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和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和脑区FA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密封信封法分为r TMS组和MECT组,每组43例。r TMS组采用r TMS治疗,MECT组采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认知功能及脑区FA值。结果:治疗后,r TMS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MECT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正确数、总错误数、持续反应数和非持续反应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完成分类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右颞叶、左侧前额叶和胼胝体膝部FA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TMS和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白质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组给予6次 MECT 治疗(n =46),N2组给予12次 MECT 治疗(n =44)。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M)、Stroop 测验、连线测试(TMT),并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①与基线时相比,MECT 治疗后两组 PANSS 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5),且 N2组比 N1组的下降更明显(P <0.05)。②与基线时相比,两组 MECT 治疗后 WCST-M 的总测验数、正确反映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及分类完成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 N2组的 WCST-M 总测验数、正确反映数、持续错误数及分类完成数均明显优于 N1组(P <0.05)。③与基线时相比,MECT 治疗后两组 Stroop CW 总反映时间、CW 错误数、C 总时间、C 总错误数测验及 TMT-A 和 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CT 治疗后相比,N2组 CW 总反映时间、C 总错误数测验及 TMT-A 和 B 与 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CT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MECT治疗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分(WCST)。结果观察组随机错误数及持续错误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正确数、分类数及概念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女性精神分裂症MECT治疗认知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联合无抽搐电休治疗(MECT)对难治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帕利哌酮联合MECT 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连线试验A和B、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和临床记忆量表(CMS)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连线试验A、B 完成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WCST 测试、数字符号、数字广度及CMS 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利哌酮联合MECT 治疗能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及注意力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氧化应激指标和认知功能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二者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应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中氧化应激指标:GSH-Px、MDA的含量和SOD活性,收集并整理数据,运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GSH-Px差值、MDA差值、SOD差值、RBANS总分差值及各因子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②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后观察组GSH-Px、SOD含量高于治疗前,MDA含量低于治疗前,RBANS总分以及各因子分高于治疗前(P<0.001);③治疗过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GSH-Px差值和SOD差值与RBANS总分差值及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功能以及延时记忆因子差值呈正相关(P<0.05),MDA差值与RBANS总分差值及各因子差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氧化应激和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54-2055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7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认知矫正治疗,对照组行一般工娱活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以及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等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D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S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并未出现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分类数、正确反应数较治疗前均有一定增加(P<0.05),持续错误反应数均有所减少(P<0.05),两组间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治疗前后SDSS和WCS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类数、持续错误数、正确反应数和SDSS有关,其中持续错误反应数和SDSS的相关性较为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矫正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认知缺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参数监护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P3-PL)、N2-P3峰峰波幅(N2-P3-Amp)、N2-P3峰峰潜伏期(N2-P3-PL)]的改变,探讨MECT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对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进一步探讨MECT治疗精神病的机制.方法 以36例MECT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MECT组),36例同期住院相匹配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均进行ERP检测.同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 MECT治疗1~2周P3-PL缩短、N2-P3-PL缩短、N2-P3-Amp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P3-PL缩短在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评分显示:MECT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ECT组在治疗的第1~2周PANSS总分、精神病理分、阳性症状中的怪异行为、思维形式障碍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阳性症状中的幻觉、妄想和阴性症状在治疗早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MECT较早地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MECT较早地改善精神病理症状和阳性症状中的怪异行为、思维形式障碍,而阳性症状中的幻觉、妄想症状消失较晚且较难;阴性症状也较晚改善.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2021,41(1)
目的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MECT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MMSE量表、MoCA量表评分更高(P 0. 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MECT治疗可提高整体疗效,且对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司丽华  韩凤玲  付倩  刘媛  郑欣 《天津护理》2010,18(4):192-19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治疗组为药物联合康复训练,为期12周,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在康复训练前后,两组分别进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临床记忆量表(C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数字划销测验(CT)评定,并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以及记忆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粗分、净分、失误率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综合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三个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但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3例正常对照组采用Stroop测验、数字符号测验,韦氏成人智力表第三版(WAIS-Ⅲ)符号搜索,定步调连续加法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64)进行测评,结果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troop单词、Stroop颜色、Stroop色词、精神分裂症、WAIS-Ⅲ符号搜索总分、定步调连续加法测验尝试数、定步调连续加法测验正确数、WCST完成测试数、WCST正确数、WCST持续错误数、WCST随机错误数、WCST完成分类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注意、记忆、执行功能、信息加工、抽象能力、概念形成等多方面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在围手术期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心脏手术组 2 5例 ,分别在术前 1d,主动脉开放后 10 min,术后 1d和 7d采血 ,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 SOD,酶标法测定血清 NO。结果 心脏手术组术前 NO为 47μmol/ L± 10μmol/ L ,再灌注 10 min为 80μmol/ L± 10μmol/ L (P<0 .0 1) ,术后 1d,6 7μmol/ L± 12μmol/ L (P>0 .0 5 ) ,术后 7d,49μmol/ L±14μmol/ L (P>0 .0 5 ) ,术前 SOD为 144 Nu/ m± 2 5 Nu/ ml,再灌注 10 min为 114Nu/ m L± 2 4Nu/ m L (P<0 .0 1) ,术后 1d,141Nu/ m L± 2 4Nu/ m L (P>0 .0 5 ) ,术后 7d,144 Nu/ m L± 2 4Nu/ m L (P>0 .0 5 )。