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固原市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该院收治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比较该组调查患者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的差异,并分析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对SCL-90评分的影响。结果:与国内常模对比,该次调查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以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以及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组躯体化、抑郁和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病程<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和城镇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阳性项目数明显低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组和农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对SCL-90评分有显著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户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需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浦江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高龄(≥35岁)孕妇142例作为高龄组,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适龄孕妇153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根据心理健康状态情况将患者分为不良组与健康组,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龄组焦虑率51.41%,抑郁率31.69%,焦虑或/和抑郁共81例,不良心理状态率57.04%;高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法显示,不良组与健康组比较,产次、流产史、睡眠质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格倾向、本人及丈夫对本次怀孕的态度及保胎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产妇、孕晚期、有流产史、睡眠质量差、有妊娠期合并症、内向、丈夫对本次怀孕高兴及有保胎治疗史是影响高龄产妇心理健康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丈夫对本次怀孕高兴为保护性因素。结论高龄孕妇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良状态,经产妇、孕晚期、有流产史、睡眠质量差、有妊娠合并症、内向及有保胎治疗史可增加高龄孕妇不良情绪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残疾大学生163名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高校一~五年级163名残疾大学生作为研究组,以残疾大学生同期入校的172名普通大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残疾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先天性残疾大学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天性残疾的大学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后天性残疾的大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先天性残疾的大学生。结论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尤其是后天性残疾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陈丽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8):4434-443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10~2011年期间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研究组)及健康孕妇60例(对照组)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SCL-90测评结果,研究组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群。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生活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加强对患者的孕产期监护和治疗的同时,应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其生活状态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501-1502
目的观察对脑瘫患儿监护人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名脑瘫患儿监护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监护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脑瘫患儿监护人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监护人(P<0.05),研究组脑瘫患儿监护人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监护人(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监护人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肺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并观察同伴互动干预效果。方法:将2018年1~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分析肺癌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并予以观察组同伴互动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躯体化、关系敏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偏执、强迫症状、精神症状评分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关系敏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退避、自责和幻想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肺癌手术患者容易发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躯体化、关系敏感心理,给予同伴互动干预可改善其不良心理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
窦丽  刘奋琴 《中国妇幼保健》2018,(23):5431-5432
目的探讨二胎高龄孕妇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延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50例焦虑抑郁的二胎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孕妇入院时及产后1个月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评分;比较两组孕妇产后1个月抑郁发生率并对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入院前两组孕妇HA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个月观察组孕妇HAD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1个月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孕妇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在工作待遇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家庭支持程度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差异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胎高龄孕妇焦虑抑郁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系,合适的心理干预可能对抑郁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门诊盆腔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津南医院门诊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6例为盆腔炎组,选取同期各项体检正常的健康妇女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调查,本量表用于女性心理的测评,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结果 盆腔炎组躯体化、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炎组患者抑郁、焦虑、恐怖、人际关系敏感评分20~40岁明显高于41~60岁和61~80岁;躯体化61~80岁评分明显高于20~40岁和41~60岁;41~60岁明显高于20~4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盆腔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比较突出,并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存在差异,护理干预要体现出差异性,临床可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孕期心理干预合用养血安神散对产褥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88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6人,对照组432人。两组均按孕产期保健流程给予产前保健服务,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对有明显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孕妇合用养血安神散治疗。两组均在产后6周内进行产后访视,同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检查。结果两组SCL-90各项因子分比较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AS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心理障碍"检出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14.3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研究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养血安神散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孕期心理干预合用养血安神散对于预防产后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孕症妇女心理状况以及意象对话疗法对其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 129名具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不孕症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66人和对照组63人,实验组采用意象对话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干预后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意象对话疗法对不孕症妇女的焦虑、抑郁等进行干预,可在短期内改变认知行为,优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此类人群的心理干预治疗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城阳地区80名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进行测试,同时随机抽取76名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分析对比。