫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160例癫痫患儿及家属进行调查,从中找出癫痫患儿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不同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以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增强其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答:心理护理主要的临床实施形式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共性化心理护理:①个性化心理护理:是一种目标比较明确,针对性比较强,用于解决病人特异性、个性化心理问题的心理护理。如针对截肢病人无法接受现实的特殊心理问题,护士应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帮助病人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临终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护理临终病人不仅要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应针对病人临终前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有尊严、平静地结束生命。同时要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了解家属的思想动态,安抚病人家属的悲伤,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要求,使病人及家属得到最大的慰籍。现将我科两年来16例临终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调查43例住院腹部外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实旌心理十预。结果腹部外伤病人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在突发性事件中有重要作用,护士要重视应激与健康关系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病人实施临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心理的影响.[方法]对50例肿瘤晚期病人及50名家属实施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护理干预前后,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心理.[结果]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护理干预后,SCL-90总分低于护理干预前,病人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4个因子(P<0.05 );病人家属主要表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4个因子(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肿瘤晚期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狂犬病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护理干预。[方法]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狂犬病组和对照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同时对狂犬病组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比较干预前后狂犬病组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病人家属焦虑、柙郁、愤怒、无助和自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狂犬病病人家属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狂犬病病人家属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创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来科的创伤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并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经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后,大部分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心理负担得到缓解。讨论通过心理研究及心理护理,能够提高医护质量,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心理防御能力。并可以引导病人在今后的生活中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几十年来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即使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人仍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临终病人遭受着癌症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痛苦,病人家属不仅要看护病人,同时他们心里也承受失去亲人的哀痛,他们同样需要社会和心里支持。随着对临终护理的关注,姑息护理逐渐被重视。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2年对姑息护理的最新定义[1]:对所患疾病不能根治、进行性恶化或生存期较短的病人给予积极的整体护理,控制疼痛或非痛症状,解决心理、社会和精神等重要问题。姑息护理强调的重点是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2],即动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病人的症状,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身心痛苦,使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生活得有尊严、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治疗性沟通技巧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晚期癌症病人家居宁养护理中运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解决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 方法 以宁养院收治的910例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依据口头叙述及观 察检测的结果,评定病人的心理问题;运用会谈技术和电话访视等治疗性沟通技巧,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治 疗性沟通技巧可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总有效率达84.18%,766例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 或安详地离开人间。结论 对晚期癌症病人采用治疗性沟通技巧能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和 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六位患者的自杀看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分析近年来我院6例(2例死亡)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的基本情况,以指导今后提高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查看病史,访谈医生、护士及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总结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终末期肿瘤病人发生自杀行为的首要原因是心理问题和躯体疼痛,其次是病人家庭等支持不良。结论 对终末期肿瘤病人的护理旨在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主动为终末期肿瘤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提供缓解躯体疼痛的方法,鼓励建立病人家庭等支持帮助系统,还应加强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护理工作正在迅猛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能、任务、护理模式等都在不断发展、提高。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病程一般比较缓慢,病人往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疾病的特殊性会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健康教育在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促进疾病康复。现简单介绍健康教育在肝硬化病人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1 入院初期的健康教育 入院初期,病人从熟悉的工作、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病房,往往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心理。此时,护士积极、主动地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其病房病友。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以后的治疗和护理。护士要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收集同病人有关的各方面信息,着重了解诱发肝硬化的诱因,如病毒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临床常见病 ,致残率高 ,病程长 ,缠绵难愈 ,部分患者丧失生活能力 ,在轮椅上生活。患者痛苦 ,精神上出现苦闷、焦虑、孤独、忧郁、感到自卑 ,加上丧失劳动能力 ,经济上失业 ,家庭的分离 ,陷入沮丧、悲观失望之中 ,失去生活的勇气和治疗的信心 ,不能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康复治疗工作。我们认为 :正确地治疗应该是从病人的躯体和心理二个方面着手。在对本组 5 0例病人的护理实践中 ,提出 10个护理问题 ,患者选择符合自己的心理问题。护士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制定护理措施 ,实施心理护理 :1.加强对患者的卫生宣教 ,避免不良心理影响治疗效果。 2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同情理解患者 ,使病人尽快适应角色 ,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3 .了解家庭情况 ,做好家属陪护的心理疏导工作 ,给予患者心理上、经济上的支持 ,积极康复治疗。结论 :对 RA患者不仅要重视躯体康复治疗 ,而且同样要重视心理护理 ,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使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寿清  刘婧  林凤阳 《全科护理》2009,(18):1619-1620
通过对38例脑干梗死病人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认为在脑干梗死急性期应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恢复期加强基础护理,早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及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家属学会出院后家庭护理技术,帮助病人尽旱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实践证明,外科手术是医学工作者为病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法。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单纯的外科手术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而要求有良好的心理护理、医学护理相配合。笔者结合自己从事手术室护士工作12年的临床经验,试对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其护理工作做粗浅探讨。 一、入院心理问题及其护理 病人入院,意味着离开原本熟  相似文献   

19.
秦菲  山林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1-822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方法 调查60例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肝硬化腹水病人在应激情况下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 心理护理在肝硬化腹水病人中具有重要作用,护士要重视心理健康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0.
吴寿清  刘婧  林凤阳 《家庭护士》2009,7(18):1619-1620
通过对38例脑干梗死病人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认为在脑干梗死急性期应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恢复期加强基础护理,早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及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家属学会出院后家庭护理技术,帮助病人尽早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