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族药金不换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龙胆科植物黄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主要组织特征为:根表皮细胞一列,皮层狭窄,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散在,外侧多裂隙;木质部导管较多,略呈不连续的放射状排列,草酸钙针晶散在于薄壁细胞中.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彝族药窝津津(戟叶酸模)Rumex hastatus D.Don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其根显微组织特征为木质部呈环状排列,髓部大,约占整个横切面的1/2,皮层纤维束呈环状排列,薄壁细胞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经系统预试验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酯类、多糖、糖类、酚类、甾醇类、有机酸类、鞣质等。结论: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傣药云南五味子藤进行生药研究。方法:采用植物特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云南五味子藤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Schisandra henryi C.B.Clarke var.yunnanensis A.C.Sm.的干燥藤茎,其藤的显微特征木栓层由2~5列细胞组成。皮层薄壁细胞含有大量的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中柱鞘纤维环列。韧皮部散有大量嵌晶石细胞、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多破碎。系统预试验结果表明,该物质含有挥发油、黄酮、糖类、内酯、香豆精。结论:所得结果可以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南产垂叶黄精的生药鉴定特征,为垂叶黄精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经实验研究其根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基本薄壁组织散有较多黏液细胞,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多为外韧型或双韧型,散列。粉末特征为: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壁呈连珠状增厚;有众多草酸钙针晶及黏液细胞;导管为环纹。薄层色谱中,3个不同产地药材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重现性较好。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瓦草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石竹科蝇子草属植物滇白前Silene viscidula Franch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其组织特征为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宽广,导管呈稀疏而不连续的放射状排列,草酸钙簇晶散在于各组织细胞中;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肽类。结论:为制订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民族药酸叶胶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主要组织特征为中柱鞘部位由石细胞及纤维形成环状,可见草酸钙方晶;木质部分为内外两个部分;髓部散生有石细胞群.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鉴别该药材,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民族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铁皮石斛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其茎进行性状特征研究,对其根、茎、叶进行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研究。结果铁皮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为4~5个旋纹;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质坚实,易折断;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铁皮石斛根、茎、叶的横切片显微特征如下:根被细胞壁具网状增厚,呈网纹状,木质化的外皮层细胞与通道细胞间隔排列,中皮层细胞中有草酸钙针晶束。茎表皮边缘有10~11个浅波,内侧的黏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基本组织中有网状增厚的细胞和排成4~5圈的有限外韧型维管束。叶下表皮有多数气孔存在,叶肉组织内含少数草酸钙针晶束,叶脉维管束为有限外韧型。铁皮石斛根、茎、叶的粉末显微特征如下:网纹状的根被细胞成片;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茎纤维束周围的细胞中含有类圆形硅质块,纵行排列;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导管主要为梯纹、网纹导管;木薄壁细胞常附着于纤维束旁,垂周壁呈连珠状。叶气孔为药用单子叶植物特有的四细胞型气孔。结论所确定的铁皮石斛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均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可作为铁皮石斛的真伪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完成轮叶黄精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方法利用来源、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轮叶黄精进行鉴定。结果完成了轮叶黄精原植物形态的描述和具有鉴别意义的性状、显微鉴定特征的记录,药材的鉴别要点为根状茎圆柱形或长圆柱形,有时呈连珠状,多数具一个侧枝;根茎表面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纵沟和隆起的环节;味先甘而后苦;众多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内或细胞外散在;纤维细长,壁厚,纹孔明显;淀粉粒脐点呈人字形,层纹不明显,复粒常由3个单粒组成;内皮层细胞壁厚,孔沟明显;根茎切面皮层较窄,稀有叶迹维管束;薄壁细胞中有时可见草酸钙针晶;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为周木型及外韧性,外侧较小,排列紧密,内侧较大,排列疏松;该品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滴加碘试液显紫色。结论以上鉴定特征可为轮叶黄精药材的鉴别及生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8,(11)
