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灾后心理干预驱散“心理余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事件会给人们心理健康造成极大损伤.突发灾难事件时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减少创伤的有效措施.通过灾难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总结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灾难救援人员接受了大量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作者结合在灾区现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践,围绕灾难救援人员为什么需要心理危机干预以及心理服务现状的思考,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辛 《中国卫生》2008,(7):52-52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断言,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汶川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后,一批批的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快速奔赴灾难现场开展救援,特别是在生命救援的同时展开了不同层次的心理救援,即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外重大灾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心理危机干预的领域、形式及方法,探讨构建我国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重大自然灾害后,应使用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方法,利用心理危机快速反应专家服务组,给受灾者带来常规社会救援所不能解决的紧急心理救护和进一步的心理援助,使不幸的人们在绝望中鼓起勇气、获得希望.面对灾难,危机干预是利国利民的重要事务,是政府对灾难后受灾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5.
野战心理咨询治疗车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民用客车的改装,研制能够在野战条件下为我军飞行员提供心理卫勤保障的心理咨询治疗车。方法:对28座MQ6798型金龙客车内部结构进行改造,安装相关心理干预设备,制订心理干预预案,广泛参与军事演习、部队的心理卫生宣教和突发灾难事件的实战.针对验证结果修正野战心理咨询治疗车的内设和心理干预预案。结果:野战心理咨询治疗车主要包括前舱、后舱、储藏室和心理检测及心理干预设备,构成了战时心理障碍救治和信息交换平台,平时官兵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和军事医学心理研究平台.以及灾难性事件、反恐怖、制乱平暴心理危机干预平台。结论:野战心理咨询治疗车适合未来战争环境下开展飞行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荣康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28-4630
[目的]回顾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发展历程,分析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建策建议。[方法]关键词检索—文献回顾法,反思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发展历程;现场研究法(5.12灾后心理干预实践),深入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途径。[结果]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缺乏科学的干预机制、专业的干预人才和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此外,人们对心理危机及干预还普遍缺乏正确的社会认知。[结论]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性、规范性、安全性,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规划和管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制定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和中长期持续干预方案,并为其实施提供组织体系、人员技术、政策法规、社会支持等软硬件资源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对公众心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公众心理危机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心理问题衍生的不安因素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概述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国内该领域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规范、系统地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大学校园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的具体步骤、常见形式以及我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所采取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为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如何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员密集型企业的员工心理危机事件社会影响大、波及面广,为维护员工心理健康、企业形象和社会稳定,可从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架构、三类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调动内外各方资源和做好常规预防工作等方面着手,为企业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部分地区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公众心理危机干预现状及需求状况,为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心理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合肥、阜阳2市的1 652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有比较深入认识的仅占7.4%;47.3%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没有获得过任何帮助;接受过心理帮助的调查对象中,37.0%认为效果很好。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46.4%的调查对象希望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提供心理帮助;49.3%最希望了解如何缓解心理反应;67.4%喜欢通过电视节目来获得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45.0%喜欢书/刊形式的心理宣传材料。结论目前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还不够深入;居民希望通过专业人员以及书刊、电视的方式得到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危机心理干预现状与需求,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庐阳区按一定的年龄结构抽取15~60岁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卫生部应急办"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心理干预能力资源状况调查和政策研究"项目提供的《公众心理卫生状况及需求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调查。结果 45.9%的调查对象对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心理干预不了解,48.7%的人是通过媒体宣传获得心理援助知识的;57.8%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媒体宣传来获得心理援助;收到宣传材料是事件发生后公众各时间段都能接受的干预形式;缓解心理反应(50.4%)是被调查者主要希望获得的危机心理干预技能。结论不同类型事件、事件发生不同时间公众心理干预方式的需求不同,应针对不同需求实施具体的心理干预方式,使受到事件波及人群得到最有效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2.
医院危机事件已经成为各大医院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危机事件处理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形象,更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结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危机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探讨医院危机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小学生对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需求,为建立小学生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7所小学1 110名四~六年级学生,采用自编"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遇到突发事件时,38.1%的调查对象最希望接受团体心理辅导,66.7%最希望由父母提供心理帮助。如果学校开展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健康教育活动,95.2%的调查对象有参加意愿,且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愿意参加者中,40.0%最希望该活动每个月开展1次;40.9%最希望班主任是活动的提供者;希望了解的活动内容是如何防范突发事件(51.7%)和如何缓解心理危机(51.5%);喜欢的活动形式主要为心理影片(45.0%)和心理游戏(40.8%)。结论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且具有致死性,这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基础心理状态的特殊性,在疫情期间会较平时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早期发现其心理危机并介入心理干预是此次疫情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危机,并探讨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用于心理伤检查治疗的CIT-1型心理危机干预方舱,主要用于部队战时以及日常突发事件,对现场心理危机人员进行应激干预,实施心理伤救治。方法:对现有衡山客车进行改装,结构设计突出日常心理诊室仪器与车载仪器互逆共用、单体仪器群体治疗、功能设备载体紧凑、展开空间布局合理、控制实现自动集成等特点。结果:方舱具有心理防御与干预指导集成,心理评估、咨询、治疗一体化等功能,对心理危机应激干预及心理伤救治能够达到迅速、及时。结论:实用表明,此方舱是综合性强、功能多样化、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工作展开效率高的专科救治装备。  相似文献   

16.
田秀菊 《中国校医》2011,25(10):729-730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办法,防范意外发生。方法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要求咨询教师与求助学生保持联系。对1例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结果患者自杀未遂,被及时解救,前后进行5次心理咨询学生症状缓解后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学校心理咨询有其特殊性,充分发挥学院心理辅导员、寝室心理互助员作用,注重家校合作和日常宣传教育,对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