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治愈64例,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死亡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精心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气管切口、气道湿化、营养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因肺部感染出现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运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可避免因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环境、无菌操作、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53例,死亡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早期严格呼吸道管理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4例通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12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282例(96%)安全度过急性期。其中36例(12%)发生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后,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8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肺部感染。结果:本组治愈54例,好转12例,自动出院5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死亡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以期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综合护理.结果:在临床实践中,3例死于原发病,1例死于气管套管脱出,2例并发肺部感染或切口感染,26例原发病好转后顺利拔管.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给予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8例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术后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肺部感染45例,气道内出血10例,气管套管阻塞3例,气管套管脱出2例。结论注重消毒隔离、树立无菌观念、及时适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雾化,可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包括及时实施充分吸痰、气道湿化、胸部体疗、口腔护理、消毒隔离、营养支持等措施。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进一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神经外科7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例进行分析,并定期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药敏试验,分析肺部感染的因素。结果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率高,78例中有6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达79.49%。其中45例发生在气管切开后3~10 d内,有2例直接死于肺部感染。结论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故加强病房管理、湿化气道、充分吸痰、消毒隔离、准确使用抗生素等是防治肺部感染的关键,且加强气管切开术后3~10 d的护理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细菌学特点.结果 昏迷持续时间大于1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返流误吸是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2.5%,排在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蔓不动杆菌(21.2%)、铜绿假单胞菌(19.5%)、肺炎克雷伯菌(11.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防控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重型颅脑损伤并接受气管切开的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医院感染患者168例,其中75例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构成比为44.64%。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院、接受侵入性操作、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及伴有意识障碍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危险因素多,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脑术后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2006-01~2006-06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术后45例气管切开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率高,28例发生肺部感染,其中20例发生在术后1周,占肺部感染总感染71.4%,18例使用机械通气,均发生感染。结论:重点做好气管切开术后1周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加强术后病房管理,注重呼吸治疗装置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及吸痰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有效预防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提出护理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循证支持,结合实际条件和临床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 55例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4例发生呼吸道感染,1例并发气道内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升护士主动学习意识,并能依据实证,科学、有效地实施护理措施,持续提高ICU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护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50例,给于气管综合护理;对照组50例,给于一般护理。结果试验组拔管时间是(22.88±7.32)d,对照组是(26.65±8.43)d;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8.0%,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3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措施。结果:46例病人顺利拔管,4例持续昏迷带管出院,1例突发呼吸衰竭死亡,9例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3例发生肺部感染(绿脓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1例)。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精心的观察护理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并发症、致残率、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红萍 《天津护理》2004,12(5):291-29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41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生主经64.06%,病死率28.13%,分离出致病菌6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0.33%。结论:严格消毒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是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9):3679-3680
研究早期气管切开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选择2011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0例,根据气管切开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于损伤后24h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的肺部感染控制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控制时间和死亡率。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早期气管切开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并且可以明显改善肺部感染情况,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总结3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微创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气管切开后常见的并发症为痰痂堵塞、气道黏膜损伤、气切套管脱出、肺部感染等。气管切开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规范实施切口、气切套管、吸痰的护理,并加强呼吸道湿化,控制医源性感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了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 34例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及有关危险因素。结果表明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主要与颅脑损伤程度、侵袭性操作、吸烟史、置管时间、护理不当、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因素有关。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监护及护理 ,重视病室环境及呼吸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管理 ,严格操作规程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可降低或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蔡萍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85-2086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后的颅脑损伤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气管切开后的颅脑损伤患者ICU转出后临床康复资料.结果 18例患者经早期系统康复护理治疗,其中17例患者于16 d内成功封管,肺部感染治愈,意识改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转,1例病情反复.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有效治疗颅脑损伤伴气管切开术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