[结果]乙肝病毒携带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群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对乙肝病毒携带组及健康组孕妇在躯体化及恐怖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携带孕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做好母婴保健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及早有效的心理干预,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顺利度过整个孕产期,减少心理问题对母婴安全带来的影响,对维持家庭幸福及社会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空巢家庭与核心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昆明市4个社区的空巢家庭和核心家庭成员,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测评。结果 空巢家庭成员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和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核心家庭成员(P<0.05);女性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性(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庭成员间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家庭成员(P<0.05);伤残的家庭成员除偏执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及SCL-90总分得分均高于未伤残的家庭成员(P<0.05)。结论 空巢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核心家庭成员,性别、文化程度、慢性病、伤残等因素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异常情绪与围生期结局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异常情绪与围生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妊娠24~28周开始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215例进行对照研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孕妇的情绪状态。据HAMA评定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焦虑组(观察组37例)及非焦虑组(对照组178例),以探讨不良情绪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结果:①具有焦虑症状孕妇37例(17.21%),无焦虑症状者178例(82.79%),观察组孕妇HAMA及HAMD总分、GST(50g糖筛查)值显著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亦显著增多,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②两组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剖宫产者率显著增多,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③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降低,并发症显著增多,与焦虑和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与围生期结局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5 8例患者入选 ,术前 2 4h内及术后第 3天分别用 90项症状清单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 1)术前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 ,术后躯体化因子分仍高 ;( 2 )男性患者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女性 ,而女性则恐怖因子分较高 ;( 3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等评分高于冠心病患者 ;( 4)手术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得分较术前减低 ;( 5 )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恐怖因子分 ( 1.3 4± 0 .3 8)高于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者 ( 1.15± 0 .2 3 ,P <0 .0 5 ) ;( 6)详细谈话组阳性症状均分低于常规谈话组 (分别为 2 .46± 0 .3 7,2 .5 6± 0 .48,P =0 .0 2 ) ;( 7) 70岁以上的患者阳性症状均分 ( 2 .62± 0 .45 )高于 60岁以下 ( 2 .47± 0 .43 ,P <0 .0 5 )及 60~ 69岁组 ( 2 .45± 0 .40 ,P <0 .0 1)。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症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手术的心理刺激是最重要的原因 ,女性、高龄以及合并的心理疾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术前谈话时详细介绍手术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进行优生宣教提供依据。方法对368例妊娠12~40周的妇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对测评所得因子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按年龄、文化程度、孕周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与常模相比,妊娠期妇女除强迫和偏执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常模(P<0.01);高分因子列前三位的依次是:敌对、躯体化和抑郁;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孕妇部分因子分高(P<0.05),小学学历组各因子分在心理健康水平上高于初中以上学历组,孕12周~组躯体化因子分高,孕20周~组有6个因子分偏高。结论妊娠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今后应针对不同人群、年龄、文化程度及孕周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宣教和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评价南水北调丹江口移民心理干预效果,为建立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和安置地居民进行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以村为单位,将移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1,安置地居民作为对照组2,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两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干预前:移民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安置地居民(P<0.05);(2)干预后:干预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干预前(P<0.05),其中强迫症状、附加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附加因子和总分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在自然状态下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未改善,对移民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为其提供更为有益的治疗措施。方法: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对213例不孕症妇女问卷调查,并选择健康育龄妇女180例作为对照,探讨焦虑/抑郁评分与不孕病程、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患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不孕症妇女焦虑评分为6.02±3.47,抑郁评分为5.27±3.3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不孕病程延长,焦虑/抑郁评分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与教育程度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和经济状况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抑郁与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呈负相关,与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该人群需心理帮助或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不孕女性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评定量表(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结果:女性不孕患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表现为客观支持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够。EPQ测试显示不孕患者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性格内向和情绪不够稳定。SCL-90测试结果显示除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外,其余因子分不孕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最高的为强迫因子和抑郁因子,其他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焦虑因子、饮食睡眠因子、偏执因子和恐怖因子;不孕组的总分和阳性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观分越高、文化程度越高,不孕发生率越低;抑郁是女性不孕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比躯体症状更加明显,在为女性不孕患者进行躯体症状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实施心理干预和社会治疗。另外提高女性文化程度可能减少不孕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拉玛泽分娩法对缓解孕妇分娩时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玛泽分娩法对孕妇分娩时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7例)。观察两组孕妇临产时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及分娩两个产程的疼痛级别。结果:观察组临产时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时潜伏期、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的疼痛级别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拉玛泽训练能缓解孕妇临产时的焦虑抑郁情绪及临产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