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向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因而,心理护理在医疗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显得重要起来。手术对病人的心理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同病人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由于老年病人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如何做好其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南京师范大学医院吴冬华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年病人逐年增多,由于老年人和青年人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差别较大,因此,加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对医院护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几年来我们收治了许多患各种疾病的老年病人,常见的有: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的护理特殊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3年以来收住院老年骨科病人,针对老年人心理生理状态及老年骨科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80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2例死于原发病外,其余78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骨科病人康复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121例老年心肌梗塞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何松涛(柳州545001)近年来,老年心肌梗塞病人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日益重要。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状况及...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老年病人心理变化的规律,对老年病人心理护理及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个体分析,施行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因而,心理护理在医疗护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显得重要起来,特别是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通过他们心理和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现  相似文献   

7.
王琳娜 《中外医疗》2013,32(6):169-170
该文主要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原老年医学科),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理状态负面等,总结常见的护理要点,并以此为基础对老年病人护理工作进行局部创新。在对老年高血压案例进行针对性护理后,病人改善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及时准确,对病情的焦虑状况明显缓解。在对老年糖尿病病例进行护理后,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后,病人不再消极悲观,主动配合医护治疗,病情迅速稳定。  相似文献   

8.
提高老年病人的护理质量,要注重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心理特征、悲观情绪、孤独、猜疑、自制力下降、易怒及暴躁情绪等一系列心理分析,给予了相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加强护士为病人服务的意识,更新护理观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护士自身修养及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尊重病人人格,善于运用沟通技巧.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为老年病人开展系统的心理护理,达到了更好的护理效果.认为心理护理是老年病人整体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减少并发症和疾病的复发,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00例离退休老年病人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特点,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促进病人身体的康复,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在老年病人增多,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有很大影响,如何使老年人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的心理护理,是摆在我们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碧珍 《中外医疗》2013,32(10):161-162
老年糖尿病病人与其他年龄段糖尿病病人在面对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和思想压力上有着较大的差别,护理服务过程中除了做好日常医疗护理之外,还要注重对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做好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对于病情的良性控制意义重大。该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主要心理特征,并从入院、住院治疗及出院了3个阶段探讨了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建议,全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和改进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质量有着一定的参考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补遗     
研究老年心理卫生问题,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是为了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而且要让老年人在有生之年保持身心健康,生活愉快。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实际操作,还要掌握护理心理学,这样,在临床护理中对老年病人心理和康复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才能达到自觉、细致与准确。  相似文献   

13.
杨寿娥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900-1901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医护人员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利用心理学的方法预防或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以增进病人的心身健康。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急剧增加,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因此,老年医学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老年心理卫生问题,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现代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医护人员需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利用心理学的方法预防或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及行为,以增进病人的心身健康。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急剧增加,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因此,老年医学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研究老年心理卫生问题,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5.
我院骨科近三年中,据统计,骨折住院病人2980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病人244例,占骨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2.2%。我们在临床护理中针对老年骨科病人的患病特点,除了进行一般性的骨外科护理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以下是笔者在工作中对老年骨折病人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高血压病346例心理分析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高血压发病人口明显增多。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因而心理负担一般也较年轻病人重。医学实践证明,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我院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老年高血压病人34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对病人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病人逐年增多,解决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并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恢复和增进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通过对1246例老年病人的自然心理状态及病理心理分型的分析,总结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的着重点,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老年病人病理心理类型有:紧张与恐惧型,焦虑与烦躁型,孤独与寂寞型,厌倦与绝望型四个类型。结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成为护理学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护理要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护理人员必须要努力学习老年医学基础理论,掌握老人的心理特点,才能科学的进行心理护理,才能履行白衣天使的崇高职责。  相似文献   

19.
补遗     
研究老年心理卫生问题,重视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是为了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而且要让老年人在有生之年保持身心健康,生活愉快。因此,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娴熟的实际操作,还要掌握护理心理学,这样,在临床护理中对老年病人心理和康复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才能达到自觉、细致与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科老年女性病人的心理、生理特点。方法根据老年女性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护理病人。结果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更适合于自己的护理方式。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并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