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湿片法查线索细胞在农村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筛检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湿片法、革兰染色法查线索细胞分别与传统的Amsel法比较。结果:从6672例农村育龄妇女中用传统的Amsel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病1368例,检出率20.5%;在1368例阴道分泌物用湿片法检出线索细胞1306例,符合率95.5%,用革兰染色法查出线索细胞1286例,符合率94%。结论:线索细胞检查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依据指标,湿片法查线索细胞经济、快速、简便、准确,用于农村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筛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法的室内质量监督(室内质控)。方法 不定期的随机抽2~3张革兰氏染色法(Gram)的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质量考核。结果 2001年1~12月平均符合率74.5%,2002年1~12月平均符合率85.4%,2003年1~8月平均符合率94.7%。结论 随着室内质控的开展。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的检出符合率逐年上升,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强化了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00例阴道分泌物单纯性增多的妇科门诊病人,按细菌性阴道病的4项诊断标准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悬滴法检查滴虫和念珠菌。结果:检出细菌性阴道病108例,占2700%,其中2222%合并滴虫感染,463%合并念珠菌感染;4项诊断指标中,以线索细胞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0%,阴道pH>45为9818%,阴道分泌物均质稀薄9167%,胺试验阳性7315%。提示:应重视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与诊断;线索细胞阳性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革兰染色检测妇科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革兰染色妇科炎性反应阴道涂片700例,观察滴虫、真菌、线索细胞(加德纳菌)、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清洁度等;各种病原体相应地用生理盐水法、KOH湿片法、纸片法胺试验、淋菌培养法,分别作对照试验。结果:革兰氏染色法分别检出滴虫82例、真菌131例、线索细胞89例、革兰阴性双球菌36例,对照试验检出滴虫81例、真菌130例、线索细胞88例、革兰阴性双球菌25例;染色观察清洁度增高者521例,占74.4%;其中杂菌2+以上者为215例,占30.7%。结论:革兰染色法可快速、全面地对妇科炎性反应患者做出初步判断,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病原体初筛手段,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龙友莲 《当代医学》2008,(16):47-48
目的 对比革兰氏法和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对妇科阴道分泌物的检出率,提高临床对阴道分泌物的检出率.方法 对340例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法进行检测.结果 生理盐水法霉菌检出事为21.3%,滴虫检出率为7.2%,淋球菌检出率为0%,线索细胞检出率为0%.革兰氏法霉菌检出率31.2%,滴虫检出率为8.7%,淋球菌检出率为1.3%,线索细胞检出率为10.9%.结论 革兰法检测妇科阴道分泌物,特别是可疑标本应用革兰法进行检测,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革兰染色检测妇科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革兰染色妇科炎性反应阴道涂片700例,观察滴虫、真菌、线索细胞(加德纳菌)、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清洁度等;各种病原体相应地用生理盐水法、KOH湿片法、纸片法胺试验、淋菌培养法,分别作对照试验。结果:革兰氏染色法分别检出滴虫82例、真菌131例、线索细胞89例、革兰阴性双球菌36例,对照试验检出滴虫8l例、真菌130例、线索细胞88例、革兰阴性双球菌25例;染色观察清洁度增高者521例,占74.4%;其中杂菌2+以上者为215例,占30.7%。结论;革兰染色法可快速、全面地对妇科炎性反应患者做出初步判断,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病原体初筛手段,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万兵  白蒙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Z):139-139,144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对感染性阴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湿片法镜检、革兰染色镜检、胺试验、和pH值测定,对清洁度Ⅲ、Ⅳ而未检出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标本进行衣、支原体培养及单纯疱疹病毒(HSV)、人乳头状病毒(HPV)DNA定性检测。结果:425例清洁度Ⅰ和Ⅱ度的标本103例(24.2%)检出霉菌,2例(0.47%)检出滴虫,1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经革兰染色后有195例(19.5%)线索细胞阳性,其中165例(84.6%)pH〉4.5且大部分有异常的颜色和性状及胺试验阳性,清洁度Ⅲ和Ⅳ度419例(72.9%)检出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对另外156例进行衣、支原体培养及HSV—DNA、HPV—DNA PCR定性检查,有85例(54.4%)阳性。结论:革兰染色能提高感染性阴道病的诊断率,衣、支原体培养及单纯疱疹病毒(HSV)、人乳头状病毒(HPV)DNA定性检测对疑难的阴道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优生优育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病理成分。方法 采用悬滴法及革兰氏染色法对 2 36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霉菌感染率 (1 5 .5 % )高于滴虫感染率 (3 .84% ) ,线索细胞阳性率较高 (1 9.1 3 % ) ,革兰氏阳性球菌或球杆菌感染率最高 (94.55 % ) ,Ⅰ、Ⅱ度患者亦可检出滴虫和霉菌。结论 革兰氏染色法可同时检出其他致病菌 ,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文人阴道细胞涂片巴氏染色法镜检线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bvaginosis,BV)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79例以下三项中至少二项者:(1)均质稀薄白带;(2)阴道PH〈4.5;(3)胺试验(+)。阴道细胞涂片用巴氏染色法和湿片美蓝染色法同期镜检线细胞。结果 巴氏染色提示BV的敏感性为76.79%,特异性为78.26%,阳性预测值为89.58%,阴性预测值为58.06%。两种  相似文献   

10.
对62例细菌性阴道病及98例对照病人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涂片进行观察,细菌性阴道病的阴道革兰氏染色涂片特征为阴道加特纳氏菌或类杆菌形态细菌占优势(100%)和乳酸杆菌形态杆菌缺乏(占83.87%)。阴道革兰氏染色涂片检查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16%和85.71%。  相似文献   

11.
