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元化培训方案在儿科门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于医院实习的54名儿科门诊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培训方案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及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总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在专业态度、护理实践、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评判性思维、专业发展能力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多元化培训方案应用于儿科门诊护理临床带教中,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及教学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0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教学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所选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出科考试、实习质量评价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综合素质考核优良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88%),实习质量评价优良率(100%)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率为98%,对照组为88%,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校院合作目标教学法在中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自学能力,优于传统带教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案例式立体教学法(CTTM)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骨伤科实习的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CTTM,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教学结束后通过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分、实践技能操作及病历分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案例理解程度、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的提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CTTM可提高中医骨伤科实习生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满意度高,是一种临床带教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传染科护理实习生中应用目标管理式进行临床带教的价值。方法选取160名传染科护理实习生,依据实习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应用目标管理式带教方法。结果两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染科护理实习生中应用目标管理式临床带教有助于改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交互性带教管理在肾病风湿科中医实习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0名中医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由医院给予常规带教,安排固定带教老师开展全程带教指导,带教期间要带教老师讲授为主,实践以带教老师示范为主。观察组采用交互性带教管理模式。于带教结束时评价两组中医实习生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特色技术操作情况,统计两组中医实习生的中医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分别于带教前后评价两组中医实习生核心能力状况。调查两组中医实习生对各自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于带教结束时的中医理论知识、中医特色技术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实习生在中医评估水平、辨证施治能力、制定中医措施能力、确定中医诊断能力、中医养生指导能力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实习生带教后批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教育/咨询、领导能力、临床能力及专业发展评分较带教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中医实习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互性带教管理模式应用于中医实习生中效果显著,获得实习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结合微信互动在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1 2月,我院护理实习生共100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为50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结合微信互动方式。比较2组护理带教教学质量、教学后的趣味性评分、带教后的满意度、带教前带教后的考核成绩水平。结果 (1)观察组老师对学生基本工作职责及流程掌握、常见手术的护理要点掌握、配合熟练度、风险意识、职业防护意识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教学后的学习兴趣、知识接受情况、注意力吸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带教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 5;(4)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带教后考核成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实习生带教后考核成绩水平明显高于带教前,组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结合微信互动在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内骨科接收的40例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组各20例。实施常规教学法的为对照组,给予案例教学法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实习生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情况、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结果:带教后,两组患者的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均较带教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带教后的带教效果相关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护理基础理论掌握总优良率及骨科基本操作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科护理实习生最佳带教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4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各20人,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方法,试验组予以责任制带教模式。比较2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及其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综合成绩(96.5±1.2,94.5±1.4,5.1±1.7)均高于对照组,而且试验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效果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60.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烧伤科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责任制带教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理实习生在理论及操作方面的成绩和提高实习护生的满意度,可供护理带教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绍兴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于2014年9月~2015年10月接受带教的60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在实施呼吸内科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对护理实习生实施PBL教学法带教管理。以两组实习生在呼吸内科实习期间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实习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不同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管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护理操作不规范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呼吸内科疾病的认知及日常护理常识掌握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到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虽然很大程度的增加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任务量,但是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护理实习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的能力,为护理实习生今后步入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运用品管圈+PBL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4月烟台业达医院神经内科9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参加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观察组实行品管圈与PBL带教,对不同带教后的结果(实习生成绩、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带教方式评分、带教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实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综合能力(学习态度、表达技能、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带教方式(实习积极性、团队的合作情况、解决疑惑的效果、自主学习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教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带教过程中,采取品管圈与PBL的带教方法,可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其综合技能,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整体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PBL教学法在我国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PBL教学法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又能强化教师对知识的积累、提高教师的教学协调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互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均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点,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和不足,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将两种教学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既可以使医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肾脏疾病,又可以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名本科学生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搜集病案,编写脚本及情景模拟演示.通过问卷调查,检测教学效果.结果 将TBL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式教学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运用到中医诊断双语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查阅资料、自学、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极大地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强化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四诊操作和辨证思维能力.结论 基于TBL模式的情景模拟案例式教学是适合中医诊断学双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推拿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立江 《中医教育》2009,28(3):50-52
案例教学是适应中医推拿临床发展与中医推拿临床教学改革需要而引入的教学模式。它具有针对性、真实性、高度概括性的特点,案例能将章节的中医推拿临床知识与技能融会于一体,通过导入、讨论、结合3个基本环节进行教学实施,使学生在问题的讨论中明辨是非,加深对推拿临床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对中医推拿临床技能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临床独立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与分析微课联合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学习的肿瘤外科学生100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微课联合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对比2组肿瘤外科学生考试成绩及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外科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实践成绩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学生对课程吸引、知识理解、实践操作、临床分析及协作沟通的满意度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应用于肿瘤外科教学工作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从学生处获得更高的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从在临床技能训练中运用医学模拟教学具有的优势、实施方案及应用临床医学模拟教学训练的收获和体会3个方面探讨临床模拟训练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应用,可获得一定的价值,其是对多媒体系列课件的制作和实施,在教学的过程中,全面贯穿互动式理念,从而使得护理教学更加地规范化和系统化,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护理的教学质量,且可更好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心内科是临床重要的科室之一,多数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在为心内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对其疾病知识以及护理技能进行掌握,确保心内科患者能够接受有条不紊的护理干预,保证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联合同伴教育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进行护理实习的护生9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同伴教育,比较2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末期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1.84%(45/49)比对照组75.51%(37/4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联合同伴教育可显著提高骨科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科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引入项目化教学理论,旨在解决本科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因实践课程门类多、实践锻炼时间跨度大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避免时间、实验材料、药物等资源的浪费.鉴于此,为提高本科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更好地传承好中华传统中药文化,笔者通过职业能力提炼、...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医药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中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生理学是基础课程,学好生理学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课程的必备条件.由于本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繁杂,概念抽象,难理解和记忆,因而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