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指导的健康宣教在内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来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行内镜检查的 116 例患者开展研究,使用完全随机化法设计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在肠道准 备过程中,予以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信指导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掌握度及 依从性、肠道清洁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整体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质量优良率为 89.66 %,高于对照组的 65.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 反应发生率为 12.07 %,较对照组的 36.21 % 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内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应 用基于微信指导的健康宣教,肠道准备知识掌握度提升,依从性上升,具有良好肠道清洁质量,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讨术中按需喷洒与术前口服二甲硅油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行肠镜检查的无明显症状患者 9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两组均 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对照组术前口服二甲硅油,观察组术中按需喷洒二甲硅油。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分级、 气泡分级、二甲硅油用量、肠镜检查操作时间、结肠息肉检出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分级相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气泡分级 1 级率为 80.00 %,高于对照组的 6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二甲硅油用量为(14.58 ± 2.01)mL,少于对照组的(22.35 ± 2.65)mL,进、退镜时间分别为(8.89 ± 1.14)min、 (8.33 ± 1.08)min,短于对照组的(9.76 ± 1.27)min、(10.27 ± 2.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 结肠息肉检出率、患者满意度为 17.78 %、97.78 %,高于对照组的 4.44 %、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术中按需喷洒二甲硅油在肠镜检查中效果更佳,可减少二甲硅油用量,提高视野清晰度,缩短肠镜检查操作时间, 并利于结肠息肉的检出,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与甘露醇作为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常规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大承气汤,对照组予甘露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清洁范围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肠道清洁程度和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清洁程度达Ⅰ、Ⅱ级占93.4%,而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用于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0例临床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手术切除,观察组内镜下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复发率、二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次复发率10%,对照组22%;观察组患者2例(5%)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对照组7例(18%);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对照组28%;观察组住院费用(0.56±0.14)万元,对照组(2.31±0.56)万元;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对照组60%.以上资料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利用内镜技术治疗结肠息肉患者效果明显,比传统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临床花费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清洁肠道法在妇科术前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妇科手术病人寻找一种痛苦小、手术医生满意、操作简便易行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将160例妇科拟行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实验组口服20%甘露醇清洁肠道,对照组用0.2%肥皂水清洁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肠道的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的清洁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舒适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清洁肠道疗效好、痛苦小,妇科手术前可以代替肥皂水清洁灌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恒康正清对妇科手术前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09年9月开始至2010年3月,将妇科手术术前的肠道准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按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进行评级,同时记录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出百分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25例,肠道清洁率96%;有效率96%。对照组23例,肠道清洁率86.9%;有效率91.3%。二者肠道清洁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恒康正清作为肠道清洁剂,无论是肠道清洁度还是病人的不良反应,均优于清洁灌肠,适合妇科常用于手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7.
钟佳燕  姜丽英  严兰婷  朱燕勤 《新中医》2024,56(10):151-154
目的:观察通便散脐部贴敷配合聚乙二醇电解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结肠镜检查的10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 质作检查前肠道准备,观察组以通便散脐部贴敷配合聚乙二醇电解质口服作检查前肠道准备。比较2组排便时 间、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 评分、肠道气泡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排便、 大便排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BPS量表中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横结 肠清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气泡量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为2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便散脐部贴敷配合聚乙二醇电解质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可促进受检者排便,提高其 肠道清洁度,且安全性良好,有利于肠镜检查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爽口服液在妇科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7例拟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9例),在术前准备中,观察组给予服用和爽口服液(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则给予20%甘露醇,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大便排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便排空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和爽口服液进行妇科术前肠道准备,可更快速而理想地达到肠道清洁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有效减少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血压的影响,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 2019 年 3 月 至 2020 年 7 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结肠息肉的患者 6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结肠镜)、观察组(无痛结肠镜), 各 33 例,并行结肠息肉电切除术,根据术中生命体征、进镜时间、手术时间、治疗效果等,评估无痛结肠镜下息肉电切除 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检查后 5 min、进镜至回盲部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 束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后 5 min、进镜至回盲部时、手术开始时、手 术结束时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进镜至回盲部用时及手术用时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无痛结 肠镜下息肉电切除术可显著改善结肠息肉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医院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建立的护理管理体系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1天和麻醉前的血压(BP)、心率(HR)、舒适度、并发症、护理质量满意程度和睡眠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天和麻醉前相比,观察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且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手术前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粘连性肠梗阻3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保守治疗45d后痊愈。手术治疗18例,2例行二次手术,均治愈。结论: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发现早期变化,果断决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肠道紧密连接及黏附连接角度探讨柔肝固肠方改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肠道通透性的作用机制。方法:Lieber-De Carli酒精液体饲料饲养6周诱导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无酒精液体饲料对照组(对照组,n=10)和酒精液体饲料造模组(n=20),造模第4周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模型组(n=10),柔肝固肠方组(n=10),并开始灌胃给柔肝固肠方或蒸馏水直至6周末,取材前3.5 h各组以10 mg/kg的内毒素(LPS)灌胃。取材后检测:1)血清AST、ALT活性变化;2)通过门脉血浆内毒素含量测定判断小肠通透性变化;3)小肠组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4)小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蛋白与mRNA表达变化;5)小肠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1)柔肝固肠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显著升高的AST水平(P<0.05);2)柔肝固肠方可降低模型大鼠显著升高的小肠通透性,柔肝固肠方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3)电镜结果显示柔肝固肠方可显著改善Lieber-De Carli酒精饲料喂养大鼠小肠黏膜表面微绒毛局灶性减少、变短、稀疏,排列不规则,同微绒毛相连的细胞终末网变性模糊等病理改变;4)柔肝固肠方可显著升高酒精饲料喂养肝损伤大鼠小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蛋白与mRNA表达及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结论:柔肝固肠方通过改善肠上皮紧密连接及黏附连接改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肠道通透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黄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积累大黄在临床实践中合理使用的数据。方法:对普通大鼠分别灌予低、中、高剂量的大黄,分别在连续给药时间7、14和21天等时间点收集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肠段(含肠内容物)样本,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各肠段大肠杆菌、乳酸菌、拟杆菌和梭菌等4种肠道主要优势菌的数量。结果:(1)大黄对十二指肠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效应,对回肠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效应,对空肠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而对结肠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2)大黄对空肠、回肠和结肠拟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效应,而对十二指肠拟杆菌生长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3)大黄对十二指肠乳酸菌的生长具有促进效应,对空肠乳酸菌生长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对回肠和结肠乳酸菌生长的影响是先促进后抑制;(4)大黄对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梭菌的生长具有抑制效应。以上促进或抑制效应在各肠段有一定的差异,且存在量-时规律。结论:大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在各肠段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具有明显的量-时规律。  相似文献   

14.