血清 NO与 SOD水平呈负相关 (r=-0 .495 ,P<0 .0 5 )。结论 血清 NO水平增高 ,氧自由基大量产生 ,SOD活性降低是造成心肌再灌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机体氧化应激的变化与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单次血液透析前后血浆中氧化活性产物丙二醛(MDA)和抗氧化活性酶超氧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患者单次血液透析前后的血压水平.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血浆MDA水平明显增高(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透析后血浆抗氧化酶SOD、GSHPx水平也较透析前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0例患者透析后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透析前明显增高,2例患者发生透析后低血压,其余8例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发现,15例患者透析前高血压的(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后血压变化差值水平与血浆MDA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1),而与血浆NO水平呈负相关(r=-0.483,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浆MDA和NO水平变化与患者透析后的血压升高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透析后机体氧化应激的变化可能是透析后高血压新的发生机制,抗氧化应激可能为防治透析后高血压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Recentlythestudyonthefunctionofcytokineinschizophreniaincreased.Somestudiesreportedthatthemajortranquilizermightrealizeitseffectsoncytokinethroughinhibitionofinterleukin-6(IL-6andrealizeitsimmuneinhibitionfunction犤1犦.Livingqualityofschizophrenicpatientsislow犤2犦,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canameioratetheirlivingqualityeffectively.ButtherewerefewresearchesotheinfluenceofMECTonIL-6.ThisexperimentaimedtoexplorethinfluenceofMECTonserumIL-6inschizophre…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氧化氮代谢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微盘测定法和亚硝酸盐生成法测定20例LIDP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血浆NO含量及SOD活性。提示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低血浆NO水平,提示SOD活力,可能是治疗LIDP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前后,特别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后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方法将6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PO治疗组,前者采用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后24h内加用EPO每日200U/kg静脉滴注,疗程7d,2组患儿均于生后第1天、第8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2组患儿血清中MDA、SOD和NO的水平,同时与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比较。结果HIE患儿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IE患儿用EPO治疗后血清中MDA、NO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清中MDA、SOD、NO含量与HIE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是EPO治疗HIE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M: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on seruminterleukin-6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 Testing changed serumIL-6 in 60 cases treated with MECT and 60 control cases treated with clozapinetherapy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Serum H-6 level before treatment ofboth groups was positive related to SAPS; serum IL-6level wasn' trelated toBPRS total score, factor score and SANS total fractions. IL-6 level of clozapinetherapy group decrease apparently after treatment, and IL-6 level was appar-ently positive related to anxious depressed factor of BPR S; but there was noapparent difference in IL-6 level of MECT group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treatment. CONCLUSION: To schizophrenic patients, closapine can take ef-fects of immune inhibit through inhibiting serum H-6; MECT emay have differentmechanis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早期急性脑梗死(ACI)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ACI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2组均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依达拉奉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NSE、NO、SOD水平变化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NSE、NO及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NSE、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SOD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96%,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早期ACI,可改善疗效,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及NO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游戏疗法对老年护理医院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障碍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常规训练结合常规作业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入治疗师设计的游戏疗法,于治疗前、治疗3及12个月后的随访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MoCA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MoCA评分较治疗3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MoCA评分12个月后随访时较治疗3个月后及入组时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2组BDI评分均较入组时明显减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随访,研究组BDI评分较治疗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BDI评分较治疗3个月后及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B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戏疗法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有积极效果,但对情绪障碍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浆P选择素水平变化及调脂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胶痛血浆P-选择素变化及变化在调脂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事件的冠脉粥样病变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组和6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胶痛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前后的血浆P-选择素、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清一氧化碳(NO)水平。结果:不稳定性心胶痛组血浆P-选择素、OX-LD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血清NO水平明显减低;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血浆OX-L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NO水平显著负相关;辛伐他汀治疗6周后不稳定型心胶痛组血浆P-选择素、OX-LDL水平明显降低,血清NO水平明显回升。结论:(1)急性冠脉事件的确存在着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2)冠脉粥样病为炎症反应与脂质过氧化及内皮细胞功能失常共同参与了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3)调脂干预可阻断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阻止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IL 6、IL 8、IL 10水平与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分别测定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经氧化苦参碱治疗前后的IL 6、IL 8、IL 10水平。结果 肝硬化伴骨质疏松病人的IL 6、IL 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IL 10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氧化苦参碱治疗一个疗程后肝功能减退组IL 6、IL 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 ,IL 10水平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一个疗程后肝功能恢复组的IL 6、IL 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IL 10水平则显著升高。结论 IL 6、IL 8、IL 10与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有关 ,其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伴骨质疏松患者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