目的:对琴叶榕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研究并记录琴叶榕植物性状特征、各部分组织显微特征;并对比琴叶榕(原变种)与全缘琴叶榕及条叶榕的生药特征。结果:琴叶榕与变种全缘琴叶榕和条叶榕有多个共同特征:叶上表皮含有钟乳体;腺毛5细胞,腺柄1个细胞,腺头4个细胞"田"字形排列;单细胞非腺毛呈三角锥形,壁厚,具疣状突起;根茎含有淀粉粒;簇晶、方晶散在或形成晶鞘纤维等。在叶片形态上的区别在于:琴叶榕叶呈提琴形或倒卵形,全缘琴叶榕呈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条叶榕呈线状披针形。显微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叶主脉横切面中,琴叶榕木质部连接成环,全缘琴叶榕及条叶榕叶木质部分为两部分,较大部分呈马蹄形或月牙形,较小呈类圆形或小月牙型;全缘琴叶榕粉末非腺毛普遍较长;条叶榕叶粉末中未发现草酸钙方晶,茎中未发现草酸钙簇晶和非腺毛,偶见石细胞。结论:琴叶榕的原植物形态、各部分组织显微构造的鉴别特征明显,且其变种之间显微特征有细微差异,可进行种内区分,研究结果可为琴叶榕质量标准的制订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及为琴叶榕种内鉴别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茄科植物旋花茄(Solanum spirale Roxb.)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结果:其主要显微特征为:根韧皮部窄,细胞内含草酸钙砂晶;叶肉组织异面型,薄壁细胞中散有多数草酸钙砂晶及少量草酸钙簇晶;叶表皮附着不定式气孔及腺毛.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伞形科刺芫荽属植物刺芫荽Eryngium foetdum Lin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研究。结果:证明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挥发油等。叶横切面特征:表皮细胞上下各一列,切向延长,有气孔分布,叶缘处可见非腺毛。栅栏细胞2~3列,短柱状,不通过主脉。气孔为不等式和不定式。维管束周围有较多的分泌腔,维管束为外韧形。薄壁细胞内有草酸钙簇晶。粉末特征:纤维:无色,壁厚,包腔大,纹孔明显。导管:众多,网纹导管,梯纹导管,环纹导管。花粉粒:众多、无色,椭圆形,外壁近于光滑。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滇南本草》中所记载的民间民族药物野烟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野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为:根茎粗壮表面棕黄色,茎直立,扁圆柱形,黄绿色,有纵皱.单叶螺旋状排列生长,绿褐色,展平后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总状花序生茎顶端,花繁密,偏向一边,淡蓝紫色,有时可见小蒴果,且破碎后有刺鼻的辛辣气.显微鉴别特征为:根横切面及粉末中常见的乳汁管及筛管群;叶下表皮细胞表面有弯曲的角质样线纹,气孔不定式;花粉粒为无色或微黄色,圆球形,具三个萌发孔,粉末中可见种皮厚壁栅状细胞及种皮薄壁栅状细胞.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还原糖、甙类、酚类、氨基酸、挥发油、油脂.结论:为野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0,(6)
目的:对半枫荷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采用组织切面、粉末显微鉴别等方法。结果:半枫荷横切面韧皮部具含晶细胞,韧皮纤维束、韧皮薄壁细胞与韧皮射线略呈"井"字形排列;粉末的具缘纹孔导管和边缘呈波状的韧皮纤维特征突出。结论:半枫荷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可作为其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糙独活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滑走切片、粉末制片对药材横切面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糙独活根横切面的栓内层窄;皮层排列疏松,裂隙较多,油室成不连续环状排列;韧皮部宽广,薄壁细胞排列紧密,射线明显,油室成不连续环状排列;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有些导管外侧有黄色油细胞。粉末可见木薄壁细胞、油管、柱晶等特征结构。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糙独活的显微鉴定依据,为开发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朱海涛  陈吉炎  陈黎  肖淼生  安志斌 《中药材》2008,31(8):1131-1134
目的:为藤梨根的生药鉴定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紫外光谱鉴别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根横切面中,木栓层夹有1~3条石细胞环带,韧皮部散在有石细胞群及较多粘液腔,粘液腔中含有草酸钙针晶束;侧根横切面中,内皮层细胞呈纺锤形,每个细胞由径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粉末中石细胞孔沟较深,有的纹孔及层纹明显,淀粉粒、草酸钙针晶较多.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藤梨根生药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垂叶黄精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云南产垂叶黄精的生药鏊定特征,为垂叶黄精的开发利用提供鉴定依据.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经实验研究其根茎横切面主要特征为基本薄壁组织散有较多黏液细胞,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多为外韧型或双韧型,散列.粉末特征为: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壁呈连珠状增厚;有众多草酸钙针晶及黏液细胞;导管为环纹.薄层色谱中,3个不同产地药材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重现性较好.结论:所得结果可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民间药材川八角莲Dysosma veitchii (Hemsl.et wils.)Fu ex Ying的开发利用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川八角莲进行生药学研究:其中粉末鉴定和根茎组织结构详图为首次报导。结果:川八角莲根茎横切面主要显微鉴别特征:维管束16-25个:导管类多角形,排列不规则:束中形成层明显.束间形成层不明显。粉末特征:草酸钙簇晶于薄壁细胞中成纵行排列或散列:石细胞类圆形或方形,壁不甚厚.孔沟不明显。理化实验表明:川八角莲根茎含内酯类、甾体化合物和糖类等成分。结论:川八角莲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间药材.该研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民族药小铜锤(Spilanthes callimorpha A.H.Moor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小铜锤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小铜锤茎的横切面的主要特征为①表皮细胞1列;②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并具多个气室,薄壁细胞中含有油滴;③小型双韧型维管束11~15个环状排列,韧皮部狭窄,并具韧皮纤维;④形成层呈环状,波状弯曲,细胞2~3列;⑤髓部明显。粉末特征与组织特征相符。通过查阅资料,小铜锤主要含酰胺类化合物。系统预试验表明:小铜锤可能含有还原糖、多糖、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酯类、内酯类、香豆素、油脂类、酚类化合物和鞣质类等。结论:小铜锤是一味具有开发前景的民族药材,该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生药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唇形科(Labiatae)植物毛喉鞘蕊苏Coleus forskohlii Briq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原植物鉴别、药材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毛喉鞘蕊苏的根及茎进行生药学研究.结果:根的主要显微特征为木栓层为数列或数10例,细胞排列整齐,有石细胞单个散在,栓内层油细胞甚多;茎的主要显微特征为表皮细胞1例,表皮下有栓经细胞4~5列,有少量石细胞散在.结论:为制订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黄葵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黄葵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用滑走切片法对根、茎、叶进行切片,用常规显微技术对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进行观察。结果:黄葵根横切面韧皮部较宽,纤维束众多,几成环状排列,簇晶众多,散在。茎横切面韧皮部有大量纤维束,并有簇晶散在,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具众多非腺毛,中脉上下表皮内侧具厚角组织,薄壁细胞中具大量簇晶及分泌细胞。粉末具分隔纤维、石细胞、草酸钙针晶、簇晶、方晶。结论:以上特征可作为黄葵的主要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