梯度剂量巴豆霜药理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  王宏  李丹  唐方 《天津中医药》2009,26(1):72-74
[目的]研究梯度剂量巴豆霜对肠道的作用.[方法]通过兔回肠吸收实验观察梯度剂量巴豆霜对回肠水液代谢的影响,按巴豆霜给药终浓度将兔回肠检体随机分为5组:巴1组:2.22x10-2kg/L、巴2组:4.44x10-2kg/L、巴3组:6.66x10-2kg/L、巴4组:4.45x10-1kg,L;对照组:0.9%生理盐水.观察时间2 h,比较各组水代谢剩余量.用番泻叶诱导腹泻模型,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巴1组(巴豆霜浓度8.33x10-4kg/L)、巴2组:(巴豆霜浓度1.67x10-3kg/L).比较各组稀便率、D-木糖吸收浓度及碳末推进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巴1组、巴2组回肠水代谢剩余量减少(P<0.01):巴3组水代谢剩余量未见有意改变(P0.05);巴4组回肠水分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腹泻模型组大鼠稀便率升高(P<0.01)、血清D-木糖浓度降低、碳末推进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巴1组、巴2组稀便率降低、D-木糖浓度升高、碳末推进率降低(P<0.05),但2剂量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巴豆霜能显著增加回肠水液的分泌,但随剂量的递减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小剂量巴豆霜止泻作用与促进回肠水分吸收、降低病理性肠蠕动过快,改善肠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肠黏膜屏障损伤及功能紊乱是炎症性肠病(IBD)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对肠黏膜屏障损伤修复可能是治疗IBD的主要机理,可促进肠黏膜免疫平衡恢复,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优势突出,机制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中药对肠黏膜屏障影响受到广泛重视,成为IBD免疫机制及中药起效途径的理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结合本院收治的48例肠梗阻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中药治疗;在促进胆石性肠梗阻患者康复中,中西医结合具有较好的诊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SHI)患者的炎症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12 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SHI 患者 94 例,根据病历号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 47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肠内营养的基础上添加谷氨酰胺。比较两组 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 14 d 时两组患者营养水平、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2.9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1.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4 d 时,两组 患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转铁蛋白(TRF)、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 而对照组上臂肌围(AMC)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14 d 时,观察组患者 ALB、TP、TSF、TRF、AMC、GCS 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14 d 时,两组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1(sTREM–1)、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 sTREM–1、IL–6、TNF–α 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14 d 时,两组患者二胺氧化酶(DAO)、降钙素原(PCT)、D– 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 DAO、PCT、D– 乳酸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及肺部感染发 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 SHI 患者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保护肠黏膜 屏障结构和功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并发症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肠道微生态参与人体的重要生命活动,且其整体平衡、动态变化等特征与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涉及到理、法、方、药各个方面。本文对近年来基于肠道微生态进行的中医药研究从证候研究、舌诊研究、脏腑相关性理论研究、中医治法方药研究4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分析,发现中医药领域肠道微生态研究在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仍存在检测方法相对落后、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运用层次较单一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加以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汤温脾止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茱萸汤对苦寒攻下药生大黄的冷浸液灌胃引起的小鼠泄泻有明显的止泻效果;能抑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性活动及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肠段痉挛;显著降低小鼠小肠推进率,并能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推进机能亢进;促进肠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这些结果提示吴茱萸汤的温脾止泻作用可能与抑制肠运动、解除肠痉挛、促进肠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改变及理气通下合剂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理气通下合剂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理气通下组(A组)和硫酸镁组(B组)。记录入院0h、24h、48h、72h及第5d的胃肠功能评分和排便次数,测定入院0h、72h和第5天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血浆内毒素水平、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d,两组排便次数较入院时增加;两组胃肠功能评分以及A组L/M比值、内毒素、TNF-α和IL-6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B组上述指标较入院时有所升高。A组胃肠功能评分、排便次数、L/M比值、内毒素、TNF-α和IL-6改善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通下合剂能明显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通透性,保护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