阴道分泌物中加德那菌检测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海口地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情况,探讨细菌性阴道病中加德那细菌感染,以及滴虫、霉菌、淋菌感染的分布。方法:对583例妇科门诊患者采用阴道涂片超高倍显微诊断系统湿片法和革兰氏染色检测线索细胞,同时观察阴道液的性状,测pH值及氨试验。结果:单纯霉菌感染84例,占 14.4%;滴虫感染4例,占 0.7%;淋菌感染2例,占0.3%;非淋菌、霉菌、滴虫感染病例中检出线索细胞102例,占17.5%。结论:海口地区细菌性阴道炎大多由加德那细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2.
CTB染色法临床应用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简称CTB)的临床价值。方法:CTB染色、生理盐水涂片法、革兰氏染色涂片法比较。结果:1672份妇科阴道白带涂片标本,采用CTB染色法霉菌和滴虫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盐水法(P<0.005);CTB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检测肾形双球菌阳性率相近(P>0.05);1672份标本中,CTB染色法共检出阴道加德那菌415例,线索细胞254例,纤毛菌40例,弯曲弧菌形态细菌1例。结论:CTB法与盐水法相比具有检测项目多,方法简便,病原体形态清晰,检出率高,不需特殊设备,可重复读片,快速等优点,是白带中病原体检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方法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试剂与传统方法同时检测2186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其中阳性标本5168例,阴性标本16692例。结果该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7.9%、92.8、和93.9%。结论该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可取代传统方法用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14.
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几种实验诊断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几种诊断性实验在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同时作加德纳氏菌分离培养和常用几项诊断性实验。以培养法作金标准,进行诊断性实验方法学评价。结果 染色法查“线索细胞”,敏感性达92.5%,特异性75%;胺试验敏感性差47.5%;特异性差的是盐水法查“线索细胞”(57.5%)和pH实验(47.5%);对Amsed的诊断标准的评价:特异性81.3%,敏感性72.5%,符合率78.3%。结论 单项实验中,革兰氏染色法查“线索细胞”最具价值,以染色法作初筛,培养法确诊可减少漏诊误诊。建议废弃“盐水法”。Amsel的诊断标准适合在不具备培养条件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5.
阴道分泌物(白带)是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细菌性阴道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白带常规检查是生理盐水涂片直接镜检。能快速检查出滴虫、霉菌等病原体。而非特异性阴道疾病主要为细菌性阴道炎,对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油镜下检出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重要方法。同时还可检出念珠菌和革兰阴性双球菌。因此,在常规湿片的基础上加上革兰染色,可明显提高阴道疾病的诊断率。如果增加阴道分泌物pH值,胺试验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现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对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给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古升  刘嫦玉 《海南医学》2003,14(3):16-17
目的 探讨BV蓝酶活性试剂法在快速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的价值,并对该法进行分析及评价。方法 分别运用BV蓝试剂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对118份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测;以革兰氏染色法为标准,对BV蓝法和其他一些检测方法(如Amsel标准、涂片检测、半定量微生物形态鉴定、微生物培养等)进行初步对比评价;作BV蓝法的重复性及干扰性研究。结果 与革兰氏染色法相比较BV蓝试剂法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96.6%,总精确度为94.9%,均高于其他检测方法。结论 BV蓝酶活性试剂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方法简便、速度快捷,非常适合普通实验室作为常规项目开展。此法既适合细菌性阴道病的筛选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后是否根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女阴道健康状况及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线索细胞及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妇科疑似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标本835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及分泌物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两者相结合检查清洁度、线索细胞;唾液酸酶法检测BV。结果清洁度Ⅰ~Ⅱ占27.55%,BV阳性率为2.40%,线索细胞检出率1.32%;清洁度Ⅲ~Ⅳ占72.45%,病原菌阳性率为46.23%,其中BV阳性率为30.55%,线索细胞检出率为23.48%。结论清洁度异常率比正常率偏高;清洁度正常不一定没有细菌性阴道病;BV的出现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正确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唾液酸酶法检测BV虽有快速、操作简单、显色结果易判断,但温度、时间、取材问题等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98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观察及泰力特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4例下生殖道不适患者进行检查,采用阴道涂片革兰氏染色查找线索细胞,测定阴道液pH值、阴道液质量及胺试验。确诊BV患者98例,口服泰力特治疗,分析疗效。结果:9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经泰力特治疗后10d复查,治愈率87%,总有效率935%。结论:对有生殖道炎症的妇女均应除外细菌性阴道病,泰力特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斯及治疗。方法:对妇女病普查5336例中,检出760倒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参检5336例中,有760例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占参检人数的14.24%。其中阴道分泌物阳性占22.3%、pH〉4.5占68.8%、胺试验阳性占63.1%、线索细胞阳性率占100%。其中11例细菌性阴道痛阴道分泌物查见假丝酵母菌,54例查见滴虫。治疗选用抗厌氧菌药物,主要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疗效显著。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生殖感染常见疾病之一,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阴道分泌物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ctevial vaginosis,BV)的探讨。方法:①对妇科门诊1000例育龄妇女进行检测;阴道分泌物pH≥5.0镜检发现线索细胞,清洁度为Ⅱ°,无真菌无滴虫又有临床症状为检测对象。②采用细菌性阴道病试剂对细菌性阴道病清洁度3°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检测。结果:发现1000例育龄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中,单纯清洁度Ⅰ°~Ⅱ°的484例中检测阳性为64例(13.2%),有临床症状的408例中检测阳性为307例(75.2%),108例有线索细胞阳性为94例(87%),总发病率为46.5%,与报道相符。细菌性阴道病试剂对细菌性阴道病、清洁度3°、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检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结论:采用细菌性阴道病试剂盒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用于临床方便,快捷,阳性检出率高,为临床提供丰富诊疗信息,便于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